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奥数-第二讲.比和比例.教师版 下载本文

精品文档

又中班男生数:女生数?2:1?6:3,以3个中班女生换3个大班女生,每换一组可增加1个男生,所以需要换2组;所以,大班女生有18?3?2?12(名).

【巩固】

参加植树的同学共有720人,已知六年级与五年级人数的比是3:2,六年级比四年级多80人,三个年级参加植树的各有多少人?

【解析】 假设四年级和六年级人数同样多,则参加植树的同学共有720?80?800人,四、五、六三个年级的人数比为3:2:3,知道三个量的和及它们的比,就可以按比例分配,分别求出三个年级参加植树的

32人数.六年级:800? ?300人;五年级:800??200人;四年级:300?80?220人.

3?2?33?2?3【巩固】 圆珠笔和铅笔的价格比是4:3,20支圆珠笔和21支铅笔共用71.5元.问圆珠笔的单价是

每支多少元?

【解析】 设圆珠笔的价格为4,那么铅笔的价格为3,则20支圆珠笔和21支铅笔的价格为20×4+21×3=143,

则单位“1”的价格为71.5÷143=0.5元.所以圆珠笔的单价是O.5×4=2(元).

【例 11】 甲、乙两只蚂蚁同时从A点出发,沿长方形的边爬去,结果在

距B点2厘米的C点相遇,已知乙蚂蚁的速度是甲的1.2倍,求这个长方形的周长.

【解析】 两只蚂蚁在距B点2厘米的C点相遇,说明乙比甲一共多走了

A甲2?2?4(厘米).又知乙蚂蚁的速度是甲蚂蚁的1.2倍,相同时间

内乙蚂蚁爬的路程与甲蚂蚁爬的路程比为:1.2:1=6:5,

乙CB所以甲爬的路程是4??6?5??5?20(厘米),乙爬的路程是20?4?24(厘米),长方形的周长为20?24?44(厘

米).

【例 12】 甲乙两车分别从 A, B两地出发,相向而行.出发时,甲、乙的速度比是5∶4,相遇后,甲的速

度减少20%,乙的速度增加20%,这样,当甲到达B地时,乙离A地还有10千米.问: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解析】 甲、乙原来的速度比是5∶4,相遇后的速度比是:[5×(1-20%)]∶[4×(1+20%)]=4∶4.8

54和。设全程x千米,剩下的部分甲行的长度和乙行的9948长度之比为5:6,其中相遇后甲行驶了全长的4/9,所以乙行驶了全长的?5?6?,所以乙

9154844441一共行了全长?,还剩1-=,没有走所以A、B全长为450千米. ?915454545=5∶6.相遇时,甲、乙分别走了全程的

【例 13】 师徒二人加工一批零件,师傅加工一个零件用9分钟,徒弟加工一个零件用15分钟.完成任务时,师傅比徒弟多加工100个零件,求师傅和徒弟一共加工了多少个零件?

11【解析】 师傅与徒弟的工作效率之比是:?5:3,工作时间相同,工作量与工作效率成正比,所以师傅与

9155353徒弟分别完成总量的和,师傅和徒弟一共加工了100?(?)?400个零件

5?35?35?35?3【巩固】 师徒二人共加工零件400个,师傅加工一个零件用9分钟,徒弟加工一个零件用15分钟.完成任务时,师傅比徒弟多加工多少个零件?

11【解析】 师傅与徒弟的工作效率之比是:?5:3,而工作时间相同,则工作量与工作效率成正比,所以师

9153?53?5?傅与徒弟分别完成总量的和,师傅比徒弟多加工零件400????100个.

5?35?3?5?35?3?【例 14】 A、B、C三个水桶的总容积是1440公升,如果A、B两桶装满水,C桶是空的;若将A桶水的

11全部和B桶水的,或将B桶水的全部和A桶水的倒入C桶,C桶都恰好装满.求A、B、C三

53随意编辑

精品文档

个水桶容积各是多少公升?

112【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所以A桶水的等A桶水的全部加上B桶水的等于B桶水的全部加上A桶水的,

5334426617于B桶水的,那么A桶水的全部等于B桶水的??,C桶水为B桶水的??.所以A、

553555567B、C三个水桶的容积之比是:1:?6:5:7.又A、B、C三个水桶的总容积是1440公升,所以

5565?480公升,B桶的容积是480??400公升,C桶的容积是A桶的容积是1440?6?5?767480??560公升.

612【巩固】 学校四五六年级共有615名学生,已知六年级学生的,等于五年级学生的,等于四年级学

253生的。这三个年级各有多少名学生学生?

7123【解析】 将六年级学生的,等于五年级学生的,等于四年级学生的,看作一个单位,那么六年级学生

2577人数等于2个单位,五年级学生等于2.5个单位,四年级学生等于学生,所以六年级、五年级、

35712四年级学生人数的比为2::?12:=180人,五年级15:14,所以六年级学生人数为615?2312?15?141514学生人数为615??225人,四年级学生人数为615??210人

12?15?1412?15?144【例 15】 一块长方形铁板,宽是长的.从宽边截去21厘米,长边截去35%以后,得到一块正方形铁板.问

5原来长方形铁板的长是多少厘米? 【解析】 如果只将长边截去35%,宽、长之比为4:??5??1?35%????16:13,所以宽边的长度为

421?(16?13)?16?112厘米,所以原来铁板的长为112??140厘米.

5【巩固】 一个正方形的一边减少20%,另一边增加2米,得到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面积与原正方

形面积相等.原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米?

【解析】 要保证面积不变,一边减少20%,即是原来的

原正方形的边长为2?4551,另一边要变成原来的,即增加?1?,所以54441?8(米). 4【例 16】 一把小刀售价3元.如果小明买了这把小刀,那么小明与小强剩余的钱数之比是2:5;如果小强买了这把小刀,那么两人剩余的钱数之比变为8:13.小明原来有多少钱?

55【解析】 由已知,小强的钱相当于小明、小强买刀后所剩钱数和的?,小明的钱相当于小明、小强买

2?578885刀后钱数和的?,所以小明、小强的钱数的比值为:?8:15,而小明买刀后小明、小强

8+1321217的钱数之比为2:5?6:15,所以小明买刀前后的钱数之比为8:6?4:3,所以小刀的售价等于小明原

4?311来钱数的?,所以小明的钱数为3??12元。也可这样看,小明买刀与未买刀的钱数比为

44428:?3:4,小明的钱数为4???3??4?3????12(元) 721【巩固】 甲、乙两人原有的钱数之比为6:5,后来甲又得到180元,乙又得到30元,这时甲、乙钱数

之比为18:11,求原来两人的钱数之和为多少?

【解析】 两人原有钱数之比为6:5,如果甲得到180元,乙得到150元,那么两人的钱数之比仍为6:5,现

在甲得到180元,乙只得到30元,相当于少得到了120元,现在两人钱数之比为18:11,可以理

随意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