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整理)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2单元第4课第3框《诚实守信》省优质课获奖教案 下载本文

课题 第四课 社会生活讲道德 第三框 诚实守信 计划课时 授课时间 1课时 第七周 第1节 一、学习目标 1. 知道诚信的含义。 导学案 2. 了解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对个人、对企业、对国家和 重点、难点:诚信的重要性;践行诚信的做法。 三、课前准备 (一)知识预习 1.认识诚信(P41) 2.诚实守信对个人、企业、国家的意义?(P42——43) 3.如何践行诚信?(P43——45) 问题探究 (学情诊断) 1.从上面的故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发? 2.举一个生活中类似的例子,与同学分享。 探究活动三:企业生存之道 1.企业诚实守信会带来那些好处? 2.如果企业诚信缺失会带来那些危害? 探究活动一:阅读教材41页的图片既材料回答问题: 1.你怎么看待小方的行为? 2.我们如何避免出现类似的行为? 探究活动二:阅读课本42页小故事回答问题: 社会的重要性。 3. 明白用实际行动践行诚信。 二、预习要点

探究活动四:阅读课本44页的探究与分享回答问题: 1.你是否赞同上述同学的观点?说说你的理由。 2.结合一个典型案例,分析说明应该如何处理诚信与隐私的关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知道诚信的含义。 (知识目标) 2.知道诚信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基本的民法原则。 3. 理解诚信对个人、企业和国家的重要性。 4. 知道如何用实际行动践行诚信。 提过程与方法 1. 认识在社会生活中失信给个人和社会造成的危害,高辨别能力。 (能力目标) 情感、态度1. 感受诚信做人做事的美好,树立诚信价值观。 价值观(德2. 树立诚信意识,珍惜个人诚信记录。 育目标) 3. 积极参与社会诚信建设,为营造诚信的社会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方法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践行诚信,会处理两难问题。 理解诚信对个人、 探究法、讲授法、小组活动…… 教学过程 教师个性化修改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导入【故事】济阳富商的故事 新 明代政治家军事家刘伯温的《郁离子》中记载了这课 样一个故事:济阳有个商人过河时船沉了,他大声呼救,有个 渔夫闻声而致。商人喊:“我是济阳最大的富翁,你若能救我,给你100两金子”。待被救上岸后,商人却翻脸不认账了。他只故事:给了渔夫10两金子。渔夫责怪他。富翁却说:“你一个打鱼的,济阳富一生都挣不了几个钱,突然得十两金子还不满足吗?”渔夫只商的故事。 得怏怏而去。可后来那富翁又一次在原地翻船了。有人欲救,那个曾被他骗过的渔夫说:“他就是那个说话不算数的人!”于 是商人被淹死了。 【设计意图】以故事导入教学活动,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中,同时让学生感悟诚实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体会诚实的重要性,引出课题“诚实守信”。 讲一、诚信无价 解新(一)诚信的含义 课 阅读教材41页,思考:诚信的含义。 (1)诚信就是诚实、守信和信任。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一项民法原则。 教师总结:诚信就是诚实、守信和信任。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个人层面的一个价值准则,是一种道德规范和品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也是一项民法原则。民法意义上的诚信原则,更强调人们在社会活动中讲信用、守诺言、诚实不欺。 (二)诚信的重要意义 【活动一】观看诚信中国宣传片,思考以下问题 1.国家为什么要拍摄这样一部宣传片? 2.诚信有什么重要意义?(个人、企业、社会) 学生分享:略 进一步解读作为民法原则的“诚信”

【设计意图】 通过视频让学生结合实际生活体会诚实的重要性。 过渡:诚信十分重要,但不是人人都能做到诚信。 精简问题,让设问更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活动二】观看视频,思考企业的生存之道 1.吴家东院几起几落,屹立不倒靠的是什么? 2.今天人们常说“无商不奸”,你认为企业生存靠的是什么? 【设计意图】突破难点,理解诚信乃企业的无形资产。 教师总结:诚信的重要意义: (1)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是我们融入社会的“通行证”。 (2)诚信是企业的资本,是企业的无形资本和标识。 (3)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 二、践行诚信 【活动三】寻找身边的诚信榜样 在认识的人当中,有哪些人在诚信方面可以做我们的榜样?Ta是怎么做的? 生: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