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当x取何值时,y取得最大值,并求出这个最大值.
24.如图,一次函数y1=kx+b(k≠0)与反比例函数y2?(a,﹣2).
m(m≠0)的图象交于点A(﹣1,6),Bx
(1)求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根据函数图象,直接写出不等式
m?kx?b的解集. xk2交于点A(3,1)、B(-1,n),y1交y轴于点x25.如图,一次函数y1?k1x?b,与反比例函数y2?C,交x轴于点D.
(1)求反比例函数及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2)求△OBD的面积;
(3)根据图象直接写出k1x?b>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B B A B A C A C C D 二、填空题 B B k2的解集. x13.二 14.x≠-15.(1)1 3717 9(2)见解析. 16.
256 8117.x>2或x<0 18.三、解答题
19.(1)抽出a使抛物线开口向上的概率为率为
1;(2)抛物线y=a(x﹣2)2+c的顶点在第四象限的概32. 3【解析】 【分析】
(1)三张牌中正数只有一个3,求出a为正数的概率即可;
(2)根据题意列表得出所有等可能的情况数,找出符合题意的情况数,即可求出所求概率. 【详解】
(1)∵共有3张牌,只有1张是正数, ∴抽出a使抛物线开口向上的概率为(2)画树状图如下:
1; 3
由树状图知,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2,﹣2),(2,3),(2,﹣1),(2,3),(2,﹣2),(2,﹣1)共6种可能结果,
其中,顶点在第四象限的有4种结果,
所以抛物线y=a(x﹣2)+c的顶点在第四象限的概率为【点睛】
此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平面直角坐标系点的坐标特征,列表法与树状图法求概率,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当a>0时,抛物线开口向上,当a<0时,抛物线开口向下. 第四象限内点的坐标特征为(+,-). 20.2+2. 【解析】 【分析】
依次计算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零次幂,去绝对值,负整数幂,再合并即可. 【详解】 原式=2×
2
42?. 63
1+1+2-1+2-1 2=2+2 【点睛】
本题运用了实数的运算法则和三角函数的特殊值,注意运算的准确性.
21.(1)中位数a=6;(2)小英属于甲组学生;(3)①乙组的总体平均水平高;②乙组的成绩比甲组的成绩稳定;(4)随机抽取两名学生参加全市古诗词朗诵竞赛,恰好是乙组学生的概率为【解析】 【分析】
(1)由折线图中数据,根据中位数的定义求解可得; (2)根据中位数的意义求解可得; (3)可从平均数和方差两方面阐述即可;
(4)首先根据题意列表,然后求得所有等可能的结果与两名学生恰好是乙组的情况,再利用概率公式即可求得答案. 【详解】
(1)由折线统计图可知,甲组成绩从小到大排列为:3、6、6、6、6、6、7、9、9、10, ∴其中位数a=6,
(2)∵甲组的中位数为6,乙组的中位数为7.5,而小英的成绩位于小组中上游, ∴小英属于甲组学生;
(3)乙组学生成绩的平均分b=(5×2+6×1+7×2+8×3+9×2)÷10=7.2; ①乙组的平均分高于甲组,即乙组的总体平均水平高; ②乙组的方差比甲组小,即乙组的成绩比甲组的成绩稳定; (4)列表得: 甲1 甲2 甲3 乙1 乙2 甲1 甲2 甲3 乙1 乙2 1. 10(甲2,甲1) (甲3,甲1) (乙1,甲1) (乙2,甲1) (甲3,甲2) (乙1,甲2) (乙2,甲2) (乙1,甲3) (乙2,甲3) (乙2,乙1) (甲1,甲2) (甲1,甲3) (甲2,甲3) (甲1,乙1) (甲2,乙1) (甲3,乙1) (甲1,乙2) (甲2,乙2) (甲3,乙2) (乙1,乙2) ∵共有20种等可能的结果,两名学生恰好是乙组的有2种情况, ∴随机抽取两名学生参加全市古诗词朗诵竞赛,恰好是乙组学生的概率=【点睛】
本题考查了列表法与树状图法:利用列表法或树状图法展示所有等可能的结果n,再从中选出符合事件A的结果数目m,然后利用概率公式计算事件A的概率.也考查了折线统计图以及中位数与方差的定义. 22.(1)详见解析;(2)2?42; 【解析】 【分析】
(1)如图1,作辅助线,构建全等三角形,证明△DNM≌△CNE(AAS),得DM=CE,证明∠BMN=∠E=67.5°,可得结论;
(2)如图2,当N与C重合时,BC=BM,设AB=x,则BM=BC=2x,表示DM的长,根据三角函数定义可得结论;
21=. 2010(3)如图3,延长MN、BC交于点G,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定义可得BM的长,即是BG的长,设CG=m,则DM=2m,表示BC的长,列方程可得结论. 【详解】
(1)证明:如图1,延长MN、BC交于点E,
∵四边形ABCD是矩形,
∴AD∥BC,AD=BC,∠ABC=90°, ∴∠D=∠NCE,∠DMN=∠NEC, ∵N是DC的中点, ∴DN=CN,
∴△DNM≌△CNE(AAS), ∴DM=CE,
∵BM平分∠ABC,∠ABC=90°, ∴∠ABM=∠MBE=45°, ∵AD∥BC,
∴∠AMB=∠EBM=45°, ∴∠BMD=180°﹣45°=135°, ∵MN平分∠BMD,
∴∠BMN=∠DMN=67.5°, ∴∠E=∠DMN=67.5°, ∴∠BMN=∠E=67.5°, ∴BM=BE=BC+CE=AD+DM;
(2)解:如图2,当N与C重合时,
由(1)知:∠BMC=∠DMN=∠BCM, ∴BC=BM,
设AB=x,则BM=BC=2x, ∵AD=BC, ∴DM=2x﹣x, Rt△DMC中,tan∠MCD=
DM?DC2x?x?2?1; x(3)解:如图3,延长MN、BC交于点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