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第三十一次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训诂学试题
四川使用教材《训诂学》宋子然编,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年3月版 (第1套)(有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从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入的括号内。)
1.训诂学上“集注”和“补注”分属两类,这是从( 4 )来说的。 ①训诂的对象 ②传注的作者 ③注疏的内容 ④注解之间的关系
2.《尔雅·释鸟》:“二足而羽谓之禽,四足而毛谓之兽。”这里所运用的义训方式是( 2 )。 ①同义相训 ②描述譬况 ③以狭义释广义 ④以共名释别名
3.《尔雅》一书共有( 2 )。 j ①十三卷 ②十九篇 ③八卷 ④十四卷
4.魏晋南北朝隋唐,训诂学进一步发展,逐渐摆脱( 3 )的附庸地位。
①文学 ②文字学 ③经学 ④史学
5.古籍文句在传抄过程中多出了字称为( 2 ) o ①错简 ②衍文 ③讹字 ④古今字
6.注疏术语“言”和“谓”的关系是( 4 )。
①格式不同,但用法却一样 ②格式不相同,用法也不一样 ③格式相同,用法也一样 ④格式相同,但用法不一样 “言”用于: “谓”用于:
7.章句之学的长处是( 4 )。
①专讲句段篇的大意 ②重视寻章摘句
③重视词义的解释 ④重在分析和串讲句意、章意、篇意
8.《楚辞·国殇》:‘‘车错毂兮短兵接。”王逸注:“短兵,刀剑也。,’王逸认为“兵”是用的( 1 )。 ①本义 ②引申义 ③假借义 ④语源义
9.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的“通训”,专讲( 4 )。 ①词的本义 ②以形索义 ③会意和形声 ④转注和假借
10.《左传·庄公十年》:“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这个“狱”不是( 3 )的意思。
①打官司 ②案件 ③监牢 ④诉讼
11.“训诂者,用语言解释语言之谓。”最先提出这一‘论断的人是( 3 )。 ①黄焯 ②段玉裁 ③黄侃 ④马瑞辰
12.“甲,乙之也。”因为“之”是代词,所以含有表示被释词用为( 4 )之意。
①名词 ②形容词 ③代词 ④动词
13.《说文·皿部》:“盔,菜也。”这种训诂方法属于直陈词义中的( 4 )。
①同义相训 ②标明义界
③以狭义释广义 ④以共名释别名
14.《吕氏春秋·慎行》:‘‘寸与私哄。”高诱注:“哄,读近鸿,缓气言之。”高注用的注音方法是(3 )。
①直音 ②读若 ③譬况 ④反切
15.《礼记·檀弓上》:“圣人之葬人与人之葬圣人也。”王肃云:“圣人之葬人与’属上句。”据此,“与”是( 4 )。 ①连词 ②介词 ③动词 ④语气词
16.汉代是中国传统训诂学的( 2 )。 ①萌芽时期 ②兴盛时期 ③变革时期 ④衰落时期 17.《释名》是一部( 2 )的词典。 ①初具条理的汉语分类 ②具有语源学性质 ③模仿并增广《尔雅》 ④汇辑经传子史的训诂于一书 18.《尚书·尧典》:“汤汤洪水方割。”其“方”字王引之解为“旁”、“遍”,有人误解为“方方”,此弊病是( 4 )。
①不解语法 ②穿凿附会 ③望文生训 ④增字强释 19.“何”的本义是( 3 )。 ?? ①荷花 ②芙渠 ③负荷 ④谁何 20.《新方言》的作者是( 3 )。 ①扬雄 ②郭璞 ③章炳麟 ④戴震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下面对各条注解文字中,运用以形说义这种训诂方法的有( 34 )。
①《孟子·滕文公》:“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 ②《尔雅·释诂》:“樊,藩也。”
③《说文·泉部》:“泉,水原也。像水流出形。” ④《说文·木部》:“采,持取也。从木从爪。” ⑤《诗经·沔水》毛传:“规,正圆之器也。”
2.下列术语中( 134 )是用于校勘的术语。 ①衍文 ②互文 ③错简 ④脱文 ⑤错综 3.解释词义要注意( 12345 )。
①批判否定旧注疏 ②词义的历史性 ③词义社会性 ④多看原著 ⑤各个时代语言的实际
4.下面训诂术语的依类分组,分组正确的是( 2 5 )。 ①当为、读为 ②读为、读曰 ③读曰、曰 ④读为、为 ⑤当为、当作
5.训诂的别称有( 1245 )。 ①古训 ②故训 ③古言 ④训故 ⑤解故
6.下列著作属于段玉裁的是( 1 3 )。?? ①《经韵楼集》 ②《十驾斋养新录》 ③《说文解字注》 ④《诸子平议》 ⑤《尔雅义疏》 7.训诂术语‘‘为”、“谓之”,其用途是( 1 2 )。
①解释词义 ②辨析同义词、近义词问的细微差别 ③校正文字 ④说明假借字 ⑤说明古今字
8.( 1245 )是同一词的不同书写形式。 ①匍匐 ②蒲服 ③扶肤 ④伏服 ⑤胡服 9.清代“说文四大家”是( 1235 )。
①段玉裁 ②桂馥 ③王筠 ④王引之??? ⑤朱骏声 10.《说文·木部》:“李,果也。”采用的训诂方式是( 235 )。
①形训 ②义训 ③以共名释别名 ④以狭义释广义 ⑤同训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
1.训释称“注”,是从东汉时代的学者郑玄开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