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都适度从紧的效应已强烈地显现出来,那就是市场低迷,物价下跌;内需严重不足。
内需和外需都不足,怎么办?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敏锐地把握了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针对国际经济环境严峻和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的困难局面,果断地把宏观调控的重点,从实行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治理通货膨胀,转为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这种积极的财政政策主要内容就是通过发行国债,支持国家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以此来拉动经济增长。我国始终坚持经常性预算不打赤字,建设性预算不突破年初确定的规模。在银行存款增加较多,物资供给充裕,物价持续负增长,利率水平较低条件下,发行国债搞建设既可以利用闲置生产能力,拉动经济增长,又可以减轻银行利息负担,也不会引发通货膨胀,可谓一举多得。1998年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当年就增发了国债1 000亿元,国债投资带动了万亿元的基础设施建设,由此拉动GDP增长2.5个百分点。这为克服亚洲金融危机影响,推动经济增长立下了汗马功劳,中国也成为当年亚洲地区惟一保持经济较高增长速度的国家。
为了继续保持经济增长,从1999年到2001年,我国每年增发国债都在500亿元以上。南水北调、西电东送、西气东输、西部大开发等跨世纪工程也得以启动,这对增强中国经济增长后劲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不仅如此,中国积极财政政策在过去6年间,平均每年增加就业岗位120万~160万个,6年共增加就业700万~l 000万人,为促进社会稳定也做出了重大贡献。
当然,积极财政政策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自从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以来,我国预算赤字也就一直处于较快上升之中,从1997年底的1 131亿元,2003年底已增至3198亿元,增长近2倍。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即赤字率已由1998年的1.2%上升到2002年的3%,达到了国际普遍认同的债券警戒线水平。
2003年下半年起,我国经济形势开始发生显著变化:如果说原来地方政府、企业投资积极性不高,从而需要中央政府以积极推行财政政策的话,那么,到2002年下半年开始,我国许多地区已显现出一股投资过猛的热浪,而且结构很不合理,其中钢铁、水泥、电解铝和高档房地产投资增长特别快,这些行业的投资中,中央政府所占的比例已很小,主要是地方政府和企业进行的投资。例如投资于钢铁的资金有76.1%是企业自筹,财政资金仅占很小比例。这一方面表明,前所实
施的积极财政政策不仅已使整个国民经济走出了通货紧缩,而且对整个社会的投资环境和投资氛围已产生明显的催化作用;另一方面也表明,积极财政政策在我国这一特定历史阶段该完成的历史任务已经完成。不仅如此,从1998年到2002年底和2003年初这些年间,我国民营资本已有长足发展,全社会的固定资产投资应当逐步由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自己去进行,“如果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扩大中央投资,大规模发行国债”则势必对民间投资产生“挤出”和抑制作用,因为财政投资一般不赢利,或者回收期限很长。因此,只能靠增加税收来偿还国债。在这样一些背景下,财政部审时度势,作出了要将积极财政政策向中性财政政策的及时转变。中性财政政策意味着财政投资扩张力度将减弱,适度紧缩财政资金所支持的项目,同时,对国债使用的结构和方向进行调整,由拉动投资需求转变为刺激消费需求,由拉动第二产业(制造业)转向拉动第一产业,尤其是农林和环境生态等方面。当然,为保证在建工程完工,积极财政政策淡出也需要一个过程。
试问从材料可以看出我国当前实施怎样的财政政策,其理论依据是什么?对我国当前和今后的经济发展影响如何?
2. 1997年以来,我国所实行的货币政策长期被称为稳健的货币政策,这一政策强调的是货币信贷增长与国民经济增长大体保持协调关系,但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特点和重点,因为经济形势的变化,就要求适度调整的政策实施的力度和重点。例如,从2001年11月份开始,我国居民消费物价指数开始出现负增长,经济运行出现通货紧缩局面长达14个月,这种通货紧缩不仅表现为消费需求不足,也表现为投资需求不足,整个经济增长乏力。但是,在2003年,居民消费物价指数由负转正仅一年时间,通货紧缩阴影尚未完全消散的情况下就出现了严重的投过热趋势。这种过热,主要表现在钢铁、水泥、电解铝和房地产等几个行业,而有些产业例如农业的投资还严重不足。 2003年我国钢铁、水泥、电解铝等行业投资分别增长96.6%、121.9%和92.9%,2004年第一季度钢铁、水泥、电解铝投资增长又分别达到107.2%、101.4%和39.3%,而农业投资增长率只有0.4%。其原因有几个:一是1998年以来我国多年实施积极财政政策,这些政策实施中的投资项目大多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这必然带动钢铁、水泥等行业热起来;二是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各地搞“政绩工程”;三是我国经济市场化程度提高后,利益主体也多元化,使地方政府与经济主体间形成默契与投资合力,再加上房地产行业在这几年的暴利引诱,造成钢铁、水泥等行业的异常投资冲动。固定
资产投资增长过快、规模过大以及投资结构的严重失调这两大问题,在银行信贷上;也得到了充分反映。从2003年来看,全年贷款2.8万亿元,广义M2增长达20%,这显然是过度投资导致的过度货币信贷增长。根据中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央行提出2004年广义货币M2增长17%,新增贷款2.6万亿元的指标,但第一季度货币政策实施过程中,信贷增长近20%,广义货币稳定在20%左右的水平,都高于预期目标。
钢铁、水泥、电解铝和高档房产等几个行业投资增长如此迅猛,后患无穷。最主要的有以下几方面:一是这种盲目投资,势必大大超出资源和环境承受能力,带来重要原材料和煤电油的全面紧张使经济运行绷得过紧,进一步推动整个投资规模扩张,这种投资与重工业之间的循环扩张,只会和社会消费越来越脱节,造成经济结构扭曲;各部门间严重失衡,从而经济终将从“大起”转向“大落”,从“通胀”转变为“通缩”;二是形成严重金融风险,目前我国钢铁行业资产负债率为46%,投资项目中有38%来自银行贷款;水泥行业资产负债率为54%,投资项目中有39%来自银行贷款;电解铝行业资产负债率为54%,投资项目中有48%来自银行贷款。这三个行业供需状况又如何呢?预计到2005年,我国将形成3.3亿吨钢铁生产能力,水泥产量将达亿吨以上,电解铝生产能力超过900万吨,这些产品都将大大超过需求量。例如,2005年全国电解铝的消费需求量预计为600万吨水平,供过于求50%。严重的供过于求带来的损失都会形成银行的呆账和坏账。
中央政府高度警惕地看到了这一矛盾,及时作出了调控决策。考虑到积极财政政策已到了必须淡出的时候,所以必须从货币政策方面考虑调控,前几年我国为配合积极的财政政策,在1997-1998年实行了稳健货币政策中的适度从宽,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为此,取消了贷款限额控制,下调了存款准备金,并一再降低存款利率。这样;各行各业包括上述投资过热的那些行业,不但有了极宽松的贷款环境,而且借贷成本极为低廉,这无疑为这些行业进行盲目项目投资放开了资金的水龙头。要收紧这个水龙头,央行采取了多种措施,考虑到种种因素,包括发达国家目前利率水平很低,如我国提高利率显然会使国外资金流人套利而形成人民币升值压力;还包括提高利率会加大企业利息负担(我国企业资产负债率普遍比较高)以及使股市更加雪上加霜等等。为此,央行采取了其他一系列措施:一是提高法定准备率(2003年9月21日起,把原来6%的法定准备率提高
到7%,2004年4月、25日起,再把准备率从7%提高到7.5%)。二是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从2004年4月25日起,将资本充足率低于一定水平的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率提高0.5个百分点。三是建立适中贷款浮动制度,2004年3月25日起,在再贴现基准利率基础上,适时确定并公布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贷款利率加点幅度,同时决定,将期限在1年以内用于金融机构头寸调节和短期流动性支持的各档次再贷款利率在现行再贷款基准利率基础上统一加0.63个百分点,再贴现率在现行基准利率基础上统一加0.27个百分点。四是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2004年一季度,央行通过外汇公开市场操作投放基础货币2 916亿元,通过债券市场公开市场操作(卖出债券)回笼基础货币2 810亿元,基本全额对冲外汇占款投放的基础货币。五是加强对商业银行贷款的窗口指导,促进优化贷款结构。例如,央行于2004年1月18日下发通知,要求商业银行积极采取措施,严格控制对钢铁、水泥、电解铝等“过热”行业的贷款,同时,积极鼓励和引导商业银行加大对中小企业、扩大消费和增加就业方面的贷款支持。六是积极支持“三农”经济发展,加快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例如,2004年初,通过地区间调剂,央行对粮食主要产区增加再贷款40亿元;3月份对农村信用社单独安排增加50亿元再贷款,支持信用社发放农户贷款。
可见,央行这次调控,并不是“急刹车”,而是有限制和有支持的“点刹”,该支持的支持,再配合其他一些调控措施,例如2004年4月25日国务院发出通知,提高钢铁、水泥、电解铝和房地产开发(不含经济适用房)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比例,又如国家在土地使用方面的一些严格限制等。这些调控措施很快起到了成效,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势头得到了遏制,尽管1至5月累计投资同比还是增长34.8%,但增幅比1至4月已回落8个百分点,部分投资过热的行业已明显降温。5月份全国生产资料价格总水平同比涨幅14.3%,环比回落1.4%,是持续7个月快速上涨后的首次回落。钢材价格下降尤为明显,5月份全国钢材市场价格,总水平比上月回落7.6%,相反,加强农业的政策极本地调动于农民的积极性,农业基础地位得到了加强,夏粮有望增产,将扭转连年下降的局面。整个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当然,经济生活中的突出问题还未根本解决,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增幅仍偏高,中长期贷款增加较多,煤电油运供求状况相当紧张等,因此,宏观调控任务仍很艰巨。
还有一点要看到的是,这轮宏观调控,尽管货币政策已显示出强有力的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