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宁县兴太石料场建筑用石料开采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六章 建厂条件和场址选择
6.1 建厂条件
6.1.1 地理位置
会宁县位于甘肃省中部,白银市南端,地处北纬35°24′-36°26′之间,东径104°29′-105°31′之间。东依静宁县和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海原县,南与通渭县毗邻,西靠安定区和榆中县,北于靖远县、平川区相邻。总面积6439km2。县人民政府驻地会师镇,西北距兰州155km,白银市180km。
本项目位于会宁县丁沟乡沈洼村, 位于会宁县县城190°方向,与会宁线城区直距30km有乡村道路通过。
6.1.2 地形、地貌
会宁县地处西北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的交接地带,大地构造比较复杂。在大地构造位置上,会宁县域处于祁连褶皱系秦祁中间隆起的东南端;又处在祁吕贺兰山字形构造体系的阿宁质地部位及陇西巨型旋转构造的玛雅雪山-会宁旋回褶带的东南端。同时河西构造体系对会宁县域构造的综合形态也有一定影响,正是由于地质构造的复杂,是会宁县域地质构造比较混乱和易发地震的原因。
会宁县属陇中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城区属典型黄土地貌,为第四冲击、洪积物,城区建筑主要坐落于祖历河二、三级阶地上,平均海拔在1720m左右,黄土层厚,土质较好。
矿区地处陇西黄土高原祖厉河流域,属构造剥蚀中低山地貌,地
24
会宁县兴太石料场建筑用石料开采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势大致由南向北倾斜,矿区周边最高海拔2160m,最低海拔2115m,最大相对高差49m。山体周围沟谷较为开阔,沟间梁较为宽缓。
区域出露的地层以第四系黄土、黄土状土和前寒武系石英片岩、黑云方解片岩为主,地层岩性由老到新为:
⑴前寒武系
分布于评估区的地层,是构成本区地貌的主要骨架,为一套中浅变质的碎屑岩构造。下部以云母片岩、角闪片岩、石英石岩、方解片岩为主夹火山岩:上部为千枚岩、变砂岩夹大理岩透镜体。
⑵第四系
区域内被第四系广泛覆盖,主要堆积物有风成黄土、沟谷冲洪积层和滑坡堆积物。
中上更新统风成黄土:广泛分布于调查区梁、峁、塬上,为浅黄色、灰黄色黄土,质地均匀,结构疏送,多大孔隙,垂直节理发育。
全新统冲、洪基岩:主要分布于矿区东侧沟谷内,为碎石,松散、干燥,稍湿,分选型差,磨圆度差,一般呈次棱角-棱角状。粒径一般为2-20cm,一般2-5cm的约占10%,5-10cm的约占20%,10-20cm的约占15%,大于20cm的约占25%,其余为沙土,粉土。结构混杂,厚度1-5cm不等。
全新统滑坡堆积物:主要分布于山区坡脚一带,为碎石土,结构松散,干燥,降雨易入渗。
调查区地处“祁吕贺兰山字型构造体系”西翼“遁地”,同时受“陇西旋卷构造的”的改造:构造活动强烈。祁吕贺兰山字型构造体
25
会宁县兴太石料场建筑用石料开采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系在区内表现为华家岭-月亮山断裂;陇西旋卷构造在区内表现为榆中北山-铁木山隆起和会宁-西巩驿隆起。区内新构造运主要表现为垂直升降运动。
6.1.3 气候特征
矿区属温带季风性气候。由于地处内陆,东有六盘山,南有秦岭做屏障,故降水较少,气候干燥。降水少且不均匀,变率较大。年内水热同季,日照时间长,蒸发强烈,自然灾害频繁。四季特点是:春寒少雨多风沙,夏不炎热降雨多,秋凉偏早多阴雨,冬冷干燥降雪少。
图6-1 会宁县气象要素图
据会宁气象站多年资料统计,降水量年内分布不均,降水主要集中于七、八、九三月,此时期的降水量占全年降水总量的55%以上。境内平均年降水量为200~300mm,1日最大降水量为119.0mm,6小时最大降水量为55.1mm,10分钟最大降水量为40.6mm。6~9月是
26
会宁县兴太石料场建筑用石料开采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调查区暴雨出现季节,其中7、8月最多,平均暴雨暴发频率为0.1~0.3次/年,约3~5年遭遇一次。雨强大是引起地质灾害发生、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会宁县年平均气温为8.2℃,气温变率较大,一月份气温最低,平均气温-6℃~-8℃,7月最热,平均气温在16℃~22℃。平均封冻时间为147天,最长可达180天,一般从11月至次年3月底,最大冻土深度94cm,出现在2月份。
6.1.4 水文水系 ⑴区域水文概况
评价区内构造运动强烈,地表物理风化易强烈,表层由风化裂隙和构造裂隙及断层破碎岩组成的裂隙网格,形成一个互有水力联系和统一的含水体系。地下水接受大气补给后,沿基岩的网状裂隙通道运动,最终以泉或以潜流的形式向地势低洼处排泄,富水性弱。
⑵矿区水文
根据地下水的分布,赋存条件和含水介质及水动力特征,矿区地下水可分为基岩裂隙水和黄土孔隙裂隙水两类。
基岩裂隙水在调查区内分布广泛,地下岁赋存于基岩裂隙、风化构造裂隙和局部断裂带中。单泉流量0.03-0.5L/s。主要接受降水补给,以泉的形式排泄。
黄土孔隙裂隙水在调查区广泛分布,地下水赋存于黄土孔隙裂隙中,水位埋深随黄土堆积厚度而变动,主要接受降水的补给,在河、沟谷以泉水形式排泄。在地下水沿基岩上层面排泄过程中,发生潜蚀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