山东阳谷县高中联考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模拟试卷+(8份试卷合集) 下载本文

28.在某森林的固定位置和固定时间,用固定数量鸟捕捉的方法,统计大山雀种群数量。连续10年内得到如图所示的曲线(图中γ表示该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下列有关叙述的错误是 ..A.2?6年间大山雀种群的年龄组成都为衰退型 B.大山雀种群数量的调查方法可用标志重捕法 C.10年内,第4年的种群数量最大

D.第8年大山雀数量达到最低,此后保持相对稳定29.为探究pH对草履虫种群数量增长的影响,科研人员稻草培养液培养草履虫,

培养的起始密度为5 (个·mL),培养时间为2d,结果如下表。先关叙述错误的是I ..

PH 种群密度(个·mL) -1-1

用不同PH的

3.0 4.0 5.0 6.0 0 0 153 160 7.0 168 8.0 172 9.0 10.0 133 125 A.需保证每组的温度、培养液体体积等条件相同 B.每组培养液中草履虫数量都呈“s”型增长 C.增加培养液的量,可改变草履虫种群K值

D.草履虫对碱的耐受性较强,适宜生活在弱碱性的环境中 30.右图所示为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当种群数量达到E点后,增长率为0 B.种群增长过程中D点增长速率最大 C.防治蝗灾应在害虫数量达到C点时进行 D.渔业捕捞获得最大可持续捕获量应在E点 31.如图表示某种鱼迁入一个生态系统后,种群增长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 正确的是 A.t0和t2时种群数量相等

B.若t0时种群的数量为N,则t2时其为2N C.在t0→t2 时间内,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 D.在t1→t2时间内,该鱼的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 32.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初生演替相对于次生演替进程缓慢、时间长 B.群落演替的过程中优势种群基因频率会发生改变

C.在演替过程中,植物种类发生变化,动物种类也会随之改变 D.在演替过程中,群落的垂直结构发生了变化,但水平结构未改变 33.右图表示两个群落的演替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可表示从森林被全部砍伐的地方开始的演替

速率随时

B.若时间允许,甲定能演替到相对稳定的森林阶段 C.乙群落的演替也属于自然界存在的一种演替类型 D.第N年时,甲、乙的群落结构一定相同 34.下统结构与功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不能进仃光合作用的生物一定不是生产者

B.分解者分解动植物遗体产生的物质和能量可以被植物利用 C.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碳与植物呼吸作用释放的碳基本相等 D.在食物链上的生物信息递可以双向进行而能量流动只能单向进行

35.和雪茄发现,深海热泉生态系统(最深可达900多米)具有独特的生物多样性、极高的生物密度,其能量的输入主要依靠 A.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B.动物的同化作用 D.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C.原核生物的化能合成作用

36.下列关于捕食食物链和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某食物中,如果某两种生物之间存在捕食和竞争关系,则该食物中至少有2条食物链 B.食物链中相邻两营养级的生物种群密度达到最大值是不同步的,且前一营养级的密度更大 C.食物越简单的生态系统,其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强,而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弱 D.处于捕食食物链顶端的一定是消费者,而处于捕食食物链起点的不一定是生产者 37.某生态系统局部食物如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生态系统共有4条食物链 B.乙和丙的种间关系是竞争和捕食 C.最高营养级属于第四营养级 D.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3种

38.我国谚语中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食物链的原理。若鹰迁入了蝉、螳螂 和黄雀所在的树林中,捕食黄雀并栖息于林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鹰的迁入增加了该树林中蝉及其天敌的数量 B.该生态系统中细菌产生的能量可流向生产者 C.鹰的迁入增加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消耗的环节 D.鹰的迁入改变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方向

39.调查发现某种蜣螂提高了“生活品位”,不仅吃粪便,还取食蜈蚣、千足虫等。与普通蜣螂相比,这种蜣螂后腿卷曲,便于捕猎,头部窄而长.便于进食内脏。由此能得出的结论是 A.从进化的角度看,这种蜣螂与普通蜣螂存在生殖隔离 B.从生态系统成分看,这种蜣螂既是消费者又是分解者 C.该地区的蜣螂、蜈蚣、千足虫和无机环境构成了生态系统

D.该题中有2条食物链,即蜈蚣→蜣螂和千足虫→蜣鄉

40.下面为某人工鱼塘食物及其能量传递示意图(图中数字为能量数值,单位是 J· m· a).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2

-1

A.该食物中最高营养级为第六营养级

B.该食物中第一到第二营养级的能迸传递效率为25% C.太阳鱼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为1357J· m· a D.该食物中的生物与无机环境共同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41.右图为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A所固定的能量是B、C的能量之和 B.若C增加1 kg,则需要消耗A约42 kg C.B营养级的个体数量一定多于c的个体数量 D.若B的数量越多,则C获得的能量越少

42.右图是某生态系统中组成食物链的三个种群(I、II、III)一年内能量流动统计的部分数据(图中数值单位是l00万kJ)。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三个种群组成的食物链是II→I→III

B.种群II全部生物的呼吸消耗量约为69.50万kJ C.不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流动以有机物为载体 D.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20%

43.右图为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图中字母代表生态系统组成成分,数字表示碳的流 动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生产者、A、B、C构成了两条食物链 B.大力增强过程①可一定程度缓解温室效应 C.经过程③的碳全部储存于B体内的有机物中 D.农业上的中耕松土可以加强过程⑦

44.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下列对信息传递的表述错误的是 ..A.雌蚕蛾释放性外激素吸引异性前来交尾属于行为信息 B.鸟类的鸣叫声属于物理信息

C.金钱豹尿液所散发出的气味属于化学信息 D.信息传递可以双向进行

45.有关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中物理信息的只能是无机环境

-2

-1

B.动物的特殊行为对同种或异种生物都能够传递信息 C.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和能量流动都是单向的 D.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和物质循环都具有全球性 46.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大大提髙某种牧草的产量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稳定性下降 D.在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髙 47.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错误叙述是 ..

A.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B.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恢复原状”属于恢复力稳定性 C.人们对自然生存系统的干扰不应超过其抵抗力稳定性 D.热带雨林营养结构复杂,其恢复力稳定性强 48.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多样性是指各种动植物资源和它们的基因 B.模仿蝙蝠发明雷达,这是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C.建立风景名胜区是对生物多样性的就地保护措施

D.酸雨、沙漠化、水污染,食品安全等都是破坏生物多样性的全球生态问题

49.人工繁殖的濒危野生动物在放归野外前通常要进行野化训练。如果将人工繁殖的濒危大型食肉森林野生动物放在草原环境中进行野化训练,通常很难达到野化训练目的。对于这一结果,下列解释最合理的是 A.野化训练的时间太短,不足以适应森林环境 B.草本植物矮小,被野化训练的动物无法隐藏身体 C.没有选择正确的野化训练环境,训练条件不合适 D.草原上食肉动物与野化训练动物激烈争夺食物 50.下列关于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描述,错误的是 ..A.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会导致温室效应、酸雨等环境问题 B.引入外来物种不一定增加当地的生物多样性 C.解决粮食短缺问题的一个重要措施是大量开垦草地

D.保护森林就是将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和保护森林资源有机结合起来

51.将燕麦胚芽鞘去顶静置一段时间后,用4种含不同浓度生长素(m1?m4)的琼脂块分别放在4个相同的去顶胚芽鞘的一侧,一段时间后,测量并记录胚芽鞘弯曲角度(如 图),其中a1〉a2>a3>a4。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实验不能说明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