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复习材料 - 图文 下载本文

国际金融整理 奋斗100分 专用

(三)货币分析法对贬值的分析

Md?Pf(y,i)?eP*f(y,i)当本国货币贬值,e上升,国内价格上升,实际货币需求上升,实际货币余额减少,从而对经济具有紧缩作用。

政策主张:所有国际收支不平衡,本质上都是货币的原因,因此,国际收支不平衡可以通过货币政策解决;为平衡国际收支而采取的货币贬值、进口限额等,只有当它们的作用是提高货币需求,尤其是提高国内价格水平时,才能改善国际收支。

4.§外债:是在任何给定的时刻,一国居民所欠非居民的已使用而尚未清偿的具有契约性偿还义务的全部债务。

外债指标:外债的衡量指标 1.偿债率 当年应偿还本金与利息偿债率??100% 当年商品与劳务出口收入

偿债率的警戒线为:25% 2.债务率

当年年末外债余额

债务率??100%当年商品与劳务出口收入

债务率的警戒线为:100% 3.负债率

负债率的警戒线为:20%

5.§货币危机:投机冲击导致一国货币大幅度贬值,抑或迫使该国金融当局为保卫本币而动用大量国际储备或急剧提高利率。 6.§第一代货币危机模型——克鲁格曼 (一)假设前提——开放小国 1.货币需求固定不变

2.货币供给由央行国内信贷与持有的外汇储备构成 3.国内信贷以稳定速度增长

结论:外汇储备随国内信贷的增长而持续流失,当一国储备水平低于最低界限时,政

负债率?当年年末外债余额?100%GDP国际金融整理 奋斗100分 专用

府将宣告放弃平价,本币大幅贬值后自由浮动。

考虑完全信息,投机者为防止因固定汇率制的崩溃而可能导致的损失,在储备降到最低限之前就会对固定汇率制度进行冲击。 (三)特点

1.在货币危机的成因上,这一货币危机的发生是由于政府不合理的宏观政策引起的。 2.在货币危机的发生机制上,投机冲击导致储备急剧下降为零是这种货币危机发生的一般过程。

3.在货币危机的防范机制上,紧缩性财政货币政策是防止这种货币危机发生的关键。 7.§奥波斯特菲尔德的第二代货币危机模型 (一)基本思想

货币危机的发生不是由于机构及基础的恶化,而是由于贬值预期的自我实现作导致的。贬值预期之所以能自我实现,名义利率机制发挥的关键性作用。 (二)主要内容

政府被迫放弃固定汇率制,原因一定是提高利率来维系固定汇率制的成本大大高于维持固定汇率之所能获得的收益。 1.提高利率的成本 (1)加大债务负担 (2)不利于银行稳定经营 (3)紧缩经济 2.维持固定汇率的收益 (1)促进国际贸易和投资

(2)发挥“名义锚”的作用,遏制通货膨胀 (3)获得政策一致性的声誉

国际金融整理 奋斗100分 专用

(三)特点

1. 成因上与国际短期资金流动独特的运动规律有关,主要是由于市场投机者的贬值预期心理造成的。

2. 发生机制上,政府为抵御投机冲击而持续提高利率直至最终放弃固定汇率制是这种货币危机发生的一般过程。 8.§第三代危机模型 (一)金融过度说

在金融中介机构无法进入国际市场时,过度的投资需求并不导致大规模的过度投资,而会形成市场利率的提高。当金融中介机构可以自由进出国际金融市场时,过度的投资需求就会通过金融中介机构的借贷行为而转化为证券金融资产和房地产的过度积累,一旦外部条件合适,导致危机爆发。 (二)道德风险说

政府提供担保,鼓励银行向企业发放贷款,形成隐性财政赤字。银行坏账形成银行危机进而诱发货币危机。

第五章 汇率决定理论

1.§汇率与价格水平的关系:购买力平价说 一、概论(一)理论基础 一价定律和货币数量论 (二)基本思路

纸币本身没有价值,但却代表着一定的价值,可以在货币发行国购买一定量的商品,但不同国家的单位货币所代表的价值是不同的。 (三)基本观点

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决定两国货币汇率的基础是两国纸币所代表的购买力。汇率是两国物价对比,即两国货币所代表的购买力之比。 二、一价定律 (一)前提

1.位于不同地区的该商品同质; 2.该商品的价格能够灵活调整 (二)内容

国际金融整理 奋斗100分 专用

按照价格差异可否通过地区间的套利活动来消除,将所有商品分为两类:可贸易商品和不可贸易商品。

如果不考虑交易成本等因素,则同种可贸易商品在各地的价格都是一致的。可贸易商品在不同地区的价格之间存在的这种关系称为“一价定律”。 (三)开放经济下的一价定律 1.商品跨国交易的特点

(1)开放条件下,可贸易商品在不同国家的价格比较必须折算成统一的货币; (2)进行套利活动时,除商品买卖外,还同时产生了外汇市场上相应的交易活动 2.内容:当不存在运输费用和人为的贸易壁垒时,同种可贸易品商品在不同国家用相同货币表示的售价相等

PPP的基本形式 (一)绝对购买力平价 1.假设前提

(1)对任何可贸易商品(后扩展至所有商品),一价定律都成立 (2)在两国物价指数的编制中,各种可贸易商品所占的权重相同 2.形式

(二)相对购买力平价 1.假设前提

交易成本(运费、关税、贸易配额等)的存在和不同商品权重的差异,使各国一般价格水平以同一种货币计算时存在一定的偏差——弱购买力评价

2.基本思路

虽然市场的不完全导致不同国家同质产品的价格不相等,但只要影响因素(成本、权重)未变,同质产品的价格变动率应该相等

pi?e?p*ie?p/p*e???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