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事业单位《管理基础知识》复习题(文字版) 下载本文

管理基础知识练习题

(第一章至第六章)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管理的基本职能主要指:计划、组织、领导、( C )。 A.沟通 B.协调 C.控制 D.指挥

2.在现代社会中,按公共领域和非公共领域及其主体组织形式,社会管理可分为公共管理和( A )。 A.企业管理 B.经济管理 C.社会管理 D.法律管理

3.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管理活动应以( D )为导向,以经济理性为最大原则。

A.公众利益 B.目标 C.法律 D.市场

4.儒家思想的核心反映的是( A )。

A.仁、义、礼、智、信 B.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C.以和为贵 D.性恶论

5.管理者面临的内部环境,是指组织性质、( A )。 A.人员状况 B.生产力水平 C.制度 D.法规

6.从管理工作的领域宽度及专业性质的不同,可以把管理人员分为综合管理人员与( C )。

A.开发人员 B.生产人员 C.专业管理人员 D.营销人员

7.不同层次的管理者对各种技能要求程度不同,但( B )则同等重要。 A.技术技能 B.人际技能 C.概念技能 D.管理技能

8.较早将科学方法应用于管理实践并进行了理论概括,成为科学管理启蒙者的人是( C )。

A.亚当·斯密 B.罗伯特·欧文 C.查尔斯·巴贝奇 D.享利·普尔 9.\科学管理之父\泰勒的代表作是( C )。

A.《国富论》 B.《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

C.《科学管理原理》 D.《机器与制造业经济学》 10.按决策目标的影响程度不同,决策可分为( A )。 A.战略战术性决策 B.程序化、非程序化决策 C.确定型、风险型决策 D.个人、群体决策 1l.决策的基本前提是( D )。 A.拟定备选方案 B.分析方案 C.选择方案 D.确定目标

12.决策盈亏平衡点法是指在一定的销售量下,企业的销售收入( C )。

A.小于总成本 B.大于总成本 C.等于总成本 D.参考成本价

13.不确定型决策方法主要有保守法,冒险法和( D )。 A.主观概率 B.大中取大法 C.大中取小法 D.折中法

14.一个人承受心理压力的过程包括三个阶段:惊恐阶段,抗拒阶段和( D )。

A.狂躁阶段 B.抑郁阶段 C.无望阶段 D.力竭阶段

l5.群体决策的缺点主要体现在消耗时伺长,少数人说了算,屈从压力。( A )等方面。

A.责任不清 B.方案太多

C.意见太多 D.认知能力差距大

16.从职能空间对计划进行分类,可以将计划分为业务与财务计划。( D )。

A.战略与战术性计划 B.长期与短期计划 C.指导性计划 D.人事计划

17.根据计划内容明确性标准,可将计划分为具体性计划和( B )。 A.业务计划 B.指导性计划 C.财务计划 D.程序计划

18.按决策问题的重复程度不同,可分为程序化决策和( D )。 A.例行决策 B.常规决策 C.定型决策 D.非程序化决策

19.按决策条件的可控程度划分,可分为确定型决策,风险决策和( A )。

A.不确定型决策 B.程序化决策

C.非程序化决策 D.常规决策

20.根据实践结果,对初始决策作出相应的调整或改革使决策合理,这是决策( D )。

A.满意原则 B.系统原则 C.比较选优原则 D.反馈原则

21.决策者既希望行动轰轰烈烈,又顾虑成本开支巨额投入,这是一种( D )心理压力。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得失冲突 D.趋避冲突

22.参与决策是削弱和( B )集权式领导的手段。 A.牵制 B.制衡 C.抵制 D.反对

23.择案规则就是( D )选定最终决策方案的程序和方法。 A.主要部门 B.上级领导 C.决策个体 D.决策群体 24.组织是管理的职能,它包括组织设计、人员配备、组织结构、( D )。 A.组织机构 B.组织类型 C.组织原则 D.组织文化

25.目标一致性是组织的主要标志,也是组织形成的( B )。 A.基本要求 B.基本条件 C.基本目的 D.基本规定

26.按照组织的灵活性和适应性程度,组织可以划分为机械式组织和( A )。

A.有机式组织 B.正式组织 C.非正式组织 D.行政组织

27.对于一个特定的组织,最有效的组织形式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它的战略目标和( B )。

A.组织机制 B.环境状况 C.组织关系 D.组织文化

28.直线型组织结构使用最早,最为( A )。 A.简单 B.复杂 C.科学 D.直接

29.事业部制组织结构是一种( A )组织结构形式。 A.分权制 B.集权制 C.直线型 D.职能型

30.物质文化是组织文化的( A )。 A.表层 B.中间层 C.核心 D.灵魂

31.制度文化是组织文化的( B )。 A.表层 B.中间层 C.核心 D.灵魂

32.原则统一性是组织目标和价值的( D )体现。 A.合法性 B.合理性 C.规定性 D.规范性

33.等级结构明确、决策流程化,行为可预见性强,这是( C )的优点。 A.机械式组织 B.有机式组织 C.正式组织 D.非正式组织

34.组织筹建成本与运行成本较高,适应变化能力差,容易形成官僚主义,这是( C )的缺陷。

A.机械式组织 B.有机式组织 C.正式组织 D.非正式组织 35.组织成员自主意识强,组织沟通良好,较易得到满意感,这是( D )的优点。

A.机械式组织 B.有机式组织 C.正式组织 D.非正式组织

36.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的组织目标不同,正式组织的组织目标是( A )。

A.利润或社会服务 B.成员满意 C.利润 D.社会服务

37.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的运作基础不同,正式组织的运作基础是( D )。

A.兴趣 B.爱好

C.法律 D.制度、规范

38.组织职责界限分明,工作程序精确,责权关系固定等优点是( C )的表现。

A.正式组织 B.非正式组织 C.机械式组织 D.有机式组织

39.组织相对分散,权力分化,具有灵活性、适应性强等优点,这是( D )。

A.正式组织 B.非正式组织

C.机械式组织 D.有机式组织

40.组织结构的( B )是网络经济下企业组织最显著的特征。 A.平面化 B.扁平化 C.金字塔式 D.命令链

41.精神层文化是组织文化的( D )。 A.表层 B.中间层

C.最高层 D.核心和灵魂

42.领导者的权力按其影响力来源可分为职务权力和( A )。 A.个人权力 B.法定权力 C.强制权力 D.奖惩权力 43.领导者素质的层次性可分为三类,即概念能力、人际能力和( A )。 A.技术能力 B.领导能力 C.协调能力 D.沟通能力

44.美国学者认为为达到组织目标,领导者界定和构造自己与下属的角色倾向程度叫( B )。

A.关怀维度 B.结构维度 C.高关怀维度 D.高结构维度

45.领导者信任和尊重下属的观点和情感的程度叫( A )。 A.关怀维度 B.结构维度 C.高关怀维度 D.低关怀维度 46.领导风格理论是由( A )提出来的。 A.勒温 B.坦南鲍姆 C.菲德勒 D.赫塞

47.领导替代理论是由( D )提出来的。 A.罗伯特·豪斯 B.菲德勒

C.勒温 D.史蒂文·克尔约翰·杰迈尔

48.激励这一含义包括三个方面的关键因素:需要、努力及( D )。 A.物质要求 B.精神要求 C.政治要求 D.组织目标

49.力图以最少付出获得最大报酬的人是( A )。 A.理性经济人 B.社会人 C.自我实现人 D.复杂人

50.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认为,满意的对立面是( C )。 A.不满意 B.没有不满意 C.没有满意 D.比较满意

51.心理学家亚当斯的公平理论认为,组织成员所得报酬的绝对值与其积极性的高低( C )。 A.成正比 B.成反比

C.无直接的必然联系 D.关系密切 52.人际沟通的根本特点是( B )。 A.书信 B.讨论 C.文件 D.语言

53.谈判有两种基本方法,即零和谈判和( C )。 A.非零和谈判 B.对等谈判 C.双赢谈判 D.非双赢谈判

54.在组织的权力结构中,占支配地位的是( B )。 A.个人权力 B.职务权力 C.群众影响力 D.上级组织

55.领导艺术是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掌握的( D )。 A.知识 B.经验 C.能力 D.技巧

56.对组织成员关怀备至,制造了一种舒适、友好的组织氛围和组织基础的领导方式叫( D )。 A.任务型 B.团队型 C.贫乏型 D.俱乐部型

57.以最小努力完成必须做的工作,以维持组织成员的身份的领导方式叫( C)。

A.任务型 B.团队型 C.贫乏型 D.俱乐部型

58.为实现组织共同目标而相互依赖、信任和尊重的关系的领导方式叫( B )。

A.任务型 B.团队型 C.贫乏型 D.俱乐部型

59.只强调工作效率而忽视人的因素的领导方式叫( A )。 A.任务型 B.团队型 C.贫乏型 D.俱乐部型

60.激励是指针对人的各种需要而给予适当满足,从而激发、加强人们实现特定目标的( D )。 A.手段 B.方式 C.规则 D.过程

61.需求层次理论是其他激励理论的基础,它是由美国心理学家( B )提出的。

A.赫茨伯格 B.马斯洛 C.亚当斯 D.斯金纳

62.双因素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 A )年提出的。 A.1959 B.1969 C.1950 D.1962

63.维克多·弗罗姆在( C )一书中首先提出了比较完备的期望理论。 A.《人的动机理论》 B.《管理方格》

C.《工作与激励》 D.《怎样选择一种领导模式》

64.公平理论又叫社会比较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 C )。提出的。 A.赫茨伯格 B.马斯洛 C.亚当斯 D.斯金纳

65.强化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 D )提出来的。 A.赫茨伯格 B.马斯洛 C.亚当斯 D.斯金纳

66.在组织系统内,依据组织明文规定的原则进行的沟通叫( C )。 A.横向沟通 B.纵向沟通 C.正式沟通 D.环式沟通

67.员工生日聚会、工会组织的文娱活动、走访等活动,属于( B )。 A.横向沟通 B.非正式沟通 C.正式沟通 D.环式沟通

68.管理中经常发生的冲突,绝大多数是由(B )的差异引起的。 A.沟通 B.组织结构 C.个体 D.社会背景

69.传统的控制办法几乎都是事后控制,其致命缺陷在于造成( C )。 A.管理过程结束 B.管理出现偏差 C.损害无法补偿 D.错误势态扩大

70.\关键的少数,次要的多数\的分布规律,反映的是控制应突出( B )。

A.灵活 B.重点 C.适度 D.准确

71.从逻辑关系上说,制订计划本身实际上构成了控制过程的( A )。 A.第一步 B.第二步 C.第三步 D.第四步

72.管理者在控制工作中可采取的处理措施有两种,一是纠偏,二是( D )。

A.控制势态 B.调整策略 C.调查人员 D.调适

73.管理控制的基本任务就是( A )。 A.发现偏差 B.分析原因 C.发出指令 D.做出改进

74.制订科学的、切实可行的计划是控制的( B )。 A.基本前提 B.基本条件 C.基本功能 D.特点

75.控制具有整体性是控制的( D )。 A.基本前提 B.基本条件 C.基本功能 D.特点

76.公务员的招录考核、入学的考试和体检、领导审查工作方案都属于( B )。

A.直接控制 B.预先控制 C.过程控制 D.事后控制

77.用过去的情况指导现在和将来,从而实现对管理过程的控制叫( A )。

A.反馈控制 B.前馈控制 C.事后控制 D.过程控制

78.对照标准衡量实际工作成效是控制过程的( B )。 A.第一步 B.第二步 C.第三步 D.目的

79.鉴定偏差并采取矫正措施是控制的( C )。 A.第一步 B.第二步 C.第三步 D.目的

80.1999年11月,山东烟大轮渡有限公司两艘客货混装船沉没是( D )造成的。

A.环境变化 B.经营失误 C.计划不合理 D.管理不佳 81.\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 B )提出来的。

A.邓小平 B.江泽民 C.胡锦涛 D.温家宝

82.创新的校心在于( B )。 A.发展 B.创造 C.拓展 D.发明

83.创意由两项知识组合,一是相关知识,二是( D )。 A.新知识 B.救力

C.勤于思考 D.自己擅长

84.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决议和“十一五规划”提出,要用( B )时间把我国建设成创新型国家。 A.10年 B.15年 C.20年 D.30年

85.创新是获得高效益之( D )。 A.本 B.路 C.途 D.法

86.当今管理的新趋势是:企业由追求利润最大化转向追求企业( B )最大化。

A.社会效益 B.整体价值 C.经济效益 D.自身价值

87.当今管理的新趋势:人由“劳动力”,转变为“人力资源”,进而成( B )。

A.“人力价值” B.“人力资本” C.“人力优势” D.“人力潜能”

88.当今管理的新趋势:传统的物力、财力竞争转向企业对( A )的竞争。

A.市场瓜分能力 B.科技 C.人才 D.管理手段

89.组织结构的( A )已经成为现代组织结构创新的一种趋势。 A.弹性化 B.小型化 C.简单化 D.多元化

90.制度创新的实质是( B )的调整。 A.组织结构 B.利益格局 C.分配制度 D.运行机制

91.( C )是构成管理者创新活动经久不衰的动机和动力。 A.兴趣 B.意志 C.目标 D.情感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两个正确答案)

1.管理的首要属性首先是指管理的(l.CD )。 A.科学性 B.艺术性

C.生产力属性 D.生产关系属性 2.( 2.BCD )是管理职能的发展。 A.沟通 B.协调 C.决策 D.创新

3.管理者的角色可以组合成三个方面,即(3.ABC)。 A.人际关系 B.信息传递 C.决策饲定 D.领导关系 4.按管理者的层次进行分类,可分为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4.AB )。 A.基层管理者 B.作业人员 C.公司董事会 D.经理

5.作为管理者,不论哪二级,其工作性质和内容基本上是一样的,包括(5.ABCD )。

A.计划 B.组织 C.领导 D.控制

6.合格的管理人员应具备(6.ABC)。 A.技术技能 B.人际技能 C.概念技能 D.沟通协调技能 7.管理学界把管理环境分为(7.ABC )。

A.一般宏观环境 B.具体或微观环境 C.组织内部环境 D.外部环境

8.各种组织的一般环境主要包括政治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和( 8.ABC )。 A.经济环境 B.技术环境 C.自然环境 D.资源状况

9.以企业角度分析,具体组织的特殊环境有:现在竞争对手研究、(9.ABCD )。

A.潜在竞争对手 B.替代品生产厂家分析 C.用户研究 D.供应商研究 10.法家管理思想的核心是“法治”,但也要注意管理者的方法和威信,即韩非子的( 10.ABC)。 A.法 B.术 C.势 D.信

11.巴纳德认为,组织存在的基本条件是(11.ABC)。 A.明确的目标 B.协作意愿

C.信息交流 D.管理者权威

12.巴纳德从( 12.AB)角度采研究组织问题,为组织管理学的研究打开了新的视角。

A.心理学 B.社会学 C.管理学 D.行为学

13.计划是管理的首要职能,其工作程序和内容包括(13.ABC )。 A.活动条件研究 B.制定业务决策 C.编制行动计划 D.提出具体要求

14.计划方案需要组织工作落实,组织工作程序和内容是(14.BCD )。 A.领导 B.设计组织 C.人员配备 D.组织变革

15.有形的公共产品包括( 15.ABCD )。 A.国防 B.公共道路 C.桥梁 D.公共工程设施

16.无形的公共产品包括( 16.ABCD )。 A.法律 B.规章制度 C.改策 D.意识形态

17.企业作为现代社会管理的一种类型,具有如下特点(17.ABCD)。 A.目标相对单一 B.竞争性 C.经济理性 D.产权责任

18.社会文化环境包括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教育程度、文化水平、宗教信仰及( 18.ABC)。

A.风俗习惯 B.审美观念 C.价值取向 D.就业程度

19.进入某个行业的难易程度通常受到下列因素影响(19.BCD)。 A.社会需求 B.规模经济 C.产品差别 D.在位优势

20.从系统观点看,管理决策是由决策主体、决策客体、( 20.ABCD )等要素构成。

A.决策理论 B.决策方法 C.决策信息 D.决策结果

21.决策的基本步骤一般是:问题发现和诊断、(21.ABCD )。 A.确定目标 B.拟定备选方案 C.分析方案 D.选择方案 22.确定目标,收集和分析有关资料。(22.ABC )是预测流程的一般程序。

A.选择方法 B.评价结果 C.编写报告 D.评估报告 23.预测的主要方法有(23.CD )。 A.专家调查法 B.德尔菲法 C.定性方法 D.定量方法

24.( 24.ABC )。都是心理压力的表现形式。 A.趋避冲突 B.双趋冲突 C.双避冲突 D.禁果逆反

25.群体决策的主要优点是提供信息较完整,产生方案更多。(AB )。 A.增加决策接受性 B.提高决策合法性 C.避免个人说了算 D.责任明确

26.典型的择案规则主要有完全一致,商议一致。(26.BC)。 A.行政首长负责 B.少数服从多数 C.等级决定程序 D.“二八定律”

27.按参与决策的决策主体的不同,可分为( 27.CD)。 A.确定型决策 B.非确定型决策 C.个人决策 D.群体决策

28.决策目标是以较低的成本获取较高的收益,它包括(28.BC )。 A.比较择优 B.社会效益 C.经济效益 D.群众满意度

29.盈亏平衡点是根据(29.BCD)三者之间相互制约关系的综合分析。 A.产量 B.业务量 C.成本 D.利润

30.风险决策是建立在概率基础上的一种决策,概率的表现形式有( 30.CD )。

A.风险概率 B.损益期望值 C.客观概率 D.主观概率

31.预测一般应遵循下列程序:确定预测目标。( ABCD )。 A.收集分析有关资料 B.选择预测方法 C.评价预测结果 D.编写预测报告

32.专家调查法的优点是能发挥专家( ABC )。 A.主动性 B.创造性 C.真实性 D.准确性

33.会议座谈、集体讨论等形式的优点是( ABC )。 A.信息量大 B.考虑因素全面

C.预测准确性高 D.时间短

34.定量预测法按照处理资料的不同,可分为( AC )。 A.时间序列法 B.数据分析法 C.因果预测法 D.资料分析法

35.从众效应原因很复杂,通常有以下表现:( ABCD )等。 A.缺乏自信 B.保全己利 C.权宜之计 D.模仿与服从

36.典型的逆反心理有三种;( ABD )。 A.超限反应 B.自我价值保护逆反 C.维护自尊 D.禁果逆反

37.群体决策的缺点主要表现在(ABCD )。 A.耗时 B.不能避免少数人作用 C.屈从压力 D.责任不清

38.从职能空间分类,可以将计划分为( ABC )。 A.财务计划 B.人事计划 C.组织发展计划 D.业务计划

39.根据涉及时间长短及其范围广狭综合性程度,可以将计划分为( DC )。

A.长期计划 B.战略性计划 C.战术性计划 D.短期计划

40.根据计划内容明确性标准,可以将计划分为( AC )。 A.具体计划 B.指令性计划

C.指导性计划 D.部门发展计划

41.组织是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既是管理的载体又是管理的工具,同时也是( AB )。

A.执行组织计划的手段 B.实现组织目标的途径 C.管理对象 D.管理方式

42.组织的特征具有目标一致性、( ABCD )。 A.原则统一性 B.资源整合性 C.活动协作性 D.结构系统性

43.组织的功能主要有整合功能、凝聚功Q8、( ABC )。 A.服务功能 B.管理功能 C.激励功能 D.监督功能

44.管理学者西拉季等人认为,影响组织设计的因素主要有环境、战略、( AB )。

A.技术 B.组织结构 C.制度 D.共同价值观

45.组织结构的发展趋势是组织结构扁平化、( ABCD )。 A.组织结构网络化 B.组织结构虚拟化 C.组织结构柔性化 D.组织结构多元化

46.人员配备原则应包括经济效益、任人唯贤、( ABCD )等原则。 A.因事择人 B.量才适用 C.制度规范 D.促进发展

47.管理培训主要内容包括业务技能培训,管理理论培训、( ABC )。 A.管理能力培训 B.交际能力培训

C.心理素质培训 D.沟通协调能力培训

48.组织文化具有无形性、实践性、( ABC )等特征。 A.独特性 B.传承性 C.可塑性 D.历史性

49.组织文化的功能主要有导向功能、凝聚功能、( ABC )等方面。 A.激励功能 B.约束功能 C.辐射功能 D.可塑功能

50.组织文化的显性内容包括(ABCD )。 A.组织标志 B.工作环境 C.规章制度 D.经营管理行为

51.组织文化的隐性内容主要包括组织哲学、价值观念( ABC )。 A.道德规范 B.组织精神 C.组织素养 D.组织心理

52.组织四要素是指组织设计、组织结构、( CD )。 A.组织功能 B.组织类型 C.人员配备 D.组织文化

53.非正式组织的特点是组织形成具有自发性、( ABCD )。 A.权力委托性 B.结构松散性 C.规则软约束性 D.领袖自然形成

54.从组织适应性层面看,机械式组织的特点是( BC )。 A.开放性好 B.封闭性好 C.适应性差 D.灵活性强

55.组织设计必须遵循的原则:( ABCD )。 A.目标一致 B.分工协作 C.精简高效 D.权责对等

56.直线型组织结构的优点是( ABC )。 A.结构较简单 B.责权明确 C.信息快捷 D.工作协调

57.职能型的组织结构优点是( ABC )。 A.专业性强 B.专家管理 C.分工较细 D.结构简单

58.职能型组织结构的缺点是( ABCD )。 A.多头领导 B.责权不明 C.缺乏相互配合 D.适应性差

59.直线职能型组织结构的特点是( ABC )。 A.专业分工 B.统一指挥 C.高度集权 D.管理科学

60.矩阵型组织结构的优点是( CD )。 A.专业知识发挥好 B.统一指挥 C.灵活适应性强 D.部门协作性强 61.矩阵型组织结构的缺点是( BC )。 A.反应不灵敏 B.稳定性较差 C.多头指挥 D.部门沟通不够

62.虚拟网络组织结构的优点是( CD )。 A.高度集权 B.运用广泛 C.灵活 D.投入少

63.虚拟网络组织结构的缺点是( ABCD )。 A.结构松散 B.稳定性较差 C.预见性较差 D.保密性较差

64.组织结构的网络化主要体现在(ABCD )。 A.组织形式集团化 B.组织活动方式连锁化 C.内部组织网状化 D.信息传递网络化

65.领导者用权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有:合法原则、(ABC ) A.公正原则 B.民主原则

C.例外原则 D.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统一原则

66.领导艺术与权术的本质区别主要表现在( ABCD )。 A.目的不同 B.实施标准不同 C.活动方式不同 D.实际效果不同 67.领导艺术的特征表现为( BCD )。 A.技巧性 B.创造性

C.应变性 D.综合性

68.领导素质具有( ABCD )特征. A.综合性 B.时代性 C.动态性 D.层次性

69.公共部门领导者应具备的素质应包括(ABCD )。 A.政治素质 B.业务素质 C.身体素质 D.心理素质

70.心理学家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由低到高为生理需要、(ABCD )。

A.安全需要 B.社交需要 C.尊重需要 D.自我实现帮要

71.维克多·弗罗姆的期望理论认为,为有效发挥个体在工作中的动机,需要做好以下工作(ABC )。

A.目标设定科学 B.功绩制原则 C.了解员工需要 D.注重物质激励 72.沟通的主要功能是控制( BCD )。 A.协调 B.激励

C.情绪表达 D.获取信息

73.人际沟通的障碍首先是人际因素,还有( ABD )。 A.个人因素 B.结构因素 C.风俗习惯 D.技术因素

74.冲突产生的原因主要有沟通差异、( CD )。 A.制度差异 B.教育程度 C.结构差异 D.个体差异

75.管理者实现有效的谈判,一般要坚持以下原则( ABCD )。 A.理性分析谈判事件 B.了解谈判对手 C.寻找双赢方案 D.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76.领导者的基础性权力有法定权、( ABCD )。 A.强制权 B.奖励权 C.专长权 D.个人影响权

77.领导者的基础性权力中属于职务权力的有( ABC )。 A.法定权 B.强制权 C.奖励权 D.专长权

78.领导素质具有综合性、( ACD )特征。 A.时代性 B.传承性

C.动态性 D.层次性

79.领导者具备的良好心理素质应表现为(ABC )。 A.稳定的注意力 B.坚强的意志力 C.自我控制力 D.表达能力

80.德国心理学家勒温把领导方式分为(ABD )。 A.专制型 B.民主型 C.任务型 D.自由放任型

81.豪斯将领导分为四种类型;支持型、参与型、( BD )。 A.任务型 B.指令型 C.团队型 D.成就型

82.领导替代理论认为,领导替代物能够对人们提供领导者所产生的影响,替代物是指( AB )。

A.下属的基本素质 B.完备的规章制度 C.下属的工作经验 D.下属的实践能力

83.沙因把自管理理论产生以来出现的人性假设归纳为四种模式:理性经济人、(ABD )。

A.社会人 B.自我实现人 C.学习人 D.复杂人

84.沟通的障碍主要有( ABCD )。 A.个人因素 B.人际因素 C.结构因素 D.技术因素

85.控制是管理的基本职能,控制的必要性表现为( ABC )。 A.组织环境的不确定性 B.组织活动的复杂性 C.管理失误的不可避免性 D.管理绩效要求

86.在管理活动中,一般说来起重要预防控制作用的有(ABCD )。 A.法律法规 B.规章制度 C.工作程序 D.人员训练

87.管理者获得实际工作绩效方面的资料和信息的方法主要有( ABCD )。

A.观察 B.报表和报告 C.抽样调查 D.召开会议

88.控制的基本功能表现为(ABCD )。 A.监督功能 D.纠偏功能 C.协调功能 D.激励功能

89.根据控制的手段可以把控制分为( CD )。

A.预先控制 B.事后控制 C.直接控制 D.间接控制

90.制定控制标准的过程和方法是( ABC )。 A.确立控制对象 B.选择关键控制点 C.制定控制标准 D.明确控制内容 91.衡量实际工作的基本要求是(ABCD )。 A.系统检查 B.定期进行 C.制度保证 D.突出重点

92.组织管理实践中运用了多种控制方法,一般的管理控制方法有( ABC )。

A.财务控制 B.人员行为控制 C.综合控制 D.审计控制 93.财务控制是指( BCD )。 A.财务枝算 B.预算控制 C.财务审计 D.财务分析

94.人员行为控制的方法主要有( CD )。 A.年终考校法 B.追踪调查法 C.鉴定式评价方法 D.实地审查法

95.( BCD )地创新取得成功的机会无疑远远大于自发创新。 A.有目标 B.有计划 C.有目的 D.有组织

96.从创新的内容看,包括概念创新、组织创新、(ABCD )。 A.技术创新 B.产品创新 C.市插创新 D.制度创新

97.在实践中组织结构创新的方式有三种:( ACD )。 A.兼并 B.重组

C.分割 D.建立新组织

98.建立创新制度体系,不仅要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同时( ABC )等也要同步开展创新括动。

A.人事用工制度 B.分配制度 C.财务制度 D.工作管理制度

99.激发创新思维的因素有目标、( BCD )。 A.价值取向 B.意志 C.兴趣 D.情感

100.创新思维的特征主要有(ABCD )。

A.新颖性 B.灵活性 C.艺术性 D.探索性

101.创新必然要遵循一定的步骤、( BC )。 A.目标 B.程序 C.规律 D.规则

102.研究开发是创新的(ABCD )。 A.关键 B.前期阶段 C.物质 D.科技基础

103.从创新的规模及对系统的影响程度来考察,创新分为( BC )创新。 A.系统 B.局部 C.整体 D.非系统

104.从创新与环境的关系分析,创新分为( AB )。 A.消极防御型创新 B.积极攻击型创新 C.主动型创新 D.被动型创新

105.从创新的组织程度上看,创新分为( AB )。 A.自发创新 B.组织创新

C.自上而下创新 D.自下而上创新 lO6.创新的风险主要有( CD )。 A.社会风险 B.自然风险 C.市场风险 D.技术风险

107.概念创新需要具备三个条件,即( ABD )。 A.专业知识 B.自身力量 C.逆向思维 D.市场动力

108.企业价值观的演变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BCD )。 A.和谐共处价值观 B.最大利益价值观

C.委托管理价值观 D.工作、生活质量价值观 109.现代企业的制度创新要注意的问题是:( ABC )。 A.选择制度形式 B.建立创新制度体系

C.保证制度创新的目标 D.收益大于成本 三、判断题

1.管理就是管理者在一定的环境下,为了实现特定组织的目标i动员和运用资源而进行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社会活动。( √ ) 2.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是一切管理活动的共性。( × ) 3.管理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 )

4.组织在管理中起着关键枢纽作用。( √ )

5.政府的管理具有典型的合法性和强制性。( √ ) 6.公共管理过程是公共权利的运用过程。( √ ) 7.公共管理应接受公众监督。(√ )

8.概念技能就是一种能够进行抽象思维的能力。( × ) 9.任何组织都是独立存在,完全封闭的。(× )

10.环境是组织生存的土壤,它既为组织活动提供条件,同时也对其起制约作用。( √ )

11.SWOT分析是最常用的内外部环境综合分析技术。( √ )

12.古埃及颁布的《汉谟拉比法典》,体现了早期管理思想。( × ) 13.到中世纪,西方管理实践和管理思想都有了很大的发展。(√ ) 14.\无为而治\是道家管理思想的核心。(√ )

15.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他的《科学管理原理}中阐述了劳动分工的作用。( × )

16.在资本主义企业管理发展史上,英国管理学家泰勒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 × )

17.欧洲伟大的管理学先躯亨利·法约尔提出的管理学理论,为管理学提供了一个科学的理论构架。(√ )

18.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组织理论学对管理有很大影响,他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 √ )

19.霍桑实验研究表明:影响生产力最重要的因素是工资待遇和工作环境。( × )

20.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认为工人是\社会人\,不是\经济人\。(√ ) 21.梅奥认为新型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工人的满足度。(√ ) 22.管理是人类社会协作劳动和共同生活的产物。( √ )

23.管理者是在管理中指挥和领导他人活动的人们,他们构成了管理活动的客体。( × )

24.管理本质就是为了有效地实现管理目标的活动。( √ ) 25.管理艺术性集中体现在管理活动中对于\度\的把握。( √ ) 26.管理是组织机能,是组织存在和发展的重要依据。( × )

27.传统管理面临的是动荡的环境和崭新的问题,需要创新。( × ) 28.公共管理以公共组织为依托,运用公共权力,为有效实现公共利益而进行的管理活动。(√ )

29.在我国,公共权力来源于全体人民的政治权利。( √ ) 30.作为管理者,没有必要使自己精通某一领域技能。( × ) 31.政治环境包括一个国家的社会制度,政府的方针、政策法令等。

( √ )

32.自然环境主要包括地理位置、资源状况、国民收入等因素。(× ) 33.任何组织的经营过程,实际上是不断在其内部环境、外部环境与经营目标三者之间寻求动态平衡的过程。( √ )

34.古罗马建立了层次分明的中央集权帝国,实行了一种把集权和分权相结合的连续授权制度。( √ )

35.中国封建社会\重农抑商\,商家经营思想在我国管理思想史上不占有重要位置。( × )

36.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在管理理论上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 √ )

37.人际关系理论的诞生是从著名的霍桑试验开始的。( √ )

38.美国管理学家切斯特·巴纳德在其著作《经理的职能}中提出\管理者的权威来自上级的认可\。( × )

39.决策是管理的核心,管理功能实质上是决策方案实施过程的体现。(√ )

40.决策就是从两个以上的备选方案中选择一个行动方案的过程。( √ )

41.决策满意原则就是决策时获得全部相关信息,决策最优。(× ) 42.系统决策要求决策者从战略战术方面去决策。( × ) 43.决策效益原则是指决策以经济效益为衡量标准。(× )

44.预测就是立足于过去和现在,预计和推测事物发展的未来。( √ ) 45.专家调查的优点是专家能最大限度发挥个人的主动性的创造性,是一种最科学的调查方法。( × )

46.德尔菲法是一种为避免集体讨论屈从于权威或盲目服从多数的预测方法。(√ )

47.光环效应最突出的特征就是极端和绝对,以点带面,以偏概全。( √ )

48.近因效应,指的是在交往过程中离自己最近人的印象对社会知觉者的影响作用。(× )

49.定型效应是指在人脑中存在的,关于某一类人的固定形象,是一种使人产生偏见的心理效应。(√ )

50.心理压力常常表现为心理冲突,即不同类型的矛盾冲突。(√ ) 51.禁果逆反指理由充分地禁止而激发人们更强的探究欲望。( × ) 52.参与决策是削弱和制衡集权式领导的手段。(√ )

53.决策和计划解决的问题不同,它们之间互不渗透。( × )

54.决策是计划的前提,计划是决策的逻辑延续。(√ )

55.由于任何决策的后果均有利弊,所以决策者只能利弊中选择最优。( × )

56.根据实践结果,对初始决策作出相应的调整或改变,使决策合理,叫决策反馈。( √ )

57.\决策树\法就是把决策过程用树状图形来表示。( √ ) 58.\情人眼里出西施\是光环效应的典型反映。( √ ) 59.首因效应给人印象深刻,感觉准确。( ×)

60.戴着\有色眼镜看人\是一种应克服的决策定型效应。( √ ) 61.受信者的态度变化与说服方向完全相反的心理反应叫逆反心理。( √)

62.群体决策就是指群众参与决策。( × )

63.参与决策是指组织的一般成员通过一定的组织系统参与决策并影响决策。( √ )

64.作为管理的载体和基本途径,组织对于管理具有基础性和工具性意义。( √ )

65.组织原则是组织构建和运行的基本规范和规则的总和。(√ ) 66.非正式组织也有明确的组织结构类型。( × )

67.从影响力基础方面看,正式组织是职位起作用,非正式组织是个性起作用。(√ )

68.从权力来潭看,机械式组织是知识和特长起作用,有机式组织是职位起作用。( × )

69.组织设计是管理者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对组织活动进行设计的活动。(× )

70.管理者拥有的权力与其承担的责任应该对等。( √ ) 71.组织变革与组织发展是当今世界组织管理的主题。( √) 72.职能型组织结构的特点是每个主管人员对下属有直接管理权。( × )

73.组织结构扁平化是网络经济下企业组织变革最显著的特征。( √ ) 74.现代观点认为,人员配备不但要包括选人、评人、育人,而且还包括用人。( √ )

75.工作业绩考评和能力考评是考评的关键。(√ )

76.组织文化是组织在长期的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价值标准。( × )

77.组织文化是无形的,其作用只能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进行。( × )

78.精神文化是组织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 )

79.组织是以特定的结构形式而存在和活动的。( √ ) 80.组织的双重特征即组织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 )

81.由于非正式组织的突出缺点,对非正式组织的建立应严格限制。(× )

82.从结构稳定性层面看,有机式组织具有比较稳定的特征。( × ) 83.原则舶统一性是组织目标和价值的规范性体现。( √ )

84.原则的统一性是组织形成和活动的基本依据和规则标准。( √ ) 85.组织设计不仅仅是组织结构的设计和优化,更重要的是组织规范的制度建设。( √ )

86.事业部制组织结构是一种集权制的组织结构形式。( × ) 87.因人择事是人员配备的重要内容。( × )

88.著名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曾说过,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行,在于知。( × )

89.世界上没有两个具有相同组织文化的组织。(√ )

90.领导就是引导和影响人们实现组织或群体的目标而作出努力与贡献的人。(× )

91.有效的管理者也是有效的领导者,两者之间没有区别。( × ) 92.人的需要是多方面的,应运用各种激励手段调动其积极性。( √ ) 93.领导素质具有先天禀赋生理特征,表现出来的差异性不会改变。( × )

94.领导方式应与组织自身的特点及在什么样情景下处理问题结合起来考虑。( √ )

95.领导权变理论认为,领导者行为的有效性最主要的是取决于具体的情景和场合。( √ )

96.激励是指针对人的各种需要而给予适当满足,从而激发、加强和维持人的行为的行为。( × )

97.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麦格霄戈的×理论认为,必须用监督惩治方式激励员工。( × )

98.麦格霄戈的y理论认为,对人的激励必须用外部刺激来提高人的积极性。(× )

99.马斯洛\自我实现人\假设理论认为,只有人的潜力充分发挥出来,人才会感到最大的满足。(√ )

100.沙因\复杂人\假设理论认为人的需要是多方面的,因此没有适合于任何组织、任何时间、任何个人的统一管理模式。(√ )

101.心理学家斯金纳的强化理论认为,要调动下属积极性,领导者工作的重点只能是正强化。( × )

102.管理学中的沟通就是意义的传递与理解。(√ ) 103.在管理中沟通的流向是指横向沟通。( × ) 104.两个人之间的距离越短,交往的频率也越高,这是一种规律。(× ) 105.冲突是指由于某种差异而引起的抵触,争执或争斗的对立状态。( √ )

106.领导者素质理论最早起源中国,被称为领导者品质理论。( ) 107.管理方格理论认为,管理工作应归结为对生产的关心和对人的关心两大方面。( √ )

108.领导风格理论认为,领导风格应是一种连续变化的过程。( √ ) 109.情景领导理论认为,领导者应该根据下属的成熟水平选择正确的领导风格一( √ )

110.途径一目标理论认为,有效的领导者通过明确指明实现工作的途径来帮助下属,并为下属扫除障碍。( √ )

111.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求由高到低排列,逐层递进式发展。( × )

112.公平理论认为,对人行为产生影响的是自己和他人对组织的贡献与组织给予报酬的比较。(√ )

113.正强化是指奖励那些符合组织目标行为,使这一行为重复发生和加强。( √ )

114.负强化就是惩罚那些与组织目标不一致的行为,以使这些行为减少。(√ )

115.沟通过程就是信息发送者与接受者之间传递信息的途径。(× ) 116.管理者激发冲突,利用和扩大冲突对组织产生正确效应,是冲突管理的一种方式。(√ )

117.控制几乎包括了管理人员为保证实际工作与计划的一致所采取的一切活动。( √ )

118.管理控制的一个基本任务就是要及时地发现工作中出现的偏差信息。( √ )

119.管理控制应有章可循、,控制标准、方法固定不变。( × ) 120.管理控制是作为人的控制并主要由人来控制。(√ )

121.反馈控制就是用过去的情况指导现在和将来,从而实现对管理过程的控制。( √ )

122.行政命令是一种最直观、最简单、能获得直接效果的控制办法。

( √ )

123.由于组织环境的不确定性,组织必须通过控制采及时了解情况,调整计划,修正目标。( √ )

124.社会生产力在不断发展,但现代组织的规模和内部结构日趋简单。( × )

125.任何组织在发展过程中,都会出现失误。(√ )

126.建立专门履行控制职能的组织机构是控制的功能。( × )

127.控制强调的例外,不能仅依据偏差数值的大小来确定,而要从实际出发。( √ )

128.控制的适度性与控制的经济性是相通的。( √ ) 129.制定控制标准是控制工作的起点。( √ )

130.创新首先是一种思想以及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的实践。( √ ) 131.创新是一种原则以及在这种原则指导下,的具体活动。(√ ) 132.创新是管理的一种基本方式。( × )

133.创新是维持基础上的发展,维持是创新的基础和延续。(√ ) 134.模仿是创新传播和扩散的形式。( √ )

135.创新以\创\为追求,以\新\为目标,以\效\为灵魂。( × ) 136.创新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因而具有高风险性。( √ ) 137.创新的市场风险就是没有市场回报。(√ )

138.概念创新的基础是逆向思维,就是用表面上看来与目标相反的路径看待问题。(√ )

139.管理创新既是一种手段、方式,也是最终目的。(× ) 140.一种新的制度是否优越的衡量标准是企业的效益是否提高。(× ) 141.创新思维,是指管理者探索环境与组织自身发展中的未知领域,开拓和创建组织发展新局面的思维活动。( √ ) 142.阅历和经验为创新思维提供契机。( × )

143.弹性工作计划就是把原则性与灵活性结合起来。( √ )

144.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在其《经济发展理论)中首次提出创新一词。( √ )

145.维持是为了为创新提供平台和条件,是为了实现创新的成果。( √ )

146.创新为更高层次上的维持提供依托和动力。( √ )

147.概念创新的基本来源是激发创意和创新管理手段。( × ) 148.没有概念创新的组织创新是空中楼阁。( √ ) 149.没有组织创新的概念创新是纸上谈兵。( √ )

150.技术创新就是将技术变为商品并在市场上得以销售实现价值,获得经济效益的行为和过程。( √ )

151.只有市场创新,才能对消费者各类需求给予更大程度的满足。(× )

152.制度创新的实质是利益格局的调整。(√ )

153.管理创新的主体是全体员工,而不仅局限于企业家:( √ ) 154.观念是创新文化的保障,制度是创新文化的核心。( × ) 四、筒答题

1.什么是管理?它有何特性?

1.答:管理就是管理者在一定的环境下,为了实现特定组织的目标,动员和运用资源而进行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社会活动。(1)管理具有两重性:生产力属性和生产关系属性;管理具有科学性和艺术性。(2)管理具有目标性。(3)管理具有组织性。(4)管理具有创新性。

2.企业管理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2.答:(1)企业管理目标相对单一;(2)企业管理具有竞争性;(3)企业管理具有典型的经济理性;(4)企业管理权力采源于生产资料的所有权以及由此委托的经营管理权。

3.为什么说培训是提高管理人员能力和素质的重要途径?

3.答:(1)可以转变管理者的管理理念,植人管理新思想。(2)可以进一步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3)可以增强组织的运作效率。(4)可以增强组织的竞争力。(5)可以增强潜在管理者的管理知识和管理经验。

4.领导艺术和权术有哪些区别?

4.答:(1)两者的目的不同;(2)两者的实施标准不同;(3)两者的活动方式不同;(4)两者的实际效果不同。

5.有效控制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5.答:(1)控制应该同计划与组织相适应;(2)控制应该突出重点,强调例外;(3)控制应该具有灵活性,及时性和适度性。(4)控制应该具有客观性,精确性和具体性。(5)控制过程应避免出现目标扭曲问题。(6)控制工作应注重培养组织成员的自我控制能力。

6.创新与维持有着什么样的关系?

6.答:(1)创新是维持基础上的发展,维持是创新的基础和延续;(2)创新为更高层次上的维持提供依托和动力;(3)只有维持没有创新就会陷入僵化和倒退,只有创新没有维持就会变动不定和陷入混乱,创新的目的也就难以实现。

五、论述题

1.公共管理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1.答:(1)公共管理以公共利益的实现为目标。(2)公共管理以公共组织为依托。(3)公共管理过程是公共权力的运用过程。(4)公共管理具有独占性。(5)公共管理接受群众监督。

2.举例说明需要层次理论在管理中的运用。

2.答: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

3.为什么说不断创新是一个组织前进发展的动力之源? 3.答。(1)创新是组织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之道;(2)创新是提高效率之途;(3)创新是获取高效益之法;(4)创新是加强管理之路;(5)创新是国家、民族兴旺发达之本。

管理基础知识练习题 (第七章至第九章)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 C )是指一个组织的全体人员在组织活动中共同凝结而成的理想信念.行为方式和行动标准。

A.管理辩证法 B.管理认识论 C.管理文化 D.管理的科学价值观

2.( A )是我们管理哲学和方法体系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 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B.\经济人\假设 C.\复杂人\假设 D.\自我实现人\假设

3.( B )以\经济人\假设为基础,基于管理对象生存和安全的需要,主要运用职位权力进行的程序化管理。 A.传播方法 B.刚性的管理方法

C.柔性的管理方法 D.情感方法

4.( C )主要是研究如何调节和控制复杂的系统,使其按照预定的目标去运行。

A.系统论 B.信息论 C.控制论 D.认识论

5.为了使系统能够按照预定目标去运行,( D )都包括三个基本步骤;拟定控制标准,衡量实际成果,并与控制标准相比较,发现偏差,找出原因;采取措施,纠正偏差。 A.认识过程 B.计划 C.组织 D.控制过程

6.( B )具有权威性、规范性、强制性、稳定性和预防性等特点。 A.传播方法 B.法律方法 C.行政方法 D.经济方法

7.( C )具有权威性、强制性、层级性和针对性等特点。 A.传播方法 B.法律方法 C.行政方法 D.经济方法

8.( D )具有诱导性、间接性、灵活性和平等性等特点。 A.传播方法 B.法律方法 C.行政方法 D.经济方法

9.( C )是指依靠行政组织的法定职权,运用决定、命令、指示、指导等行政手段,按照行政系统和层次,以权威和服从为前提:直接指挥下属工作的管理方法;

A.传播方法 B.法律方法 C.行政方法 D.经济方法

10.管理中的( A )是指管理主体通过与管理对象的双向信息交流而建立起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关系,从而达到预定的管理目标的方法。 A.传播方法 B.法律方法 C.行政方法 D.经济方法

l1.( B )的运用要关Jb生活,温暖心灵;发端于心,热诚待人,互相理解,顾畅沟通;开诚布公,倾听意见。 A.传播方法 B.情感方法 C.心理方法 D.经济方法

12.( A )是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使其主动接受一定的观念和信念,或者产生预期行为的方法。 A.暗示 B.培训

C.公务谈判 D.游说策动

13.( B )是一个识别并引进最佳实践以提高绩效的过程。 A.六西格玛管理 B.标杆管理 C.流程再造 D.全面质量管理

14.当评价结果用于评选最佳员工时。( A )是一个十分有效的方法。 A.配对比较法 B.强制分配法 C.等级择一法 D.行为锚定量表法

15.当评价对象人数太少时( B )就不适用了。 A.配对比较法 B.强制分配法 C.等级择一法 D.行为锚定量表法

16.按照( A )可将管理方法划分为宏观管理方法、中观管理方法和微观管理方法。

A.管理对象的范围 B.管理对象的性质

C.所运用方法的量化程度 D.管理者运用权力的不同

17.按照( B )可将管理方法划分为人事管理方法、物资管理方法、资金管理方法和信息管理方法。

A.管理对象的范围 B.管理对象的性质

C.所运用方法的量化程度 D.管理对象需要的层次

18.按照( C )可将管理方法划分为定性管理方法和定量管理方法. A.管理对象的范围 B.管理对象的性质

C.所运用方法的量化程度 D.管理对象需要的层次

19.按照( D )可将管理方法划分为刚性的管理方法和柔性的管理方法.

A.管理对象的范围 B.管理对象的性质

C.所运用方法的量化程度

D.管理对象需要的层次以及管理者运用权力的不同

20.柔性管理方法是基于管理对象( A )、自尊、归属与爱及自我实现的需要为基础.

A.社交 B.生理 C.生存 D.安全

21.刚性管理方祛是基于管理对象( C )的需要为基础。 A.社交与自尊 B.归属与爱 C.生存与安全 D.自我实现

22.( A )就是管理活动的联系观、运动观,变化观、发展观。

A.管理辩证法 B.管理认识论 C.管理文化 D.管理的科学价值观

23.( C )是管理精神世界中最核心,最本质的成分。 A.管理辩证法 B.管理认识论 C.管理文化 D.管理的科学价值观

24.整个管理发展史证明了( C )是管理科学和管理实践生存与发展的生命之源。

A.管理辩证法 B.管理认识论 C.管理文化 D.管理的科学价值观

25.组织系统的( A )。是指组织的整体功能大于它的各部分功能之和。

A.集合性 B.相关性 C.目的性 D.环境适应性

26.组织系统的( B )是指组织的各个组成部分相互作用、相互依存,从而形成一定的结构,组织的结构是否科学对组织的整体功能影响很大。

A.集合性 B.相关性 C.目的性 D.环境适应性

27.组织系统的( C )是指人们建立组织并非为了设置一套机构,而是为了完成组织必须的各项管理业务工作,最终实现组织的目标。 A.集合性 B.相关性 C.目的性 D.环境适应性

28.组织系统的( D )是指环境是一个组织所从属的更高一级的系统,任何组织均必须适应所处环境的要求和变化,否则,便不能生存和发展。 A.集合性 B.相关性 C.目的性 D.环境适应性

29.关于刚性管理、柔性管理的理解,以下( C )是正确的。

A.柔性管理的基础是组织权威,所依靠的主要是组织制度和职责权力

B.刚性管理中管理者的作用主要在于启发、引导和支持

C.柔性管理的基础则是基于员工对组织行为规范、规章制度的认知、理解与内化

D.柔性管理中管理者的作用主要在于命令、监督与控制 30.关于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的理解,以下( C )是正确的。 A.柔性管理适用子主要追求低层次需求的员工

B.刚性管理方法以\社会人\,\复杂人\等人性假设为基础

C.当员工的低层次需求基本得到满足,高层次需求成为优势动机,工作标准不易量化且对革新要求较高时,员工往往欢迎柔性管理以获得更多的自治责任和发挥个人创造力的机会

D.刚性管理所依靠的是组织的共同价值观和心理文化氛围 31.关于刚性管理的优缺点的理解,以下( C )是正确的。 A.刚性管理不易于维持组织正常的工作秩序 B.刚性管理不便于考核

C.刚性管理方法以\社会人\、\复杂人\等人性假设为基础 D.刚性管理激发员工主动参与管理、参与决策

32.关于柔性管理的优缺点的理解,以下( A )是正确的。

A.柔性管理满足员工的高层次需要,能深层次地激发员工的工作动机,增强员工的主人翁责任感

B.柔性管理不利于组织内部形成集体主义和相互协作的精神,一不利于对种种失范现象形成一种\防患于未然\的机制 C.柔性管理有严格的职责分工不容易形成冲突 D.柔性管理有明确的工作标准

33.关于柔性管理的优缺点的理解,以下( D )是正确的。

A.柔性管理便于协调员工个体之间以及员工与组织之间的关系;易于维持组织正常的工作秩序

B.柔性管理将降低组织活动的灵活性,影响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协调 C.柔性管理不能深层次地激发员工的工作动机,不能增强员工的主人翁责任感

D.柔性管理有利于组织内部形成集体主义和相互协作的精神,有利于对种种失范现象形成一种\防患于未然\的机制

34.关于柔性管理的优缺点的理解,以下( A )是正确的。 A.柔性管理缺乏严格的工作职责分工,容易形成冲突

B.柔性管理造成了员工的惰性,使员工一味只求完成分内的工作 C.柔性管理降低组织活动的灵活性,影响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协调 D.柔性管理中员工缺乏主动参与管理、参与决策的意识,自律自控能力低,限制了其积极性和创造性

35.关于刚性管理的优缺点的理解,以下( C )是正确的,

A.刚性管理满足员工的高层次需要,能深层次地激发员工的工作动机,增强员工的主人翁责任感

B.刚性管理使员工挖掘其潜能,发挥其天赋,做出超常的工作成就

C.刚性管理由于不完善的规章制度,工作中难免出现矛盾和冲突 D.刚性管理中工作绩效不易考核、评估

36.关于刚性管理的优缺点的理解,以下( B )是正确的。

A.刚性管理不便于协调员工个体之间以及员工与组织之间的关系,不易于维持组织正常的工作秩序

B.刚性管理是管理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完全没有规章制度约束的组织必然是无序的、混乱的

C.刚性管理能深层次地激发员工的工作动机,增强员工的主人翁责任感

D.刚性管理有利于组织内部形成集体主义和相互协作的精神 37.关于刚性管理的优缺点的理解,以下( C )是正确的。 A.刚性管理缺乏严格的工作职责分工,容易形成冲突

B.刚性管理缺乏明确的工作标准,工作绩效不易考核、评估 C.刚性管理降低组织活动的灵活性,影响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协调 D.刚性管理使员工主动参与管理、参与决策

38.以下选项中对准司法与司法行为的理解正确的是( C )。 A.司法行为不具有国家强制力

B.准司法机构是国家司法机构的组成部分 C.当事人在选择准司法机构方面有自主权 D.当事人在选择准司法机构方面没有自主权

39.( A )体现了社会自治的原则,有助于解决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问题。

A.准司法活动 B.司法活动 C.立法活动 D.行政活动

40.关于准司法与行政方法的区别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D )。

A.在准司法活动中,行政主体是第三方,而行政活动中,行政主体属于相对关系的主导方

B.行政方法中行政主体一般是积极的作为,而准司法活动中,行政主体是消极的作为

C.在准司法活动中,行政主体一般只是对已经存在的事实和权利义务关系进行确认和鉴定,并不对事实和权利义务进行调整 D.行政活动中,行政行为不对权利义务关系进行调整

41.行政行为的( D )是指行政行为的主体部分一具体行政行为是对具体的人或具体的事而进行的,因而相对于其他方法而言,行政方法比较具体,不仅行政行为的内容和对象是具体的,而且在实施过程中的具

体方法上也因对象、目的和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A.权威性 B.强制性 C.层级性 D.针对性

42.( D )是根据客观经济规律,运用各种经济手段,调节各种不同经济主体之间的关系,以获取较高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管理方法。 A.传播方法 B.法律方法 C.行政方法 D.经济方法

43.( B )是\政治性\很强的管理方法,往往是通过不完善的、甚至有时是不合理的多种政治交易来实现的。 A.信贷 B.预算 C.奖金 D.工资

44.在公共管理领域,政府的( A )主要有配置、分配、稳定、会计、核算、控制等职能。 A.预算 B.工资 C.奖金 D.信贷

45.关于税收的作用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C )。 A.合理制定不同的税种和税率来调节生产和流通 B.调节一部分组织的利润水平 C.对消费无能为力

D.使社会经济的内部结构、发展趋势、活动规律等趋于合理 46.关于价格的作用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C )。 A.价格是计量和评价劳动的社会标准

B.国家运用价格杠杆来调节生产与需求,调整一部分国民收入的分配

C.组织无法运用价格手段增强组织竞争能力

D.内部价格可正确处理组织内部各部门间的经济关系 47.关于信贷的作用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 )。

A.无论是利率,还是存款准备金率每次调动的额度都很小,对经济活动没什么影响

B.可以集中社会闲散资金

C.按照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以贷款形式发放给生产经营单位,满足其资金需要,达到管理协调社会经济活动的目的

D.通过利率、存款准备金等手段控制信贷规模和结构 48.根据按劳分配原则,应当( A )来支付职工的工资。

A.按照职工每个时期实际劳动的数量和质量、组织的经济效益

B.根据职工年龄大小 C.根据家庭负担 D.职工的学历高低

49.对于传播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D )。 A.传播是一个完整的行动过程

B.传播的实质是明确传播者和接受者双方的利益关系 C.传播的目的是使传播者和接受者双方的认识趋于一致 D.传播的形式就是下命令、做指示

50.关于传播在管理中的作用理解不正确的是( D )。 A.传递信息

B.培养积极的态度 C.产生期望的行为

D.使管理活动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51.( A )的运用要注重双向性、体现共享性、突出快速性、确保真实性。

A.传播方法 B.法律方法 C.行政方祛 D.经济方法 52.以下属于情感方法的是( C )。 A.新闻发布会 B.暗示 C.信任 D.培训

53.所谓( C )是指由中央或地方政府举办,在市场补偿的基础上政府通过再补偿和政策扶持确保其事业条件和事业经费的事业单位. A.半公益事业单位 B.非基本事业单位 C.基本事业单位 D.准公益事业单位 54.以下属于心理方法的是( B )。 A.公务谈判 B.暗示 C.信任 D.关怀

55.( B )指的是对管理绩效进行衡量或评估的各个方面或要素,它要解决的是需要评价什么的问题。 A.绩效标准 B.绩效指标 C.基本标准 D.卓越标准

56.( D )是指有不同背景的人,借助一定的场地或者远程会议技术,就共同关心和认可的主题进行信息交流。 A.游说策动 B.政务信息公开 C.尊重 D.沟通性会议

57.( A )属于传播方法. A.新闻发布会 B.信贷 C.信任 D.培训

58( C )指的是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对各个指标进行评价,或者说在各个指标上分别应该达到什么样的水平。 A.绩效指标 B.工作能力评价指标 C.绩效标准 D.工作态度评价指标

59.1993年,美国学者( B )和朔特(Short)指出组织流程再造概念,并将之定义为\在组织内和组织之间分析和设计工作流程\。 A.梅奥 B.达文伯特(Davenport) C.泰罗 D.科斯

60.( C )表示管理组织管理过程的控制力度。 A.管理密度 B.管理效率 C.管理强度 D.管理评价

61.( B )就是管理者以真挚的情感,增强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情感联系和思想沟通,满足员工的心理需求,形成和谐融洽的工作氛围,以提高管理效果的一种管理方式。 A.传播方法 B.情感方法 C.心理方法 D.经济方法

62.\皮革马利翁效应\,人们也称之为\罗森塔尔效应\说明了在管理活动中,管理者可以运用( B )来激发员工的斗志。 A.培训 B.暗示

C.沟通性会议 D.游说策动

63.( C )是指在管理过程中运用心理学知识,对人们的社会心理进行详细了解和科学分析,按照人们的心理活动特点和规律性,进行有效管理的一系列方法的总称。

A.传播方法 B.情感方法 C.心理方法 D.经济方法

64.( B )可以分为搜寻成本、谈判成本、履约成本等。 A.内部的组织成本 B.组织外部的交易成本 C.管理者的机会成本 D.委托代理成本 65.( D )在组织管理中表现为监督激励成本、承诺成本,剩余损失等。 A.内部的组织成本 B.组织外部的交易成本 C.管理者的机会成本 D.委托代理成本

66.( C )便是用来衡量放弃其他选择而导致的潜在损失。

A.内部的组织成本 B.组织外部的交易成本 C.管理者的机会成本 D.委托代理成本

67.( A )主要表现在构建正式组织结构框架所需要的成本和内部组织管理机制的运行成本。

A.内部的组织成本 B.组织外部的交易成本 C.管理者的机会成本 D.委托代理成本

68.( C )是指管理机构和人员之间的摩擦和协调时间过长,从而导致组织资源的利息成本支出的损失以及由于延缓市场,投资机遇等产生的千些赚钱机会的错过而发生的代价。

A.内部的组织成本 B.组织外部的交易成本 C.管理的机会成本 D.委托代理成本

69.( B )包括测量代理人努力程度的费用、测量报酬数量的费用、使报酬与努力程度相联系的费用。 B.履约成本 B.激励成本 C.监督成本 D.承诺成本

70.( C )包括制定有关约束规则的费用、监督交易者执行约束规则的费用、对监督对象进行惩罚的费用。 A.履约成本 B.激励成本 C.监督成本 D.承诺成本

71.在委托代理关系中,代理人可以保证不采取损害委托人利益的行动,或者承诺如果采取了损害委托人利益行动时愿意给予委托人以经济赔偿,代理人为此所产生的资源支出称为( D )。 B..履约成本 B.激励成本 C.监督成本 D.承诺成本

72.委托人和代理人的行动选择是以各自利益最大化为导向的,二者之间出现的利益偏差所导致的委托人福利受到的损失就是( B )。 A.履约成本 B.剩余损失 C.监督成本 B.承诺成本

73.管理效率的( B )是指现代社会主要通过智力开发、利用信息等来提高管理效率,管理效率的形成和提高总是与管理者的智力水平和实际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

A.多重化 B.集约化 C.综合化 D.评价

74.管理效率的( A )要求人们在提高管理效率的同时,应扩大视野,关注管理效率带来的各种社会作用。

A.多重化 B.集约化 C.综合化 D.评价

75.管理效率( A )的多重化是指人们通过管理劳动取得的劳动成果可以分解为物质的、精神的、经济的、政治的等,因此管理效率的多重化要求实现具有多重性的管理目标。 A.构成因素 B.形成条件 C.社会作用 D.量化程度

76.管理效率( B )的多重化是指管理效率的形成或提高除了与管理者本人的知识素质和努力程度有关外,与管理环境有密切的关系,良好的主客观环境往往为管理效率的提高奠定基础。 A.构成因素 B.形成条件 C.社会作用 D.量化程度

77.管理效率的( C )多重化是指各种实际的管理效率和效应影响日益扩大,往往会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心理情感等。 A.构成因素 B.形成条件 C.社会作用 D.量化程度

78.( B )是选择管理方式的根本标准。 A.产权制度 B.管理效率 C.管理环境D,管理者

79.( D )的核心就是挖掘人未曾使用过的潜力,发挥人的创造能力和智力,把人塑造成\能力人\。

A.\物资管理\信息管理\ C.\目标管理\能本管理\

80.( B )是指对某个被考核对象而盲期望达到的水平;是每个被考核对象经过努力都能够达到的水平。 A.卓越标准且基本标准

C.绝对标准 B.相对标准.

81.( A )是指对被考核对象未做要求和期望但是一小部分被考核对象可以达到的绩效水平。

A.卓越标准 B..基本标准 C.绝对标准 D.相对标准;.

82.绩效评价中的( B )是将员工按工作绩效从好到坏的顺序进行排列,从而得出评价结论的方法。 A.配对比较法且排序法

C.人物比较法 B.强制分配法

83.绩效评价中的( A )是将所有评价对象弓一进行相互比较,根据比较结果排出名次,即两两比较,然后排序. A.配对比较法 B.排序法 C.人物比较法 D.强制分配法

84.绩效评价中的( C )是将所有评价对象与某一特定的人即所谓的\标准人物\进行比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使评价的依据更为客观。 A.配对比较法 B.排序法 C.人物比较法 D.强制分配法

85.绩效评价中的( D )是要求评价者将不同绩效水平的员工按百分比归类。

A.配对比较法 B.排序法 C.人物比较法 D.强制分配法

86.绩效评价中的( B )的操作方法是评价者经过通盘考虑后,以自己对评价对象工作绩效的整体印象为依据进行评价,要求评价者将本部门的所有员工从绩效最高者到绩效最低者排出一个顺序来。 A.配对比较法 B.直接排序法 C.人物比较法 D.强制分配法

87.绩效评价中的( B )的操作方法是评价者经过通盘考虑后,先从所有的评价对象中选出最好和最差的两名,然后在余下的人员中再选出最好和最差的两名,依此类推,直至全部人员的顺序排定。 A.配对比较法 B.交替排序法 C.人物比较法 D.强制分配法

88.设计一个表格,在横栏和纵栏上的第一栏里分别填上所要评价员工的姓名,然后将横栏上的员工与纵栏上的每一名员工进行相互比较,用\表示两者绩效水平一致,\表示横栏上的人比纵栏上的人绩效水平高,\一\表示横栏上的人比纵栏上的人绩效水平低,然后将每一名员工得到的\相加,得到\十'越多,对该员工的评价就越高.这种绩效评价方法被称为( A )。

A.配对比较法 B.捧序法 C.人物比较法 D.强制分配法

89.绩效评价中的( C )的实施方法是在评价之前,先选出一名员工,以他的各方面表现为标准,将其他员工与之相比较,从而得出评价的结果。

B.配对比较法 B.撑序法 C.人物比较法 D.强制分配法

90.( C )的具体操作是:将一定的分数或比重分配到各个绩效评价指标上,使每项评价指标都有乙个权重,然后由评价者根据评价对象在各个评价指标上的表现情况,根据标度的规定为评价对象确定一个恰当的标志,对评价对象作出评价、打分,最后汇总计算出总分,作为评价对象的绩效评价结果。

A.配对比较法 B.排序法 C.量表法 D.强制分配法

91.( D )是将传统的业绩测评表和关键事件标准相结合所形成的一种规范化的绩效评价方法,这种方法以等级分值量表为基本工具,辅之以关键行为和事件描述,然后分圾逐一对人虽绩效进行评价。 A.综合尺度量表法 B.行为观察量表法 C.等级择一法 D.行为锚定量表法

92.( B )是通过将员工的实际行为与量表中各个项目进行对照并作出评价的方法。其具体操作是,评价者先根据人力资源部门提供的描述员工行为的量表,将员工的实际工作行为与表中的描述进行对照,找出准确描述员工行为的陈述(即评价者只要做出\符合、不符合\二选一的决定)。评价者选定的项目不论多少都不会影响评价的结果。 A.综合尺度量表法 B.行为对照表法 C.等级择一法 D.行为锚定量表法

93.( B )是通过指出员工表现各种行为的频率来评价员工的工作绩效。

A.综合尺度量表法 B.行为观察量表法 C.等级择一法 D.行为锚定量表法

94.( B )是从事物质生产活动,并通过纳税及上缴利润的方式将其赢利上交给国家财政的单位. A.事业单位 B.企业 C.政府 D.第三部门

95.( D )是从事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非生产活动,需要国家财政供养的单位。 A.工厂 B.企业

C.政府 D.事业单位

96.实现事业单位设置的( B )应是我国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方向。 A.行政化 B.社会化 C.民主化 D.规模化

97.应以( C )确定国家兴办公共事业单位的范围.

A.独立性 B.技术性 C.公益性 D.政治性

98.( B )是事业单位改革的基本措施.

A.以公益性确定国家兴办公共事业单位的范围 B.实现政事分开

C.加大政府兴办事业单位的比重 B.加强政府对事业单位的控制

99.耷微观上,对于承担政府目的的事业单位,无论是政府直接举办的事业单位还是接受专项任务或项目委托的事业单位,它们与政府之间应建立( B )以明确彼此的贵权利。 A.隶属关系 B.合同关系

C.领导与被领导关系 D.上下级关系

l00.所谓( C )是指由中央或地方政府举办,在市场补偿的基础上政府通过再补偿和政策扶持确保其事业条件和事业经费的事业单位。 A.教育事业单位 B.科研事业单位 C.基本事业单位 B.非基本事业单位

101.所谓( D )是由社会力量、个人甚至外资等多渠道兴办,政府根据该事业的公益程度和社会需求程度进行一定程度上的介入, A.教育事业单位 B.科研事业单位 C.基本事业单位 D.非基本事业单位 102.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基础研究单位、普通高等教育、基础义务教育、基本卫生、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范围内的医疗事业等单位应属于( C )。 A.教育事业单位 B.科研事业单位 C.基本事业单位 D.非基本事业单位

103.( C )的基本思想就是:以最强的竞争对手,或行业中的领先组织,或最有名望的组织在产品、服务或流程方面的成绩及实践措施为基准,树立学习与追赶的目标,通过资料搜集,比较分析、跟踪学习、革新设计并付诸实施等一整套规范化程序,将本组织的实际情况与基准进行量化比较和评价,在此基础上选取改进本组织绩效的最佳策略,争取赶上或超越竞争对手。

A.六西格玛管理 B.目标管理 C.标杆管理 D.流程再造

104.( D )是一个全新的管理概念,它具有以下显著特征;(1)以实现组织绩效的飞跃为目标:(2)以从根本上重新设计业务流程为任务;(3)以业务流程为再造对象;(4)以信息按术为依托。

A.六西格玛管理 B.目标管理 C.标杆管理 D.流程再造

105.在组织中成功实践( A )的一般步骤包括;从高级领导层开始;整个系统的改善是建立在与客户、员工和供应商之间密切沟通基础上的5作为基础的六西格玛培训,为组织实施六西格玛提供必须的管理工具、操作技巧、领导者;商业流程的改进是由管理层和那些对各个流程有具体经验的人来选择和决定的,并由组织强制实行的,并由管理层领导的员工团队来执行。

A.六西格玛管理 B.目标管理 C.标杆管理 D.流程再造

106.实施( C )的基本步骤包括;确定实施标杆超越的领域或对象;明确自身的现状,确定谁是最佳者,也就是选择标杆超越的榜样,并明确榜样是怎样做的;确定并实施改进方案。 A.六西格玛管理 B.目标管理 C.标杆管理 D.流程再造

107.耍成功运用( D )并提高组织整体绩效,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包括:按照工作之间自然的先后顺序来设计工作流程;减少对工作的检查和控制,把完成流程所需要的协调工作减少到最小;将任务进行合并;让员工做决策,以最有意义的方式来完成工作. A.六西格玛管理 B.目标管理 C.标杆管理 D.流程再造

108.( A )是指绩效评价结果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A.信度 B.效度 C.高度 D.幅度

109.( B )是指绩效评价所获信息及结果与需要评价的真正工作绩效之间的相关程度。 A.信度 B.效度 C.高度 D.幅度

110.( B )以组织精神为核心,制约着管理者的行为,左右着管理者的判断、思想和感觉。

A.组织结构 B.组织文化 C.管理者才能 D.组织规模

111.( C )是指组织主体在市场上搜寻有关交易信息所付出的代价。 A.承诺成本 B.谈判成本 C.搜寻成本 B.履约成本

112.( B )是指组织在契约谈判活动中所付出的成本。 A.承诺成本 B.谈判成本 C.搜寻成本 D.履约成本.

113.( D )是指组织监督交易合同履行所造成的资源支出。 A.承诺成本 B.谈判成本 C.搜寻成本 D.履约成本

114一事业单位管理( C )主要表现在事业单位的经费是由国家包办的,事业单位按照国家机关的级别确定自己的级别,事业单位的干部按照国家机关的干部级别配备;事业单位的领导人员由上级主管部门任命;事业单位在其内部的劳动、人事、.工资、财务以及机构规格、名称等方面也采用国家机关的管理方式。 A.社会化 B.市场化 C.行政化 D.科学化

115.( D )的主要形式是行政决定,行政命令、行政强制、行政指示、行政指导等。

A.传播方法 B.法律方法 C.经济方法 D.行政方法

116.( B )就是管理者以真挚的情感,增强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情感联系和思想沟通,满足员工的心理需求,形成和谐融洽的工作氛围,以提高管理效果的一种管理方式。 A.传播方法 B.情感方法 C.心理方法 D.经济方法

117.( B )可以界定为:与司法活动密切相关或者功能相似,具有一定裁判权或证明权的行为。 A.立法 B.准司法 C.司法 D.行政方法

118.在理论上。( B )的科学管理理论将人看作\经济人\,\机器的附件',强调组织权威和专业分工。 A.梅奥 B.泰罗 C.孔茨D,德鲁克

119.在理论上。( A )的行为科学理论认为,人是\社会人\,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是满足员工的社会欲望,提高工人的士气,而不是纪律的强制和物质的激励。 A.梅奥 B.泰罗 C.孔茨 D.德鲁克

120.( B )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体现统治阶级意志,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则的总和。 A.道德 B.法律

C.文明公约 D.经济合同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两个正确答案) 1.管理哲学主要由( ABCD )等几个方面构成. A.管理辩证法 B.管理认识论 C.管理文化 D.管理的科学价值观

2.柔性的管理方法以( ACD )等人性假设为基础,基于管理对象社交,归属与爱,自尊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为基础,主要运用非职位权力进行的人性化管理.

A.\社会人\千经济人\ C.\复杂人\自我实现人\

3.从具体运用的角度来看,刚性的管理方法可分为( BCD )等。 A.传播方法 B.法律方法 C.行政方法 D.经济方法

4.从具体运用的角度采看,柔性的管理方法可分为( ACD )等。 A.传播方法 B.法律方法 C.情感方法 D.心理方法

5.法律方法具有权威性,强制性、稳定性和( BC )等特点。 A.针对性 B.规范性 C.预防性 D.灵活性

6.行政方法具有权威性、( BCD )等特点。 A.平等性 B.强制性 C.层级性 D.针对性

7.经济方法具有间接性、灵活性和( CD )等特点。 A.强制性 B.权威性 C.诱导性 D.平等性

8.传播方法在管理中运用的常见形式有:新闻发布会、沟通性会议、( CD )、政务信息公开等。 A.暗示 B.培训

C.公务谈判 D.游说策动 9.传播方法的运用要( ABCD )。 A.注重双向性 B.体现共事性 C.突出快速性 D.确保真实性

10.管理成本由( ABCD )筹组成。

A.内部的组织虞本 B.外部的交易成本 C.管理者的机会成本 D.委托代理成本 l1.组织外部的交易成本可以分为( BCD )等. A.监督激励成本 B.搜寻成本 C.谈判成本 D.履约成本

12.委托代理成本在组织管理中表现为( ABC )。 A.监督激励成本 B.承诺成本 C.剩余损失 D.谈判成本

13.组织的外部交易成本可能会随着组织规模的增加而减少,主要体现在( ABC )。

A.规模大的组织在寻找交易对象时所花费的成本较小 B.规模大的组织价格协调实力强

C.规模大的组织对交易对手违反合约和协议的抵御能力较强 D.规模大的组织在内部组织成本上的开支较小组织少

14.组织规模的扩大会面临内部组织成本增加带来的威胁.其原因是( ABC )。

A.组织规模的扩大增加了组织的复杂性,将降低组织效率,从而增加组织管理成本

B.组织规模的扩大增加了组织内部的监控费用 C.组织规模的扩大造成内部消耗增加

D.组织规模的扩大将在整体层面增加履约成本 15.股份制组织对管理成本的影响主要有( ABC )。

A.股东分散,股份公司可以聚集大量的资本,增强竞争实力,提高组织声誉,降低组织的外部交易成本

B.雄厚的实力可以聘用比较好的管理者,改善日常经营,从而降低内部组织成本

C.股权分散产生的委托一一代理问题比私人组织和合伙组织更加突出,公司必须付出更高的委托代理成本

D.为了使决策者符合股东利益最大化的目标,公司可以节约大量的监督激励成本和承诺成本

16.以下对组织环境与管理成本的关系的理解正确的有( ABCD )。 A.相对平稳而简单的环境使委托一一代理产生的管理成本较低 B.相对平稳而复杂的环境会增加监督成本

C.相对动荡而简单的环境会增加监控成本、外部交易成本和内部组

织成本

D.动荡而复杂的环境导致监控成本和内部组织成本的提高

17.对环境的竞争性与管理成本的关系的理解正确的是( ACD )。 A.产品市场的竞争性与外部交易成本成正比,与委托代理成本和内部组织成本成反比

B.资本市场的竞争与委托代理成本和内部组织成本成正比关系 C.经理市场的竞争会降低委托代理成本,从而与管理成本成反向关系

D.兼并市场的竞争压力会降低组织的委托代理成本

18.以下选项中对组织结构与管理成本的关系的理解正确的是( AC )。 A.与事业部型组织相比,直线型公司等级严格,结构简单和集中控制,易实现分工利益和规模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公司的外部交易成本,但不可避免地增加内部组织成本 B.组织结构刚性将增加内部组织成本 C.组织结构刚性将减少委托代理成本 D.组织结构刚性将减少外部交易成本 19.管理效率具有( ABC )等特征。

A.管理效率的多重化 B.管理效率的集约化 C.管理效率的综合化 D.管理效率的市场化

20.以下对管理成本与管理效率的关系的理解正确的是( ABCD )。 A.管理成本是为了有效整合组织资源、提高组织绩效而付出的各种成本之和

B.从管理效率定义的公式来看,管理效率=管理收益/管理成本 C.从管理效率的功8B来看,管理效宰和管理成本产生和实现的过程相同

D.管理效率是因投入管理成本而相应增加的收益 21.我们要提高管理效率,必须( ABCD )。 A.进行产权改革,完善治理结构

B.通过引导和改变人的行为,使其向组织所希望的方向发展 C.提高管理密度和强度,增强管理过程的力度 D.完善市场结构,培养素质高、能力强的管理者

22.从绩效评价的内容上看,绩效评价指标包括( ABC )。 A.工作业绩评价指标 B.工作能力评价指标 C.工作态度评价指标 D.工作压力评价指标 23.以下绩效评价方法中,( AB )属于比较法。

A.排序法 B.配对比较法

C.等级择一法 D.行为锚定量表法

24.以下绩效评价方法中,( ABD )属于量表法。 A.综合尺度量表法 D.行为观察量表法 C.等级择一法 D.强制分配法

25.在我国,事业单位概念包含如下几层意思( ABCD )。 A.公益性 B.非营利性

C.投资主体多元化 D.独立性

26.我国传统的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具有如下的基本特征( ABCD )。 A.事业单位活动的非经济性和政治性 B.事业单位由国家主办并主管 C.事业单位经费由国家财政供给 D.整个事业单位系统具有行政性

27.与中国特有的事业单位相似的组织,在国外大多数称为( AD )。 A.非营利组织 B.营利组织 C.政府组织 D.非政府组织

28.( ABC )等评价的基础是整体的印象,难以发现问题存在的领域,与组织战略目标联系不紧密。

A.配对比较法 B.强制分配法 C.排序法 D.行为锚定量表法

29.( AD )无法对员工的行为提出具体明确的指导,不能为具体的、易于接受的绩效反馈提供足够的信息,不适合于对员工提供建议、反馈指导。

A.等级择一法 B.行为锚定量表法 C.综合尺度量表法 D.行为对照表法 30.( ABCD )属于情感方法的运用。

A.关心生活,温暖心灵 B.发端于心,热诚待人 C.互相理解,顺畅沟通 D.开诚布公,倾听意见 31.按照管理对象的范围可将管理方法划分为( ABD )。 A.宏观管理方法 B.中观管理方法 C.刚性管理方法 D.微观管理方法

32.按照管理对象的性质可将管理方法划分为(ABCD )。 A.人事管理方法 B.物资管理方法 C.资金管理方法 D.信息管理方法

33.按照所运用方法的量化程度可将管理方法划分为( CD )。

A.刚性管理方法 B.柔性管理方法 C.定性管理方法 D.定量管理方祛

34.按照管理对象需要的层次以及管理者运用权力的不同可将管理方法划分为( AB )。

A.刚性管理方法 B.柔性管理方法 C.定性管理方法 D.定量管理方法

35.柔性管理方法是基于管理对象( AB )、归属与爱及自我实现的需要为基础.

A.社交 B.自尊 C.生存 D.安全

36.刚性管理方法是基于管理对象( CD )的需要为基础. A.社交 B.自尊 C.生存 D.安全

37.管理辩证法就是管理活动的( ABCD )。 A.联系观 B.运动观 C.变化观 D.发展观

38.组织作为人造系统具有以下特征:( ABCD )。 A.集合性 B.相关性 C.目的性 D.环境适应性

39.关于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的理解,以下( ABCD )是正确的。 A.刚性管理的基础是组织权威,所依靠的主要是组织制度和职责权力

B.刚性管理中管理者的作用主要在于命令、监督与控制,柔性管理中管理者的作用主要在于启发、引导和支持

C.柔性管理的基础则是基于员工对组织行为规范、规章制度的认知、理解与内化

D.柔性管理所依靠的是组织的共同价值观和心理文化氛围 40.关于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的理解,以下( ABCD )是正确的。 A.刚性管理适用于主要追求低层次需求的员工

B.刚性管理适用于对创造性要求较低的、衡量标准容易量化的工作 C.当员工的低层次需求基本得到满足,高层次需求成为优势动机,工作标准不易量化且对革新要求较高时,员工往往欢迎柔性管理以获得更多的自治责任和发挥个人创造力的机会

D.柔性管理所依靠的是组织的共同价值观和心理文化氛围 41.关于刚性管痤的优缺点的理解厂以下(ABCD )是正确的。

A.在刚性管理中,某项规章制度的严格执行,便于协调员工个体之间以及员工与组织之间的关系,易于维持组织正常的工作秩序

B.刚性管理往往制定了一定的工作标准对员工绩效进行量化,极大方便了考核

C.刚性管理严格执行某项规章制度势必降低组织活动的灵活性,影响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协调

D.刚性管理往往将员工置于消极被管理的状态,缺乏主动参与管理、参与决策的意识,自律自控能力低,限制了其积极性和创造性 42.关于柔性管理的优缺点的理解,以下(ABCD )是正确的。

A.柔性管理满足员工的高层次需要,能深层次地激发员工的工作动机,增强员工的主人翁责任感

B.柔性管理有利于组织内部形成集体主义和相互协作的精神,有利于对种种,失范现象形成一种\防患于未然\的机制

C.柔性管理缺乏严格的工作职责分工,容易形成冲突

D.柔性管理缺乏明确的工作标准,工作绩效不易考核、评估等 43.关于柔性管理的优缺点的理解,以下( CD )是正确的。

A.柔性管理便子协调员工个体之间以及员工与组织之间的关系,易于维持组织正常的工作秩序 B.柔性管理极大方便了考核

C.柔性管理满足员工的高层次需要,能深层次地激发员工的工作动机,增强员工的主人翁责任感

D.柔性管理有利于组织内部形成集体主义和相互协作的精神,有利于对种种失范现象形成一种\防患于未然\的机制

44.关于柔性管理的优缺点的理解,以下( AB )是正确的。 A.柔性管理缺乏严格的工作职责分工,容易形成冲突

B.柔性管理缺乏明确的工作标准,工作绩效不易考核、评估等 C.柔性管理降低组织活动的灵活性,影响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协调 D.柔性管理中员工缺乏主动参与管理、参与决策的意识,自律自控能力低,限制了其积极性和创造性

45.关于刚性管理的优缺点的理解,以下( BCD )是正确的。

A.刚性管理满足员工的高层次需要,能深层次地激发员工的工作动机,增强员工的主人翁责任感

B.刚性管理工作量化的同时造成了员工的惰性,使员工一味只追求完成分内的工作

C.刚性管理严格的工作职责分工,不容易形成冲突

B.刚性管理明确的工作标准,工作绩效容易考核、评估 46.关于刚性管理的优缺点的理解,以下( AB )是正确的。

A.剐性管理便于协调员工个体之间以及员工与组织之间的关系,易于维持组织正常的工作秩序 B.刚性管理极大方便了考核

C.刚性管理能深层次地激发员工的工作动机,增强员工的主人翁责任感

D.刚性管理有利于组织内部形成集体主义和相互协作的精神 47.关于刚性管理的优缺点的理解,以下( CD )是正确的。 A.刚性管理缺乏严格的工作职责分工,容易形成冲突

B.刚性管理缺乏明确的工作标准,工作绩效不易考核、评估 C.刚性管理降低组织活动的灵活性,影响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协调 D.刚性管理中员工缺乏主动参与管理、参与决策的意识,自律自控能力低,限制丁其积极性和创造性

48.准司法与司法行为主要有以下区别:( ABC )。

A.准司法行为一般不具有国家强制力,虽然某些公证可以强制执行,但其发展趋势是自愿或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B.准司法机构不是国家司法机构的组成部分 C.当事人在选择准司法机构方面有自主权 D.当事人在选择准司法机构方面没有自主权

49.关于准司法与行政方法的区别的理解正确的是( ABCD )。

A.在准司法活动中,行政主体是第三方,而行政活动中,行政主体属于相对关系的主导方

B.行政方法中行政主体一般是积极的作为,而准司法活动中,行政主体是消极的作为

C.在准司法活动中,行政主体一般只是对已经存在的事实和权利义务关系进行确认和鉴定,并不对事实和权利义务进行调整 D.行政活动中,行政行为一般要对权利义务关系进行调整 50.行政方法的主要形式包括行政决定、( ABCD )等。 A.行政命令 B.行政强制 C.行政指示 D.行政指导

51.法律方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ABC )。 A.保证必要的管理秩序 B.调节管理因素之间的关系

C.使管理活动纳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D.处理重大突发事件的有效手段

52.行政方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ABD )。 A.可以增强管理的连续性和协调性 B.是实施其他各种管理方法的必要手段 C.使管理活动纳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D.处理重大突发事件的有效手段 53.运用法律方法要注意( ABC )。 A.谨慎地运用法律方法 B.必须与其他方法综合使用

C.创造条件,促使宏观法规的顺利实施 D.用法律方法解决所有的问题 54.行政方法的运用必须( ABCD )。 A.遵循客观规律

B.与其他方法综合使用

C.充分认识行政方法的本质是服务 D.做到科学行政,依法行政、民主行政

55.在公共管理领域,政府的预算主要有( ABCD )等职能。 A.配置 B.会计 C.核算 D.控制

56.关于税收的作用的理解正确的是( ABCD )。 A.合理制定不同的税种和税率来调节生产和流通 B.调节一部分组织的利润水平 C.控制消费的过快增长

D.使社会经济的内部结构、发展趋势、活动规律等趋于合理 57.关于价格的作用的理解正确的是(ABCD )。 A.价格是计量和评价劳动的社会标准

B.国家运用价格杠杆来调节生产与需求,调整一部分国民收入的分配

C.组织运用价格手段增强组织竞争能力

D.内部价格可正确处理组织内部各部门间的经济关系 58.关于信贷的作用的理解正确的是(ABCD )。 A.是最为灵活、有效的经济杠杆 B.可以集中社会闲散资金

C.按照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以贷款形式发放给生产经营单位,满足其资金需要,达到管理协调社会经济活动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