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阅读笔记 下载本文

同的媒介体系。自主论的立场认为媒介文化是表面的,并不一定和地方文化发生联系。

二、作为一种广泛社会过程的大众传播:社会关系的中介

中介的概念。第一,它代表了那些我们无法直接亲自观察的事件与情况的二手的或三手的传递;第二,指社会中的其他参与者和机构出于他们自己的目的与我们联系的各种努力。中介指我们对我们身外的集团和文化形成认识的间接方式。

三、媒介与社会联系的参考架构

媒介有时候是根据需求,有时候根据自身的目的(赢利或影响力),有时候追随其他社会机构的目的向受众提供信息、形象、新闻和印象,可以看出,中介并非一个中立的过程。

同时,体验也并非完全由大众媒介来作为中介的,还有一些直接接触社会机构的渠道。 媒介与社会关系理论的类型。

四、媒介理论的主要议题(1)权力与不平等(议题1-3考点)

支配媒介模式:媒介组织似乎是被少数势力强大的利益集团拥有或控制,它们传播由统治集团决定的关于世界的有限、一致的观点。受众被迫要接受所提供的对世界的看法,结果对现存的权力结构产生强化和合法化的作用,同时过滤不同的声音而阻止变化 。

多元媒介模式:认为没有统一的、主导的精英,变化和民主的控制都是可能的。受众能够激发需求并抵制劝告。

主导模式将媒介视为文化帝国主义或者政治宣传的工具,多元观念是自由主义和自由市场导致的理想化模式。 五、媒介理论的主要议题(2)社会整合与认同

媒介的双重观点。媒介通常被认为具有最显著的个人主义、超越个人感情和社会道德沦丧的特征,因而有助于降低社会控制和团结的水准,潜在地削弱了传统价值的地位;大众传媒与社会整合的另一个观点是它具有在广泛大众中凝聚零散个体的能力,透过一套共同价值观念与信息,将新来的人整合进入都市社群中,并促进认同的形成。大众传播的过程能够更有效地将大规模的、具有差异性的现代社会整合起来。

这两种力量,一个强调离心趋势,一个强调向心趋势,往往同时运作,一种力量作为另一种力量的互补 社会整合论的矛盾。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看:一是指示效果的方向:离心或向心;二是规范性,即媒介的影响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即有四种媒介的社会整合作用的理论(图见书P60):

自由多样化:离心理论的乐观观点; 整合团结:向心理论的乐观观点;

缺乏规范,丧失认同:离心理论的悲观观点; 支配和统一理论:向心理论的悲观观点。 媒介效果整合的不同类型及层次。

整合现象的不同层次:如整体社会、地方社区或个人认同感的层次。

不同类型的整合:功能的整合:没有冲突,为了共同的任务而进行合作;规范的整合:具有共同的规范和价值。

六、媒介理论的主要议题(3):社会变革 简而言之:媒介是社会变化的原因还是结果。

七、媒介与社会理论(1):大众社会(七至十三,七大理论)

大众社会理论:强调各种权力行使机构之间彼此相互依赖,因此媒介也和社会力量及权威相结合。媒介内容则倾向于为政治与经济的权力拥有者的利益服务。不能指望媒介会提供对现实世界批判的或另类的解说,它们的倾向是帮助具有依赖性的公众顺应他们的命运。

大众社会理论认定媒介会受到控制或形成垄断,并且也会成为人民大众组织成消费者、市场与选民的有效手段。

重点提示:大众社会媒介理论的主要特征:大规模的社会;原子化的公众;集中化的媒介;单向的传播;人们信赖媒介取得认同;媒介被用来进行操纵与控制。

八、媒介与社会理论(2)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传统的观点。强调大众媒介永远是受统治阶级控制的工具。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经济所有权和那些肯定阶级社会的合理性和价值取向的信息之间存在直接的联系。现代,媒介所有权大幅集中于资本主义企业家之手,因此

5

媒介内容趋于保守的倾向。

新马克思主义观点。经过修正的马克思主义媒介理论将焦点更集中在思想而不是物质结构方面。阿尔图塞认为意识形态的国家机器比压迫性的国家机器(军队、警察等),能使资本主义不必诉诸暴力而维持下去;葛兰西的霸权概念,表明文化意识形态公开或暗地里偏向统治阶级或精英阶层。

重点提示:马克思主义媒介理论:大众媒介为资产阶级所拥有;媒介为资产阶级的利益而服务;媒介助长了劳工的虚假意识;拒绝政治上对立的势力接近使用媒介。

九、媒介与社会理论(3)功能论 媒介具体的社会功能。

1、监视环境:向受众提供并告知新闻。通常表现为向人们发出危险警报,还包括媒介提供那些与经济、公众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重要新闻。

2、联系:使社会各个不同部分相互关联以适应环境:它是对周围环境信息的选择和解释。发挥联系功能就是媒介中那些社论和宣传性的内容。媒介通过对偏差行为的暴光来强化社会规范,帮助全社会达成共识,通过突出选择的个人授予其社会地位,并作为对政府行为的检查。

3、传承文化遗产:将信息、价值观和远东一代一代地在社会成员中传递下去。传承文化的功能使社会在扩展共同经验的基础上更加紧密地凝聚起来。

4、娱乐(赖特):媒介中的大部分内容旨在娱乐。旨在给人们每天的难题提供喘息的机会和轻松的时间。 5、动员:大众传播广泛应用于政治和商业宣传,促进政治、战争、经济发展、工作与宗教领域的社会目标的活动。

十、媒介与社会理论(4):政治经济学的批判理论。

政治经济理论:主要把焦点放在媒介产业的经济结构与机制同媒介意识形态内容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上。将研究精力集中在所有权结构、媒介控制的实证分析以及媒介市场力量动作的方式上。

在市场的压力下,媒介与其他商业机构发生横向或纵向的兼并,由此使独立的媒介减少、市场集中、对无利可图的媒介目的的投资减少(比如纪录片),忽视数量较少并且较为贫困的潜在受众,以及媒介类型在政治上的不平衡。

十一、媒介与社会理论(5):现代化与发展

这种方法产生的基础是相信大众媒介能够成为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有力工具,通过有效地传播现代性的信息,把民主政治和市场经济的机构和做法输送给世界上经济落后的国家。

这种媒介影响力的模式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机械的传输模式,并没有考虑到社会环境的现实。 十二、媒介与社会理论(6)传播技术决定论

多伦多学派:以英尼斯与麦克卢汉为代表。将历代文明的典型特征,归结于当时的主导传播方式的作用。 技术与意识形态。意识形态的兴起与印刷术和报纸联系起来,是因为这些技术使诠释与观念成为可能。而广播电视媒介从概念到图像符号主义的转变,导致了意识形态的衰落。

互动论。对社会变化的单一因素的解释都持谨慎的态度,并且也不笃信新科技的机械性影响。只有当发明得到接纳、发展与应用时,效果才会发生。

重点提示:技术决定论:传播技术是社会的基础;每一种技术都适用于特定的传播形式、内容与应用;技术发明的顺序和应用会影响社会变革;传播革命导致社会革命。

十三、媒介与社会理论(7)信息社会

新技术对社会造成冲击,信息革命和信息社会的说法是对我们这个时代和正在出现的社会类型的客观描述。新科技的三种重要特征:互动性、个人化、分散化。

十四、冲突与共识:媒介中心论与社会中心论 从两个层面对这些理论加以理解(图见书P75),

一个层面是冲突与共识的对立:冲突:社会状态是不断的冲突和贫富阶层之间的力量争斗;共识:认为社会是由力量的平衡、市场看不见的手所主导,可以实现良性发展。

另一个层面是媒介中心和社会中心的对立。媒介中心:媒介技术和内容是社会变革的动力;社会中心:社会本来蕴藏着变革的动力。

第五章大众传播与文化

6

一、设定场景:文化学派 二、传播与文化

定义文化。文化有如下一些特征:它是集体的,与他人共有的;一定有一些抽象表达方式,不管是否有主观倾向;它有模型、规律和秩序,因此有可评价性;文化具备动态的延续性;文化最基本的特点是可传播,因为文化没有传播就不能发展、生存、延伸和成功。

理论议题。第一个文化议题是由大众传播产生的“大众文化”,发展到对“通俗文化”的思考,通俗文化不再只被看成大众传播批量生产的廉价物,而是一种具有活动、文化创造力与享受的新兴流派。(第三至第八问题)

第二个议题与新技术有关。传播技术对于我们了解我们的社会以及我们在社会中所处的位置,具有许多重要意义。(第九、十问题)

第三个议题,大众媒介产业所代表的组织性文化生产,具有政治经济层面的内容。(第十一至十三问题:涵化、全球化、后现代文化)

三、起源:法兰克福学派与批判理论

(附:法兰克福学派:指与法兰克福大学社会研究所有关的一群德国知识分子,该研究所成立于1923年,1933迁往纽约,1949又迁回德国。该所将马克思主义与精神分析学融为一体,被称为“批判理论”。代表人物有阿多诺、本杰明、霍克海默尔、劳文托尔和马尔库塞等。攻击大众文化,因为大众文化对文化标准构成了威胁,并使工人阶级非政治化从而维护社会权威的统治。)

批判学派对媒介文化作为阻遏社会变革的力量的关注,体现在不同的理论中。

文化产品可以换得消费者的心理满足、娱乐感以及获得在社会上所处位置的虚幻观念,其结果经常导致对社会真正结构和我们在其中的附庸地位的模糊认识。

四、霸权

霸权:从葛兰西学派的理论中,某个居支配地位的阶级不仅统治着一个社会而且还通过其在道德和精神方面的领导地位引导着这个社会。支配性的意识并非强迫性性的,而是凭借着一种不受质疑的共识而存在。它通过“话语”而非政治或经济力量使得对社会状况的定义变成一种现实。大众媒介并非自己定义现实,而是提供权威性定义。通过这种方式,使得现存的权力与价值体系看似自然而合理。

五、批判文化学派的后期发展:伯明翰学派。

20世纪70年代,霍格特在伯明翰大学建立当代文化研究中心,成为这一学派的大本营。

批判方法与伯明翰学说的结合导致了一个从关注媒介文本中的意识形态到关注这些意识形态如何被受众理解的转变。

斯图亚特·霍尔提出了一个“编码-译码媒介话语模式”,将媒介文本置于生产者和受众之间。提出了交流中三色类基本代码:一是和权力相关的占有优势意义的代码;二是磋商性代码,作为信息的专门传送者和中立的媒介的;三是对立的符码,即人们选择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有关真实的信息。这种简单的模式认为,传送的意识形态并不等于接收的意识形态。

六、性别与大众媒介 七、通俗文化“救赎”

人民的(符号层面)权力。费斯克认为:同样的文化产品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解读,即使文化产品中可能含有特定的主流意义。他将文本意义的多元性定义为“多样性”和“交互性(指跨越不同的媒介产品的意义)”。

这种思想是从霍尔的译码理论得来的,所有的文本都可以用一种对立的方式进行解读,而文本中所编码的意识形态也能够被轻易破坏。

费斯克主张有两种经济的存在,一种是文化经济,在文化经济中,人们具有某种程度的符号权力:即根据本身的喜好来塑造意义的权力。一种是社会经济,大多数人处于从属地位。

未有答案的问题。媒介文化看来仍具有以下的局限:重复的、肤浅的、在主题上受限的而且是盲从的。大多通俗文化是由大公司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是为了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所生产的东西。受众被视为可加以操纵与控制的消费市场。

八、商业化

商业化的内容更倾向于消遣和娱乐,更肤浅、因袭、缺乏原创性而且属于标准化的。

报纸的小报化,即更强调叙事,煽情主义的新闻观代替了理性主义,电视新闻也有个人化和戏剧化的倾向,

7

这种倾向使新闻更容易接近大多数人,但也使人们实际从新闻中得到的东西变得琐碎化。

传播关系的商业化,使赢利变成唯一的考量动机。

重点提示:对媒介商业化的批评:一是低文化品质即琐碎化;二是剥削弱势的消费者;三是功利主义;四是为消费主义进行宣传;五是文化商品化,与受众的关系商品化;六煽情主义和个人化。

九、传播技术与文化

历史上传播技术的创新实际上没有成为社会形式转变的动因,但传播技术对传播过程本身会产生影响,文化与传播彼此交织。

麦克卢汉对文化变革的观点。认为所有的媒介是人体的延伸,因此也是我们感觉的延伸。他把焦点放在我们如何体验世界上,而不是体验了什么(即内容)。每一种新媒介都超出了早期媒介所能触及的经验范围,且带来了进一步的变革。

(附: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1、媒介即讯息。除了媒介所传递的内容,媒介作为一种手段也影响着个人和社会。 媒介作为人类思维的延伸,因此,任何一个历史时期的潮流都体现了当时所用媒介的偏向。即媒介决定了某一历史时期所发生的事件以及哪些事件具有历史意义的。

2、感官平衡:人们可以通过获得感觉上的某种比例或平衡来适应他们所处的环境。某一时代的主要媒介能够带来这种特定的感觉比例,以此来影响人们的知觉。他把每种媒介都看作是人类感官的延伸,对人类的感觉起到了放大的作用。)

科技与文化变革的一个模式。技术对于文化实践不可能造成直接的冲击作用,而只是通过大众媒介的中介而产生作用。

十、媒介的逻辑与传播的倾向性。

媒介的逻辑:是技术决定论的另一个有用的概念。指媒介对“真实世界”本身以及真实世界的塑造和建构的影响。也可以理解为:理解和解释社会事件的方法。

重点提示:五种媒介技术的倾向性:一是克卢汉所说的感官倾向性,它使我们通过视觉形象来体验世界;二是形式和表现的倾向性,信息被代码化或像照片一样完全无代码;三是信息内容的倾向性,比如写实主义或多义性;四是使用环境的倾向性,一些媒介适合于私下及个人化的接收,有些适于集体性或分享性的接收方式;五是“关系”的倾向,即单向或互动的媒介。

十一、涵化以及认同的中介

“认同”是通过大众媒介有组织的广泛共享的信息中取得的。

格伯纳:大量看电视的人,环境被电视所垄断,电视促成了主要观点的培育和积累的过程,在此基础上,在生活的各个方面人们都系统地接触一些经过选择的社会观。

变动的社会空间界线。一个关于大众媒介和社会变化的最新的与麦及高夫曼有关的理论:人类体验传统上被人们担任的社会角色和环境切分,并割裂为个人的(后台)和公众的(前台)领域。这种由年龄、性别和社会地们决定的不同经验区之间高墙林立。电视则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加区分地展示给所有人看,于是原来的区分便没有了秘密存在。

十二、文化全球化

全球化趋势是新传播技术产生的效果之一。

造成全球性媒介文化倾向的源头有几种,最重要的一是打破时空限制,以低成本来穿越国界,世界性地传送声音及影像的能力大幅增加;二是全球性媒介产业的兴起,提供了全球化的组织架构和驱动力。

跨国化的一般结果被 认为是接受跨国文化的国家的本土文化被替代或处于从属地位,并模仿国际流行的模式。

时间、空间与媒介。可以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来表明媒介与文化的认同关系。(见书P95页)

整体来说,地主性、民族性以及比较个人化的媒介能促进恒久的认同和文化自主;而国际性的媒介内容则对肤浅的、短期的文化现象有较大的影响。

十三、大众媒介与后现代文化

后现代主义削弱了将文化视为某种固定的、等级性的传统观念。它所偏好的是属于短暂的、当下的、肤浅性的愉悦且诉诸感官(而非诉诸理性)的文化形式。电视音乐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后现代主义被认为主张卸下政治意识形态,失去了对理性和科学之神的信仰。当前的“时代精神”不再共享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