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语文复习 专题十二 古诗词曲鉴赏:课外诗歌阅读 下载本文

第二层:关注到小雨的形态和心思,但没有指出两者的关联。 示例4:我是一场细细疏疏的小雨,不能下得太大,也不肯全无。 示例6:我是一场细细疏疏的小雨,我嫉妒诗人只关注山色之美。

【解析】本题考查对古诗内容的理解。题目要求用第一人称描述小雨的形态和心思。这首诗是诗人一次旅途中遇小雨有感而作。前两句诗主要描述小雨的形态,后两句则写它的心思。这首诗的大意为:细细的,疏疏的,雨儿飘飘洒洒;你下又下不大,停又不肯停下。是不是妒忌我太喜欢欣赏那远处的青山?故意从檐下滴成一层珠帘,遮住那千峰万崖。解答此题,不仅要能关注到小雨的形态和心思,还要能指出两者的内在联系。

二十二、(2017·四川泸州)

早 发 唐 韦庄

早雾浓于雨,田深黍稻低。 出门鸡未唱,过客马频嘶。 树色遥藏店,泉声暗傍畦。 独吟三十里,城月尚如珪。

(1)诗歌题为“早发”,请简要分析全诗是怎样扣住“早”字来写的。

【答案】 首联用“早雾”直接点题,第二联用“鸡未唱,马频嘶”强调客人起得早,第三联“树色遥,泉声暗”突出了时间之早,尾联写诗人行“三十里”后月亮依然高挂,可见诗人出发之早。

【解析】 本道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总体把握能力。分析时要扣住全诗是怎样扣住“早”字来写的,也就是要找出诗歌哪些地方体现了“早”字。首联的“早雾”,颔联的“鸡未唱,马频嘶”,第三联“树色遥”“泉声暗”突出了时间之早,尾联写诗人行“三十里”后月亮依然高挂,这些都写出诗人出发之早。

(2)诗歌尾联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 【答案】 比喻,将月亮比作一种玉器(珪),突出了早行时月光的皎洁,表达了诗人远行时的孤独寂寞之感。

【解析】 本道题考查学生对诗歌修辞手法和情感内涵的分析能力。“独吟三十里,城月尚如珪”一句中的“如”是一个明确的提示,表明本句使用了比喻修辞。“月”和“珪”是本题和喻体的关系,以“珪”这种玉器作比,突出了月光的皎洁。说自己已经走出了三十里,天上的残月依旧高悬,极力说明行路之早,表达了远行时的孤独寂寞之感。

二十三、(2017·江苏宿迁)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5分)

晴 杜甫

久雨巫峡暗,新晴锦绣文。 碧知湖外草,红见海东云。 竟日莺相和,摩霄鹤数群。

...

野花干更落,风处急纷纷。

【注】①本诗是诗人流落蜀中时所作。②文:花纹,图案。

(1)这首诗的颔联和颈联是如何描写景物的?有何作用?(3分)

【答案】选取典型的景物,发挥想象,动静结合(视觉听觉相结合、远近结合、虚实结合)(任写两点即可),写出了雨后初晴的巫峡绚丽多彩,生机勃勃的景象。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写作内容。颔联“碧知湖外草,红见海东云”中,“湖外草”是眼前景,“海东云”是远处或想象景;颈联“竟日莺相和,摩霄鹤数群”中,“莺相和”是近景、听觉,“鹤数群”是远

景、视觉。据以上分析可以回答“如何描写景物的”。作者将“湖外草”“海东云”“莺相和”“鹤数群”等几种景物放在一起描写,写出了一派生机的巫峡景色。

...

(2)尾联中的“急纷纷”蕴含了诗人怎样的感情?(2分)

【答案】“急纷纷”写出了对野花纷纷凋零的怜惜(无奈、伤感)以及自己漂泊无依的忧伤(悲哀、抑郁)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诗歌感情。“急纷纷”是写“野花”“落”时的情形,作者正是对落花的无可奈何及通过“落花”这一意象表现出漂泊无依的伤感,同时结合“落花时节又逢君”一诗的意境来体会。据以上分析归纳答案。

二十四、(2017·山东济宁)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回答问题。(4分)

送别

范澄

酒尽津鼓喧,风生浦帆乱。 山回不见君,夕阳在沙岸。

【注】津鼓:古时渡口客船启行,明鼓催客。 (1)前两句描述了怎样的场景?(2分)

【答案】渡口催人启行的鼓声喧腾,风起后,客船帆影纷乱;描述了紧张忙碌的送别场景。

【解析】本题考查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想象要从诗歌描写的意境入手,要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情景,可适当使用一些修辞手法。地点:“津”(渡口);时间:“风生” 、“酒尽”;景象:“鼓喧”(催客)、“帆乱”;气氛:紧张忙碌。

(2)第四句运用了借景抒情手法,请加以赏析。(2分)

【答案】夕阳的余辉铺洒在沙岸上,借寂寥宁静之景抒发孤独落寞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的表现手法。题干中有“借景抒情”,读诗歌第四句,诗中写景“夕阳”指送别的时间已晚,“在沙岸”描写夕阳余晖映照在沙滩和岸上,没有发现人的踪迹,只能想到只有诗人留在岸上的余辉里。抒发的感情自然也可以体会出孤独寂寞之感。

二十五、(2017·山东潍坊)阅读下面的宋词,完

成12-13题。(4分)

阮郎归 初夏

苏轼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沈烟。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12.词的上片采用_________________手法,突出了环境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2分)

【答案】以动衬静(对比) 清幽(寂静) 【解析】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绿槐高柳咽新蝉”,都是具有初夏特征的景物:枝叶繁茂的槐树,高大的柳树,还有浓绿深处的新蝉鸣声乍歇,一片阴凉幽静的庭院环境。以新蝉鸣叫来衬托庭院幽静的环境。

13.试分析下片最后两句中“弄”和“碎”两字的妙处。(2分)

【答案】一个“弄”字表现出佳人戏水时天真、可爱、喜悦的情态;一个“碎”字把水珠四溅、破碎落地的动态表现得十分生动。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词中关键词的把握。赏析关键词,在记叙文中一般的答题技巧是“词本义+词文中义+内容+人物形象(心理)”,赏析诗词中的关键词也可用此技巧。下片写这个少女梦醒来以后,尽情地领略和享受初夏时节的自然风光。“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这位女主人公索性采摘荷叶后到清池边玩水。水花散溅到荷叶上,像珍珠那样圆润晶亮。可以想见,此时此刻这位少女的心情也恰如这飞珠溅玉的水花一样,喜悦,兴奋,不能自持。

二十六、(2017·湖北荆门)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5分)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③④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释】①与夏十二登岳阳楼:开元二年(公元759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同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夏十二,李白朋友,排行十二。 ②迥:渺远的样子。 ③下榻:指留宿处。 ④行杯:传杯饮酒。 ⑤回:回荡,摆动。 (1) 诗中第二联“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最妙的当属“引”和“衔”二字,请从修

辞手法的角度做简要赏析。(2分)

(2) 请结合诗意简要分析诗中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运用的表现手法及表

达作用。(3分)

【答案】(1)运用了拟人手法,赋予大雁、高山以人的情感,把愁心带走,把好月送来,表现了李白流放遇赦后的高兴心情。 【解析】此题考查诗歌的表现手法。“雁引愁心”明显是拟人;“山衔好月”中“衔”是拟物,两句结合在一起可以说使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然后结合诗句“愁心去”“好月来”反映了作者开心的状态。注意答题格式:修辞手法+将人的什么动作或情感赋予了谁+生动形象地写出什么内容+表达作者什么情感。

(2)身处岳阳楼,仿佛是在云间下榻,天上喝酒。这是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写出了岳阳楼的高耸入云,抒发了诗人豪迈奔放的情怀。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的表现手法。首先明确指出要分析表现手法及其作用。注意广义的表现手法是包括修辞手法的,所以修辞手法也可以考虑。通过分析句子,可以确定采用的是夸张的修辞手法,说表现手法也可以。答题格式同上。注意这两句诗表面看写的是“云”和“天”实际上要表现的是岳阳楼的高,从而表现李白豪迈奔放的情怀。也可以从侧面烘托的角度进行赏析。

二十七、(2017·山东莱芜)对下面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九日同姜如农王西樵程穆倩诸君登慧光阁

清 宋琬 ①

塞鸿犹未到芜城,载酒登楼雨乍晴。

山色浅深随夕照,江流日夜变秋声。 上方钟磬疏林满,十里笙歌画舫明。 空负黄花羞短鬓,寒衣三浣客心惊。

注:①芜城:扬州别称。

A.首联写塞外鸿雁尚未来到扬州,天气乍雨初晴,作者与友人登高饮酒,共度重阳佳节。 B.“山色”一联对仗工整,既写出了山色的变化,又写了时序的变迁。

C.颈联虚实结合,作者听到悠扬的钟声,忆起昔日扬州的繁华,如今繁华不再,让人伤怀。 D.这首诗笔力苍劲,意向沉郁,写出了作者年华已逝、窘迫潦倒的生活状况,表达了悲凉愁苦的感情。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的鉴赏。因为是选择题,而且是选择错误的一项,所以可以借助选项对诗歌进行正确的解读。C项中说颈联采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认为对钟声的描写是实写,对笙歌、画舫的描写是回忆,属于虚写,而且据此判断诗人是因为扬州今昔对比而产生了悲伤的感情。这种判断,与D项内容冲突,D项认为诗歌的主题是作者慨叹自己年华已逝、窘迫潦倒的生活状况。根据诗歌的最后一联可以确定D项的分析是正确的,那么C项就是错误的。颈联上下两句都是对眼前节日景象的描写,没有回忆的内容,所以不是因扬州今昔变化巨大而产生了伤感,也没有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A、B两项均没有错误。因此,可以确定答案是C。

二十八、(2017·湖北随州)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1-12题。(5分)

劝学 颜真卿 ①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注释】①五更鸡:天快亮时,鸡啼叫。 1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题目中的“劝”是勉励的意思,起统领全篇的作用。 B.首句写读书时间——从“三更”读到“五更”,极言读书之刻苦勤奋。 C.“黑发”、“白首”借指青年、老年,两相对照,突出年少勤学的可贵。 D.诗的语言平实质朴、自然流畅、琅琅上口、富有节奏感。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解答的时候,要着眼全诗,认真品读,逐项比对,找出有错误的项。B项有错误。“三更灯火五更鸡”是指勤劳的人、勤奋学习的学生在三更半夜时还在工作、学习,三更时灯还亮着,熄灯躺下稍稍歇息不久,五更的鸡就叫了,这些勤劳的人又得起床忙碌开了。第一句用客观现象写时间早,引出第二句学习要勤奋,要早起。 12. 补写下面的“劝学”诗句。(2分)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 。 (《汉乐府·长歌行》) 【答案】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解析】本题考查课外的名句的积累。诗歌和“劝学”有关,根据已经给出的前两句,联想到后面两句,准确书写即可。要注意关键字“努”“徒”的写法。“努”不要写成“怒”。 “徒” 不要写成“徙”。

二十九、(2017·浙江温州)如梦令·汉上晚步 [宋]赵长卿

何处一声鸣橹,惊起满川寒鹭。一著画难成,雪霁乱山无数。且住,且住,数遍溪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