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限时集训2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下载本文

专题限时集训(二)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限时25分钟)

编者按 文化遗产承载着民族的历史,维系着文化的认同。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文化遗产遍布神州大地,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逐渐成为国人共识。保护文化遗产不应只局限于文物本体,还应致力于挖掘其文化价值,为社区营造、城市建设、文明养成提供营养。本着对国家、民族、子孙后代负责的态度,每个人都应担起文脉传承者的重担,让文化遗产传承不绝,让中华记忆历久弥新。保护文化遗产是近几年社会关注的热点,2019年全国卷Ⅰ的实用类文本阅读选取的几则材料就是为了引导考生增加对文化遗产保护的关注度,所以我们对此类题材的文本要多加重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2分) 材料一:“2018年中国考古新发现”于2019年1月10日在北京揭晓,广东英德市青塘遗址、湖北沙洋县城河新石器时代遗址、陕西延安市芦山峁新石器时代遗址、陕西澄城县刘家洼东周遗址、四川渠县城坝遗址,河北张家口市太子城金代城址六大项目入选。

太子城金代城址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区四台嘴乡太子城奥运村内,东南距北京市区140千米。 自2017年5月起,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联合张家口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崇礼区文广新局对太子城遗址进行了连续的考古发掘工作,取得重要收获,太子城遗址是第一处经考古发掘的金代行宫遗址,是近年来发掘面积最大的金代高等级城址,城址布局方式对金代捺钵制度、行宫的选址与营造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为金代官式建筑研究提供重要实物资料。出土的瓷器组合对金代宫廷用瓷制度、供御体系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摘编自中国新闻网《2018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公布

广东青塘遗址等六大项目入选》)

材料二:2018年9月26日,国家文物局发布《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发展报告》,强调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具有历史文化意义及科研、教育、游憩等功能,在考古遗址保护和展示方面具有全国性示范意义,要遵循整体保护与传承创新的工作思路,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协调文物保护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的关系。同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要从坚定文化自信、传承中华文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提高对文物保护利用重要性的认识,切实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影响力,使文物保护利用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人民群众,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走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文物保护利用之路。

(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文物保护创新模式》)

材料三:第十七条 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内不得进行其他建设工程或者爆破、钻探、挖掘等作业。但是,因特殊情况需要在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内进行其他建设工程或者爆破、钻探、挖掘等作业的,必须保证文物保护单位的安全,并经核定公布该文物保护单位的人民政府批准,在批准前应当征得上一级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同意;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内进行其他建设工程或者爆破、钻探、挖掘等作业的,必须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在批准前应当征得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同意。

第十八条 根据保护文物的实际需要,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在文物保护单位的周围划出一定的建设控制地带,并予以公布。

在文物保护单位的建设控制地带内进行建设工程,不得破坏文物保护单位的历史风貌;工程设计方案应当根据文物保护单位的级别,经相应的文物行政部门同意后,报城乡建设规划部门批准。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材料四:有关人员说,之前我们就遇到了保护与开发的严重矛盾,有个良渚文化村,之前就是在大遗址保护范围内建设的建筑群。现在出现了不少高端的酒店、昂贵的别墅,虽然是在大遗址保护规划之前已经批准了土地手续,但在后续的建设中也会对大遗址造成破坏。

公开资料显示,良渚遗址群的保护范围达到42.04平方千米,其中重点保护区面积13.47平方千米,大遗址保护范围的不少区域处在城市发展的核心区域。

经历了沧海桑田,如今不少大遗址多处在城市中心或者是周边区域,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不可避免地出现开发与保护相矛盾的严重问题。面临这一问题的不仅仅是秦咸阳城遗址,大城市大遗址同样面临着开发与保护相矛盾的问题。位于西安北郊的秦咸阳宫大遗址区是在大遗址区域保护方案做出之后进行了城市开发。2016年12月,陕西秦咸阳宫遗址保护区的秦汉新城管委会在没有和文物保护部门充分沟通的情况下,未对20多处遗址进行考古勘探就擅自开工,造成遗址区的大范围破坏,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摘编自看看新闻《大遗址保护“突围”》)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张家口太子城金代城址是2018年中国考古六项新发现之一,是迄今发现的面积最大的金代高等级城址。

B.建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是保护利用文物的典范形式,它不仅可以使文物保护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互协调,还能更好地惠及民众。

C.《文物保护法》规定,在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内不得进行其他建设工程,在相关建设控制地带,建设工程也不得破坏文物保护单位的历史风貌。

D.经过漫长的历史变迁,许多大遗址处在城市中心或是周边区域,城市化进程与大遗址

保护产生矛盾,一些大遗址遭到破坏。

A [“迄今发现的面积最大的金代高等级城址”错,原文说的是“近年来发掘面积最大的金代高等级城址”。]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对太子城金代城址的考古发掘工作取得了重要收获,这些考古成果对研究金代的相关制度与官式建筑等有着重要意义。

B.文物保护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之间难免会产生矛盾,但若能遵循整体保护与传承创新的思路,就可能协调二者的关系。

C.良渚文化村的建筑群,以及其后出现的高端酒店、昂贵别墅,都严重违反了《文物保护法》,应该坚决整顿,予以拆除。

D.大城市大遗址面临着开发与保护的矛盾,这要求地方行政部门与文物保护部门必须要在法律的框架下,加强沟通与协调。

C [“都严重违反了《文物保护法》,应该坚决整顿,予以拆除”错,从原文看,良渚文化村“之前就是在大遗址保护范围内建设的建筑群”,且其后出现的高端酒店、昂贵别墅的土地手续在大遗址保护规划之前已经得到批准,并不违法,但后续建设与大遗址保护产生了矛盾。]

3.请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文物保护利用的建议。(6分)

[解析] 解答此题,需要结合材料内容,筛选、概括相关信息。由材料一中太子城金代城址发掘的意义和材料二“要从坚定文化自信……重要性的认识”可知,要加强宣传,使人们更充分地认识到文物的意义和价值,提高人们对文物保护利用重要性的认识;由材料二“国家文物局发布……民生改善的关系”,可知可以建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开发遗址公园科研、教育、游憩等功能,遵循整体保护与传承创新的思路,协调文物保护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的关系;由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相关条例,以及材料四中提到的良渚遗址群、陕西秦咸阳宫大遗址区遇到的问题,可知各级部门既要相互监督,又要积极沟通协调,避免城市化进程中过度商业开发对大遗址的破坏。

[答案] ①要加强宣传,使人们更充分地认识到文物的意义和价值,提高人们对文物保护利用重要性的认识;②建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开发遗址公园科研、教育、游憩等功能,遵循整体保护与传承创新的思路,协调文物保护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的关系;③要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各级部门既要相互监督,又要积极沟通协调,避免城市化进程中过度商业开发对大遗址的破坏。(每点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12分)

材料一:书院是中国古代独具特色的教育组织和教育形式,具有教学、藏书、祭祀三大功能,在培养人才、创新学术、普及教育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从唐中叶开始至晚清教育改制,书院延续了一千余年,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教育价值取向。河南商丘应天书院、湖南长沙岳麓书院、河南嵩山嵩阳书院、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等著名书院,担负着传承道统的使命,也是传统人文教育的重要基地。虽然今天的书院似乎光彩不如从前,但它的历史使命并未结束,其影响力反而刚刚开始。

(摘编自《让传统书院焕发新的生机活力》)

材料二:“名城衡阳人文荟萃,石鼓文脉绵延千年。”坐落于湖南省衡阳市的石鼓书院地处湘江、蒸水、耒水交汇处,是湖湘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和湖南第一胜地。它曾声名远播,名噪朝野,在我国书院史、教育史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资料显示,自唐代以来,衡州地区先后建了石鼓书院、邺侯书院和船山书院等69所书院。据衡阳市文物局局长吴建波介绍,为了进一步唤醒城市的文化记忆,衡阳市把古书院作为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元素,编制了《衡阳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将书院文化纳入系统性保护工程。在对古书院加大修缮保护力度的基础上,衡阳市还进一步突出了书院的文化传承功能,将古书院作为当地的传统文化教育基地,定期组织举行研学、表演、祭祀等活动。

古老的书院记忆,正在潜移默化地催生着这座城市走向新的繁荣!

(摘编自《古老书院正在唤醒城市的文化记忆》)

材料三:时至今日,岳麓书院现有专职教师近70人,学生300余人,下设历史学系、考古文博学系、哲学系,形成了从本科、硕士、博士到博士后的完整的人才培养格局。

今天的岳麓书院也以发展相关高层次学术研究为要旨,从研究书院本身出发,逐渐扩展研究范围,在书院文化、湖湘文化、经史子学等领域取得了种种成就。现拥有中国历史研究所等10个科研机构,并获得多个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重点项目,“大约占了湖南大学总成果的三分之一”。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教授肖永明说。

“书院是我们独特的文化学术资源,必须充分地进行挖掘和发挥。”岳麓书院教授邓洪波说。他目前在做的,是对现存书院文献进行全面、系统的整理和研究。这在他看来已是“迫在眉睫”之事。据初步统计,现存书院文献至少在1 500种以上,散落各处,大量不为人知或损毁严重。近十几年来,虽然书院研究有日渐兴盛之势,但尚不够深入全面,也与目前所见书院文献资料并不丰富有关。

于是,他带领团队花费数年时间,前往全国各地及海外,搜集文献底本,以影印和点校的方式,整理了约1 200种文献,同时对书院文献展开基础性研究,力图初步构建书院文献体系的框架,呈现书院文献的全貌,为今后学者们的研究提供方便。

(摘编自《回归教育,传播文化:让古老书院活在当下》)

材料四:这些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面对各种外来文化的冲击,人们对中国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