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情:情绪变化的外部表现模式。
表情包括面部表情、身段表情和言语表情。
面部表情指面部肌肉活动的模式,是鉴别人的情绪和情感的主要标志。 身段表情指身体动作上的变化,包括手势和身体的姿势。
言语表情是情绪和情感在说话时的音调、速度、节奏等方面的表现。
表情的特性:人类表达情绪的主要方式是一样的;具有先天遗传的性质,又具有后天模仿、学习和受社会制约的特性。
情绪:指感情反映的过程,也就是脑活动的过程。
情感:常被用来描述具有深刻而稳定的社会意义的感情,与情绪相比更为深刻,是长期的社会生活环境中逐渐形成的,具有更强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情感要通过情绪来表现,也能制约情绪的表现方式。
情绪和情感的功能:适应功能、动机功能、组织功能、信号功能。
维度:对情绪和情感固有的特征进行度量的角度,包括动力性、激动度、强度和紧张度。
两极化:情绪和情感在每一维度上的变化,都具有两极对立的特性,即两极性。、 维度及两极:动力性:增力和减力;激动度:激动和平静;强度:强和弱;紧张度:紧张和轻松。 第三单元情绪和情感的种类
从生物进化的角度可把情绪分为基本情绪和复合情绪。
按情绪发生的速度强度和持续时间的长短,可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 基本情绪:人和动物共有的、不学而会的,又叫原始情绪,如喜怒哀惧。 复合情绪:由基本情绪的不同组合派出来出的情况。
心境:一种微弱,持久而又具有弥漫性的情绪体验的状态,又叫心情。不是对某一事件的特定体验,而是以同样的态度对待所有的事件。
激情:一种强烈的、爆发式的、持续时间较短的情绪状态,具有明显的生理反应和外部行为表现。往往由重大的,突如其来的事件或激烈的意向冲突引起。 应激:在出现意外事件或遇到危险情景时出现的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
人的高级情感主要有:道德感,美感和理智感。此外,还有宗教情感,母爱等。 第四单元意志
意志:有意识地确立目的,调节和支配行动,并通过克服困难和挫折,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意志行动:受意志支配的行动。
意志行动的两个阶段:准备阶段和执行阶段。
动机冲突的四种形式:双趋式冲突;双避式冲突;趋避式冲突;双重趋避式冲突。
意志品质:包括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和自制性。
第八节能力和人格 第一单元能力
能力:是顺利、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 知识: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概括。
技能:通过练习而获得和巩固下来的,完成活动的动作方式和动作系统。 智力:从事任何活动都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即认识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智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其中思维力是支柱和核心,代表智力发展的水平。
能力是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前提,决定着掌握知识和技能的方向、速度、巩固的程度和所能达到的水平。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能力也得到了发展。 能力按发展的高低程度,可分为能力、才能和天才。 能力的分类:
按能力的结构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按能力和先天禀赋和社会文化因素的关系,分为液体能力和晶体能力; 按能力所涉及的领域,分为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按创造程度,分为模仿能力、再造能力和创造能力。 一般能力:即平常所说的智力。
特殊能力:从事某种专业活动或某种特殊领域的活动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 液体能力:在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能力,较少依赖文化和知识的内容,取决于个人的禀赋,受教育和文化的影响较少,与年龄密切相关。20岁前上升并到顶峰,30岁后随年龄增长而降低。
晶体能力:获得语言、数学等知识的能力,取决于后天的学习,与社会文化有密切关系。在人的一生中晶体能力一直在发展,25岁之后其速度渐趋平缓。 认知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即平常所说的智力。
操作能力:支配肢体完成某种活动的能力,如体育运动。
社会交往能力:从事社交的能力,如言语感染力,组织管理能力。 模仿能力:仿效他人的言谈举止,做出与之相似行为的能力。 再造能力:遵循现成的模式或程序,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创造能力:不依据现成的模式或程序,独立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发现新的规律和创造新的方法的能力。
能力发展的个体差异:包括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能力类型的差异、能力发展早晚的差异。
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遗传的因素;环境和教育的因素。
研究遗传和环境因素影响的方法:高尔顿,谱系调查法;同卵双生子观察法;养子养女与亲生父母和养父母的观察。
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相互关系:遗传决定了能力发展可能的范围或限度,环境则决定了在遗传基础上能力发展的具体程度。遗传潜势较好的人,能力发展的可塑范围大,环境的影响也大;遗传潜势差的人,遗传条件限制了智力发展的可能,环境能起到的作用比较小。 第二单元人格
人格:各种心理特性的总和,也是各种心理特性的一个相对稳定的组织结构,在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地点,都影响着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使他具有区别于他人的、独特的心理品质。
人格的特性:独特性,整体性,稳定性,功能性,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整体性:包含在人格中的各种心理特征彼此交织,相互影响,构成一个机的整体,并表现在行为中。
稳定性:由于各种心理特征构成的人格结构是比较稳定的,对人的行为的影响是一贯的,是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的。 功能性:人格对个人的行为具有调节的功能。 人格的结构:包括人的气质和性格。 第三单元气质
气质:心理活动表现在强度、速度、稳定性和灵活性等方面动力性质的心理特征。相当于日常所说的脾气,秉性或性情。
气质类型学说:体液说,体形说,血型说,激素说。
体液说:希波克拉底,将人划分为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和抑郁质四种体质
类型。
体形说:克雷奇米尔,据病人所犯精神病的各类和体型的关系,将人分为矮胖型,瘦弱型,强壮型,发育异常型。
血型说:古川竹二,四种血型,A、B、AB、O型。
激素说:伯曼,四种内分泌腺类型,甲状腺型,垂体腺型,肾上腺型和性腺型。 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兴奋和抑制,又有强度、平衡性和灵活性三个基本特性。两种基本神经过程和三个特性之间的不同组合,构成了种高级神经活动的不同类型。
巴甫洛夫四种基本类型:兴奋型:强,不平衡;活泼型:强,平衡,灵活;安静型:强,平衡,不灵活;抑制型:神经过程弱。
气质的特性:感受性和耐受性;反应的敏捷性;可塑性;情绪的兴奋性;指向性。
气质类型的外在表现:胆汁质:强但不平衡;多血质:强,平衡且灵活;黏液质:强,平衡,不灵活;抑郁制:弱。
气质类型的特性:具有稳定性和可塑性;没有好坏之分;不决定一个人成就的高低但能影响工作的效率;影响性格特征形成的难易;影响对环境的适应和健康。
第四单元性格
性格:一个人在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
态度:一个人对人、物或思想观念的一种反应倾向性,是在后天生活中习得的,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因素组成。
性格的特性: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一经形成便比较稳定;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可塑的;受社会历史文化的影响,有明显的社会道德评价意义。
气质更多地体现了人格的生物属性,性格则更多地体现了人格的社会属性,具体之间的人格差异核心是性格的差异。
性格的结构:从性格的组成部分来分解性格,就是性格的静态结构;从性格结构的几个方面的联系上,不同的生活情景中来考察性格,就是性格的动态结构。 性格的静态结构:包括性格的态度特征、意志特征、情绪特征和理智特征。 第五单元人格理论
人格结构的动力理论: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本我、自我、超我。 人格结构类型理论:容格,内外向人格类型理论。内向型,外向型。
人格特质理论:奥尔波特,人格特质理论创始人,共同特质、个人特质(首要特质、中心特质、次要特质)。
人格特质理论:卡特尔,共同特质、个别特质;表面特质、根源特质;人格动力因素;《16种人格因素调查表》。
人格结构维度理论:艾森克,内外倾、神经质和精神质;ENP人格三维度模型;艾森克人格问卷。
五因素模型(FFM)理论:科斯塔、麦克雷,神经质、外倾性、经验开放性、宜人性、认真性;NEO人格调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