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2 下载本文

沉没成本是决策无关的;你必须支付,无论你如何选择.

FC是一种沉没成本:厂商必须支付不变成本,无论是生产还是关闭. 所以,FC应该与关闭决策无关。

14.2.5 企业退出或进入一个市场的长期决策

厂商长期的退出决策

退出市场的成本:收益损失= TR,退出市场的收益:成本节约= TC ( 长期中FC 为0) 所以,如果TR < TC,厂商退出 两边同时除以 Q ,厂商的决策原则为:

成本 如果 P < ATC ,退出

MC长期中,如果TR > TC,新厂商进入市场就

有利可图 两边同时除以Q,厂商的进入 决策为: LRATC 如果 P > ATC ,进入

厂商的LR 供给曲线是LRATC 以上的 MC 曲线的一部分

Q

14.2.5 企业退出或进入一个市场的长期决策 PMC利润=TR—TC=(TR/Q—TC/Q)×Q=(P—ATC)×Q

利润企业通过生产价格等于边际成本时的产量使利润最大化,

因此图示矩形面积即企业的利润。在有亏损的情况下, P2P利润最大化意味着亏损最小化,所以同样可以通过使生产 1价格等于边际成本的产量来实现这一目标。在这种情况下, 企业的收益不足以弥补其平均总成本,企业将选择退出市场 ATC

14.3 竞争市场的供给曲线

PQ(厂商)

MCATCP市场供给: 假设 ATC 1现有厂商和潜在进入者都具有相同的成本. P 每个厂商的成本不随其他厂商的进入或退出市场而发生变动.

市场上厂商的数量,短期内固定(由于不变成本)长期中变动(由于自由进入和退出)

Q(厂商) 14.3.1 短期SR 市场供给曲线:有固定数量的市场供给曲线

只要 P ≥ AVC,每个厂商生产其利润最大化的产量,其中 MR = MC 。 请回忆:在每一个价格上,市场供给量是所有厂商供给量的总和。 例子:1000 相同的厂商,在每个P,市场Qs = 1000 x (一家厂商的 Qs) 市场单个厂商PSP MC

P3P2P1102030AVCP3P2P1

Q(市场)Q(厂商)

10,00020,00030,000

14.3.2 长期:有进入和推出的市场供给

长期中的进入和退出

在LR,厂商的数量由于进入和退出发生变动。如果现有厂商获取正的经济利润,新厂商进入,SR市场供给向右移动。使P下降,减少利润和延缓进入。如果现有厂商处于亏损状态,某些厂商退出,SR市场供给向左移动。P提高,减少留下来的厂商的亏损额 零利润条件

长期均衡:进入或退出过程完成,此时留下的厂商必定获取零经济利润。 利润=(P-ATC)×Q

所以当且仅当P = ATC,零经济利润。此时厂商在 P = MR = MC 下生产,所以零利润条件是 P = MC = ATC.请回忆:MC在ATC最低点与ATC 相交。因此,长期中,P = ATC 最低点 当价格高于平均总成本,利润为正,就鼓励了新企业进入;价格低于平均总成本,利润为负,鼓励一些企业退出。只有当两者被推到相等时,进入和退出过程才结束。因此,在可以自有进入和退出的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中,企业一定是在其有效规模上运营。市场中的企业总会自发调整,一是价格等于最低的平均成本,而且,在这种市场价格时,有足够的企业可以满足所有需求。 LR 市场供给曲线

长期中,典型的厂商获得零利润. LR 市场供给曲线是一条水平线:

厂商P = ATC最低点.完全有弹性

PMC市场 PLRATC

P= ATC长期供最低给 点 QQ(厂商)

(市场)

14.3.3如果企业利润为零,为什么他们要留在市场上

请回忆,经济利润=收益-所有成本(包括隐性成本,如自己的时间和货币的机会成本)。 在零利润均衡状态下,厂商获得足够的收益以弥补这些成本,会计利润(机会成本)是正的

14.3.4 短期与长期的需求移动 需求增加SR和LR 效应

P市场 P开始,厂商处于长期均衡…1,2 MCS1

ATC P1长期P1供给

D1Q(厂商) Q Q1(市场)

…然后需求增加,提高 P,…3 …导致厂商出现SR利润

市场 PPS1 MC

利润BATC P2P2A长期 P1供给P1

D2 D1Q QQ1Q2(市场)

(厂商)

随着时间推移, 利润引起进入,向

…使得利润趋向于零,恢复到长期均衡 右移动 S , 减少P…

市场P S1市场PS1

S2B P长期2ACP1长期 P1供给供给 D2D1D1

QQQQQQ1(市场) 123(市场)

市场达到新的均衡,即C点,价格又回到了P1但是产量增加到Q2每个企业仍然在其有效规模上生产,但由于有更多企业进入,所以产量和销售量提高了。

14.3.5 为甚长期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企业进出和退出长期市场供给曲线是完全有贪性的,长期市场供给曲线在平均总成本最低时为一条水平线。我们分析的精髓是存在大量潜在进入者,其中每一个都面对同样的成本。当物品需求增加时,长期的结果是企业数量和总供给量增加,而价格没有发生任何变化。 有两个原因可使之有可能向右上方倾斜。

1. 一些用于生产的资源数量可能是有限的。例如土地,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成为农民,土地

的价格上升,增加了所有农民的成本。因此,农产品需求增加不能在农民的成本不增加的情况下引起供给量的增加,这就意味着价格要上升,结果,甚至在农业可以自由进入的情况下,市场供给曲线也向右上方倾斜

2. 不同企业可能有不同成本。为了增加供给量,就要吸引新进入者,犹豫着希望新进入者

成本较高,要是市场对他们有利,就必须提高价格,因此向右上方倾斜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企业有不同的成本,一些企业甚至在长期中也能盈利。在这种情况下,市场价格代表边际企业的平均成本,这些企业转到零利润,但成本更低的赚到正利润。企业进入并没有消除这种利润,因为要想成为进入者的企业的成本高于已有的企业。只有在价格上升是市场对他们有利时,高成本企业才会进入。

由于这两个原因,提高价格对于引致更大的供给量可能是必要的,在这种情况下,长期市场供给曲线会向右上方倾斜而不是水平的,这表明要生产较大的供给量,较高的价格是必须的。但是关于进如和退出的基本结论仍然是正确的:由于企业在长期中比在短期中更容易进入和退出,所以长期供给曲线一般比短期供给曲线更富有弹性。

14.4结论:竞争性市场的效率

利润最大化:MC = MR 完全竞争:P = MR 所以,在竞争性均衡中:P = MC

请回忆,MC是生产边际单位的成本。P是买者给予边际单位的价值。 所以,竞争性均衡是有效率的,最大化总剩余。 当你向一个竞争市场中的企业购买一种物品时,可以保证你支付的价格接近于生产那种物品的成本。特别是,如果该市场中的企业是竞争的和利润最大化的,则一种物品的价格等于生产这种物品的边际成本。此外,如果企业可以自由的进入和退出市场,价格还等于可能的最低平均成本。

第七篇 深入研究的论题

第二十一章 消费者选择理论

21.1 预算约束:消费者能买的起什么

第一节 消费者行为理论概述 一、欲望和效用的概念

消费者又称为居民户或家庭,是指能作出统一消费决策经济单位,消费者是理性的。 商品能够满足消费者的欲望。欲望无限性,受到满足手段的制约,因而才有选择。 效用是消费者对消费商品或劳务满足自身欲望能力的一种主观心理评价。 二、基数效用和序数效用,都是说明消费者选择的理论 基数效用论:假设效用可以计量,采用边际效用分析方法。 序数效用论:假定效用可以排序,采用无差异曲线分析方法 三、边际效用分析方法与消费者均衡 ? 基数效用论的假定:

消费者消费商品或劳务所获得的满足程度即效用可以用1 、2 、3… 等基数加以表示。 随着消费者消费商品或劳务数量的增加,满足程度或效用总量一般是增加的,但消费者每增加一单位商品或劳务的消费所获得的满足程度逐渐下降。 ? 总效用和边际效用的概念

总效用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消费者从消费商品或劳务中所获得的满足程度的总量,记为TU。 边际效用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消费者从增加一单位商品或劳务的消费中所得到的效用增加量,记为MU。

数量总效用边际效用?TUMU= 稀1?Q缺1010

性?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9、219效是指边际效用随着消费数量的增加而递减。 3827用原因是,消费者优先安排最重要的需要,同时消 与3474价费者接受到的重复刺激的程度越来越弱。

值6405只能通过―内省‖的方法验证。

6455边际效用递增的特例:

癖好:酒仙;集成:集邮者收集一套邮票 7494 8523总效用和边际效用曲线

9542

1 5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