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东中学2013届语文暑假作业答案 下载本文

陆贽字敬舆,是苏州嘉兴县人。少年时成了孤儿。有独立见解和操守而与众不同,很勤苦学习儒学。十八岁考中进士,凭博学宏词科选官复试合格,任命华州郑县县尉。为官期满,回东方故乡探望母亲,路经寿州,刺史张镒当时很有名声,陆贽去拜见他。张镒起初不很了解他,停留三天,第二次见面跟他谈话,于是非常赞赏陆贽的才识,请求结交为忘年投合之友。等到辞别,张镒赠送陆贽百万钱,说:“希望充当太夫人一天的饭食费用。”陆贽不收受钱,只接受了一串新茶,说:“怎敢不接受您的厚意。”后来又因文书评判超出同类,选任渭南县主簿,提升为监察御史。

唐德宗在东宫做太子时,向来知道陆贽的名声,于是征召他做翰林学士,调任祠部员外郎。陆贽性情竭忠尽心,当了皇帝身边受信任的官以后,感念皇帝重用了解自己,想有所作为效力报答,所以政事上有的有缺点,大小事情一定陈述,因此皇帝关顾对待他更加厚重。德宗回到京师,陆贽调任中书舍人,像先前一样做翰林学土。

起初,陆贽受到张镒的了解重视,能够担任朝廷内官职;等到张镒被卢杞排挤,陆贽常常忧惧;等到卢杞罢官,才敢上奏章提出政事见解,唐德宗喜欢文章,对他关顾更深。吴通微兄弟一起在翰林院,也受到德宗的宠遇,他们的文章才识赶不上陆贽,可是能结交有权势受宠幸的人,他们一起在皇帝面前陷害陆贽。陆贽被结党小人排挤,一同做官的人忌妒他的才能,再加上他提出政事见解很激切,常常失去皇帝的欢心,所以很久不能当宰相。他在议论应对方面。明晓精通体制事理,详细陈述,剖析判断,下笔如有神,当时有名望的人,没有谁不推重尊敬他。当时陆贽的母亲韦氏在江东,皇帝派宫中的使者迎接到京师,官员们认为陆贽很荣耀。不久遭到母亲丧事,陆贽向东回到洛阳,寓居嵩山丰乐寺。地方的长官送来办丧事的财物赠品以及另外摆放的馈赠物品,全都不拿。起先,陆贽认为受到皇帝特别的待遇,不敢爱惜自身,政事有不可行的,极力提出不隐瞒。朋友告诫他,认为这样做太严厉,陆贽说:“我上不辜负天子,下不辜负我学的道德学识,不能顾虑那些别的事。”他在官吏政事上很精通,根据情况决定判断,没有一点儿差误。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9.(1)主要用了对比(反衬)的手法。(1分)描写了今日风雪交加,朝京人绝的景象,(1分)与昔日元宵节的繁盛景象形成对比。(1分)通过临安上元节昔盛今衰的对比,反映物是人非以及政治形势的重大变化。(1分)(如果学生从情与景的关系作答,可酌情给分。)

(2)“犹”应理解为“还,仍然” 。(1分)宋室江山已经灭亡,我们还对着南宋未亡时就有的月亮,这是一件值得自我安慰的事情。(1分)这样写看似自我安慰,实际上更加点出了词人和朋友的兴亡之痛。(1分) “犹”字含义深远,用得很妙。

(3)“悲”来自于昔盛今衰的感慨;(1分)来自于宋室灭亡,异族入侵的惨痛;(1分)也来自于年华老去,怀念故国的伤怀。(1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 8分 ) 10.(8分)(1)有备无患(备则无患)(2)庶竭驽钝/攘除奸凶(3)百步九折萦岩峦/以手抚膺坐长叹(4)人生代代无穷已(5)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6)雕阑玉砌应犹在(每空1分,如有错别字,该空不给分)

49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

11. (1)扣住题目中的“天气”,奠定全文感伤怀旧的基调:(2分)“雨”承载着记忆,由“听雨”引出下文对往昔生活的回忆。(2分) 12. (1)将“秋雨”和“岁月”联系在一起,岁月变迁而秋雨依旧,“变”与“不变”,形成对比;(2分)(2)用“瘦薄”和“寒凉”来形容“秋雨”,实际是赋予“雨”以人的感受,使之更加形象。(2分)

13. (1)天气的变化与着衣、晾衣本来就有关系,作者由“天气”联想到“衣”,合理自然;(2)“天气”和“衣服”常常联系在一起,作为散文中传递怀旧情感的意象;(3)在本文中,天气还指人生的阴晴变化,而作者“置衣的激情”也与年岁的增长和人生的变化联系在一起。(每点2分)

14.(1)岁月流逝、青春难再,一切快乐和忧伤都成为回忆;(2)年龄增长、激情消散,开始变得慵懒、守旧;(3)沉湎往昔、直面现实,过往的人生成为沉重的包袱,对未来感到茫然;(4)安守本分、放慢节奏,人生变得舒缓淡定。(答出三点即可) 六、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18分)

15.(6分)①留下预嘱,放弃一切介入性的急救措施;②要求死后捐献“能用的器官”;③坚持到取器官的大夫赶到,才舒缓地呼出最后一口气。(每点2分)

16.(6分)高度评价了史铁生死亡方式的意义(2分),与下文一般中国人对待死亡的方式态度形成鲜明对比(2分),凸显了史铁生面对死亡的超然态度和崇高境界(2分)。 17.(6分)史铁生的死①维护了生命的尊严和质量,②节省了大量的资财,③对别人有所帮助;④这句话还包含了作者的忧思和呼唤。(每点2分,答出3点即给6分) 七、作文(70分) 18.略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