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内科典型病例分析 下载本文

口腔内科典型病例分析

病例1

患者,男,17岁,学生。刷牙时牙龈出血2年。2年前开始患者每日刷牙时发生牙龈少量出血,未曾治疗。近一年接受口腔正畸治疗,出血症状加重,并且牙龈肿胀明显,故来我院就诊。

既往史:无全身慢性系统疾病史,无药物过敏史。 个人史:无特殊嗜好,每日刷牙两次。 家族史:家人身体健康,无类似疾病。

口腔检查:口腔中戴有固定矫治器,软垢(+),上下前牙牙龈色鲜红,水肿光亮,牙龈乳头成球状突起,肿胀增生,覆盖部分牙冠,探诊出血,探诊龈沟深度4mm,未探及附着丧失。

辅助检查:血象检查无异常,X线片显示牙槽嵴顶无吸收。 诊断:青春期龈炎 诊断依据: 1.青春期男性患者

2.牙龈炎症程度与局部刺激物程度不成正比 3.牙龈乳头球状增生 4.X线片正常。 治疗:

1.口腔卫生宣教 2.进行牙周基础治疗 3.定期复查复治 4.手术治疗 病例2 患者 男 42岁

主诉:牙龈出血牙齿松动两年余。

病史:两年来,牙龈经常出血,咬东西无力,下前牙松动,偶有牙床肿胀,流脓,经口服“消炎药”后症状缓解。近两周来,后牙遇冷热痛。无自发痛、夜间痛。否认全身疾病及家族史。

检查:全口牙龈红肿,点彩消失, 龈乳头退缩,质软。牙石(+++),牙周袋3~4mm,探诊出血,可探及龈下牙石,附着丧失3~5mm。下前牙松动Ⅱ度。X 线片显示:全口牙槽骨水平吸收Ⅱ度,牙周膜间隙增宽,个别牙的骨硬板消失。 诊断:广泛型中度慢性牙周炎

牙龈退缩伴牙本质过敏 诊断依据:

牙龈出血牙齿松动,下前牙松动,牙床肿胀,流脓,后牙遇冷热痛,全口牙龈红肿,点彩消失,龈乳头退缩,质软,牙石(+++),牙周袋3~4mm,探诊出血,可探及龈下牙石,附着丧失3~5mm,下前牙松动Ⅱ度 。X 线片显示:全口牙槽骨水平吸收Ⅱ度,牙周膜间隙增宽,个别牙的骨硬板消失 治疗方案

1 全口龈上洁治 2 全口龈下刮治 3 药物治疗 4 下前牙松牙固定 5 定期复查 6 口腔卫生宣教 病例3

患者,男,56岁

主诉:左下后牙自发痛、持续性胀痛一天。

病史:前一天晚餐时牙齿无异常,后半夜突然感到左下后牙自发性持续胀痛,但仍可入睡。次日晨起刷牙时遇冷水不 适,而且不能碰,牙龈出血,胀痛时牙齿咬紧疼痛缓解。

检查:36近中邻面釉质发育不全,边缘嵴低平。35、36 之间龈乳头明显发红、肿胀,光亮,牙间隙内大量嵌塞的食物,邻接点松。25可见楔形牙尖。冷试验(+),35远中龈袋4mm,36近中龈袋4mm,探诊出血,叩(+) X光片:35、36近中牙周膜间隙宽,牙槽嵴低平,骨质稀疏。 试对以上病例作出诊断及鉴别诊断,并提出治疗方案。 病例4

患者,女,43岁,职员。

病史:右侧后牙自发痛、夜间痛2天,疼痛放散至头面部,冷刺激疼痛加重。服止痛药无效,遂来诊。

既往史:无慢性系统疾病。2年前因刷牙出血做过洁治。

个人史:每日刷牙2次,无烟酒嗜好,月经史正常。

家族史:家人无类似病史。

口腔检查:全口牙石(++),牙龈红肿,探诊深度5~6mm,出血指数3~4。16近中牙周代宽深,约10mm,颊侧及近中根分叉病变Ⅰ度,冷试(+++),轻度叩痛,松动Ⅰ度。咬合关系正常。

辅助检查:全口根尖片示牙槽骨水平吸收至根长1/2,16近中颊根牙槽骨吸收至根尖,远中颊根及腭根牙周情况良好。

正确诊断是什么? 治疗上有哪些特点? 病例5

赵某,女性,25岁。

主诉:口内起溃疡3天,疼痛剧烈。

病史:患者大约5天前出现高烧,自觉因感冒引起,体温38.5℃,服用退烧药、消炎药后好转,3天前发现口腔内有小水疱出现,时间较短,很快出现溃疡,疼痛较重, 影响进食与说话,曾自行涂布\溃疡散\未见好转,遂来院就诊。患者曾有口内起溃疡病史,偶尔发生,每次只起1个溃疡,并且可很快自行愈合。 既往史:无传染病史及其他特殊病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