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经济学报告 下载本文

课程名称 :《计量经济学》 课程专题报告:GDP与HC之间关系

计量经济学报告

计量经济学报告

目录

计量经济学报告 ....................................................................................................................... 0

一、报告摘要 ........................................................................................................................... 2 二、概述 ................................................................................................................................... 2 三、绪论 ................................................................................................................................... 2 四、相关参考文献 ................................................................................................................... 4 五、相关经济理论依据 ........................................................................................................... 5

(一)、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 ............................................................................................. 5 (二)、杜森贝利的相对收入假说 ......................................................................................... 5 (三)、莫迪利安的生命周期假说 ......................................................................................... 6 (四)、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假说 ......................................................................................... 6

六 、回归分析 ......................................................................................................................... 7

(一)方程因果关系模型 ....................................................................................................... 7

1、内部有效性研究 ......................................................................................................... 8 (二)方程的外推 ................................................................................................................. 16 (三)方程预测模型 ............................................................................................................. 17

七 结果和结论 ....................................................................................................................... 22 八 参考文献 ........................................................................................................................... 24

1

计量经济学报告

一、报告摘要

居民消费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占有巨大的作用,而我国一直以来内需尚显不足,对经济增长的推动能力较弱。因此研究居民消费水平对于把握经济的宏观平衡和动态增长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本文以定性与定量手段相互结合,通过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对1978-2009年居民消费水平数据建立回归方程,对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要变量进行探究。同时建立合理的消费水平预测模型并加以检验其有效性。报告的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实证对策和建议,对制订符合我国国情的消费政策, 改变分配制度, 增加居民收入, 大力提高中低收入群体的消费水平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概述

本部分内容体现了计量经济学注重理论、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具体应用,尽量避免烦琐的数学推导;精简整合了计量经济学的内容,简化了单方程模型的理论推导过程,省略了联立方程模型内容,充实了协整理论和误差修正模型、ARCH类模型、离散数据模型等内容;强调计量经济方法的具体应用,尤其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以计量经济分析软件——EViews作为支持软件,回归分析中始终贯穿了EViews的具体使用。

三、绪论

消费是社会再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消费决定于生产又反作用于生产,同时消费对再生产中的分配和交换环节也有重要的影响。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是生产的出发点和归宿;消费再生产出劳动力,使产品成为现实的产品,为生产创造出动力;消费使分配最终实现,使交换最终完成并促使交换扩大。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占有更重要的地位,是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直接体现。

居民消费在国民收入总量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其作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居民消费无论是在居民消费水平,还是在消费结构、消费形式、消费观念以及消费功能和地位方面都有了巨大的提升。具体表现在发展性和享受性消费比重提高,服务性支出比重提高,恩格尔系数下降、消费结构改观等

2

计量经济学报告

方面。可以说居民消费的增长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具有不可磨灭的作用。

但我国相对于美国等发达国家来说储蓄过多、消费明显不足,消费对经济发展的拉动力欠缺,过度依赖于出口型经济增长,具有低附加值,对外依存度较高等风险。有专家认为,中国经济的体制性弊病在于过度依赖出口和投资,内需不振成为经济发展的痼疾。当欧美市场由于金融风暴而日趋萎缩,出口下滑,部分企业甚至行业就陷入困境。据统计我国居民的消费率只有35.5%,已经降到了改革30年来的最低点,相比于美国70%左右、日本65%的居民消费率(郑新立,2009;保罗·谢尔德,2009)来说我国相差30个百分点之多。可见,我国居民消费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扩大内需则成为我国政府制定经济政策的一个重要目标。因此,对于消费领域的研究就极为迫切且具有重要意义。而只有把经济增长转变为依靠内需的增加上来,才能真正实现惠国惠民国策。研究居民消费水平对于把国民经济的宏观平衡和动态增长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想要通过刺激消费来改变国内经济结构,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首先要做的就是确定影响消费的因素。尽管影响消费需求的因素很多,如物价水平,经济增长、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等因素,但通过计量分析可得收入是决定消费支出最重要的因素。因此建立消费与国民生产总值的模型关系对于消费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而通过计量经济学不失为一种有效地研究途径。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1978-2009年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数据分析因果关系,并建立回归分析消费的决定因素。其次利用消费水平过去已知的构成规律的动态统计数列向未来的延伸的方法,对未来未知的消费水平进行外推。同时建立预测方程并通过实证检验来确认模型的有效性。从而给出我们的结论及实证的研究意义,把握国民经济发展格局中居民消费需求变动趋势,制定符合我国现阶段情况的国民消费政策,促进消费的带动作用,提高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和质量。

本报告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为首选通过计量经济学的方法通过建立模型来说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居民人均GDP与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首先通过对散点图的分析发现二者具有明显的线性关系,故我们采用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模型,对1978-2010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和居民消费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方程。为避免产生较大误差,本次研究接下来又进行了对其的内部有效性检验,包括遗漏变量的偏差检验、测量误差分析、样本的选择、函数形式、双向因果关系、异方差和不同观测间的误差,最后通过一系列的检验和排除我们得到了最终的计量回归模型。利用计量回归模型HC = 0.3682432196*GDP + 3637.165057本小组对2006年-2009年进行消费水平的外推分析,同时我们运用1978-2005年的数据建立预测模型,并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