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份试卷汇总)2018-2019学年湖南省永州市高考第二次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 下载本文

③Cl的结构示意图为

,错误;

④苯为平面结构,碳原子半径大于氢原子半径,分子的比例模型:⑤葡萄糖的分子式为C6H12O6,则实验式为CH2O,正确;

,正确;

⑥原子核内有20个中子的氯原子质量数为37,则该元素表示为:17Cl,错误; ⑦HCO3-的水解方程式为:HCO3-+H2O错误; 答案选A。

8.利用电解法制取 Na2FeO4 的装置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电解过程中温度保 持不变,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OH-+H2CO3,HCO3-+H2O

CO32-+H3O+为电离方程式,

37

A.Y 是外接电源的正极,Fe 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B.Ni 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H2O - 4e-== O2↑+4H+ C.若隔膜为阴离子交换膜,则电解过程中 OH-由 B 室进入 A 室 D.电解后,撤去隔膜,充分混合,电解液的 pH 比原来小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铁电极为阳极,Y接电源的正极,铁电极上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Fe+8OH--6e-=FeO42?+4H2O↑,故A错误;

B. 镍电极为阴极,X接电源的负极,镍电极上发生的反应为2H2O+2e-=H2↑+2OH-,故B错误; C. 在电解池装置中,阴离子向阳极移动,OH-由A室进入B室,故C错误;

D. 总反应为2Fe+2OH-+2H2O=FeO42?+3H2↑,由于反应消耗OH-,电解的OH-浓度降低,pH比原来小,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

阴极:与直流电源的负极直接相连的一极;阳极:与直流电源的正极直接相连的一极;阴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阳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在电解池中阳离子向阴极移动,阴离子向阳极移动。

9.下判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c(Cl-)均为0.1mol/LNaCl溶液与NH4Cl溶液, pH相等

B.常温下,浓度均为0.1mol/L的CH3COOH溶液与HCl溶液,导电能力相同 C.常温下,HCl溶液中c(Cl-)与CH3COOH溶液中c(CH3COO-)相等,两溶液的pH相等 D.室温下,等物质的量浓度的CH3COOH溶液和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呈中性 【答案】C 【解析】 【详解】

A. c(Cl-)相同,说明两种盐的浓度相同,NaCl是强酸强碱盐,不水解,溶液显中性,而NH4Cl是强酸弱碱盐,NH4+水解使溶液显酸性,因此二者的pH不相等,A错误;

B.HCl是一元强酸,完全电离,而CH3COOH是一元弱酸,部分电离,在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当两种酸的浓度相等时,由于醋酸部分电离,所以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的浓度HCl>CH3COOH,离子浓度越大,溶液的导电性就越强,故HCl的导电能力比醋酸强,B错误;

C.HCl是一元强酸,溶液中c(Cl-)=c(H+)-c(OH-),CH3COOH是一元弱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但溶液中c(CH3COO-)=c(H+)-c(OH-),两溶液中c(CH3COO-)=c(Cl-),常温下两溶液中c(H+)相等,所以两溶液的pH也就相等,C正确;

D.室温下,等物质的量浓度的CH3COOH溶液和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由于二者的物质的量相等,因此恰好反应产生CH3COONa,该盐是强碱弱酸盐,CH3COO-水解,使溶液显碱性,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C。

10.下列化学式中属于分子式且能表示确定物质的是( ) A.C3H8 【答案】A 【解析】 【详解】

A.C3H8为分子晶体且无同分异构体,故C3H8为分子式且只能表示丙烷,故A正确; B.CuSO4为离子晶体,故CuSO4是化学式但不是分子式,故B错误; C.SiO2为原子晶体,故SiO2是化学式,不是分子式,故C错误;

D.C3H6为分子晶体,但有同分异构体,即C3H6是分子式,但可能表示的是丙烯,还可能表示的是环丙烷,故不能确定其物质,故D错误。 故选:A。 【点睛】

应注意的是只有分子晶体才有分子式。

11.化合物丙是一种医药中间体,可以通过如图反应制得。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B.CuSO4

C.SiO2

D.C3H6

A.丙的分子式为C10H14O2

B.乙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 C.甲、.乙、丙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甲的一氯代物只有2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答案】D 【解析】 【详解】

A.由丙的结构简式可知,丙的分子式为C10H14O2,故A正确;

B.乙分子中含有饱和碳原子,所以乙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故B正确;

C.甲、乙、丙三种有机物分子中均含有碳碳双键,所以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C正确; D.甲的分子中有3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则其一氯代物有3种(不考虑立体异构),故D错误; 故选D。 【点睛】

共面问题可以运用类比迁移的方法分析,熟记简单小分子的空间构型:①甲烷分子为正四面体构型,其分子中有且只有三个原子共面;②乙烯分子中所有原子共面;③乙炔分子中所有原子共线;④苯分子中所有原子共面;⑤HCHO分子中所有原子共面。

12.氯化亚铜(CuCl)是白色粉末,微溶于水,酸性条件下不稳定,易生成金属Cu和Cu2+,广泛应用于化工和印染等行业。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拟热分解CuCl2?2H2O制备CuCl,并进行相关探 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途径1中产生的Cl2可以回收循环利用

B.途径2中200℃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OH)2Cl2

2CuO+2HCl↑

C.X气体是HCl,目的是抑制CuCl2?2H2O加热过程可能的水解

D.CuCl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u++4H++SO42-═2Cu+SO2↑+2H2O 【答案】D 【解析】 【详解】

A. 途径1中产生的Cl2能转化为HCl,可以回收循环利用,A正确;

B. 从途径2中可以看出,Cu2(OH)2Cl2→CuO,配平可得反应式Cu2(OH)2Cl22CuO+2HCl↑,B正确;

C. CuCl2?2H2O加热时会挥发出HCl,在HCl气流中加热,可抑制其水解,C正确;

D. 2Cu++4H++SO42-═2Cu+SO2↑+2H2O反应中,只有价态降低元素,没有价态升高元素,D错误。 故选D。

13.常温下,向20mL0.1mol ?L?1氨水中滴加一定浓度的稀盐酸,溶液中由水电离的氢离子浓度随加入盐酸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0.1mol ?L?1氨水中NH3?H2O的电离常数K约为 1?10?5 B.a、b之间的点一定满足,cNH4>cCl>cHC.c点溶液中cNH4?cCl?+?????>c?OH?

-+-?????

?D.d点代表两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答案】A 【解析】 【分析】

NH3·H2O电离出OH-抑制水的电离;向氨水中滴加HCl,反应生成NH4Cl,NH4+的水解促进水的电离,随着HCl的不断滴入,水电离的c(H+)逐渐增大;当氨水与HCl恰好完全反应时恰好生成NH4Cl,此时水电离的c(H+)达到最大(图中c点);继续加入HCl,盐酸电离的H+抑制水的电离,水电离的c(H+)又逐渐减小;据此分析。 【详解】

A. 常温下,0.1mol/L的氨水溶液中水电离的c(H+)=10-11mol/L,氨水溶液中H+全部来自水电离,则溶液

10?14中c(H)=10mol/L,c(OH)=?11mol/L=10-3mol/L,

10+

-11

-

Ka=

?cNH4ncOH????c?NH3nH2O??=10?3?10?3mol/L=1?10-5mol/L,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

0.1B.a、b之间的任意一点,水电离的c(H+)<1×10-7mol/L,溶液都呈碱性,则c(H+)

C.根据图知,c点水电离的H+达到最大,溶液中溶质为NH4Cl,NH4+水解溶液呈酸性,溶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