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第2章 下载本文

1.需求(中南财大2001研;中国海洋大学2003研) (答案) 2.有效需求(人大2002研;北京邮电大学2003研) (答案) 3.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中南财大2003研) (答案) 4.需求价格弹性(武大2002研;复旦大学1997研); 需求收入弹性(武大2003研;中央财大1998研);

需求的交叉弹性(北方交大2002研;中南财大2000研;中国海洋大学2002研;人大2000研;武大2002研) (答案)

5.替代产品(复旦大学1997研) (答案) 6.弹性系数(东北大学2003研) (答案) 7.恩格尔定律(北师大2001研) (答案)

8.吉芬商品(武大2000、2002、2003研;人大2003研;复旦大学1998、2000研)(答案)

9.蛛网模型(武大2002研) (答案) 10.均衡与非均衡(北大1997研) (答案)

名词解释

1.需求(demand):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愿意以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的数量与价格之间的对应关系。它包含两层含义:消费者既有购买的欲望,又有支付该商品的购买能力。需求表示了消费者在每个价格下消费商品数量的计划。一般说来,随着商品价格的提高,消费者消费商品的数量减少。根据定义,如果消费者对某种商品只有购买的欲望而没有购买的能力,就不能算作是需求。需求必须是既有购买欲望又有购买能力的有效需求。因此,在经济学上,需求不同于需要。后者是指人们主观上的一种欲望,前者则不但是人们的一种欲望,而且是指具有某种支付能力的欲望或需要。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是由许多因素共同决定的。其中主要的因素有:商品自身的价格、消费者的收入水平、相关商品的价格、消费者的偏好和消费者对该商品的价格预期等。

消费者的需求可以由需求表、需求曲线和需求函数等形式加以表示。所有消费者对一种商品的需求构成该商品的市场需求,它是由一系列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所有消费者的需求总量所决定的。

2.有效需求(effective demand):指改变总产出和总就业规模的决定力量。对有效需求有两种理解:①在凯恩斯主义理论中,有效需求指有支付能力的,对商品和劳务的总需求。与之相区别的是名义需求(notional demand),这种需求只是一种愿望而没有支付能力。凯恩斯认为有效需求决定经济的产量水平和就业水平。资本主义社会的失业是由于有效需求不足引起的。②在新古典综合学派的非均衡理论中,有效需求指的是商品市场和劳动市场都处于均衡状态时,即厂商提供的商品量等于居民的需求量,居民提供的劳动量等于厂商的需求量时,居民对商品的需求和厂商对劳动的需求总和。

3.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1)需求量的变动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某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在几何图形中,需求量的变动表现为商品的价格—需求数量组合点沿着同一条既定的需求曲线的运动。例如,在图2—1,当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由2元逐步上升为5元,它所引起的商品需求数量由600单位逐步地减少为300单位时,商品的价格—需求数量组合由B点沿着既定的需求曲线Qd=f(P),经过C、D点,运动到E点。需要指出的是,这种变动虽然表示需求

数量的变化,但是并不表示整个需求状态的变化。因为,这些变动的点都在同一条需求曲线上。

(2)需求的变动是指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这里的其他因素变动是指消费者收入水平变动、相关商品的价格变动、消费者偏好的变化和消费者对商品的价格预期的变动等。在图2—2,需求的变动表现为需求曲线的位置发生移动。

图中原有的需求曲线为D1。在商品价格不变的前提下,如果其他因素的变化使得需求增加,则需求曲线向右平移,如由图中的D1曲线向右平移到D2曲线的位置。如果其他因素的变化使得需求减少,则需求曲线向左平移,如由图中的D1曲线向左平移到D3曲线的位置。由需求变动所引起的这种需求曲线位置的移动,表示在每一个既定的价格水平需求数量都增加或者都减少了。例如,在既定的价格水平P0,原来的需求数量为D1曲线上的Q1,需求增加后的需求数量为D2曲线上的Q2,需求减少后的需求数量为D3曲线的Q3。而且,这种在原有价格水平上所发生的需求增加量Q1Q2和需求减少量Q3Q1都是由其他因素的变动所引起的。譬如说,它们分别是由消费者收入水平的提高和下降所引起的。显然,需求的变动所引起的需求曲线的位置的移动,表示整体需求状态的变化。

4.需求价格弹性(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指某种商品需求量变化的百分率与价格变化的百分率之比,它用来测度商品需求量变动对于商品自身价格变动反应的敏感性程度。 弧弹性的计算公式为:

点弹性的计算公式为:

需求的价格弹性的经济含义可表示为“当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需求量可能会有百分之几的变化”。这一概念是由马歇尔在解释价格与需求的关系时提出的。需求价格弹性按照其大小可分为五种:①若Ed=0,则称为该物品的需求为完全无弹性。②若0

,则称该物品的需求为相当富有弹性。大多数是奢侈品的需求。

,则称该物品的需求为完全有弹性。

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主要因素有:①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程度。一般来说,生活必需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小,奢侈品需求价格弹性大。②商品的可替代程度。如果一种商品有许多替代品,那么,该商品就富有需求价格弹性。③商品本身用途的广泛性。一种商品用途越广泛,其需求价格弹性就越大。

④商品使用时间的长短。耐用消费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大,而非耐用消费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小。⑤商品在家庭支出中所占比例。在家庭支出中所占比例小的商品需求价格弹性小。 需求的收入弹性(income elasticity of demand):

需求的收入弹性指在某特定时间内,某商品的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与消费者收入变动的百分比之比。它被用来测度某种商品需求量的相对变动对于消费者收入的相对变动反应的敏感性程度。 假定某商品的需求量Q是消费者收入水平M的函数,即Q=f(M)。 需求的收入弧弹性的计算公式:

需求的收入点弹性的计算公式:

(1)若EM >1,表示某商品消费量增加的百分率超过收入增加的百分率,此种产品属于“奢侈品”。 (2)若0< EM <1,表示某商品消费量增加的百分率低于收入增加的百分率,此种产品属于“必需品”。 (3)若EM <0,表示收入增加时,消费量反而减少,此种产品属于“劣等品”,黑白电视机即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需求的交叉弹性(cross elasticity of demand):

需求的交叉弹性指在某特定时间内,某种商品或劳动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与另一种相关商品或劳务的价格变动百分比之比。它被用来测度某种商品或劳务需求量的相对变动对于另一种商品或劳务的价格的相对变动反应的敏感性程度。其计算公式如下: 需求的交叉价格弧弹性:

需求的交叉价格点弹性:

交叉弹性系数的性质如下:

(1)当EXY >0时,X与Y两种产品间有替代关系。例如,大米与面粉,米价的上升会引起面粉消费量的增加。

(2)当EXY <0时,X与Y两种产品间有互补关系。例如,汽车与汽油,汽油价格的上升将引起汽车消费量的减少。

(3)当EXY =0时,X与Y两种产品间无关系。例如,鸡蛋与灯泡即是两种无关的产品,鸡蛋价格的变化对灯泡的消费量无影响。

5.替代产品(substiute goods):指在效用上可以相互代替,满足消费者的同一种欲望的商品。例如牛肉和羊肉、圆珠笔和钢笔、煤和石油等都属于替代商品。两种商品如果有替代关系,当其中一种商品价格不变时,另一种商品价格提高,就会引起对前一种商品需求量的增加;反之,另一种商品价格下跌,就会引起对前一种商品需求量的减少。例如:当羊肉价格不变时,作为羊肉的替代品牛肉的价格上升,人们就会多吃羊肉而少吃牛肉,故对羊肉的需求量增加;如果羊肉价格不变时牛肉价格下降,人们就会少吃羊肉而多吃牛肉,对羊肉的需求量就会减少。由于一种商品的价格与其替代品的需求量作相同方向的变动,其交叉弹性为正数。替代商品属于相关商品的一种(另一种为互补品),常用于对市场上某种商品需求量变动原因的分析。

6.弹性系数:弹性表示作为因变量的经济量的相对变化对作为自变量的经济变量的相对变化的反应程度或灵敏程度,它等于因变量的相对变化对自变量的相对变化的比值。即:

设两个经济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为Y=f(X),则具体的弹性公式为:

式中,E为弹性系数;ΔX、ΔY分别为变量X、Y的变动量。

弹性概念在西方经济学中广泛应用,经济理论中有多种多样的弹性概念,例如,需求价格弹性、需求收入弹性、供给价格弹性等等。由于弹性是两个量的相对变化的比,因此,弹性是一个具体的数字,它与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度量单位无关。

7.恩格尔定律:指需求的收入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消费者收入量变动的反应程度。它是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率和消费者的收入量的变动率的比值,是19世纪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根据统计资料对消费结构的变化得出一个规律。在需求的收入弹性的基础上,如果具体地研究消费者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量对于消费者收入量变动的反应速度,就可以得到食物支出的收入弹性。西方经济学中的恩格尔定律指出,在一个家庭或在一个国家中,食物支出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用弹性来定义恩格尔定律是,对于一个家庭或一个国家来说,富裕程度越高,则食物支出的收入弹性就越小;反之,则越大。

恩格尔定律是根据经验数据提出的,它是在假定其他一切变量都是常数的前提下才适用的,因此在考察食物支出在收入中所占比例的变动问题时,还应当考虑城市化程度、食品加工、饮食业和食物本身结构变化等因素都会影响家庭的食物支出增加。只有达到相当高的平均食物消费水平时,收入的进一步增加才不对食物支出发生重要的影响。

8.吉芬商品(Giffen goods):指需求与价格之间呈反常变化的一类商品,由英国统计学家罗伯特·吉芬(Robert Giffen)发现而得名。这种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的变动违反了需求规律,即价格越低购买的越少,价格提高反而购买的更多,商品需求量与其价格成正比关系。1854年当爱尔兰发生大饥荒而使马铃薯的价格大幅度上涨之时,对马铃薯的需求量却反而增加了。之所以会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所引起的替代效应远远低于其收入效应。说得通俗一些,也就是因为当时人们太穷了,平时人们所能消费的肉类不太多,如今马铃薯涨价了,相对来说他们更穷了,穷到买不起原来消费肉类的数量,结果只好增加对马铃薯的购买来补救。因此,吉芬商品的价格上升时,需求量增加;价格下降时,需求量减少。因此,它的需求曲线的斜率为正。这种违反常规的现象,一般称为吉芬效应(Giffen effect),或吉芬反论(Giffen paradox)。吉芬商品是低档商品的一种,但并不是所有的低档商品都可以被称作吉芬商品。

9.蛛网模型(cobweb theory):指西方经济学中分析生产周期较长商品的产量和价格波动情况的模型。其基本前提是本期消费量受本期价格影响,本期供给量既受上期价格的影响,又影响下期价格的形成。蛛网模型分析了商品的产量和价格波动的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当该商品的供给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供给弹性的倒数)大于需求曲线的绝对值(需求弹性的倒数)时,市场由于受到外力干扰偏离原有的均衡状态以后,实际价格和实际产量会围绕均衡水平上下波动,但波动的幅度越来越小,最后会回复到原来的均衡点。这是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理想模式,称收敛型蛛网。第二种情况是当该商品的供给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供给弹性的倒数)小于需求曲线的绝对值(需求弹性的倒数)时,市场由于受到外力干扰偏离原有的均衡状态以后,实际价格和实际产量上下波动幅度越来越大,偏离

均衡点越来越远,称为发散型蛛网,在这种情况下经济发展极不稳定。第三种情况是当该商品的供给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供给弹性的倒数)等于需求曲线的绝对值(需求弹性的倒数)时,市场由于受到外力干扰偏离原有的均衡状态以后,实际价格和实际产量始终按同一幅度围绕均衡水平上下波动,既不进一步偏离均衡点,也不逐步地趋向均衡点,称为封闭型蛛网,在这种情况下经济发展成周期性波动。

10.均衡(Epuilibrium)与非均衡(Non-equilibrium):(1)均衡是在西方经济学中被广泛运用的一个重要的概念。均衡的最一般的意义是指经济事物中有关的变量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一种状态。经济事物之所以能够处于这样的一种静止状态,是由于在这样的状态中有关该经济事物的各方面的力量能够相互制约和相互抵消,也由于在这样的状态中有关该经济事物的名方面的愿望都能得到满足。正因为如此,进一步地,西方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学的研究往往在于寻找在一定条件下经济事物变化最终趋于静止点的均衡状态。在微观经济分析中,市场均衡可以分为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局部均衡是就单个市场或部分市场的供求与价格之间的关系和均衡状态进行分析。一般均衡是就一个经济社会中的所有市场的供求与价格之间的关系和均衡状态进行分析。一般均衡假定各种商品的供求和价格都是相互影响的,一个市场的均衡只有在其他所有市场都达到均衡的情况下才能实现。

(2)非均衡即非瓦尔拉斯一般均衡状态。均衡可以分为狭义的和广义的均衡,狭义的均衡一般是指瓦尔拉斯一般均衡,即市场上的各个市场的供给和需求都相等的状态。非均衡则意味着市场上的供求不相等,也就是说在市场不出清的经济状况下,也存在着广义的均衡状态,也就是非瓦尔拉斯一般均衡状态。非均衡经济理论主要是在20世纪60、70年代发展起来的,代表人物有阿罗、帕廷金、巴罗、克洛沃、贝纳西、格罗斯曼等等。他们的理论观点主要有:①完全竞争市场的假设条件包括经济主体能够掌握充分的关于市场状况的信息,但现实中,获得信息需要花费成本,获得充分的信息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不完全竞争的情况普遍存在,如垄断竞争等,应该重点研究这类的竞争。②非均衡理论区分了计划数量和实现数量,该理论认为,市场出清的状态仅仅表示市场的有效供给和有效需求相等,而有效数量和计划数量不一定相等。③均衡论认为价格是市场的惟一调节工具,在均衡达到之前,市场中没有交易。而非均衡理论则认为,未达到均衡之前也有非均衡交易的发生。价格和数量信号都可以调节市场,并且在短期内数量要快于价格的调整。④存量水平是一个重要的数量调整信号。⑤提出经济运行的时滞结构,认为时滞的存在加剧了非均衡状态。⑥失业和通货膨胀不可避免。⑦解释经济周期、自愿失业、资源闲置等现象。 选择题(单选加多选): (查看答案) 1.需求的弹性系数是指 () A.需求函数的斜率

B.收入变化对需求的影响程度 C.消费者对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 D.以上说法都正确

2.若市场成交数量增加而市场价格并无变化,则下列哪一条件是必要的 () A.供求曲线均为线性 B.供求量等幅增加 C.供求等幅增加 D.上述条件都不必要

3.当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这两种商品的需求量都同时增加或减少,则这两种商品的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系数为() A.正 B.负 C.0 D.1

4.在得出某棉花和种植农户的供给曲线时,下列()外均保持常数。 A.土壤的肥沃程度 B.技术水平 C.棉花的种植面积 D.棉花的价格

5.假定某商品的价格从9美元下降到8美元,需求量从50增加到60,需求为() A.缺乏弹性 B.富有弹性 C.单位弹性 D.不能确定

6.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弹性的大小()

A.与消费者的税收负担成反比,与生产者的税收负担成正比 B.与消费者的税收负担成正比,与生产者的税收负担成反比 C.不影响税收额在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分配比例 D.与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税收负担无关

7.如果两种商品a和b的交叉弹性是—3,则() A.a和b是替代品 B.a和b是正常商品 C.a和b是劣质品 D.a和b是互补品

8.如果某种商品供给曲线的斜率为正,在保持其余因素不变的条件下,商品价格的上升,将导致() A.供给增加 B.供给量增加 C.供给减少 D.供给量减少

9.直线型需求曲线的斜率不变,因此其价格弹性也不变,这个说法() A.一定正确 B.一定不正确

C.可能不正确 D.无法断定正确不正确

10.需求量和价格之所以是反方向变化,是因为() A.收入效应的作用 B.替代效应的作用 C.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同时发生作用 D.以上均不正确

11.如果商品的供给弹性为无穷大,那么在该产品的需求增加时() A.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同时增加 B.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同时减少 C.均衡产量增加但价格不变 D.均衡价格上升但产量不变

12.()时,将使总收益下降。

A.价格上升,需求缺乏弹性 B.价格上升,需求富有弹性 C.价格下降,需求富有弹性 D.价格上升,供给缺乏弹性

13.以前,天主教徒在星期五不许吃肉,他们便吃鱼。后来,教皇允许教徒们在星期五吃肉,则() A.一周内的平均鱼价格将上涨 B.鱼的消费量将增加 C.鱼的消费量将减少 D.肉的消费量将减少 E.肉的价格将上涨

14.已知一条线性需求线(如下图),M点为AB线段的中点,则()

A.b点的需求价格弹性大于C点的需求价格弹性 B.b点的需求价格弹性等于C点的需求价格弹性 C.b点的需求价格弹性大于1 D.b点的需求价格弹性小于1

15.对黄瓜需求的变化,可能是由于()

A.消费者认为黄瓜价格太高了 B.消费者得知黄瓜有益健康 C.消费者预期黄瓜将降价 D.种植黄瓜的技术有了改进 E.以上都对 1 C

2. C (供求曲线同时右移或左移相同距离。)

3. B (两商品的需求变化方向相同,应该是互补品,一种商品与其互补品的需求的交叉弹性系数为负值。) 4. D (一种商品的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 5. B 6. A 7. D 8. B 9. B 10. C 11. C 12. B 13. CE 14. AC 15. BC

问 答 题

1.什么是对商品需求的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需求的价格弹性与售卖者的销售收入(或者说购买者的支出)的关系如何?举例说明之。(复旦大学1993研) (答案)

答:(1)需求的价格弹性指某种商品需求量变化的百分率与价格变化的百分率之比,它用来测度商品需求量变动对于商品自身价格变动反应的敏感性程度。①需求弧弹性表示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弹性,其计算公式为:Ed???QdP?,②点弹性表示的是需求?PQd曲线上某一点的弹性,其计算公式为:Ed??dQP? dPQ需求弹性的种类:若Ed=0,则称为该物品的需求为完全无弹性。若0

需求的收入弹性指在某特定时间内,某商品的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与消费者收入变动的百分比之比。它被用来测度某种商品需求量的相对变动对于消费者收入的相对变动反应的敏感性程度。需求的收入弧弹性的计算公式为:EM??QM?,需求的收入点?MQ弹性的计算公式为:EM?lim?QMdQM???。

?M?0?MQdMQ(2)需求的价格弹性(设为E0)同售卖者的销售收入关系如下:

当|E0|>1,即需求富于弹性时,销售收入与价格反向变动,即它随价格的提高而减少,随价格的降低而增加。当|E0|<1时,即需求缺乏弹性时,销售收入与价格同向变动,即它随价格的提高而增加,随价格的降低而减少。当|E0|=1时,销售收入和价格没有关系。例如,农产品是需求缺乏弹性的产品,为了提高售卖者的销售收入,应该采取提价的办法;相反,对录像机这类高档消费品,由于其需求富于弹性,为了提高售卖者的销售收入,则应采取降价的办法。

2.判断:(1)如果需求曲线是一条直线,则直线上各点的需求价格弹性是一样的。

(2)如果市场对某种产品的需求是完全具有弹性的,而市场对该种产品的供给是通常的形状,则在市场均衡时消费者剩余会无穷大。

(3)市场需求是个人需求的加总,因此市场需求曲线连续的必要条件是每个人的需求曲线是连续的。(北大1996研) (答案)

答:(1)错误。需求价格弹性为:Ed?dQpdQ。当需求曲线为直线时,在每一点上dpQdp相同,但

p在每一点上不相同。故Ed在每一点上也不一样的。 Q(2)错误。

恰恰相反,均衡时消费者剩余是零。当市场对某种产品的需求是完全具有弹性时,其需求曲线为一条水平线,如图2—3。每个消费者对该商品的评价均相同,不可能存在消费者,其对该商品的评价高于其他消费者。故此时消费者剩余图为零。

(3)错误。个体需求曲线是不连续时,如果数量足够大以达到如完全竞争市场,则市场需求曲线也是可能连续的。

图2—3 完全弹性下的需求曲线

3.什么是价格弹性?请求出y=ax的需求弹性。(人行1996研) (答案)

答:(1)错误。需求价格弹性为:Ed?dQpdQ。当需求曲线为直线时,在每一点上dpQdp相同,但

p在每一点上不相同。故Ed在每一点上也不一样的。 Q(2)错误。

恰恰相反,均衡时消费者剩余是零。当市场对某种产品的需求是完全具有弹性时,其需求曲线为一条水平线,如图2—3。每个消费者对该商品的评价均相同,不可能存在消费者,其对该商品的评价高于其他消费者。故此时消费者剩余图为零。

(3)错误。个体需求曲线是不连续时,如果数量足够大以达到如完全竞争市场,则市场需求曲线也是可能连续的。

图2—3 完全弹性下的需求曲线

4.运用微观理论并结合实际说明我国政府以保护价(支持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的福利效应和积极作用。(华东师范大学1999研) (答案)

答:当政府以支持价格敞开收购农民余粮时,意味着农民出售粮食的价格高于市场均衡价格,尽管从私人部门来看,粮食产品存在过剩,但加上政府的收购,从整个市场来看粮食是供求平衡的。相关的福利效应可从图2—16来分析。

如图2—4所示,原均衡价格为P1,作为福利的衡量,原消费者剩余为三角形WQP1的面积,原生产者剩余为三角形QGP1的面积;当政府实行支持价格P2后,消费者(不包括政府)剩余为三角形WDP2的面积,减小的福利为P2P1QD的面积,生产者剩余为三

角形P2EG的面积,增加的福利为P2P1QE的面积且大于消费者的福利损失,就此而言有福利的净增加,数值上等于三角形DQE的面积,因而对于生产者即农民而言是有收益的;然而考虑到政府因此而不得不有大笔的支出,支出额在数值上是大于上述的福利净增加值,这种支出可能导致政府在其他领域的支出减少或采取增税等政策,因而社会总福利并不一定有所改善。

由上面分析可知,就这种政策的积极意义来讲,最明显的一点就是增加了农民的福利。此外,由于粮食的价格需求弹性较小,在年成好的时候农民收入反而减少,因此支持价格保证了农民的收入稳定。

图2—4 福利效应分析图

5.推动需求的点弹性公式及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有哪些?(人行1999研) (答案)

答:(1)当需求曲线上的两点之间的变化量趋向于零时,需求弹性要用点弹性来表示。因此需求点弹性表示的是需求曲线上某一点的弹性。

如果需求曲线是一条连续函数曲线,即可求其点弹性。取曲线上的一点,令其坐标为(P,Q),曲线在该点切线的斜率为dQ/DP。其情形见图2—5。代有关各值入需求弹性系数的定义式即得计算公式,其公式如下:

Ed?lim(??p?0?QP?) ?PQ??(lim?QP)

?p?0?PQdQP? dPQ??(2)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参见简答题第16题。

图2—5 点弹性的形成

6.当产品x的替代品y的价格上升,会对x的需求产生什么影响?(复旦大学1999研) (答案)

答: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某一特定商品x而言,如其替代品y的价格上涨,则会造成对此特定商品x的需求的增加。例如,当苹果的价格上升时,人们自然会在减少苹果的购买量的同时,增加对苹果的替代品梨的购买量。再如,猪肉的价格上涨,则对猪肉的需求量下降了,但间接地导致对其替代品——牛肉的消费增加了。

7.目前,中国有些行业实行行业自律价格,给出一个支持论据,给出一个反对论据。(北大1999研) (答案)

答:中国有一些行业在有关主管部门支持下,搞行业自律价格。对于实行行业自律价格有不同的观点。

(1)支持观点认为,自律价的目的是保障企业的合法权益,维护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

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市场价格长期低于行业平均成本是不合理的。这不仅违反了价格法,也违反了WTO的原则。我国价格法(1997年)第十四条第二款规定,经营者不得在依法降价处理鲜活商品、季节性商品、积压商品等商品外,为了排挤竞争对手或者独占市场,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倾销,扰乱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损害国家利益或者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2)反对观点认为,价格自律就是价格同盟,是违反市场法则的。这种观点认为,搞行业自律价格,不让一些有竞争力的企业按低于社会平均成本(但高于本企业生产成本)的价格销售产品,保护落后的生产和企业,抑制市场竞争。他们打着反不正当竞争的招牌,实际上是搞行业价格卡特尔,妨碍价格竞争,反对优胜劣汰。任何价格行为都必须依法进行,凡是搞价格自律、价格同盟而妨碍了市场竞争的,都将依据《价格法》进行处罚。持此观点的人士说,寻呼机、家电、农用车等搞价格自律、价格同盟的现象都曾出现过,但无一不以流产而告终,关键是违反了市场经济规律,违反了公平竞争的市场法则。许多经济学家都曾撰文反对价格自律,在他们眼中,价格自律是计划经济的手段,其直接结果是抑强扶弱。

8.如果两种商品的需求交叉弹性系数是正值,它们是什么关系?请举例说明。(武大2000研) (答案)

答: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它的相关商品的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它是该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率和它的相关商品的价格的变动率的比值。

假定商品X的需求量QX是它的相关商品Y的价格的PY函数,即QX=f(PY),则商品X的需求的交叉价格弧弹性公式为:

EXY?QXQ?QXPY?X?? ?PY?PYQXPY式中,ΔQX为商品X的需求量的变化量;ΔPY为相关商品Y的价格的变化量;EYX

为当Y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的X商品的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系数。

当X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化量ΔQX和相关商品价格的变化量ΔPY均为无穷小时,则商品X的的需求的交叉价格点弹性公式为:

EXY?QXdQXQXQdQXPY?lim?X?? ?PY?0dPdPdPYYYQXPYPY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系数的符号取决于所考察的两种商品的相关关系。

如果两种商品的需求交叉弹性系数是正值,则这两种商品之间存在着替代关系,即一种商品的价格与它的替代品的需求量之间成同方向的变动。例如,当苹果的价格上升时,人们自然会在减少苹果的购买量的同时,增加对苹果的替代品如梨的购买量。这样,假设梨为商品X,苹果为商品Y,则公式EXY??QXPY?中,ΔQX>0,ΔPY>0,PY>0,QX>0,?PYQX所以EXY>0。论证了替代关系的两种商品的需求交叉弹性为正值。

9.下列事件对产品X的需求会产生什么影响? (答案) (1)产品X变得更为时行;

(2)产品X的替代品y的价格上升; (3)预计居民收入将上升;

(4)预计人口将有一个较大的增长。(武大2000年研)

答:(1)对产品X的需求会增加。因为产品X变得更受欢迎,就会有更多的人转向产品X的消费,导致产品X的需求曲线右移,从而在任一价格水平下大大增加对X的需求量。

(2)对产品X的需求会增加。因为作为产品X的替代品,当产品Y的价格上涨后,人们会减少对产品Y的需求量,并通过多消费产品X来实现替代。此时,产品X的需求曲线右移,在任一价格水平下增加了对产品X的需求量。

(3)对产品X的需求要视产品X是正常品还是劣等品而定。若X是正常品,居民收入上升意味着他们购买力的增强,将使他们增加对包括产品X在内的正常商品的需求量。相反,若X是劣等品,居民收入上升后,他们会转向对质量较高的商品的消费,从而减少对X的需求量。

(4)对产品X的需求增加。因为预期人口有较大的增长,将产生新增人口对牛肉的额外需求。X的需求曲线右移,从而在任一价格水平下增加了对X的需求量。

图2—6 非线性需求的点弹性

10.当一年气候变得风调雨顺时,农民应该喜还是忧?(武大2000研) (答案)

答:当一年气候变得风调雨顺时,农民应该喜还是忧,要看农民的总收入在风调雨顺的情况下如何变动。风调雨顺的直接影响是农业增收,即农产品的供给增加,这表现为农产品供给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如图2—7,供给曲线由S的位置向右平移至S'的位置。假若此时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状况不发生改变,即需求曲线固定不动,在由于农产品往往是缺乏需求价格弹性的商品,在缺乏弹性的需求曲线的作用下,农产品的均衡价格大幅度地由P1下降到P2。由于农产品均衡价格的下降幅度大于农产品的均衡数量的增加幅度,最后致使农民总收入减少。总收入的减少量相当于图中矩形OP1E1Q1和OP2E2Q2的面积之差。

当然,若需求状况也同时发生变化,或需求不是缺乏弹性,那么农民的收入也不会因风调雨顺而减少,所以,在风调雨顺的条件下,农民该是喜还是忧依赖于对弹性系数及需求状况所做的假设,一般不能笼统作判断。

图2—7 缺乏弹性的需求曲线和谷贱伤农

11.简述非线性需求曲线上某一点的需求弹性的几何求法。(武大2001研) (答案)

答:非线性需求曲线上的任何一点的弹性的几何意义,可以先过该点作需求曲线的切线,然后用与推导线性需求曲线的点弹性的几何意义相类似的方法来得地。具体到,为了计算图中非线性需求曲线上C、F两点的弹性值,先过C、F两点分别作两条切线,各自交P轴和Q轴于A、B点和A'、B'点。再从C、F两点出发向Q轴引垂线,各自交Q轴于G、H两点。则可以证明:

在C点有:

Ed?在F点有:

GB167??3.34 OG50HB?261??0.84 OH310Ed?当然,也可以通过C、F两点分别向P轴引垂线的方法,来分别求得C、F两点的

需求点弹性。在此从略。

显然,就非线性需求曲线而言,曲线的不同形状和曲线上的点位置的不同,都会影响需求点弹性系数值的大小。

12.通常有一种说法,“价格上涨,需求下降,需求下降,价格下跌”。你如何理解这种说法?(南京理工大学2001研) (答案)

答:“价格上涨,需求下降”中的“需求”指需求量的变动,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某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在几何图形中,需求量的变动表现为商品的价格一需求数量组合点沿着一条既定的需求曲线的运动。这体现了需求法则,即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某种商品与劳务的价格上升(或下降),会导致对此商品与劳务的需求量的减少(或增加);也就是说,商品与劳务的价格与其需求量成反比,以代数形式可表示为:

dQd<0。一般的商品大多数都会满足需求法则,但现dp实生活中并非所有商品都会满足需求法则。对于违背需求法则的商品,我们可区分两大类:(A)吉芬物品:是一种劣等品,其价格上涨时,用于替代效应远远低于收入效应,导致人们对它的需求反而上涨,如马铃薯:(B)炫耀性物品:指的是那些用来满足人们虚荣心的物品(如钻石等),这类物品常因其价格上涨,而愈能显示出其珍贵及拥有者的社会地位,因此往往价格愈高,而对其需求量反而愈大。

“需求下降,价格下跌”,中的“需求”指需求的变动,所谓需求的变动是指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运用的其他因素变动是指消费者收入水平变动,相关商品的价格变动,消费者偏好的变化和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运用的其他因素主变动是指消费者收入水平变动,相关商品的价格变动,消费偏好的变化和消费者对商品的价格预期的变动等。在几何图形中,需求的变动表现为需求曲线的位置发生移动。需求下降时,需求曲线左移,导致各个需求量对应的价格下降。现用几何图形分析:如图,当价格上涨,由P1升为P2时,需求量由Q1下降为Q2。当需求下降时,如图2—8中需求曲线由D0移动到D’,对应着Q1的需求量的价格由原来的P1下降为P’1,相应地,各个需求量下的价格均下跌。

图2—8

13.简述需求规律的含义及其特例。(武大2001研) (答案)

答:(1)一般说来,需求规律的含义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格越高,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数量,即需求量越小;反之,商品的价格越低,需求量越大。满足需求规律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2)需求规律给出了消费者对商品需求的基本特征。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消费者的行为都严格服从这一规则。下面的两种情况可以作为需求规律的特例:①吉芬物品:是一种劣等品,其价格上涨时,用于替代效应远远低于收入效应,导致人们对它的需求反而上涨,如马铃薯:②炫耀性物品:指的是那些用来满足人们虚荣心的物品(如钻石等),这类物品常因其价格上涨,愈能显示出其珍贵及拥有者的社会地位,因此往往价格愈高,对其需求量反而愈大。

14.简述需求曲线的变动因素。(复旦大学2002研) (答案)

答:需求曲线的变动是由于除商品自身价格以外的其他因素对需求产生的影响,具体分析如下:

(1)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提高时,会增加对正常品的需求量,需求曲线右移;减少对劣等品的需求量,需求曲线左移。例如,假设其他条件不变,收入增加,则对汽车的需求会增加,对黑白电视机的需求会减少。

(2)互补品的价格。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商品的互补品的价格上涨,会导致对其需求的减少,引起需求曲线左移。相反,如果互补品的价格下降,会引起需求曲线左移。例如,在其他条件不变之下,墨水价格上涨,则不但会引起对墨水的需求的减少,同时也会造成墨水补充品的钢笔的需求减少。

(3)替代品的价格。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某一特定商品而言,如其替代品的价格上涨,则会造成对此特定商品的需求的增加,引起相应的需求曲线右移。如其替代品的价格下降,则会导致需求曲线左移。例如,猪肉的价格上涨,则对猪肉的需求量下降了,但间接地导致对其替代品——牛肉的消费增加了。

(4)消费者的偏好。当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偏好程度增强时,该商品的需求量就会增加,需求曲线右移。相反,偏好程度减弱时,会导致需求减少,需求曲线左移。 (5)消费者对商品的价格预期。当预期未来的物价会上涨,则需求会增加,从而需求曲线右移;当预期未来价格会下降,则会导致需求减少,需求曲线左移。

15.根据均衡价格理论,供给变动或需求变动与价格变动的关系如何?这些关系是否与供给规律或需求规律描述的关系相一致?为什么?(人大2002研) (答案)

答:在西方经济学中,一种商品的均衡价格是指该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候的价格。在均衡价格水平下的相等的供求数量被称为均衡数量。从几何意义上说,一种商品市场的均衡出现在该商品的市场需求曲线和市场供给曲线相交的交点上,该交点被称为均衡点。均衡点上的价格和相等的供求量分别被称为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市场上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的状态,也被称为市场出清的状态。

先分析需求变动的影响

在供给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增加会使需求曲线向右平移,从而使得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都增加;需求减少会使需求曲线向左平移,从而使得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都减少。如图2—10所示。

图2—9中,既定的供给曲线S和最初的需求曲线D1相交于E1点。在均衡点E1,均衡价格为P1,均衡数量为Q1。需求增加使需求曲线向右平移至D2曲线的位置,D2曲线与S曲线相交于E2点。在均衡点E2,均衡价格上升为P2,均衡数量增加为Q2。相反,需求减

少使需求曲线向左平移至D3曲线的位置,D3曲线与S曲线相交于E3点。在均衡E3点,均衡价格下降为P3点,均衡数量减少为Q3。

再分析供给变动的影响。

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供给增加会使供给曲线向右平移,从而使得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增加;供给减少会使曲线向左平移,从而使得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减少。如图2—11所示。

在图2—10中,既定的需求曲线D和最初的供给曲线S1相交于E1点。在均衡点E1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1和Q1。供给增加使供给曲线向右平移至S2曲线的位置,并与D曲线相交于点E2。在均衡点E2,均衡价格下降为P2,均衡数量增加为Q2。相反,供给减少使供给曲线向左平移至S3曲线的位置,且与D曲线相交于E3点。在均衡点E3,均衡价格上升为P3,均衡数量减少为Q3。

综上所述,可以得到供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供给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的变动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

上述关系与供给规律或需求规律描述的关系是一致的,供给变动的需求变动与价格变动的关系分析是在供给规律和需求规律的前提下成立的。

图2—9 需求的变动和均衡价格的变动

图2—10 供给的变动和均衡价格的变动

16.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有哪些?(人行2002研) (答案)

答:需求弹性指影响需求量的某一因素的变动,为需求量变动的反应程度。对应于不同的影响因素,需求弹性可以区分为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的收入弹性和需求的交叉弹性等。需求弹性的大小通常由弹性系数加以表示。弹性系数定义为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与影响需求的因素变动的百分比之比。以需求的价格弹性为例,需求的价格弹性反映了商品价格变动1%时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依照于所考察的需求曲线上的区间范围的不同,弹性系数可以由点弹性和弧弹性系数来界定。影响需求的因素都从另一方面影响弹性值的大小,尤其是替代品的多少、考察弹性的时间长短对弹性系数有重要的影响。

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是很多的,其中主要有以下几个:

(1)商品的价格水平的高低。一般而言,价格越高,Ed越大;反之,价格越低,Ed越小。

(2)商品的可替代性。一种商品其替代品愈多,愈重要,则需求弹性愈大。例如樟脑过去没有替代品,其需求弹性较小。现在有了代替品即人造樟脑,则天然樟脑的需求弹性即行加大,价格上涨时可以用人造樟脑代替天然樟脑,因而需求量大幅减少。

(3)商品用途的广泛性。一股来说,一种商品的用途越是广泛,它的需求的价格弹性就可能越大;相反,用途越是狭窄,它的需求的价格弹性就可能越小。这是因为,如果一种商品具有多种用途,当它的价格较高时,消费者只购买较少的数量用于最最重要的用途上。当它的价格逐步下降时,消费者的购买量就会逐渐增加,将商品越来越多地用于其他的各种用途上。

(4)商品对消费者生活的重要程度,一种产品对人们生活必需的程度愈大,则其需求弹性愈小。例如作为生活必需品的粮食,在现实中,价格虽有变化,消费量不致有太大的变化,因此其需求弹性甚小。而看电影对一般消费者来说,是非生活必需品,其需求弹性就 越小。

(5)商品的消费支出在消费者全部支出中所占的比例。一种产品其消费支出在全部支出中所占的比例愈大,则其需求弹性愈大。因此同一种产品对贫苦家庭而言,其需求弹性较大,对富有家庭而言,其需求弹性较小。例如大米对贫苦家庭而言其消费支出占全部支出的比例较大,当价格上涨时,为避免对其他消费支出造成太大的影响,不得不减少大米的消费,而以其他廉价食品代替。反之,当价格下跌时,消费者变得比较富裕,乃有余力增加大米的消费,而减少其他廉价食品的消费。因此对贫苦的家庭而言,大米的需求弹性相对地较大。对富有家庭而言,大米的消费支出在其全部支出中所占的比例较小,价格虽有变化,对其他消费支出不致有太大的影响,因此其消费量变化甚微,甚至无变化。因此对富有的家庭而言,大米的需求弹性相对较小。

(6)所考察的消费者调节需求量的时间。一般说来,所考察的调节时间越长,则需求的价格弹性就可能越大。因为,当消费者决定减少或停止对价格上升的某种商品的购买之前,他一般需要花费时间去寻找和了解该商品的可替代品。例如,当石油价格上升时,消费者在短期内不会较大幅度地减少需求量。但设想在长期内,消费者可能找到替代品,于是,石油价格上升会导致石油的需求量较大幅度地下降。

17.用供求定理和需求弹性理论说明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为什么经常限制石油产量?(作图说明)(首都经贸大学2003研) (答案)

答:供求定理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供给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的变动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

石油输出国组织经常限制石油产量,是因为在石油的需求没有变化的情况下,石油的价格将上涨。如图2—11所示。限制石油产量的政策使供给曲线由S1向左平移至S2,均衡点由E1移动到E2,价格从P1上升为P2。

同时,由于石油为各国的重要能源,其需求价格弹性较小,从而其需求量的下降幅度会小于价格的上涨幅度,使得价格上升所造成的销售收入的增加量必定大于需求量减少所带来的销售收入的减少量,石油输出国组织的总收益将增加。如图2—11,价格上升后,需求量而Q1减少为Q2,但Q2AE1Q1小于P1AE2P2,即总收益增加。

因此,石油输出国组织经常限制石油的产量,否则,各石油生产国都将蒙受收入上的损失。

图2—11

18.运用图示简要说明需求规律和供给规律。(北京工商大学2003研) (答案)

答:(1)需求规律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某种商品与劳务的价格上升(或下降),会导致对此商品与劳务的需求量的减少(或增加);也就是说,商品与劳务的价格与其需求量成反比,以代数形式可表示为:

dQd<0。一般的商品大多数都会满足需求dp法则,但现实生活中并非所有商品都会满足法则。对于违背需求法则的商品,我们可区分两大类:①吉芬物品:是一种劣等品,其价格上涨时,用于替代效应远远低于收入效应,导致人们对它的需求反而上涨,如马铃薯;②炫耀性物品:指的是那些用来满足人们虚荣心的物品(如钻石等),这类物品常因其价格上涨,而愈能显示出其珍贵及拥有者的社会地位,因此往往价格愈高,而对其需求量反而愈大。

(2)供给规律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物品的供给量与其价格呈同方向变化。例如,牛肉价低的时候,供给量少,价高的时候,供给量最多。在现实经济中,大多数商品的供给都会满足供给法则,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但也有例外的情况。通常,劳动力的供给就被认为是例外的。在工资水平提高后,劳动力的供给会增加。但当工资水平上升到一定限度后,可能由于劳动者对货币的需求不象以前那样迫切,相反需要有更多的闲暇时间,从而工资再上升,劳动力的供给也不会增加,甚至还可能减少。这使劳动的供给曲线可能成为一条先递增、后垂直、最后向后弯曲的供给曲线,如图2—12。再如古董、名画、古玩、名贵邮票等珍贵商品,价格上升到一定限度后,持有者意识到这是值钱的东西,会待价而沽,反而使供给减少。证券、黄金这类商品的供给,也常出现这种情况,价格大幅度升降,使供给出现不规则变化。

图2—12 劳动的供给曲线

19.商品需求受哪些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对商品需求具有何种影响?(武大2003研) (答案)

答:一种商品的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因此,商品需求量受以下因素的影响:

第一,商品的自身价格。一般说来,一种商品的价格越高,该商品的需求量就会越小。相反,价格越低,需求量就会越大。

第二,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提高时,会增加对正常品的需求量,减少对劣等品的需求量。相反,消费者收入水平下降时,会减少对正常品的需求量,增加对劣等品的需求量。例如,假设其他条件不变,收入增加,则对汽车的需求会增加,对黑白电视机的需求会减少。

第三,互补品的价格。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商品的互补品的价格上涨,会导致对其需求的减少。例如,在其他条件不变之下,墨水价格上涨,则不但会引起对墨水的需求的减少,同时也会造成墨水补充品的钢笔的需求减少。

第四,替代品的价格。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某一特定商品而言,如其替代品的价格上涨,则会造成对此特定商品的需求的增加。例如,猪肉的价格上涨,则对猪肉的需求量下降了,但间接地导致对其替代品——牛肉的消费增加了。

第五,消费者的偏好。当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偏好程度增强时,该商品的需求量就会增加。相反,偏好程度减弱,需求量就会减少。

第六,消费者对商品的价格预期。当消费者预期某种商品的价格在将来某一时期会上升时,就会增加对该商品的现期需求量;当消费者预期某商品的价格在将来某一时期会下降时,就会减少对该商品的现期需求量。

20.如果考虑到提高生产者的收入,那么对农产品和电视机,录像机一类高级消费品应采取提价还是降价的办法?为什么? (答案)

答:(1)如果考虑到提高生产者的收入,对农产品,应采取提价的办法;对电视机、录像机这类高档消费品则应采取降价的办法。

(2)根据需求的价格弹性与销售总收入之间的关系,我们知道,对需求富于弹性的商品来说,其销售总收入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即它随价格的提高而减少,随价格的降低而增加;而对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来说,其销售总收入与价格成正方向变动,即它随价格的提高而增加,随价格的降低而减少。所以,为了提高生产者的收入,对农产品这类需求缺乏弹性的必需品应该采取提价办法,而对于电视机、录像机这类需求富于弹性的高级奢侈品应该采取降价的办法。

21.当经济学家观察到一种产品的价格上升而需求反而增加时,他们给出什么样的解释? (答案)

答:(1)根据需求法则(需求规律)的规定,在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大小,取决于该商品价格的高低。如果商品价格上升,则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就相应减少;反之,如果该商品的价格下降,其需求量就增加。也就是说,消费者对一种商品的需求量随着该商品价格的上升而减少,随着商品价格的下降而增加,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呈反方向的变动关系。因此需求规律就是市场上的价格与其需求量之间关系的描述。如果把需求规律反映在坐标图上,则这一规律就表现为需求曲线具有的负的斜率,即需求曲线自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微观经济学中经常用边际效用递减法则和消费者无差异曲线来解释这

种规律。

(2)应注意的是,当经济学家观察到一种产品的价格上升而需求反而增加时,他们给出的解释是:需求规律只适用于一般商品即正常商品;对低档商品或吉芬商品,则不适用,消费者对低档商品或吉芬商品的需求量是随着商品价格的上升而增加的。需求规律是在假定其他因素保持不变的前提下,来研究商品价格与其需求量之间的关系的。如1854年当爱尔兰发生大饥荒而使马铃薯的价格大幅度上涨之时,对马铃薯的需求量却反而增加了。这就是因为当时所引起的替代效应远远低于其收入效应。

计 算 题

1.设汽油的需求价格弹性为-0.15,其价格现为每加仑1.2美元,试问汽油价格上涨多少才能使其消费量减少10%?(上海财大1999研) (答案)

2.某市场供给函数Qs=-50+3p,需求函数Qd=100-2p (1)求市场均衡;

(2)若由于某种原因,市场需求函数变化为Qd=150-2p。 ①求新的市场均衡。

②若政府要维持(1)中的市场均衡,试问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并以40元的价格花钱购进其他市场产品后,以(1)中的市场均衡的价格投放到市场,需购买多少?耗资多少? ③若政府对生产企业进行补贴,以维持(1)中的价格,每单位产品补贴为多少? ④第②和第③这两种方式中,哪种方式政府耗资更少?(重庆大学2000研) (答案)

3.设现阶段我国居民对新汽车需求的价格弹性是Ed=-1.2,需求的收入弹性是Ey=3.0,计算: (1)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提高3%对需求的影响; (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提高2%对需求的影响;

(3)假设价格提高8%,收入增加10%,2002年新汽车的销售量为800万辆。利用有关弹性系数估算2003年新汽车的销售量。(华中科技大学2003研) (答案)

4.试构造需求收入弹性为常数的一个需求函数。(南京理工大学2001研) (答案)

5.设供给函数为S=2+3P;需求函数为D=10-P。 (1)求解市场均衡的价格与产量水平;

(2)求在此均衡点的供给弹性与需求的价格弹性;

(3)若征收从量税t=1,求此时新的均衡价格与产量水平; (4)求消费者和厂商各承受了多少税收份额;

(5)用图来表示上述的结论。(武大2002研) (答案)

6.某产品准备降价扩大销路,若该产品的需求弹性在1.5~2之间。试问当产品降价10%时,销售量能增加多少?(武大2001年研) (答案)

7.某城市公共交通的需求价格弹性估计为-1.6,若城市管理者给你这样一个问题,即为了增加运输的收入,运输的价格应该提高还是应该降低?Q=5000-0.5P这一需求函数中的价格弹性为什么不是常数?(武大2002研) (答案)

8.对一厂商产品的反需求函数为p=f(q),f是严格减少的可微函数,写出需求的价格弹性公式。若f(q)=120-

9.设某产品的价格弹性为-0.2,其需求现为5000,试问需求增加多少才能使价格下降5%?(武大2003研) (答案)

10.某大学附近的学生公寓每套租金300元,目前共租出15000套,该大学要扩大招生,经济学家进行了估算,在现在的价格和数量上,公寓的需求价格弹性和供给价格弹性分别为0.25和0.5。假定需求和供给函数均为线性函数。试求: (1)需求函数和供给函数。

(2)如果对公寓的需求增长20%,新的均衡价格和数量是多少?并计算新均衡点的需求价格弹性。(中央财大2001研) (答案)

11.如果某种商品的需求函数是P=30-2Q;供给函数是P=10+2Q。求:均衡价格,均衡交易量,均衡时的需求价格弹性系数,供给价格弹性系数,以及均衡时的消费者剩余。(中央财大1999研)(答案)

12.已知复印纸的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的绝对值为0.2,其价格现在为每箱160元。求:复印纸的每箱价格下降多少才能使其销售量增加5%?(人大2002研) (答案)

13.一城市乘客对公共汽车票价需求的价格弹性为0.6,票价1元,日乘客量为55万人。市政当局计划将提价后净减少的日乘客量控制为10万人,新的票价应为多少?(同济大学1998研) (答案)

14.已知某产品的需求函数为Qd=60-2P,供给函数为Qs=30+3P。

,求价格q=30与p=40时的价格弹性。(武大2003研复试) (答案)

(1)求均衡点的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2)如果政府对每一件产品课以5元的销售税,政府的税收收入是多少,其中生产者和消费者各分担多少?(上海大学1999研) (答案)

15.对某钢铁公司某种钢X的需求受到该种钢的价格Px、钢的替代品铝的价格Py,以及收入M的影响。所估计的各种价格弹性如下,钢需求的价格弹性Ed=2.5;钢需求对于铝价格的交叉弹性Exy=2;钢需求的收入弹性Em=1.5。下一年,该公司打算将钢的价格提高8%。根据公司预测,明年收入将增加6%,铝的价格将下降2%。

(1)如果该公司今年钢的销售量是24000吨。在给定以上条件的情况下,该公司明年钢的需求量是多少?

(2)如果该公司明年将钢的销售量仍维持在24000吨,在收入增加6%,铝的价格下降2%的条件下,钢铁公司将把钢的价格定在多高?(北大1996研) (答案)

16.对某钢铁公司某种钢X的需求受到该种钢的价格Px、钢的替代品铝的价格Py,以及收入M的影响。所估计的各种价格弹性如下,钢需求的价格弹性Ed=2.5;钢需求对于铝价格的交叉弹性Exy=2;钢需求的收入弹性Em=1.5。下一年,该公司打算将钢的价格提高8%。根据公司预测,明年收入将增加6%,铝的价格将下降2%。

(1)如果该公司今年钢的销售量是24000吨。在给定以上条件的情况下,该公司明年钢的需求量是多少?

(2)如果该公司明年将钢的销售量仍维持在24000吨,在收入增加6%,铝的价格下降2%的条件下,钢铁公司将把钢的价格定在多高?(北大2002研) (答案)

17.假设某市场由“个人1”和“个人2”组成,他们对商品X的需求函数分别为 D1=(Pr+ K1Y1)/ Px D2=K2Y2/ Px

(1)求商品X的市场需求函数。

(2)计算对商品X的市场需求价格弹性和需求交叉弹性。

(3)设Y1,Y2分别为“个人1”和“个人2”的收入。在总收入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收入再分配使得“个人2”的部分收入转移到“个人1”,会对商品X的需求产生什么影响?(上海交大1999研) (答案)

18.某君消费商品x的数量与其收入的函数的关系是:M=1000Q2,计算当收入M=6400时的点收入弹性。 (答案)

19.1986年7月某外国城市公共汽车票价从32美分提高到40美分,1986年8月的乘客为880万人次,与1985年同期相比减少了12%,请计算需求的弧价格弹性。 (答案)

20.已知销售商品x之总收益(R=PQ)方程为:R=100Q-2Q2,计算当边际收益(MR)为20时的点价格弹性。 (答案)

21.假设某商品的50%为75个消费者购买,他们每个人的需求弹性为-2,另外50%为25个消费者购买,他们每个人的需求弹性为-3,试问这100个消费者合计的弹性为多少? (答案)

22.X公司和Y公司是机床行业的两个竞争者,这两家公司的主要产品的需求曲线分别为: 公司X:Px=1000-5Qx 公司Y:Py=1600-4Qy

这两家公司现在的销售量分别为100单位x和250单位y。 (a)求x和y当前的价格弹性。

(b)假定y降价后,使Qy增加到300单位,同时导致x的销售量Qx下降到75单位,试问X公司产品x的交叉价格弹性是多少?

(c)假定y公司目标是谋求销售收入极大,你认为它降价在经济上是否合理?(杭州大学1998研) (答案)

23.已知销售商品X之总收益(R=PQ)方程为:R=60Q-Q2,计算需求的点价格弹性为-2时的边际收益(MR)之值。 (答案)

24.假设:①X商品的需求曲线为直线:Qx=40-0.5Px;②Y商品的需求函数亦为直线:③X与Y的需求线在Px=8的那一点相交;④在Px=8的那个交点上,X的需求弹性之绝对值只有Y的需求弹性之绝对值的1/2。请根据上述已知条件推导出Y的需求函数。 (答案)

25.某产品的市场需求函数为:Q=a-bP这里a,b>0。 (1)求市场价格为P0时的需求价格弹性。

(2)当a=3,b=1.5时,需求价格弹性为1.5,求市场价格为多少?并求此时的市场需求量。 (3)求价格上升能带来市场销售额增加的市场价格范围。 (答案)

26.甲公司生产男式上衣,在1992年12月这家公司销售23000件,平均每件13元。在1993年1月初,其主要竞争者乙公司削减其男式上衣的价格,每件从15元下降到12元,结果使甲公司的男式上衣销量急剧下降。在1993年2月和3月,每月销量从以往23000件降至13000件。

(1)计算在2月、3月期间甲公司和乙公司销售男式上衣之间的交叉弹性?这两家公司生产的男式上衣是好的还是不好的替代品?

(2)假定甲公司的价格弹性系数是2.0,乙公司维持12元的价格,那么,甲公司要削减多少价格才能使销量回升到每月23000件。 (答案)

1.运用弹性理论评论“薄利多销”这一传统的经商理念。(武大2002研) (答案)

2.(1)本小题将推导一个厂商对信贷资金的需求函数。

某个厂商的生产函数为y=1n(k),其中y是产品产量,k是资金使用量(流量)。产品价格是1,资金是按照利息率r从市场借入的。求这个企业对资金的需求函数D(r)。这是利息率是增函数还是减函数?

(2)以上推导的是单个储户和企业对资金的供给与需求,假定市场对资金的总供给与总需求的斜率与以上个别供给和需求曲线的符号相同。市场均衡利息率是何时达到的?当政府确定利息率上限时(如我国政府的利息率政策)会对经济运行的效率产生什么后果?(北大1997研) (答案)

3.证明:如某一垄断者的边际成本大于零,则垄断必出现于需求的价格弹性1大于的区域。(北大2000研) (答案)

4.以需求函数q=a-bp为例,试分析为什么在需求曲线缺乏弹性的部分经营不可能产生最大利润。(北大1998年) (答案)

5.我国近两年的粮食丰收使信念供给有很大的增加,今年再次再现粮食供过于求的局面。 (1)作图分析如果任凭市场机制对粮食供求状况进行调节,对我国明年的粮食生产可能会产生何种影响。

(2)分析如果采用价格支持方式使国家粮食收购价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对消费者、生产者和政府的利益有何影响,总的福利变化如何。(北大1998研) (答案)

6.我国政府近年来实行了粮食价格保护政策,即制定了一个高于市场均衡价格之上的价格,要求国有粮食部门按此价格敞开收购粮食。假定市场需求和供给函数都是正常的单调函数。

(1)如果这个政策不折不扣地执行,抬高市场价格是可行的,如何实现?对政府(中央与地方之和)的负担如何衡量(画图说明)?在同样的图上衡量经济效率的改进或损失。

(2)于部分负担由地方负责,或者中央政府的补贴与地方粮库的收购行为分离等因素,致使发生地方粮库拒绝收购的行为,在这种情形下为什么私营粮贩屡禁不绝(画图说明)?这个政策执行的结果为什么可能损害农民的利益?(北大1999研) (答案)

7.图2—2(a)为两条需求曲线,(b)为两条供给曲线。对于图上特定的点A和B,EDAEDB表示需求价格弹性,ESAESLB表示供给价格弹性。试证明: EDA=EDB;ESlB>ESA。(中央财大2001研) (答案)

8.在微观经济学中给定一般的线性需求函数P=f(Q)(Q为需求量,P为价格),请用代数方法证明该函数任意两点上的需求函数弹性不等。(上海财大2002) (答案)

9.假定需求和供给曲线均为直线,用图证明下列结果:

(a)对一给定的供给曲线和均衡点,需求曲线的弹性越是不足,消费者所负但的“单位产品税”越重; (b)对一给定的需求曲线和均衡点,供给曲线的弹性越大,消费者所负担的“单位产品税”越重。 (答案)

10.参考图2—3,考虑对小麦生产者的两个援助农场计划。Ⅰ.政府把价格定在P2,并购买P2价格下多余的小麦。Ⅱ.政府让小麦在其均衡价格P1出售,对出售的每单位小麦给农场主P2-P1的补贴金。试问,对政府来讲,哪一个花费较大? (答案)

11.某市政府鉴于市人口不断增加且商品房价格又较高从而住房日益紧张的情况,打算刺激租房需求,现考虑两种方案,一种是以租房者所支付房租的一定比例给予其补贴,一种是直接规定一个房租的最高价。从均衡价格及均衡产量的角度分析这两种方案的短期与长期影响。 (答案)

12.下面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经济学家认为,降低价格一定会使供给量下降是一条规律。可是这个规律也有例外。例如,1990年十位数字的计算器每台卖150元,到1995年只卖50元,然而销售量却增加了3倍。可见,降低价格不一定会使供给量下降。” (答案)

13.试论均衡价格的形成与变动。 (答案)

14.假如猪肉的价格下降,为什么对它们的需求会增加?请用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作出解释。当猪肉价格下降后,假如养牛的饲料的价格不变,预计牛的销售量和价格会发生什么变化? (答案)

15.在我国进行价格体制的改革中,为了增加那些在市场上供给数量相对缺乏的政府限价商品的生产,一部分学者提出:只要把政府的限价取消,这类商品的供给量就会增加,请分析这样的改革措施的可行性。 (答案)

16.图2—4是两条从原点出发的线性的恩格尔曲线(E1和E2),E1的斜率比E2的斜率大(陡直)。可以证明,从原点出发的线性的恩格尔曲线的每一点的需求收入弹性值都是等于1,那么,怎样来说

明消费量对收入变化的不同反应呢?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