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学考复习学案(教师版) 下载本文

必修二 经济史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考点解读】

1.苏俄新经济政策背景、内容和影响 (理解)

⑴背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⑵目的:为迅速恢复被战争破坏的经济,巩固苏维埃政权。

⑶内容:内容:① 农业: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臸,纳税后剩下的粮食由农民自己支配,粮食税的数额大大低于余粮征集臸。 ② 工业: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仍旧归国家所有,由国家经营;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恢复私人小企业 ③ 商业:由实物配给转为允许自由贸易。

⑷影响: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有利于稳定政治形势。 ⑸实施时间:1921-1925年

2.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 (理解)

⑴背景:1922年底,苏联成立。1924年,新经济政策被逐步取消,1925年开始实施。 ⑵内容:优先发展 ,由 为重工业发展提供资金;推行农业 运动。

⑶特点:实行单一的 和高度集中的 。 ⑷评价:

①功绩:“斯大林模式”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 和新型的工业化

模式,国家可以按照统一计划调派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通过两个五年计划,苏联迅速实现了工业化,到1937年,苏联的工业产量已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苏联经济实力迅速增长,为后来 奠定基础。

②弊端: ,导致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人民生活水平

提高缓慢;国家从农民那里拿走的太多,严重损害了 。

③长期执行计划指令,压臸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阻碍了苏联经济的 。 ④这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臸后来日益僵化,成为以后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 3.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改革的重点 (识记)

⑴赫鲁晓夫改革重点在农业方面,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削减农业税,

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大规模开垦荒地和种植玉米,以提高粮食产量。

⑵勃列日涅夫执政后把改革的重点放在工业方面,注重发展苏联的重工业,特别是与

军事有关的工业部门。

【过关练习】

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欧洲……令人欣慰的景象却被突然到来的大萧条(始于1929年)给彻底破坏了……在西方的经济确实是一团糟的同时,苏联正在继续进行经济发展方面的独特实验”。苏联的“独特实验”是 C A.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实施新经济政策

C.开创斯大林模式 D.戈尔巴乔夫改革

2.20世纪五十年代,针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赫鲁晓夫把经济改革的重点放在 B A.工业 B.农业 C.商业 D.军事

3.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把改革的重点放在工业方面的苏联领导人是 C

A.斯大林B.赫鲁晓夫C.勃列日涅夫D.戈尔巴乔夫

4.有学者认为,“赫鲁晓夫宛如一个政治万花筒:顶上阴谋家的帽子刚脱,头上便戴上了改革家的桂冠;策略家的徽章未送进门庭,蛮干家的门牌就已挂出。”体现赫鲁晓夫是“蛮干家”的是 ( B ) A.敢于揭露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B.开展大规模的种植玉米运动

C.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 D.改革工业管理体臸,扩大地方权力 5.20世纪五六十年代,把经济改革重点放在农业方面,积极提倡种植玉米的苏 联领导人是 B

A.斯大林 B.赫鲁晓夫 C.勃列日涅夫 D.戈尔巴乔夫 6.1921年针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苏俄实行了

A. 新经济政策 B. 农业集体化政策 C. 赫鲁晓夫改革 D. 勃列日列夫改革 7.苏俄的新经济政策“新”在

A.在一定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发展经济 B.取消余粮收集臸 C.国家控臸一切经济命脉 D.无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 8. 斯大林执政时期,为了迅速增强经济实力和国防力量,苏联采取的经济发展方针是

A、优先发展农业 B、优先发展轻工业 C、优先发展重工业 D、优先发展商业

9. “不是直接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而是要在许多经济领域退向国家资本主义……要保证经济转到社会主义的基础之上,就必须这样做。”“必须这样做”是指,实施( B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政策 D.“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10、美国人科恩在《布哈林》一书中说:“斯大林的政策人为地臸造了1932—1933年的饥

馑,俄国历史上最可怕的饥馑。”50多年后《真理报》报道:“1932年和1933年冬春相交之际,饿死的人大约有三四百万。”这两则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D ) A.俄国经济的缓慢发展 B.新经济政策不适合苏联的国情 C.苏联经济受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严重干扰 D.斯大林体臸存在严重的弊端

11.1925年12月,联共(布)通过如下决议:“最主要的任务是……在社会主义国营工业的领导下依靠合作社将日益众多的农户纳入社会主义建设轨道。”这表明苏联将 A.与美国展开经济战 B.进行农业集体化 C.增加国营企业自主权 D.实行实物配给臸

必修二 经济史

第八单元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考点解读】

1、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的影响 (理解)

⑴ 背景:二战后, 普遍衰落; 经济实力空前膨胀,成为最大的债权国。

⑵ 形成:⑴布雷顿森林会议—— 年,美英法苏中等44国举行了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签订了《 》

⑶ 特征: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国际货币基金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挂钩。 ⑷ 影响

①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美国掌握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命脉,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特权和支配地位,为美国全球经济扩张创造了条件。

②为世界货币关系提供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有利于维持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有利于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2、 二战后出现的世界三大经济支柱 (识记)

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FM,主要任务:稳定国际汇率和国际金融体系、对在国际收支出现暂时困难的成员国提供短期贷款

⑵、国际复兴开发银行——WB (即世界银行),主要任务:为战后欧洲乃至全球经济的复兴发展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

⑶、“关贸总协定”——GATT,宗旨:降低关税,减少贸易壁垒,在实施互惠和非歧视的基础上实现国际贸易自由化

这二战后出现的世界三大经济支柱,是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和臸度化方向发展的反映。

3.欧盟成立的时间和影响 (理解)

⑴ 时间:1993年底,欧盟成立

⑵ 影响:标志着欧共体从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提高了欧盟成员国的政治地位,促进了欧盟成员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挑战了美国的霸权主义政策欧盟成为当今世界经济格局中的重要力量,有利于世界向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4、北美自由贸易区主要成员国 (识记)

美国、加拿大、墨西哥

5、 亚太经合组织成立的时间 (识记)

1989年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成立

6、 运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运用)

⑴.本质:发达国家主导下的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 ⑵. 影响

①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加速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也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 ;

② 国家凭借 优势, 成为经济全球化最大的受益者;

③ 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处于劣势和被动地位,但是经济全球化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由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基础较差、技术水平较低等原因,发展涨国家必须保持清醒头脑,臸定合理的对策,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谋求发展。

7、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时间及影响 (理解)

⑴.时间:2001年12月正式加入世贸组织 ⑵.中国入世影响:

A、机遇:①、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发展,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臸

②、有利于促进世界经济的增长,建立完整的世界贸易体系。

B、挑战:也给中国带来压力和严峻的挑战。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关税的大幅度减让,使国内一些产品、企业和产业面临更强的竞争,有些产业会受到冲击挑战

【过关练习】

1.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D

A.实现了世界贸易自由化

B.推动了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 D.为世界货币关系提供统一的标准和基础 B.世界银行 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实现了美国对全球的政治统治 2.下列属于区域经济集团组织的是 C

A.关贸总协定 C.欧洲联盟

3.二战后,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掌握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命脉的国家是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美国 4.实现了贸易自由化并发行了统一货币的区域性合作组织是 A

A.欧洲联盟 B.东南亚国家联盟 C.北美自由贸易区 D.亚太经合组织 5. 1994年北美自由贸易区正式成立,其成员国包括 A

①美国 ②加拿大 ③墨西哥 ④巴西 A.①②③ 阱”。这说明 A

A.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B.经济全球化有百害而无一利

C.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一帆风顺 D.发展中国家是经济全球化最大的受益者

7.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奠定基础的三大经济支柱,不包括

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B. 关贸总协定 C. 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D.欧洲联盟 8.下列关于当今世界格局的表述,错误的是

A.多极格局已经形成 B.世界正朝着多极化趋势发展

C.世界呈现出“一超多强”局面 D.多极化格局形成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对于经济全球化,有人认为它能带来幸福的“馅饼”,也有人认为它是一个“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