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氢装置开工方案 下载本文

8.8.4 高压系统流程确认

(1) 催化剂装填好后,确认反应器进出口等各处所加盲板拆除或复位,流程畅通。 (2) 确认高压气密流程畅通,下列部位隔离: 序号 1 2 3 4 5 6 7 9 10 11 12 13 14 序号 1 2 3 (3) 确认下列高压串低压部位,后路流程畅通 部位 部位 确认人 序号 确认人 部位 确认人 确认人 序号 部位

(4) 确认流程正确 序号 1 2

(5) 确认所有工艺、仪表高压放空阀加高压丝堵。 部 位 确认人 序号 部位 确认人

8.8.5 系统氮气置换、气密 (1)氮气充泄压、置换 序号 ① 任务 确认人 备注 ② ③ 反应系统抽真空置换。在蒸汽喷射泵EJ-101附近的管线上安装真空压力表,检查压力表的准确度、精密度是否符合要求(要求至少0.5级); 隔离系统中的有关压力表要关闭底手阀,免受损伤;隔离循环氢压缩机,防止抽真空期间损坏密封; 调通P-102出口氢气吹扫线,确保在置换过程中此管线吹扫干净,确保E-101A/B/C管壳程压差不超过3.5MPa; 引1.0MPa蒸汽,脱水排凝后入蒸汽喷射泵,启动消音器,将高压回路抽真空至100mmHg,停真空喷射泵,检查反应系统的泄漏情况,保持整个反应系统真空状态至少1小时,记录真空压力表的读数; 用氮气破真空,并保持微正压0.04MPa。氮气的注入点为:新氢压缩机出口管线;高压原料泵出口管线;循环氢压缩机出入口管线; 重复上述抽真空及破坏真空三次; 在真空状态下进行试压泄漏,要求抽真空到100mmHg时,停止抽真空后,30分钟内真空度下降不大于500Pa,即为合格 在抽真空的同时,进行大部分反应系统的氮气置换; 在循环氢压缩机的出入口引入氮气,通过机体上的放空线排空,如此进行三次,分析机体内的氧含量低于0.5?%,将放空线关闭;用上述同样方法,将新氢压缩机进行氮气置换;在新氢机、循环机全部氮气置换合格后,并入反应系统; 从新氢压缩机入口引入氮气,以0.3~0.5MPa/h的速度,使系统缓慢升压到0.6MPa,停止向系统冲压。打开高分紧急放空阀,置换系统;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重复上一条步骤三次,采样分析系统中气体的氧含量,若低于0.5?%,置换合格。 (2)0.5、4.0MPa等级气密 序号 任务 从循环氢压缩机出口DN80的8.0MPa氮气线向反应系统引氮气,向高压系统充压至0.5MPa(以冷高分压力PI-131① 为准),进行高压系统0.5MPa等级气密,用肥皂水进行气密检查(包括新氢系统),直至捉漏合格为止。 氮气0.5MPa气密合格后,利用循环机出口8.0MPa氮气线② 继续向高压系统充压至4.0MPa后,用肥皂水进行气密检查。 反应系统在4.0MPa压力下做静压试验,8小时,压降小③ 于0.07MPa/h气密合格后,否则重新检查。 (3)8.0.0MPa等级气密 ? 确认人 备注

序号 ① 任务 调通D-110入口8.0MPa氮气盲板,正常投用D-110,注意D-110压力不要超过4.0MPa 4.0MPa压力等级下气密合格后,依次向6.0MPa和8.0.0MPa升压(第一次开工氮气升压气密,不启动C-102,反应系统在氢气环境下运行之后,则必须先升温后升压)。 对于新氢压缩机,利用新氢机三返一线,控制好新氢压缩比,防止其填料、阀片温度超高,同时可适当提高新氢机入口压力来降低新氢机的压缩比。 反应系统压力在8.0.0MPa等级下做静压试验,压降小于0.07MPa/h气密合格后,否则重新检查。(若C-101在氮气工况下还可将系统压力升的更高,那反应系统可做更高压力等级的气密) 反应系统通过UV-115B降压至2.225MPa,进行下一步的催化剂干燥。 确认人 备注 ② ③ ④ ⑤ 8.9 催化剂干燥与急冷氢试验方案

绝大多数加氢催化剂都以氧化铝或硅氧化铝作为载体,这是一种多孔物质,吸水性很强,一般可达1~3%,最高可达5%以上。催化剂含水至少有两点危害:首先,当潮湿的催化剂与热的油气接触升温时,所含水分迅速汽化,这时反应器底部催化剂床层还是冷的,下行的水蒸汽被催化剂冷凝吸收要放出大量的热,导致催化剂机械强度受损,从而导致床层压降增大,威胁生产;其次,这种反复汽化、冷凝的结果,还会降低催化剂的预硫化效果,从而影响催化剂的活性。因此,在催化剂进行预硫化前要进行氮气干燥脱水。 8.9.1 催化剂干燥的准备工作 任务 确定催化剂干燥流程,严格禁止氢气、瓦斯气、各种油品① 等串入反应系统。隔离点与上步气密隔离点相同。 分析装置内氮气的组成,要求循环氮气的组成为:纯② 度>99.5v%;水含量 <300PPm;氢+烃 <0.3v%;氧含量 <0.3v%。 确定切水点。主要在高压分离器D-105处切水,在D-103③ 处也应定时放水。催化剂干燥前应将D-103、D-105内的存水排放干净,同时再一次排放各低点存水。 ④ 准备好计量水的工具(如磅称、水桶、量筒1000ml等) 8.9.2 催化剂干燥阶段操作条件 (1)操作条件

冷高分压力:2.5MPa;系统环境:氮气环境 (2)催化剂干燥程序

入口温度 升温速度 系统压力(MPa) (℃) (℃/h) 2.225 升温至50 10 2.5 50~150 10 150 恒温 2.5 150~250 10 2.5

序号 确认人 备注 时间 (h) 升温 升温 8h 升温 8h 250 恒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