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离子极化理论
离子极化的结果,使正、负离子之间发生了额外的吸引力,甚至有可能使两个离子的轨道或电子云产生变形而导致轨道的相互重叠,趋向于生成极性较小的键,即离子键向共价键转变;因而,极性键可以看成是离子键向共价键过渡的一种形式 5.影响离子极化作用的重要因素 离子的电荷:电荷数越多,极化力越强
离子的半径:半径越小,极化力越强,如 Mg> Ba
离子的外层电子构型:8电子构型(稀有气体原子结构)的离子(如Na、Mg)极化力弱,9~17电子构型的离子(如Cr、Mn、Fe、Fe)以及18电子构型的离子(如Ag、Zn等)极化力较强 6.影响离子变形性大小的重要因素
离子的电荷:随正电荷的减少或负电荷的增加,变形性增大 Si 离子的外层电子构型:18、9~17等电子构型的离子变形性较大,具有稀有气体外层电子构型的离子变形性小 K 负离子的极化力较弱,正离子的变形性较小 Be的极化力极强,MgCl2过渡化合物,BeCl2共价化合物 高价态金属氯化物比低价态的熔点、沸点往往要低些,挥发性也极强 地壳:O,Si,Al,Fe 空气:N2 土壤:SiO2,Al2O3 7.氧化物 大多数同价态的金属氧化物的熔点都比其氯化物的要高,如MgO>MgCl2 金属性强的元素的氧化物是离子型化合物,如Na2O、MgO,熔点、沸点大都较高 大多数非金属氧化物是共价化合物,如CO2、N2O5,固态时是分子晶体,熔点、沸点低;SiO2则是原子晶体,熔点高,硬度大 8.铁的氧化物 FeO 黑色粉末;Fe2O3 (氧化性高) 棕红色或黑色粉末、氧化性高、具有两性;Fe3O4(FeO、Fe2O3) 黑色晶体、有磁性 铁丝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9.酸碱性 从左到右(同周期):酸性增强,碱性减弱;自上而下(同族):酸性减弱,碱性增强 高价态的酸性比低价的态强;低价态的碱性比高价的态强 10.氯化物 活泼金属的氯化物:钾、钠、钡的氯化物在水中解离并水合,但不与水发生反应;不太活泼金属的氯化物:镁、锌、铁等氯化物会不同程度地与水发生反应(水解),酸性增强;非金属氯化物:除CCl4外,高价态氯化物与水完全反应 + + 2+ 2+ ----2-2-4+ 3+ 2+ + -2-3+ 2+ 2+ 3+ + 2++ 2+ 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