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推销中的沟通技巧毕业论文 下载本文

(一)惰性

惰性概念起源于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即“惰性定律”):物体除非受到外力的作用,否则将永远保持原来(静止或运动)的状态。心理学中的惰性法则被表述为:在没有受到心理动力驱动的情况下,个人行为将表现出“维持现状”的特点。因此,只有当个人发现明显优于现状的选择后,才会产生心理动力来改变现状。例如,当人们明显感受到改变现状能使他们生活得更好,他们会主动追求变化。“生活得更好”是推动人们改变现状的心理动力。传统经济学的“理性人”假设认为,“理性人”能准确地感知自己的偏好,因此,在面对不同消费选择时,“理性人”有足够的心理动力进行消费选择。可现实生活中的大量实例表明,普通人对自己的主观偏好常常说不清、道不明。因为他们的消费偏好模糊,不清楚自己究竟需要什么,没有非改变现状不可的心理动力,因此消费决策就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也无法判断出各决策结果的优劣。于是,普通人会对身边各种消费诱惑表现得漫不经心、无动于衷,并乐于维持现状。在必须做出消费决策时,他们要么把身边熟人的选择拿来作为参考依据;要么推迟选择时间;或者干脆安于现状。 (二)识别启发

启发也称启发式策略,是凭借经验解决问题的一种简单笼统的思考捷径,也被称之为经验法则或“拇指法则”。识别启发指人们在思维过程中习惯于自动区分熟悉与不熟悉的选项,并倾向于选择熟悉的选项。使用识别启发来替代理性思考,主要由以下几个原因造成:

1、在面对各种风险时,人们没有时间进行认真思考或缺乏做决策所需要的可靠知识和信息;

2、人们负载的信息过多,以至于无法充分地进行筛选加工;

3、当合理的心智计算受阻时,人们不得不借助直觉加上简单辨别来完成决策过程。生活中的消费者在面对铺天盖地、大同小异的楼盘时,他们可能马上简单地想到选择知名企业开发的或朋友推荐的楼盘,常常认为“有口皆碑”是住房质量的可靠保障,而不愿意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各楼盘间的性价比调查。因此,当房产市场的消费日趋理性时,存在著名开发商的市场竞争力明显强于一般开发商的普遍现象。这一现象就是人们自觉借助了“识别启发”的决策工具而形成的。

5

(三)乐观框定

消费者有时明知某个楼盘的宣传过于夸张失真,但还是乐于接受。这是出于对销售策划者营销理念的欣赏与认同,如此表述的营销理念与他内心深处的幸福感产生了共鸣。一旦人居概念的描述使消费者沉醉于对美好未来的憧憬时,他们就会忽略房产本身,而根据广告宣传做出消费选择。 (四)可得性冲动

某一情景会唤醒人们对某种商品的消费欲望,当这种商品又正好唾手可得时,他会马上做出购买决策。这种消费行为被称为“可得性冲动”,也就是习惯上说的“冲动消费”,这种消费行为的主观随意性非常大。

三、如何运用沟通技巧

目前,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各行业的产品、服务可谓是五花八门。但是,又很少有特色性的产品、服务直接面向最终消费者。这就需要推销员与客户进行有效沟通。为做到让消费者了解产品,通过沟通中的一些技巧,从策略性方面来讨论如何提高语言沟通的效果,以达到让消费者购买产品,让企业更有效地推广产品的目的。

当前,随着城镇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生活质量不断提升,消费需求趋于活跃,居民消费不断升级换代也呈现出新的变化趋势。这些变化迫使各企业应该采取适宜的消费者决策,才能更好的保全自己。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已经进入了主动营销时代。在这样一个新时代中,谁先掌握了游戏规划和游戏技巧谁就能跑在最前沿。具体我们来探讨我们在行销过程中如何运用沟通技巧及怎样运用这些技巧来实现营销过程。

(一)给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在推销产品之前,首先要把自己推销给客户,这叫做“推销中的推销”。“推销中的推销”反应的正是推销界的一个重要理念——“要想成功推销产品,首先成功推销自己”。据相关资料统计,销售人员的失败,80%的原因是因为留给客户的第一印象不好。也就是说,很多时候,在你还没开口介绍产品之前,客户就已经决定不与你

6

进行进一步的沟通了。既然给客户留下的第一印象如此重要,那么销售人员应该如何给客户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呢?

1、 衣着打扮得体

俗话说,佛靠金装,人靠衣装。从某种程度上说,得体的衣着打扮对销售人员的作用就相当于一个赏心悦目的标签对于商品的作用。所谓得体的衣着打扮,并非是要求所有的推销人员都穿着华丽。事实上,华丽的服饰不一定适合所有的人、所有的场合,而且也不见得会得到客户的认同。作为一名专业的销售人员,必须根据本行业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衣着。

在选择服饰时,销售人员应该注意一点,那就是不论任何一种服饰,都必须是整洁、明快的,而且服饰的搭配必须和谐,千万不要为了追求新奇而把自己打扮得不伦不类。为此,销售人员实在有必要经常留心身边气质不凡的上司或同事,以及比较专业的杂志或电视节目等。

2、举止大方,态度沉稳

如果说得体的衣着打扮体现了推销员的外在美,那么大方的举止和沉稳的态度体现出的应该就是推销员的内在素质了。推销员的内在素质实际上就相当于商品的质地和档次。推销人员的一举一动都会在客户心目中形成一个印象,这种印象最终会影响客户对公司产品以及对公司整体形象的看法。

3、 保持自信,不卑不亢

推销的过程有时候就像是买卖双方某些方面的量,无论是推销人员还是客户,其实时时都能感受到这种较量。也许只有那些业绩优秀的推销员才知道,与客户沟通的过程实际上完全可以成为一种享受,而且推销活动本身不仅可以为你的公司带来厚利、为推销员增加业绩,同时更可以令客户的需求得到满足。当意识到这些之后,身为推销人员的你还有什么理由在客户面前表现得畏畏缩缩呢?

(二)有效沟通的润滑剂——非语言性沟通

非语言性沟通是指通过感情表露、动作、手势等来达到沟通的目的。有专家认为组成沟通的成分中,非语言性沟通占90%,语言性沟通占10%。

1、体语

仪表及情感的表达:主试的仪表端庄大方、服装整齐清洁、站坐姿态端正、语言清晰委婉、表情专注,可缩短主试与被试之间距离,增加被试的信任感、安全感。

7

调节动作:主要是调节和维持沟通的进行。主试在操作中点头或肯定的目光等示意鼓励被试继续进行。

2、触摸

它是非语言性沟通的一种亲切动作,主要起到关怀、安抚的作用,可减轻被试恐惧心理。如轻拍、搀扶等。但应注意应根据年龄、性别、文化、风俗等不同的因素选择使用,否则引起负面效应,造成工作被动。

幽默戏剧大师萨米*莫尔修说:“身体是灵魂的手套,肢体语言是心灵的话语。若是我们的感觉够敏锐开放,眼睛够锐利,能捕捉身体语言表达的信息,那么,言谈和交往就容易得多了。认识肢体语言,等于为彼此开了一条直接沟通、畅通无阻的大道。”舌头比身躯容易被控制,我们的身体语言表达得比言辞还要清楚明确。身体的反应通常是直接而不打折扣的,言辞就可以被婉转地修饰处理。身体动作一不小心,就可造成冲突伤害,言谈间不用手势辅助的人,会是多么呆板僵硬!基本上若要表达一种信息,没有手或臂的参与是绝对不可能的。

因此,读懂对方的肢体语言,并作出准确回应,也能得到有效沟通。还有,真正懂得用心聆听、用眼观察的人,才能真正掌握沟通技巧的真谛。

(三)人的目光也是沟通的手段之一

不知道你是不是有过这样的经历,在你初次见到一个陌生人的时候,当你们的目光相遇的刹那,你就对他产生了好感,而在其他场合,你见到另外一个陌生人的时候,你的内心就会对他产生一种疏远,我就曾有过很多次这样的情形,因此,我认为,目光的运用对言语的说服力有非常大的增强效果!想要传达说服的意念,眼神和言语同样有效。

在你与客户的谈话中,若彼此长时间避开目光,会是相当危险的事,这最起码表明你们的谈话没有任何效果。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