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导学案 下载本文

(3)这庄严的宣告指什么?这雄伟的声音又指什么? 3.学习“典礼后”部分。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这一部分中,你读懂了什么?

4.找出文中的比喻句,有感情地朗读。(语用训练点:比喻句的运用) 三、总结全文

课文是一篇 特写。它记叙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 的盛况,表达了全中国人民大众为新中国的诞生 、 的炽热感情。 【学习检测】 1.形近字组词。

旗 ( ) 钮( ) 徐( ) 缓( ) 棋( ) 扭( ) 除( ) 援( ) 防( ) 擎( ) 帜( ) 检( ) 妨( ) 挚( ) 炽( ) 捡( ) 2.用带点的词语造句。

(1)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 成了 。 像 。 (2)每一声炮响,全场就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

般的 。

六年级语文第一学期 导学案 第21页 共97页

六年级语文第一学期导学案

7*望大陆

【学习目标】

1.学习“兮”“殇”两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并有感情地背诵全诗。

3.体会诗中表达出的于右任先生浓浓的爱国情感。 【体验学习】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2.你对作者有什么了解?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自学生字词,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 2.教师范读,读出课文的节奏。

3.学生依照老师的停顿节奏,小组互相听读、齐读、指名读。 4.诗人有什么嘱咐?为什么要“望我故乡”“望我大陆”? 5.再读诗句,诗人望见了什么?他心中有什么想法?(语用训练点:通过诵读,领会作者的情感) 三、课堂小结

这几节小诗,是一份遗言,一段绝唱,一首哀歌。它饱含着于右任先生期望叶落归根、祖国统一的一往情深,它打动了无数中国人的心。

六年级语文第一学期 导学案 第22页 共97页

【学习检测】

1.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大陆(lù liù) 路漫漫兮( xī fēn) ..埋葬(zànɡ zhànɡ) 国殇(sānɡ shānɡ) ..2.联系上下文或查找工具书理解加点的字词。 (1)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 ) .(2)天苍苍,野茫茫。( ) ( ) ....(3)山之上,国有殇。( ) .3.请在原句上修改病句。

(1)全班师生和班主任都被他的事迹感动了。 (2)我快上完六年级了,还有半年的时间即将毕业。 (3)《学习报》《中国少年报》是我喜欢的两种报刊。 (4)剧场里响起了要他们再一次表演的要求。 4.读了这首诗,你想到了古代的哪些爱国诗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找成语对对子。

粗制滥造 点石成金 锦上添花 笨嘴拙舌 一丝不苟 遗臭万年 流芳百世( ) 指鹿为马( ) 精雕细刻( ) 雪中送炭( )

伶牙利齿( ) 精益求精( )

六年级语文第一学期 导学案 第23页 共97页

六年级语文第一学期导学案

8.明天更辉煌(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的大概内容。 【体验学习】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引入。 2.简介香港回归情节。

3.香港,是一个繁华的大都市, 1997年前,香港是英国的殖民地,1982年邓小平爷爷提出“ ”的伟大构想, 年 月 日,香港终于顺利回归祖国。香港有“ ”、“ ”等美誉。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自学生字词,注意“缀、汁、荆”等字的读音,并指名分节读课文。 2.教师范读,读出课文的节奏。(语用训练点:感悟诗歌的朗读节奏) 3.学生依照老师的停顿节奏,小组互相听读、齐读、指名读。 4.畅所欲言:交流课前收集到香港的资料,了解香港的昨天和今天。 三、课堂小结

六年级语文第一学期 导学案 第24页 共9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