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作业试题100道答案 下载本文

41. 对容积较大的受限空间的取样分析,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D): A. 在上部取样分析; B. 在中部取样分析;

C. 在下部取样分析; D. 在上、中、下各部位分别取样分析。

42. 作业前应对参加作业的人员进行安全教育,不属于安全教育范围的内容是( B ): A. 作业过程中所使用的个体防护器具的使用方法及使用注意事项; B. 风险分析的主要方法;

C. 事故的预防、避险、逃生、自救、互救知识。

D. 作业现场和作业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应采取的具体安全措施

43.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前,作业单位和生产单位应对作业现场和作业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

B. 作业前,应对参加作业的人员进行相关安全教育;

C. 当作业现场出现异常,可能危及作业人员安全时,作业人员应停止作业,但不能撤离现场; D. 作业前,应落实现场安全措施。

44.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时,缺氧或有毒的受限空间经清洗置换仍达不到要求的,应采取以下措施( A ):

A. 佩戴隔绝式呼吸器,必要时应拴带救生绳; B. 2人进入;

C. 应拴带救生绳; D. 佩戴防护口罩。

4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 受限空间作业中应定时监测,至少每1h监测一次; B. 受限空间作业中应定时监测,至少每2h监测一次; C. 受限空间作业中应定时监测,至少每3h监测一次; D. 受限空间作业中应定时监测,至少每4h监测一次。

4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 如监测分析结果有明显变化,应立即停止作业,撤离人员,对现场进行处理,分析合格后方可恢复作业;

B. 如监测分析结果有明显变化,可以停止作业,但作业人员不能撤离; C. 如监测分析结果有明显变化,对现场进行处理后即可恢复作业: D. 如监测分析结果有明显变化,可不停止作业。

47. 对于受限空间作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 涂刷具有挥发性溶剂的涂料时,应做连续分析,并采取强制通风措施; B. 作业中断时间超过60 min时,应重新进行分析; C. 对可能释放有害物质的受限空间,每2h监测一次; D. 酸碱等腐蚀性介质的受限空间,应穿戴防酸碱防护服、防护鞋、防护手套等防腐蚀护品。

4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受限空间照明电压应小于或等于42V,在潮湿容器、狭小容器内作业电压应小于等于12 V; B.受限空间照明电压应小于或等于36 V,在潮湿容器、狭小容器内作业电压应小于等于12 V; C.受限空间照明电压应小于或等于36 V,在潮湿容器、狭小容器内作业电压应小于等于24 V; D.受限空间照明电压应小于或等于42V,在潮湿容器、狭小容器内作业电压应小于等于24 V。

4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 在潮湿容器中,作业人员应站在金属板上作业; B. 在潮湿容器中,作业人员可以站在湿木板上作业;

C. 在潮湿容器中,作业人员应站在绝缘板上,同时保证金属容器接地可靠; D. 在潮湿容器中,作业人员应站在橡胶板上。

50.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 在受限空间外应设有专人监护; B. 作业期间监护人员不应离开;

C. 作业期间监护人员可以兼做其他工作; D. 监护人员应经过培训,具备相应的知识。

5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 在风险较大的受限空间作业时,应增设监护人员,并随时与受限空间内作业人员保持联络; B. 在风险较大的受限空间作业时,可不增设监护人员;

C. 在风险较大的受限空间作业时,监护人员不需要与受限空间内作业人员保持联络。 D. 在风险较大的受限空间作业时,应增设作业人员。

5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 受限空间作业最长作业时限不应超过24 h,特殊情况超过时限的应办理作业延期手续; B. 受限空间作业最长作业时限不应超过36 h,特殊情况超过时限的应办理作业延期手续; C. 受限空间作业最长作业时限不应超过48 h,特殊情况超过时限的应办理作业延期手续; D. 受限空间作业最长作业时限不应超过72 h,特殊情况超过时限的应办理作业延期手续。

53. 在受限空间内作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 受限空间外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备有空气呼吸器(氧气呼吸器)、消防器材和清水等相应的应急用品;

B. 受限空间出入口应保持畅通;

C. 作业人员应将手机带入受限空间,以便对外联系;

D. 有噪声产生的受限空间,应配戴耳塞或耳罩等防噪声护具。

54.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 受限空间作业前后应清点作业人员和作业工器具; B. 在有毒、缺氧环境下不应摘下防护面具;

C. 作业人员离开受限空间休息时可将气割(焊)工器具留在受限空间内; D. 有粉尘产生的受限空间,应配戴防尘口罩、眼罩等防尘护具。

5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 为了保证作业人员安全,应向受限空间内充氧气或富氧空气;

B. 难度大、劳动强度大、时间长的受限空间作业应采取轮换作业方式; C. 作业结束即可封闭受限空间; D. 作业中可以抛掷物品。 56.( A )应预先绘制盲板位置图,对盲板进行统一编号,并设专人统一指挥作业。 A. 生产车间(分厂) B. 作业人员 C. 监护人员 D. 审批单位

57. 最安全可靠的隔绝办法是( B )。

A. 关闭有关阀门 B. 加堵盲板 C. 清洗置换 D. 停止生产

58. 高压盲板使用前应经( D )检查,并符合JB/T 450的要求。 A. 磁粉 B. 目视 C. 着色 D. 超声波

59. 作业单位应按图进行盲板抽堵作业,并对每个盲板设标牌进行标识,标牌编号应与盲板位置图上的盲板编号一致。( B )应逐一确认并做好记录。

A. 作业单位 B. 生产车间(分厂) C. 监护人员 D. 作业人员

60.在易燃易爆场所进行盲板抽堵作业时,作业人员应穿(A),并应使用防爆灯具和防爆工具。

A.防静电工作服B.放酸碱工作服C.防化服D.防尘服

61.盲板抽堵作业时,作业点压力应(A),并设专人监护。

A.降为常压B.维持不变C.降低至1MPa以下D.降低至2MPa以下

62.在有毒介质的管道、设备上进行盲板抽堵作业时,作业人员应按(A)的要求选用防护用具。

A.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B.个人习惯C.主管领导D.监护人

63.距盲板抽堵作业地点(B)m内不应有动火作业。 A.3B.30C.2D.20

64.在强腐蚀性介质的管道、设备上进行盲板抽堵作业时,作业人员应采取(A)的措施。 A.防止酸碱灼伤B.防火防爆C.抽空设备D.防尘防毒

65.盲板抽堵作业时,在介质温度较高、可能造成烫伤的情况下,作业人员应采取(B)措施。 A.防腐B.防烫C.停止作业D.报告

66.下列不属于盲板及垫片选择原则的是( D ):

A.根据管道内介质的性质选择;B.根据管道内介质的温度选择; C.根据管道内介质的压力选择;D.根据作业地点的气压选择。

67.盲板抽堵作业结束,由( C )确认。 A.作业单位B.生产车间(分厂)

C.作业单位和生产车间(分厂)D.审批单位

68.下列不属于直接引起坠落的客观危险因素是( B ):

A.阵风风力五级(风速8.0 m/s)以上;B.平均气温等于或低于20℃的作业环境; C.作业场地有冰、雪、霜、水、油等易滑物;D.作业场所光线不足或能见度差;

69.在高处作业人员的职责中,负责监督检查高处作业安全措施的落实,对高处作业的组织、安排和作业审批的人员是(B )。

A.作业人员 B.作业单位负责人 C.作业监护人 D.安技部门负责人

70.高处作业靠近10kv电源线路时,应距离至少(A )m。 A.1.7 B.2.0 C.2.5 D.4.0

71.凡在坠落高度离基准面( A)以上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称为高处作业。 A.2m B.3m C.4m D.5m

72.在使用安全带时要( C )。

A.平挂平用 B.低挂高用 C.高挂低用 D.高挂高用

73.根据GB 30871规定,高处作业分为四个等级,当作业高度在30m以上时,为( D )级高处作业。

A.一 B.二 C.三 D.四

74.对于高处作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A.作业人员应正确配戴符合GB 6095要求的安全带; B.带电高处作业应使用绝缘工具或穿均压服; C.高处作业(30 m 以上)宜配备通讯联络工具; D.拆除脚手架、防护棚时,上部和下部可同时施工。

75.高处作业与其他作业存在交叉作业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 : A.作业人员应按指定路线上下作业面;

B.下层作业人员可以与上层在同一垂直方向上作业,但需要保持一定距离 C.上下层作业人员不得在同一垂直作业面上操作

D.作业现场负责人应提前与作业各方协调,分析作业活动影响范围和控制措施,明确安全责任

76.在高处作业时,以下做法错误的是( D )。

A.高处作业应设专人监护,作业人员不应在作业处休息。

B.在彩钢板屋顶、石棉瓦、瓦棱板等轻型材料上作业,应铺设牢固的脚手板并加以固定,脚手板上要有防滑措施。

C.在临近排放有毒、有害气体、粉尘的放空管线或烟囱等场所进行作业时,应预先与作业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