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礼仪教育实践与研究 - 图文 下载本文

小学礼仪教育实践与研究

结 题 报 告

——深圳市翠竹外国语实验学校课题组

一、课题的提出

(一)课题的研究背景

中华民族历来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讲文明、懂礼貌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也随之不断提高,而在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下生长起来的独生子女,却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一方面,在“四二一式”的家庭教育中,来自家庭的过分溺爱现象严重,导致了他们的冷漠自私,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不善于或不懂得与周围的人交往;另一方面,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存在,学生耳闻目睹受到影响,给其还未形成的人生观、价值观造成混乱,因此在少年儿童中却普遍出现了“不懂礼貌、做事不认真、不计后果、自私任性等现象。第三方面,在学校教育中,由于长期追求“高、大、全”的教育目标,没能遵循学生道德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规律,脱离实际,缺乏切实可行的系统的教育内容和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使学校在礼仪养成教育方面显得苍白无力。因此也常常可以看到学生“高分低能、高分低德”的现象。

然而,人类的一切活动,是以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为前提的。对于人来说,交往是一种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基本活动。在现实社会中,随着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们与世界各国间的交往日趋频繁,国际往来日益重要,人际交往中的礼仪就更加值得我们关注。正因为这样,国家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培养高素质、高品位的未来公民必须注重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古人云:“百行以德为首”。 理学家调查表明:学生的第一需要是学会交往,其次才是学会学习,只有学生的需求得到满足,才能进一步发展个性。小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模仿能力强,是培养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因此在小学阶段进行“文明礼仪教育”的研究,使孩子们从小系统地接受良好礼仪规范的熏陶教育,从而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为其将来成为社会有用之才奠定良好的人生基础。

基于以上的认识,我校从2009年开始着手开展“小学生礼仪实践与研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及成长规律,探索小学生道德礼仪养成教育的有效策略。

(二)课题相关概念的界定

礼:作为儒家学说的重要概念之一,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作为广义的“礼”,泛指一切典章制度和社会规范;作为狭义的“礼”,则指礼节、礼仪。守礼,即行为符合道

- 1 -

德规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儒家认为:必须通过教育,把人变成仁义礼智兼备的“君子”。《礼记》说:“经礼三百,典礼三千。”

礼仪:礼节和仪式。

小学生礼仪:小学生应知道和做到的礼节和仪式。

小学礼仪教育实践与研究:对小学生应知道和做到的礼节和仪式,进行实践与研究。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长期以来,礼仪教育往往局限于学校这一狭小的空间和有限的时间内,忽略了更为广泛的社区生存环境。礼仪教育途径、手段的单一性,有其明显的局限性。学生懂得善恶美丑,并且在学校里能够作出正确的判断,但他未必能够把它转化为行为。停留于意识层面的礼仪可以拿来训人,但不一定能律己。

虽然国内外教育界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的重要性已普遍达成共识,但很多地方、学校的礼仪教育往往停留在宣传、号召的层面。特别是中小学教育中,礼仪教育内容没有完全纳入课程体系,学校礼仪教育,其目的性、科学性、系统性不够,没有形成一套相对稳定、科学、系统、规范的操作体系,导致学生学习的礼仪知识不能很好地转化为礼仪实践行为,导致道德教育的“知行分离”现象突出。

在国外,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已相当成熟,产生了一些影响广泛的理论成果。这些理论一般都注重儿童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等方面的研究,而忽视行为习惯研究。它们大都以一些设计精巧的实验为基础,内容涉及儿童道德发展过程中的知、情、意、行等方面。如瑞士学者皮亚杰提出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理论(详细研究了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和形成),着重研究了儿童道德认知问题。这些研究成果大都被我国心理学界的一些学者介绍到国内,并进行了相关研究。总的来说,对儿童道德发展和形成过程中“行”的研究比较少,往往只注重

“知、情、意”这几方面的研究。

近年来,从行为习惯入手来研究少年儿童德育也开始受到国内学术界的关注,但在学校礼仪与社区文明进行整合的研究上普遍都还不够深入,对各类社区教育模式与学校教育的整合探究都还缺少清楚的认识,实施过程中也存在操作性的困难,理论认识也有待增强。

学校、家庭、社区“三维互动”的模式,尚有很大的研究空间。这是内容、主体、环境、资源、知—行—悟—从、外在与内在相互转化、学校礼仪新时空的科学研究,需下功夫。

(四)课题研究的意义及创新之处

- 2 -

1、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2001年10月中共中央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了我国新时期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方针、原则和主要内容,为落实“以德治国”方略奠定了基础。对于学校而言,《纲要》的成功实施离不开对学生具体素质的培养,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就是让少年儿童在成长中养成良好的礼仪行为习惯,培养道德感。

小学阶段是儿童逐渐走出家庭,接触社会,了解生活,学习知识的起点,同时也是他们的基本道德观念开始形成的阶段。本阶段的教育应该为学生“成为一个完善的人”打好基础。这是德育工作的价值所在。礼仪行为习惯的形成和发展一般受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方面的影响。外部因素是指影响学生礼仪行为习惯形成的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家庭因素;内部因素是指可能影响学生礼仪行为习惯形成的学生自身的生理条件、智力发展状况和学生的自我意识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说,除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培养外,很重要的应该是培养他们良好的礼仪行为习惯。良好礼仪行为习惯的形成,是学生日后成材的重要条件。因此,小学生良好礼仪行为习惯的培养应当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2、本课题的创新之处:

本课题研究,将由学科渗透逐步发展到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层面,确定了以“校园礼仪”、“家庭礼仪”和“社会礼仪”为主要内容,从一年级开始,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文明交际礼仪教育,有目的、有计划地将学生带入良好人际关系的殿堂。

最终目标,就是要让学生接受文明交际礼仪的启蒙教育,全面系统地培养学生文明礼仪风范,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学会关心他人,懂得自爱、他爱,使之将来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得到人们的认同,受到人们的欢迎,在学会与人交往、与人合作的同时,提高共处、生存的能力。

二、理论基础(依据)

1、关于唯物辩证法的系统论理论

一般来说系统论的基本理论原则有三个:其一,整体性原则,系统论始终把研究对象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认为世界上的各种事物、过程都不是彼此孤立的杂乱无章的偶然堆积,而是一个合乎规律的,由各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其二,有序性原则,系统论认为各种系统都是按严格的等级组织起来的,系统是分层次的,组成要素的排列是有规则的,每一个要素都处于一定的层次,都有一定的地位和作用。其三,动态性原则,系统论认为任何系统都不是凝固不变的,而是运动变化的。

- 3 -

依据系统化理论,我们认为文明礼仪也是一个系统。从整体性原则来看,小学生文明礼仪有自己的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管理、评价等,这些子要素系统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从有序性原则来看,文明礼仪是由小学一年级礼仪、二年级礼仪、三年级礼仪、四年级礼仪等子层次系统组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礼仪系统的整体就是以要素系统为纬,以层次系统为经有序排列,有机组合而成。从动态性原则来看,学生的文明行为习惯,良好的道德品质,健康的心理素质,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崇高的理想信念,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通过小学一年级、二年级等阶段的教育逐步形成。

2、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是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那么,究竟什么叫全面发展的人?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中把全面发展的人定义为:“各方面都有能力,即能通晓整个生产系统的人”。 也就是说,他们的体力和智力都得到充分发展,在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各方面都能适应当代社会生产和生活,他们的一切才能和品质都得到全面的和合理的、独创的和自由的发展。马克思曾在《资本论》中谈到,“从工厂制度中萌发出了未来教育的幼芽,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由此可见,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并使之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唯有如此,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因此,礼仪教育对实施人的全面发展有着特殊的意义和价值。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论点,为小学礼仪教育与实践培养目标的定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3、勒温的儿童心理学理论

个体与群体之间常处于平衡状态,当平衡被破坏时,会引起个体的紧张,这种紧张促使个体通过努力与群体取得新的平衡。根据这一观点,可以说,实施集体教育的学校是进行德育教育的有利场所,对培养孩子的各种文明礼仪习惯是非常有利和必要的。

4、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

知识是个体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逐步建构的结果。也就是说,儿童只有通过主动的活动,在与环境的互动过程中才能不断形成和建构自己的智力基本概念和思维模式。

5、陈鹤琴的儿童观

陈鹤琴的儿童观指出:“对成人的一言一行和同伴的一举一动,他们都会主动模仿。模仿是人的一种本能,是儿童学习、成长的重要方式,个体最初学会的种种本领,大都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