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2单元比和比例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作业题答案 - 图文 下载本文

生4:我们可以设所需水的质量为χ千克,那么这个数量关系又可以写成一个比例式:

8.51= ?9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求出所需水的质量。

师:同学们分析得很好!不但找到了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还说明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下面请同学们自己解答此题!(学生独立解答,交流结果,集体订正)

师板书:

解:设需要加入χ千克水。

8.51= ?9 Χ=8.5×9 χ=76.5

答:需要加入76.5千克水。

师:刚才我们从“比”的角度考虑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决按比例分配问题,同学们想一想还有其他方法吗?(交流讨论,探索不同解法)

生1:把“药粉和水的质量比是l:9”转化成“药粉的质量是水质量的除法的意义,求出所加水的质量。

8.5÷

1”,根据分数91=76.5(千克)(师板书) 9生2:把“药粉和水的质量的比是1:9”转化成“水的质量是药粉质量的9倍”,求出水的质量。

8.5×9=76.5(千克)(师板书)

师:同学们解答得很正确。一个问题有时可用多种方法解答。 设计意图:使全体学生在深入理解自己解法的同时,知道解决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的思路,享受不同解法带来的思维愉悦,并尽可能去掌握自己不曾考虑的解题方法,逐步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巩固新知:

1.食堂买来甲、乙两种蔬菜,按3:2放在甲、乙两个仓库里,甲仓库放150筐,乙仓库放多少筐。

2.一种农药是用药粉和水按1:200的比例配制成的,要配制1005克农药需用药粉和水各多少克?

3.一种喷洒果树的农药,是用药液和水按1:120的质量比配制的。如果用4.5千克药液配制农药,需要加水多少千克?

4.一个长方形的长是20米,长和宽的比是4:3,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5.配制一种药液,药粉和水的质量比是1:200。用25千克水能配制这种药液多少千克?

答案:

1.100

2.1+200=201

药粉:1005×

1201=5(克),水:1005×=1000(克) 200200 3.解;设需要加水χ千克。

4.解:设这个长方形的宽是χ厘米。

20:χ=4:3 χ=15

(20+15)×2=70(厘米)

5.解:设可配制这种药液χ千克。 χ:25=(1+200):200 χ=25.125 (四)达标反馈 练一练1~4题。 答案:

1. 19.5元

2. (1)药剂:25千克 水:250千克 (2)75千克 (3)550千克 3. 1:1.5=χ:9 χ=6 4. 中巴车上坐了18人。 (五)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解决“已知比和部分量,求另一部分量”的按比例分配的问题,同学们说一说此类问题可以怎样解答?

设计意图: 通过小组交流使学生学会总结知识,深化知识,把所学知识变成自己内在的东西。同时可以发现教学活动中的不足之处,为今后改进学习方法找到依据。

(六)布置作业

1.上海东方明珠塔高468米,它的模型高度与原塔高的比是1:200。它的模型高多少米?

2.一种药水是把药粉和水按1:200的质量比配制而成的。现有水100千克,需要多少千克药粉?

3.小红的身高是1.5米,影长是2.4米,如果同一时刻、同一地点测得一棵树的影长是4米,这棵树高多少米?

知识点2 已知比和部分量求总量的按比例分配问题

4。小红看一本故事书,看完的页数和没有看的页数比是5:4,她已经看了45页。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

5.配制一种农药,药粉和水的质量比是1:500。 (1)要配制这种农药7515千克,需要药粉多少千克?

(2)现在药粉3.6千克,配制这种农药需要水多少千克?

6.两个底面积相等的长方体,第一个长方体与第二个长方体高的比是7:12,第二个长方体的体积是144立方分米,第一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7.一个车间有男职工75人,男职工与女职工人数的比是5:3,这个车间一共有多少职工?

8.园林绿化队要栽一批树苗,第一天栽了总数的

1,第二天栽了120棵,第一天与第4二天栽的棵数的比是3:4。这批树苗一共有多少棵?

9.甲箱有橘子100个,乙箱有橘子80个。那么从甲箱取出多少个橘子放入乙箱后,甲、乙两箱橘子数的比是7:11? 答案:

l 2.34米 2.0.5千克 3.2.5米 4.81页

4. 81页 5. (1)15千克 (2)1800千克 6. 84立方分米 7. 120人 8. 360棵 9. 30个

? 板书设计 简单应用(二) 解法一:设需加水χ千克。 解法二: 8.511= 8.5÷=76.5(千克) 9 9 χ=8.5X9 解法三: χ=76.5 8.5X9=76.5(千克) 解:设需要加入千克水。

? 教学反思

1、情境导入,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调动学习的兴趣

我根据教学内容,从课件中的情境图导入新课,让学生展开联想的翅膀,尽量吸引学生的注意,使学生一开始就处于积极的状态,让学生在问题的情境中,产生思维碰撞的火花,沿着暗栅逐步徒行,竭力寻求打开通道的“钥匙”,激发学生的兴趣,散发学生的思维。如课的一开始,通过老师对故事的口述和画面情境图的出示,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

2、自学互学,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感受合作中的快乐 蔡元培认为:“最好使学生去研究,等到学生实在不能用自己的力量了解功课时,才去帮助他。”这节课,我改变以往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强调学科本位,而是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情感体验,让每个学生都积极投入到学习的探究过程,开展自学互学、小组交流、自由汇报等形式,使他们成了真正的“主角”,把时间和空间都留给学生进行思考。如本节课中,在处理“怎样理解按比例分配的含义,怎样解答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这两个环节的教学时,通过小组讨论,发表每个个体的意见,形成小组意见,又通过组际间的交流,得出综合完整较理想的结论,让同学们感到合作的力量,得到成功体验的机会。通过让学生在疑惑中去探索,在探索中去思考,在思考中去发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感受合作中恍然有得的快感。

3、实践应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感受活动中的乐趣

现代教学应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强调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应把课堂交给学生,真正让学生在课堂中“活”起来,“动”起来。这节课,我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自主探究中、合作交流中去思考、去质疑、去辨析、去释疑。如:在本节课中,通过让学生摆学具、做游戏,探究按比例分配的集体方法,使学生在合作活动中情绪高涨,跃跃欲试。让学生愉快轻松的教学氛围下学会了新知,在具体实践活动中,感受到数学知识就在身边,感受到学数学并不难,在活动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4、赞赏鼓励,创新民主和谐轻松的氛围,感受成功的体验

? 教学资料包

(二) 数学资源

已知三种混合物由三种成分A、B、C组成,第一种只合成分A和B,重量比为3:5;第二种只含成分B和C,重量比为1:2;第三种只含成分A和C,重量之比为2:3。 以什么

比例取这些混合物,才能使所得的混合物中A,B和C这三种成分的重量比为3:5:2?

解答:

注意到第一种混合物中A、B重量比与最终混合物的A、B重量比相同,均为3:5。所以先将第二种、第三种混合物的A,B重量比调整到3:5,再将第二种、第三种混合物中A、B与第—种混合物中A、B视为单一物质。

第二种混合物不合A,第三种混合物不含B,所以1.5倍第三种混合物含A为3,5倍第二种混合物含B为5,即第二种、第三种混合物的重量比为5:1.5。

于是此时含有C为5×2+1.5×3=14.5,在最终混合物中C的含量为倍。有14.5÷2-1=6.25,所以含有第一种混合物6.25。

即第一、二、三这三种混合物的比例为6.25:5:1.5=25:20:6。

3A含量的25B 三、资料链接

血型的比

血型是人类血液型别的一种标志。人与人之间的血型并不完全相同。通常所说的ABO血型,就是对于血液中红细胞所带不同的抗原物质而言的。在红细胞上含有A抗原的,称为A型;含有B抗原的,称为B型;同时含有A和B两种抗原的,称为AB型;既不含A抗原又不舍B抗原的称为O型。

在中国的ABO血型系统中,A型、B型、O型和AB型四种血型的比是28:24:41:7。O型血型由华南地区到华北地区比例递减,O型血型是东南亚的代表性血型。

第6课时 解决问题(一) ? 教学内容

冀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23—24页。

? 教学提示

学生已具备按比例分配解决实际问题的你能力。本课时主要是运用所学知识做出不同的配制方案,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将数学知识学习与体验、情感态度、能力等融合起来,从而整体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 教学目标

1.经历综合运用比和比例等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过程。

2.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不同的什锦糖配制方案,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经历与他人交流配制方案的过程,对配制什锦糖问题有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识,同时逐步形成积极的学习情感,让学生学会评价自我、欣赏他人,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重点、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