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下载本文

l.试验项目设置对试验名称、编码,试验组合(Profile)、试验轮次(Round),必要时包括试验顺序等设置。

2.各试验的参数设置包括试验间比值、结果核对等参数的设定。

3.剂设置根据有关试验参数,设置各试验的试剂位、试剂瓶规格,必要时设定试剂批号、失效期等。

4.校准品设置对校准品的位置、浓度和数量等进行设置。

5.质控设置 根据质控要求。设置质控物个数,质控规则,质控项目及相应质控参数等。

6.样品管设置 包括样品管类型,残留液高度(死体积),识别方式等设置。 7.其他设置对数据传输方式、结果报告格式、复查方式及复查标准等设置。 (二)常规操作程序

开机(预热、保养)-设置开始条件(日期时间索引、轮次、样品起始号等)-根据需要,申请校准、质控和病人测定项目(包括架号、杯号或顺序号。测定中可继续申请)_装载校准品、质控物和病人标本-装载试剂-核对仪器起始状态(未应用条码系统,采用顺序识别样品时,尤其要核对测定起始编号是否与样品架号和申请号相符)-定标和质控测定-检查定标和质控结果-病人标本测定-测定过程监控(试剂检查,观察分析结果,编辑校正)-数据传递(打印报告,向检验管理系统传输,包括工作量统计、财务统计、病人情况追踪、质控分析等)。测定后保养。

(三)测定结果检查分析

1.要了解和熟悉仪器的各种警示符号的含义与作用在正确设定参数的前提下,利用各种警示符能提高我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效率。

2.要熟悉和灵活运用仪器的相关操作屏(界面) 如:用反应过程监测(Reaction Monitor),观察反应时间进程曲线;用校准追踪(Calibration Trace)回顾分析校准曲线;利用统计(Statistics)了解不同日期段病人测定均值及数据分析;运用分析数据编辑(Data Edit)察看和校正测定数据。

3.校准的检查要充分利用仪器设置的功能,监测校准曲线图形、各校准点吸光度值(不能忽略试剂空白值及空白速率值)、计算K值等的波动情况,以及与以往的比较。必要时,应进一步检查反应时间进程曲线。必须结合质控数据来把握实验条件。

4.病人结果的检查除了目测观察或用血清指数了解标本性状,注意和了解临床资料及诊断外,学会分析反应时间进程曲线及数据是重要的基本功。

四、基本测定方法

(一)终点法(End point method)

根据反应达到平衡时反应产物的吸收光谱特征及其吸光度大小,对物质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对一般化学反应来说,反应完全(或正、逆反应动态平衡)、反应产物稳定时为反应终点。对抗原一抗体反应来说,是抗原和抗体完全反应、形成最大且稳定的免疫复合物时为终点。在反应时间进程曲线上为与x轴平行线区段。在测定计算方式上,一般分为一点法和两点法两种。

1.一点法(One Point) 以试剂和样品混合之前的空气空白(GB)、水空白(WB)或试剂空白(RB)的吸光度值为测定计算基点,以反应终点的吸光度读数减去空白读数,得到反应吸光度。通过与相同条件下校准液反应吸光度的比较,求得测定结果。常与一点校准法配合使用,即采用一个校准浓度,校准曲线通过零点且成线性。也应用多点校准。

2.两点终点法(Two Point End)即终点一始点法 以试剂和样品混合之后的某一时间点作为始点,以反应终点的吸光度读数减去始点读数。一定条件下可降低样品对反应或反应本身的特异性于扰(主要指色度干扰)。常采用双试剂,多以加R2前某一点作测定始点;某些情况下,也可以加R2后一点作测定始点。若使用单试剂,主反应启动太快或仪器起始读数点受限时难以运用。

固定时间法(Fixed Method)与两点终点法的区别只是在:测定读数的末点不在反应平衡区段,而是根据方法学选择。如血清肌酐(苦味酸法)测定。

3.三点终点法 即双终点法,在一个通道内一次进行两项反应相关的终点法测定。比如同测游离脂肪酸和甘油三酯。某些仪器(如HITACHI系列)设置此方法。 (二)连续监测法(Continuous monitoring method)

又称速率法(Rate Assay)。即连续监测反应过程,根据所测定的产物生成或底物消耗的速度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在反应时间进程曲线上为反应呈恒速区段(斜率保持不变),常用于酶活性线性反应期测定。

1.连续监测法即零级反应速率法,亦称斜率法。在较长的反应时间区段内(至少90-120秒),每隔一定时间(常为2~30秒)读取一次吸光度值,至少读取4点,得到3个△A;一般将连续多次读数作最小二乘法处理,读数间隔时间太短的作带速率时间(TR)多点法处理,均取线性反应部分的读数,求出单位时间内的反应速率△A/min。此法必须以零级反应为测定计算的基础,因为只有在零级反应下,单位时间内的吸光度变化(反应速率△A/min)才与酶活力呈正比。此法相对减少了分析误差,大大提高了分析速度和准确性。但是,半自动生化分析仪采用单样品连续监测,相当耗时。应用连续监测法,首先应准备线性范围内的高、中、低浓度的样品,分别作反应时间进程曲线,了解不同浓度下反应全过程,兼顾确定延迟时间和线性监测期。

2.两点速率法即所谓拟一级速率法。在反应中选取两时问点t 1、t 2,读取吸光度A 1、A2,计算(A2-A1),(t2-t1)=△A,△t。此方法与终点两点法的区别主要有两点:后一读数点反应未达终点,以速率计算结果。它与连续监测法比较,缺点在于人为确定t 1、t 2,不定因素较多,不能保证反应在t 1-t 2期间呈线性,影响结果准确性;应在常规测定前,先做预试验来确定线性时间段。若在选择的时间段内反应不成线性(如零级反应期短,仪器无法设置或测定),则只能改用终点法。优点在于方法简单;酶活力较低、测定吸光度值较小时,可增加测定时间段而不受仪器连续监测时间点的局限,减少读数误差。 3.速率B法在一个通道内一次进行两项反应相关的速率法测定。它既可以是两项试验测定,也可用于干扰或/及样品空白自动补偿0后一用途的原理是:利用仪器的微机自动处理,在第一反应(干扰反应)一直维持线性的前提下,可以从第二反应(主反应)速率中扣除第一反应速率的延续影响。如用于消除胆红素转化为胆绿素吸光度下降、对肌酐苦味酸法测定的负干扰等。某些仪器(如HITACHI系列)设置此方法。 (三)空白(blank)校正

在分光光度法中,常利用空白溶液来调节仪器的吸光度零点,或用来抵消某些测定的干扰因素。在生化分析仪测定中,除了采用双或多波长、两点法等排除背景干扰外,常要运用专门空白测定,以便从样品测定吸光度中扣除其影响。正确选择空白校正,对提高准确度起重要作用。

1.试剂空白一般在方法类型和校准模式中,即分为有或无试剂空白两大类。试剂空白单独测定或与校准配合测定,并需预选装载去离子水样品杯或试剂空白架。校准或病人样品的各测定点吸光度,均要扣除相应测定点的试剂空白吸光度或空白速率值。无试剂空白的方法,多直接以反应杯的水空白作为测定基准值。

在不少仪器中,试剂空白测定类似校准测定,并非在病人样品测定时实时测定。所以,要注意它的测定频率,避免因试剂批号或质量的变化造成试剂空白的改变引起的计算误差。

2.样品空白 主要为了消除样品本身混浊或色度的干扰。常采用空白通道法,测定校正结果=显色反应通道结果-空白通道结果。多数仪器须另外占用测定通道,分析速度减半,但去干扰的准确性应高于两点终点法

临床生化分析仪的发展特点与分类

实践已证实医学检验的自动化是近代医学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对分析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和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对生化分析仪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新型生化分析仪不断更新,在灵敏度,准确度以及自动化程度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特别是计算机的使用,不但可以用来控制操作(如自动调零,自动扫描,自动控制狭缝,自动补偿,自动更换光源和光电转换器,对错误操作和仪器不正常状态自动报警等)。而且可以进行数据处理,构成完善的自动化分析装置。为了使今后使用更加合理,现对临床生化自动分析仪的分类发展作一总结。 1 生化分析仪的发展特点

长期以来,临床化学检测多是靠手工方法完成操作,这些操作受技术的熟练程度和工作责任心等因素的影响,常使结果出现一定误差。随着临床生物化学项目的增多及要求检验数量和质量的增加与提高,单靠手工操作,往往难于满足临床需要,根据生化检验的操作要点,可注意到这些检验大部分都离不开样品处理(包括稀释,浓缩和去蛋白等)。加试剂进行反应(如显色,搅拌,加热等),检验反应产物(如比色,比浊,反应前后吸光度的变化等)。数据处理(如数据的输入与输出,结果的校正与补偿,包括发报告)。反应杯的清洗(如吸取废液,加清洗液和纯水,反应杯烘干)等具体操作。这些操作都可适当组合起来。随着分析方法不断完善改进,再配合电子计算机和显示手段,可制造出很多自动 分析仪器。

世界上第一台用于临床生化检验的自动分析仪是美国泰克尼康(Technicon)公司于1957年按Skeggs医师提出的设计方案生产的。仪器名为Auto Analyzer,是一台单通道,连续流动式自动分析仪。最初只用于血葡萄糖,尿素氮测定,报告的结果是光密度(OD值)。1964年,Skeggs报道了一个供多项同时测定用的分析仪。随后泰克尼泰公司生产出连续多通道自动分析仪SMA(Sequential Multiple Analyzer)系列。直到70年代中期又研制出SMAC,该仪器由电子计算机控制,每小时可测150份标本,每个标本可同时测定20个项目,使连续流分析达到一个新水平。

随着各型自动生化分析仪竟相发展,到如今已相当完善。它们的共同的特点是使临床生化检验中主要操作实现了机械化、自动化。其中包括标本的定量吸取,转移到反应杯或反应管道系统,通过沉淀或过滤离心,层析,透析等分离去反应中的干扰物,试剂的定量吸取。同标本混合,自动控制在一定温度下反应一定时间,通过可见光,紫外光,火焰光度计,荧光,散射光或氧电极,离子选择电极,酶电极,同位素计数等检测技术,对反应终点,初速度或反应过程进行监测,借助电子计算机将仪器的各项功能程序化,控制仪器的运转和反应过程,处理或判断实验数据,并将结果以数字描记曲线显示或打印报告,标本测定后,反应容器,管道系统的清洗和准备下一次使用等。自动分析仪的应用大大提高了临床生化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