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通假与假借的相同点是,都是借字标音现象。不同点是:通假字代替的是现存的本字,是本有其字的借字标音,假借字代替的是口语中的词,是本无其字的借字标音。如借用表示“小麦”的“来”来表示口语中的“来去”的“来”这个词,这是假借,借现成的“止”来表示现成的“只”字,这是通假。
(2)文言双宾语句有两个类型:第一个类型是动词谓语与两个宾语都一般的支配与被支配关系的,如“公语之故”;第二个类型是动词谓语与远宾语的关系是一般的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而动词谓语与近宾语的关系是特殊的使动或为动关系。如“宁许以负秦曲”,“负”与“秦”的关系是使动关系,如“天生民而立之君”,“立”与“之”的关系是为动关系。
九、问答(8分)
(1)与象形、指事、会意造字法相比较,形声造字法的特点是什么?从形符与声符的位置来看形声字有多少类?
(2)词义发展演变有哪些主要途径?试举例说明。 [答案]
(1)形声造字法的特点是:既用形符造字,又用声符造字,而象形、指事、会意造字法只用形符造字。从形符与声符的位置来看形声字有以下几类:①左形右声的,如“江”;②左声右形的,如“顶”;③上声下形的,如“背”;④内声外形的,如“裹”;⑤外声内形的,如“问”;⑥下声上形的,如“房”。
(2)词义发展演变有个主要途径:①词义扩大;如“河”古义专指黄河,后来发展演变为泛指一切河流。②词义的缩小,如“臭”古义泛指一切气味,后来发展演变为专指“秽气”;③词义的转移,如“脚”古义指“小腿”,后来发展演变为指“脚板”。
十、翻译(13分)第三题标点并翻译) (1)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2)后孟尝君出记,问门下诸客:“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薛者乎?”冯谖署曰:“能。”孟尝君怪之。曰:“此谁也?”左右曰:“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
(3)晋文公将与楚人战召舅犯问之曰吾将与楚人战彼众我寡为之奈何舅犯曰臣闻之繁礼君子不厌忠信战阵之间不厌诈伪君其诈之而已矣文公辞舅犯因召雍季而问之曰我将与楚人战彼众我寡为之奈何雍季对曰焚林而田偷取多兽后必无兽以诈遇民偷取一时后必无复
[答案](从略) 十、翻译(13分)(第三题标点并翻译) (1)齐侯曰:“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与不谷同好,如何?”对曰:“君惠徼福于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寡君之愿也。”齐侯曰:“以此众战,谁能御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对曰:“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
(2)左师公曰:“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
29
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祝曰:‘必勿使反’。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
(3)秦穆公谓伯乐曰子之年长矣子姓有可使求马者乎伯乐对曰良马可形容筋骨相也天下之马者若灭若没若亡若失若此者绝尘弭彻臣之子皆下才也可告以良马不可告以天下之马也臣有所与共担纆薪菜者有九方皋此其于马非臣之下也请见之
[答案](从略) 十、翻译(24分)(第三题标点兼翻译) (1)后朞年,齐王谓孟尝君曰:“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为臣!”孟尝君就国于薛。未至百里,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孟尝君顾谓冯谖:“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
(2)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
(3)景 公 问 于 晏 子 曰 治 国 何 患 晏 子 对 曰 患 夫 社 鼠 公 曰 何 谓 也 对 曰 夫 社 束 木 而 涂 之 鼠 因 往 托 焉 熏 之 则 恐 烧 其 木 灌 之 则 恐 败 其 涂 此 鼠 所 以 不 可 得 杀 者 以 社 故 也 夫 国 亦 有 焉 人 主 左 右 是 也 内 则 蔽 善 恶 于 君 上 外 则 卖 权 重 于 百 姓 不 诛 之 则 乱 诛 之 则 为 人 主 所 据 腹 而 有 之 此 亦 国 之 社 鼠 也
[答案](从略) 十、翻译(14分)(第三题标点并兼翻译)
(1)癸酉,师陈于鞌。邴夏御齐侯,逢丑父为右。晋解张御郤克,郑丘缓为右。齐侯曰:“余姑翦灭此而朝食!”不介马而驰之。
(2)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其右提弥明知之,趋登曰:“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遂扶以下。公嗾夫獒焉。明博而杀之。盾曰:“弃人用犬,虽猛何为!”斗且出。提弥明死之。
(3)穆公不说召伯乐而谓之曰败矣子所使求马者色物牝牡尚弗能知又何马之能知也伯乐喟然太息曰一至于此乎是乃其所以千万臣而无数者也若皋之所观天机也得其精而忘其麤在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若皋 之相者乃有贵乎马者也
[答案](从略) 十、翻译(14分)(第三题标点兼翻译)
(1)陈相见许行而大悦,尽弃其学而学焉。陈相见孟子,道许行之言,曰:“滕君,则诚贤君也;虽然,未闻道也。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今也,滕有仓廪府库,则是厉民而自养也。恶得贤?”
(2)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30
(3)宓 子 贱 治 亶 父 恐 鲁 君 之 听 谗 人 而 令 己 不 得 行 其 术也 将 辞 而 行 请 近 吏 二 人 于 鲁 君 与 之 俱 至 于 亶 父 邑 吏 皆 朝 宓 子 贱 令 吏 二 人 书 吏 方 将 书 宓 子 贱 从 旁 时 掣 摇 其 肘 吏 书 之 不 善 则 宓 子 贱 为 之 怒 吏 甚 患 之 辞 而 请 归 宓 子 贱 曰 子 之 书 甚 不 善 子 勉 归 矣 [答案](从略) 十、翻译(15分)(第三题标点兼翻译)
(1)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2)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3)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穆公访诸蹇叔蹇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公辞焉
[答案](从略)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