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政治学理论专业考研建议 下载本文

南开大学政治学理论专业考研——对专业课复习的几点建议

作者:许承忠

1.关于参考书目

南开大学从2014年开始就不再指定参考书,政治学理论专业也一样。不过从这两年的真题来看,考试的范围并有实质性的变化,原来的那七本参考书依然适用。另外,从历年考试真题的分析来看,即使是那七本参考书也无需全看,或全作为重点来复习。根据本人的复习经验,建议大家政治学原理重点复习朱光磊老师的《政治学概要》,一定要把它背到滚瓜烂熟,而对于另外两本《政治学原理》(王惠岩主编)和《政治学基础》(北大版)则看上一两遍,把《政治学概要》中没有的内容或极其重要的部分提取出来作为补充就可以了。什么是极其重要的部分呢?当然是出题频率最高的知识点了,比如政治民主。因为从这几年的真题来看,政治民主考查的频率是非常高的,如今年的“全民公决”,2013年的“协商民主”,2012年的“政治民主的作用”等。另外,复习政治学原理还有一个极其重要的资料不能忘了,那便是程同顺老师的课件(我已发在空间)。因为政治学原理一科是程老师出题的,所以程老师也经常考自己上课讲的内容,比如2015年和2013年考查的“美国总统界数的算法”、2010年考查的“中国政治学界关于国体和政体概念的几种观点”都来自程老师的课件。相信,如果不看课件,要答好这些题是很困难的。

对于西方政治思想史,原本有两本参考书——《西方政治思想史》(徐大同)和《西方政治思想史》(麦克里兰·约翰)。从我个人的复习经验及效果来看,我建议重点复习徐大同的那本,而麦克里兰·约翰的那本复习起来颇为费劲,甚

至有点费力不讨好,我看了一遍就没再看第二遍。西方政治思想史对大多数考生来说,复习起来都挺费劲,总体的感觉就是记不住,一遍遍地看一遍遍地忘,所以一定要有耐心,坚持今天看的第二天再看一遍,这样反复几次就会出效果了。另外,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复习一定要注意“点”和“线”的结合,所谓“点”就是各个时期主要政治思想家的政治思想及特点和某一政治思想在某个时期的发展,所谓“线”就是一个政治思想主题的发展脉络。在实际上,多数人会把复习的重点放在“点”上,而忽略对“线”的重视。其实,从南开大学历年的真题看,南开对考生的考查更偏向对西方政治思想史整体的把握,也就是对“线”的把握。当然,不可否认,要从整体上更好地把握西方政治思想史,也必须建立在对“点”了解的基础之上。因此,我建议大家在前期重视对“点”的复习,中期“点”“线”结合,后期重视对“线”的复习。最后,我想说,要真正把西方政治思想史掌握到位,光复习徐大同的《西方政治思想史》一书是不够的,一定要多看论文,特别是看研究各政治思想主题发展脉络的论文。这方面的论文我已经有发在空间,大家可以下载下来,捡一些好的看看。至于,西方政治思想史中有哪些是需要重点梳理的主题,我会在后文列出,以供大家参考。

说完西方政治思想史,最后就该说中国政治思想史了。中国政治思想史参考书仅看《中国政治思想史》(曹德本)一书就够了,至于《中国传统政治思想反思》没有必要买,也没必要看。相对西方政治思想史来说,复习中国政治思想史要容易得多,记起来也容易,这可能是中西方语言思维不同的缘故。不过,我还是想给大家三点复习建议:一、复习过程中一定要背一些古文,这是得高分的保证;二、对于《中国政治思想史》(曹德本)一书中写的比较单薄的部分应该找其它书籍和论文来补充,比如程朱理学、陆王心学在参考书中就很单薄,如果出

题,光靠参考书上那点内容根本就没办法答题,而且这两部分还是中国政治思想史中的重点,心学也有考过;三、复习要有重点,对于重要时期、重要人物的政治思想当然要多关注一下。比如这几年,考题分布一般是:先秦时期一题(也有少数年份考过两题)、汉唐时期一题(或考道家思想,或考儒家思想,今年考的是儒家的董仲舒,而前两年都是考汉初的道家黄老思想)、剩下的部分抽考一题(这一题出题的范围相对来说比较大)。另外,对上一年考过的思想家的政治思想,关注度可以降一些。对于中国政治思想史的重点,如果有精力,我应该在下文还会列一列。

2.关于重点

这是一个相当难把握的问题,因此我给出的重点也只能供大家参考,不可过于执迷。

(1)政治学原理

政治学原理这科是比较难把握重点的,不过从历年的真题分析来看,简答题和论述题还是各有出题重点的。一般来说,论述题比较容易在政治概念与政治学、阶级与阶层、国家的本质与职能、人大制及与代议制的比较(内涵议行合一与三权分立的比较)、政治民主(重中之重)等知识点上出题;而简答题最集中的出题点在中外政治制度方面(2011年考了5题、2012年考了5题、2013年考了4题、2015年考了至少4题。不过复习这部分的内容也有一个问题,那就是这几年常出一些比较生僻的政治名词,因此,大家在复习这部分内容的时候还是应该找一些其它的“西方政治制度”教材翻一翻,扩展一下知识面),具体包括“国家的内容与形式(重中之重)”、“西方国家机构的构成(重中之重)”、“西方国家

机构的体制(重中之重)”、“官员制度与官员理论(考过两个知识点:任期制、政务官与事务官。从这部分的内容来看,可考的知识点还是存在的,比如选任制与委任制的关系、党管干部原则、现代官员理论要点等。)”、“选举制度与选举理论(这部分内容也有考过,比如选举权的扩展、单人选区多数制与比例代表制等。不过这部分能考的点并不多,单人选区多数制与比例代表制是这章最重要的知识点,很有可考性。另外,我国的选举制度也可能成为考点,特别是结合我国选举制度的改革与完善来考察。在这部分内容中还有一个重要的知识点是放在“政治民主”中的,那就是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这也是一个重点,特别是应该结合美国的选举制度和我国的基层民主来理解。)”、“政党制度(重中之重)”、中共的组织结构(这是一个范围小但又随时都可以跳出来咬你一口的知识点,一定要掌握,重点掌握中央几个组织之间的关系)。除在中外政治制度方面出简答题外,还有一部分简答题会出在如下方面:政治学的分支学科(重中之重)、国家的起源(包含马克思的阶级理论)、阶级阶层中的一些小知识点(这章地位在出题老师由朱光磊老师改为程同顺老师后明显下降,好像只在2011年考过一个论述题。)、社会主义国家机构体制(这部分内容过去多在论述题里考察,但这并不意味着这部分没有可能出简答题,比如党政关系规范化、统一战线、“两会”制度、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的基本职能、民主集中制等都是可以放在简答题中考查的,当然也可以放在论述题中考查。)、政治发展和国家消亡(这章06年以后考过两个简答题,都是名词解释性的,分别是“半国家”、“非政治国家”。从近两年南开发布的考纲来看,这部分内容好像没有包含在内,不过对于已考过的知识点及政治改革的内容还是值得关注一下的)等内容。

(2)西方政治思想史

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出题基本看不出有什么特别有价值的规律,不过它的出题点一般有六个方向:

一是某一重要政治思想家的重要政治思想及特点;(2010年的“柏克的契约

思想及该思想在他的理论中的地位”、2011年的“托克维尔的民主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2012年的“从柏拉图的“第二等好的理想国”分析柏拉图思想的特点”、2015年的“黑格

尔的政治思想的特点及其影响”。)

二是某一政治思想主题在某一个时期的发展,这往往要涉及多位思想家的思想;(2010年的“西方人权学说的起源及核心内容”、2011年的“试比较斯宾诺莎、霍

布斯、洛克的自然状态理论”、2014年的“评析美国建国初期的民主理论”、2015年的“如何评价古代西方的法治思想”。)

三是某一政治思想主题在两个不同时期的比较;(2011年的“西方古代政体论

与近代国家学说的区别与联系”、2013年的“请说明古代政体循环理论与混合政体理论之间存在的理论关系”、)

四是某一政治思想主题的发展脉络;(2010年“西方自由主义思想的演变及其

特征”、2013年的“从国家学说的演变来说明中世纪政治思想的过渡性”、2014年的“说明西方法治思想的历史演变及遇到的挑战”、2015年的“西方平等观念的演变”)

五是对不同政治思想家的某一思想进行比较;(2011年的“试比较斯宾诺莎、

霍布斯、洛克的自然状态理论”、2013年的“比较密尔的代议制理论与汉密尔顿的两院制理论”、)

六是单单就某一政治思想主题进行阐述:(2012年的“西方保守主义关于理性

的观点评述”和“从当前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看国家主权理论的当代意义”——这两题实质上都是在考查考生对保守主义和国家主权理论的理解,不过在作答过程中,可能也会要涉及到

不同的政治思想家;)

以上分析给人的感觉就是乱,感觉出题方式太多样了,实在防不甚防。其实,冷静想想,以上分析完全没有必要放在心上,只要按照“点”“线”结合的方法去复习就足够了。相信历年的真题考点很少有脱离“点”和“线”这两个方面的,它们要么考查某个“点”(可以一个政治思想家,也可以是某一政治思想主题),要么考查“线”(可以是整条线,可以是线的某一段、也可以是线上某两个点的比较)。

为能给大家提供一点借鉴,我把我认为应该注意到的政治思想主题列在下面:自然法思想(自然法思想的历史非常悠远,可追溯至古希腊自然哲学时代,至于其后的发展我就不在这详述了。另外,复习的时候还要注意到近代以来对自然法思想的反动问题)、法治思想、自由思想(广义上包括资产阶级时代的古典自由主义和新自由主义。对古典自由主义是如何向新自由主义演变的问题应该多关注一下)、平等思想、共和主义、混合政体思想、分权学说、国家概念的演变及现代化、社会契约论的不同版本、人权思想、主权理论、政体分类思想、议会主权-君主主权-人民主权的争论、实证主义、保守主义、功利主义、代议制、两院制的争论、整体主义与个人主义各个时期的代表人物(内涵对个人与国家关系的不同理解)、君主专制理论、亚里士多德与柏拉图的比较、奥古斯丁与阿奎那的比较、路德与加尔文的比较、洛克与卢梭的比较等。 (3)中国政治思想史

对于中国政治思想史的重点,相信大家看看真题也都能明白个大概,所以我也不想说太多,只把重要人物和重要思想简单的列下,不作详述。

重要人物:孔子、孟子、荀子、老子、庄子、墨子、商鞅、韩非子、贾谊、董仲舒、韩愈(道统论、性品论)、柳宗元(天人不相干预论、封建论)、二程、

朱熹、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

重要思想(以上人物的思想不重述): 汉初黄老思想、汉唐道家对君主专制制度的批判、魏晋玄学、王通的三教可一论、汉唐儒家的明君论、宋代功利思想(把几个思想家思想综合起来论述)、王守仁的心学、明末清初的反专制思想、明末清楚的民本思想(这时期的民本思想相对之前有比较大的变化)、张之洞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

3.重视真题的作用,经常看看真题,检查一下自己的复习是不是有效果,方向对不对。在我看来,真题至少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帮助你了解重点在哪里;二是检查你的复习效果。所以,一定要常看看真题。当然,你没有必要去写每题的答案,在头脑里想想就行了。

以上便是我给出的专业课复习建议,希望对你的复习会有一点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