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提问-优化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 下载本文

体。如:唐山水田园派诗有哪些特征?贫富差距会给社会稳定产生怎样的影响?等等。

评价性问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所学内容的价值判断。如:我们是否还需要学习雷锋? 一个良好的社会应该具备怎样的条件?等等。

从上述的问题的分类就可以看出,教师在预设问题的时候应该从自己的教学目标出发,合理的构思问题,针对不同的目的采用创设不同类别的问题。如对知识类的问题,一般答案都可以在教材中找到,只要求学生能做到复述就可以了。而对理解类问题创设问题时“为什么”是必备语,教师要求的学生不知要知其然,而其要知其所以然。

2、课堂有效提问的要求

教师如何才能走出误区,有效地实施课堂提问,笔者认为教师必须满足以下的几点要求: (一) 课堂提问紧扣教材、切合学生情况

教材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载体,因而要完成教学任务就需要教师认真的钻研教材,深入分析教材的基本内容,特别关注教材的重点、难点,领会教材中的最需要提出来的问题,并在课堂教学时适时地提出来。教师紧扣教材的提问可以使学生在教师的一步步引导下使得原本陌生的、难以理解的教学内容变得熟悉和易于理解,这有利于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得知识。同时教师的课堂提问还需要考虑学生当时的心理状态(注意力集中与否、是否具有学习兴趣)、学生的年龄特征、学生的知识背景等等,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找到最佳的提问时机,取得效果也是最显著的。

(二) 把握最佳提问时机

课堂提问要想收到理想的效果,必须要把握好最佳的提问时机。教师上课时必须学会“察言观色”,了解学生听课的即时状态,尽量在学生注意力比较集中、兴趣比较高涨时进行提问。一般说来,学生在这种状态下通常会有比较高涨的学习欲望。“何时为最佳的提问时机”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通常学生会在上课十分钟以后情绪比较稳定、注意力比较集中,而在刚上课或者是刚下课的时候注意力比较涣散,这时候提问无论问题多新颖有趣,都很难唤起学生的注意。

(三) 提问要灵活多样、把握好重点

有些教师的提问缺少“悬念”,所提的问题几乎都只有一个答案,大多是事实、记忆类的一般常识型问题,而启发学生思考、拓展思维的应用、综合型问题却凤毛麟角。还有一些教师的提问,一个个问题较独立单一,无问题转换,缺少应有的层次感。 毋庸置疑的是课堂的问题不应该机械死板,类型应该灵活多样,知识性问题可以疏导性提问,理解性问题可以探究 ③

王方林 《何谓有效的课堂提问*》 [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2年第7期

5

性提问,分析性问题可以启发性提问等等。另外教师向学生提问必须精心设计,把握好重点、难点和值得追根究底的地方,使得学生在教师的提问中受到启发,难点得到解决,重点得到掌握。

(四)提问不宜过多,兼顾所有学生

其实一堂课如果提问过多,让学生长时间的处于思考的状态,学生会产生厌倦,对问题也会懈怠,导致的教学质量反而会下降。其实,在课堂教学中最好多设计一些文中有练、练中有问的题型,提问和联系相互兼容。④另外,教师课堂提问往往面向优等生,一部分的中等生和后进生往往受到冷落。固然这种提问教师比较省力,教学也比较的顺利。但这其实违背了全面发展和因材施教的原则,实际上课堂教学绝不能忽视中差生。因而,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对优等生有适度地提高,对中等生可以逐步递升,对于后生则可以适当降级,使得这三类学生都能够有机会参与问答。

(五)提供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

许多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如果学生不能很快回答,那么教师就会重复这个问题或直接叫其他的同学来回答,根本不考虑是否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去形成答案并做出反应。其实如果教师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差”,学生会给出更详细、更好的答案;学生的分析和综合能力也就会增强,并且表现出更大的自信。

总之,课堂提问作为优化课堂教学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在教学时一定加以重视。观念上要真正做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认真研读教材,在恰当的时候提出恰当的问题,使之成为启迪学生知识的钥匙,沟通学生智慧的桥梁。

参考文献

[1] 洪松舟,卢正芝《我国有效课堂提问研究十余年回顾与反思》[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12期

[2] 许绍康《教师课堂提问研究进展》[J].《心理研究》2008年第1期

[3] 王方林 《何谓有效的课堂提问*》 [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2年第7期 [4] 蔡南荣 《课堂掌控艺术》[M].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6年6月第1版 P 57 [5] 沈龙明《中小学课堂教学艺术》[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年8月第2版

蔡南荣 《课堂掌控艺术》[M].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6年6月第1版 P 57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