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段式”教学法助力体育课堂教学 下载本文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四段式”教学法助力体育课堂教学

作者:窦同占

来源:《知识窗·教师版》2014年第09期

目前,我国普遍认为体育课的主要作用是锻炼身体和增强体质,而西方国家则把体育课当做一门人文课程,通过体育运动,能强化人们公平竞争的意识,培养人们团队协作的精神,磨炼人的意志力,让人们以健康的心态面对成功和失败。这些都突显出体育的重要性。 从实施新课程改革开始,教师从教学实践活动中总结出很多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笔者将体育教学模式定为“目标定位、兴趣教学、融洽沟通、有效评价”,并将此命名为“四段式”教学法。

一、“跳一跳摘到的桃子更有吸引力”——为学生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之间必然存在着差异,所以在制定目标时,教师要考虑全面。如对于体育素质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适当地降低教学目标;对于体育素质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适当地提高教学目标。如在笔者任教的班级中,学生的高矮胖瘦参差不齐,能力也有高低之分。于是,笔者任教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对学生进行摸底测试,然后参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计算出每人的成绩,并以此数据为依据,把得分划为91~100、81~90、71~80……让处在同一个能力段上的学生展开竞争,能有效地激发出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 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兴趣盎然”地学习

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主要表现为:有意注意时间短,无意注意时间长,好动、好模仿、好竞争等。而且在一节课中,学生学习的注意力、意志和情绪等心理活动都在不断发生着变化。根据学生心理活动的变化,笔者发现在一堂课的前15分钟,学生的注意力达到最佳;在一堂课的20~30分钟内,学生的意志力达到最强;在一堂课的最后阶段,学生的情绪达到最好状态。为了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笔者在组织教学时,充分利用青少年的生理特点,把新内容的教学安排在一堂课的前15分钟,这样有利于学生学习、理解和掌握新知识;在一堂课的最后阶段,则安排一些竞争性、游戏性较强的内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如在一节课中,笔者把准备部分(热身)设计为开放式教学,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相互合作;把基本部分(传授知识、技能)教学设计为情境教学,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体育的魅力、活动的乐趣,陶冶美的情操。

三、“亲其师,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更有利于课堂教学

在体育课上,笔者很喜欢和学生相处,了解他们的心理,一句简单的话、一个赞许的微笑、一个肯定的手势都能带给学生莫大的鼓励。如在教学蹲踞式跳远时,笔者站在沙坑边上,每一个学生跳完后,笔者都会赞扬他们的表现,如“好”“真不错”“太棒了”等,或者冲他们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