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一级建造师《建筑实务》真题及答案 下载本文

33.背景资料:

某新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工程,地下二层,地上十五层,建筑总高58m,玻璃幕墙外立面。钢筋混凝土叠合楼板,预制钢筋混凝土楼梯。基坑挖土深度为8m,地下水位位于地表以下8m,采用钢筋混凝土排桩+钢筋混凝土内支撑支护体系。 在履约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一:监理工程师在审查施工组织设计时,发现需要单独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的分项工程清单内只列有塔吊安装拆除、施工电梯安装拆除、外脚手架工程。监理工程师要求补充完善清单内容。 事件二:项目专职安全员在安全“三违”巡视检查时,发现人工拆除钢筋混凝土内支撑施工的安全技术措施不到位,有违章作业现象,要求立即停止拆除作业。 事件三:施工员在楼层悬挑式钢制卸料平台安装技术交底中,要求使用卡环进行钢平台吊运与安装,并在卸料平台三个侧边设置1200mm高的固定式安全防护栏杆,架子工对此提出异议。 事件四: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发生塔吊倒塌事故,当地县级人民政府接到事故报告后,按规定组织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等派出的相关人员组成了事故调查组,对事故展开调查。事故单位按照事故调查组移交的事故调查报告中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对事故责任人进行处理。 1.事件一中,按照《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规定,本工程还应单独编制哪些专项施工方案? 【答案】:还应单独编制的专项施工方案包括:深基坑支护工程、降水工程、土方开挖工程、模板工程及支撑体系,建筑幕墙安装工程。 【解析】:暂无 2.事件二中,处违章作业外,针对操作行为检查的“三违”巡查还应包括哪些内容?混凝土内支撑还可以采用哪几类拆除方法? 【答案】:“三违”还包括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

混凝土内支撑拆除还可以采用:机械拆除、爆破拆除和静力破碎拆除。 【解析】:暂无

3.写出事件三中技术交底的不妥之处,并说明楼层卸料平台上安全防护与管理的具体措施。 【答案】:不妥之处一:施工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正确做法:应由项目技术负责人或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不妥之处二:在卸料平台三个侧边设置1200mm高的固定式安全防护栏杆。 正确做法:应在卸料平台两侧设置固定的防护栏杆,底部设置200mm高挡脚板。 悬挑式钢平台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1)悬挑式钢平台应按现行的相应规范进行设计,其结构构造应能防止左右晃动,计算书及图纸应编入施工组织设计。

(2)悬挑式钢平台的搁支点与上部拉结点,必须位于建筑物上,不得设置在脚手架等施工设备上。

(3)斜拉杆或钢丝绳,构造上宜两边各设前后两道,两道中的每一道均应作单道受力计算。

(4)应设置4个经过验算的吊环。吊运平台时应使用卡环,不得使吊钩直接钩挂吊环。吊环应用甲类3号沸腾钢制作。

(5)钢平台安裝时,钢丝绳应采用专用的挂钩挂牢,采取其他方式时卡头的卡子不得少于3个,建筑物锐角利口围系钢丝绳处应加衬软垫物,钢平台外口应略高于内口。

(6)钢平台左右两侧必须裝置固定的防护栏杆。

(7)钢平台吊裝,需待横梁支撑点电焊固定,接好钢丝绳,且调整完毕,经过检查验收后,方可松开起重吊钩,进行上下操作。

(8)钢平台使用时,应有专人进行检查,发现钢丝绳有锈蚀损坏应及时调换,焊缝脱焊应及时修复。

(9)操作平台上应显著地标明容许荷载值。操作平台上人员和物料的总重,严禁超过设计的容许荷载,应配备专人加以监督。 【解析】:暂无 4.事件四中,施工单位对事故责任人的处理做法是否妥当?并说明理由。事故调查组还应有哪些单位派员参加? 【答案】:施工单位对事故责任人的处理不妥,应由事故调查组提交对事故责任人的处理建议,由负责调查事故的人民政府作出批复,事故发生单位应当按照该批复,对本单位负有事故责任的人员进行处理。对事故责任者严格按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的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严肃处理,不仅要追究事故直接责任人的责任,同时要追究有关负责人的领导责任。

事故调查组还应有公安机关、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工会和人民检察院派员参加。 【解析】:暂无

34.背景资料:

某新建办公楼工程,建筑面积48000㎡,地下二层,地上六层,中庭高度为9m,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经公开招投标,总承包单位以31922.13万元中标,其中暂定金额1000万元。双方依据《建设工程合同(示范文本)》(GF-2013-0201)签订了施工总承包合同,合同工期为2013年7月1日起至2015年5月30日止,并约定了在项目开工前7天内支付工程预付款,预付款比例为15%,从未完施工工程尚需的主要材料的价值相当于工程预付款数额时开始扣回,主要材料所占比重为65%。

自工程招标开始至工程竣工结算的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项:

事件一:在项目开工之前,建设单位按照相关规定办理施工许可证,要求总承包单位做好制定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各项技术措施,编制专项施工组织设计,并及时办理政府专项管理手续等相关配合工作。

事件二:总承包单位进场前与项目部签订了《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授权项目经理实施全面管理,项目经理组织编制了项目管理规划大纲和项目管理实施规

划。

事件三:项目实行资金预算管理,并编制了工程项目现金流量表。其中2013年需要采购钢筋总量为1800t,按照工程款收支情况,提出了两种方案:

方案一:以一个月为单位采购周期,一次采购费用为320元,钢筋单价为3500元/t,仓库月储存费率为4‰。

方案二:以二个月为单位采购周期,一次采购费用为330元,钢筋单价为3450元/t,仓库月储存费率为3‰。

事件四:总承包单位于合同约定之日正式开工,截至2013年7月8日建设单位仍未支付工程预付款,于是总承包单位向建设单位提出如下索赔:购置钢筋资金占用费1.88万元,利润18.26万元,税金0.58万元,监理工程师签认情况属实。 事件五:总承包单位将工程逐日劳务分包给某劳务公司,双方签订了劳务分包合同。劳务分包噢单位进场后,总承包单位要求劳务分包单位将劳务施工人员的身份证等资料的复印件上报备案。某月总承包单位将劳务分包款拨付给劳务公司,劳务公司自行发放,其中木工班长代领工人工资后下落不明。 1.事件一中,为配合建设单位办理施工许可证,总承包单位需要完成那些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的技术文件和手续? 【答案】:为配合建设单位办理施工许可证,总承包单位应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中有根据建设工程特点制定的相应质量、安全技术措施,专业性较强的工程项,编制了专项质量、安全施工组织设计。另外还需有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罝图、临时设施规划方案和已搭建情况,施工现场安全防护设施搭设(设置)计划、施工进度计划、安全措施费用计划,专项安全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措施),拟进入施工现场使用的施工起重机械设备(塔式起重机、物料提升机、外用电梯)的型号、数量,工程项目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情况,建设单位安全监督人员名册、工程监理单位人员名册,以及其他应提交的材料。(法规P260) 【解析】:暂无

2.指出事件二中的不妥之处,并说明正确做法。编制《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的依据有哪些? 【答案】:不妥之处:项目经理编制了项目管理规划大纲和项目管理实施规划。 正确做法:项目管理规划大纲是总包单位领导层编制的文件,项目经理根据项目管理规划大纲编制项目管理实施规划。 编制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应依据下列资料:(1)项目合同文件;(2)组织的管理制度;(3)项目管理规划大纲;(4)组织的经营方针和目标.(实务P462) 【解析】:暂无 3.事件三中,列式计算采购费用和储存费用之和,并确定总承包单位应选择哪种采购方案?现金流量表中应包括哪些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答案】:方案一:

釆购成本=320×6=1920元

存储成本=0.5×(1800/6)×3500×4‰x6=12600元 采购和存储费用之和为1920+12600=14520元 方案二:

采购成本=330×3=990元

存储成本=0.5×(1800/3)×3450×3‰×6=18630元 采购和存储费用之和为990+18630=19620元

所以总承包单位应选择方案一。

现金流量表的内容应当包括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解析】:暂无

4.事件四中,列式计算工程预付款、工程预付款起扣点(单位:万元,保留小数点后两位),总承包单位的哪些索赔成立? 【答案】:预付款=(31922.13-1000)*15%=4638.35万元

工程预付款起扣点=31922.13-(4638.35/65%)=24786.21万元 总包单位的购罝钢筋占用费可以索赔,利润和税金不能索赔。因为由于建设单位延期支付预付款,施工单位购罝工程所需材料时,自己垫付款项,所以造成了其资金的占用,增加了资金成本,属于建设单位的责任,故资金占用费可以索赔。而利润和税金不能索赔,因为材料费的利润、税金已经包含在投标总价中,并未使工程量有所减少,故不能索赔。 【解析】:暂无

5.指出事件五中的不妥之处,并说明正确做法。按照劳务实名制管理规定劳务公司还应将那些资料的复印件报总承包单位备案? 【答案】:错误之处一:总包单位将劳务分包款拨付给劳务公司,劳务公司自行发放。 正确做法:总承包企业、项目经理部和劳务分包单位必须按规定分别设罝劳务管理机构和劳务管理员(简称劳务员),制定劳务管理制度。劳务员应建立劳务费、农民工工资结算兑付情况统计台账,检查监督劳务分包单位对农民工工资的支付惜况,对劳务分包单位在支付农民工工资上存在的间题,应要求其限期整改。 错误之处二:木工班长代领木工工人工资 正确做法:总包单位应该监督劳务分包单位将工人工资应发放到个人手中,严禁代领。

劳务分包单位还应提交进场施工人员花名册、劳动合同文本、岗位技能证书复印件及时报送总承包商备案。 【解析】:暂无 35.背景资料:

某建筑工程,占地面积8000㎡,地下三层,地上三十层,框筒结构。结构钢筋采用HRB400等级,底板混凝土强度等级C35,地上三层及以下核心筒和桩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60。局部区域为两层通报报告厅,其主梁配置了无粘结预应力筋。某施工企业中标后进场组织施工,施工现场场地狭小,项目部将所有材料加工全部委托给指定加工厂进行场外加工。 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一:在项目部依据《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06编制的项目管理实施规划中,对材料管理等各种资源管理进行了策划,在资源管理计划中建立了相应的资源控制程序。 事件二: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设计中包含如下主要内容:①材料加工场地布置在场外;②现场设置一个出入口,出入口处设置办公用房;③场地周边设置3.5m宽环形载重单车道主干道(兼消防车道),并进行硬化,转弯半径10m;④在干道一侧开挖400×600mm管沟,将临时供电线缆,临时用水管线埋置于管沟内。监理工程师认为总平面布置设计存在多处不妥,责令整改后再验收,并要求补充主干道具体硬化方式和裸露场地文明施工防护措施。

事件三:项目经理安排土建技术人员编制了《现场施工用电组织设计》,经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