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干部在线学习系列课件 http://www.yngbzx.cn
过程。所以还是恩格斯讲的对,世界是作为过程而存在的,是一个过程的集合体。这是唯物辩证法关于发展的第一个基本观点。
唯物辩证法关于发展的第二个基本观点,讲的是发展是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或者说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这主要是从发展的形式上面来理解。发展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叫渐变,也就是量变,一种是飞跃,也就是质变。发展是从旧质向新质的一种飞跃,也就是渐进过程的中断,从而体现为量变和质变的统一。这样就涉及到两个概念,一个叫量,一个叫质。
什么叫量?量指的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等这样一些可以用数量来表示的规定性,它包括空间上的排列组合方式等,这都是量的规定性。谈任何事物离不开量的概念。我们古人经常说心中有数,这个数就是量,量的规定性。
除了量之外,任何事物也有质的规定性,什么叫质呢?质就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本质规定性。质这个东西是本质性、根本性,一个事物质在事物就在,质不在了事物就不在了,我们说一个共产党员,腐化堕落了,他的本质变化了、性质变了,就不是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了。
除了量和质之外,唯物辩证法在谈发展的时候,还要讲一个概念叫度。什么叫度呢?度就是量和质的统一,这个统一就叫度。我们古话说的注意分寸、掌握火候,这个分寸这个火候就是杜,俗话说民族不能大,自由不能化,老公老婆吵架不能过夜。这就是讲的度,讲的分寸的问题。本来是好药,但是你吃过了头,吃多了,造成的伤害叫什么?过犹不及。
习总书记最近常说一种思维方法,叫底线思维。底线思维的哲学基础,就是度的思想。所谓底线思维,就是凡是要从坏处准备,朝好的方面去努力,要争取最好的结果,把握工作的主动权。底线思维说到底就是一种适度的原则,体现了度两个关键点的统一,是底和顶的统一,只有守底才能够盯顶,这是度两个关键点的统一。
事物的发展,可以说就是这样量变,然后经过一定的量变发生质变,然后在质变的基础上开始产生新的量变,这样不断的相互转化、相互交替构成了事物发展的过程。中国的改革走得就是一条渐进性改革的道路,首先从农村开始,再逐步扩展到城市,总体来看走的比较平稳,没有发生大的社会动荡。当然综合的改革也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过程,通过渐进性的改革,我们国家实现了从传
9
云南省干部在线学习系列课件 http://www.yngbzx.cn
统的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这样一个历史性的大跨越,这是一个质变的过程。所以分析中国的改革,需要从量变和质变的统一当中去把握,具体来说,中国的改革有两个特点:
一个是先立后破,以新化旧。这可以说鲜明的体现了中国改革的特点,量变和质变、渐进和飞跃的统一。我们首先是建立一些新的东西,然后用这些新东西去挤压、去抗衡、去打破原来那些传统的旧东西。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做大了蛋糕,增加了社会总产出,从而实现了有人受益,而无人受损的双赢和多赢格局。这可以说是中国改革的第一个特点,先立后破,以新化旧。
中国改革的第二个特点,就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有机结合。比如中国的农村改革,就是农民先干出来。70年代末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开始按照法律,那是违法,一直到1992年,才在《宪法》当中明确规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社会主义的,才给予他一种合法的地位。我们的农村改革,可以说是先从底层干出来,是自下而上的一个过程。
同样民营企业、乡镇企业等,也不是我们事先设计出来,而是由一大批草根企业家干出来的。邓小平和我们党充分尊重和推广民间这样一种自发的创造,才有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民营企业、乡镇企业这样一种蓬勃的发展,才会有中国改革开放光辉的今天。这是中国改革一个显著的特点,量变和质变的统一,这是关于世界永恒发展的第二个观点。
关于世界永恒发展的第三个观点,讲的是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事物发展的前进性指的是事物发展的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这是主席说的前途是光明的。事物发展的曲折性指的是事物发展道路是迂回的,甚至有时会倒退,这就是主席讲的道路是曲折的。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