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起来点点。
点评作品:
师:我们身体点了点放松一下,画也点完了,请小组长把作品拿上来。 (指出个别作品:谁来说说这幅画,你觉得怎么样?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你能给点建议吗?)
师:经过同学们的精心制作,由我们班同学自己创作的画册《你我快乐点》完成了,装订好后就可以发行了,让大家都能欣赏我们点出画的画。 拓展
师:今天我们用了彩色颜料制作了点画,还可以用什么材料进行点画创作呢?(出示各种材料创作的点画作品,用豆子、图钉等材料)我们可以用各种材料进行点画创作,回家后也来试试吧,这节课就上到这,下课。
第13课
教学内容:湖边的倒影 知识目标:
学习了解对印的方法,运用对印的方法表现美丽的倒影。 能力目标:
掌握简单的对印技巧,提高动手能力。 情感目标:
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说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用对印的方法表现湖边美丽的倒影。教学难点:对印方法的掌握。 教学准备:
教师教学用具准备:对印风景范图范画、颜料、笔等。
学生学习用具准备:铅笔、水彩或水粉颜料、吸水慢的图画纸等。
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说教学过程
为了使学生都能在视、听、说、做、思等行为环节中经历美术的过程、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设计了如下教学流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我在教学一开始,以欣赏对印的范图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导入新课。引出本课课题——湖边的倒影。 (二)引导启发,了解作品
由于每个学生的成长经历、知识层面、生活环境的不同,观察力与认识层面自然不同,因此,这个环节我将以范画的形式讲解攻破本课难点——对印的方法的掌握。对印方法步骤:1、将画纸对折。2、在对折的画纸上半部用水彩画景物,折起对印,画一点印一下。 (三)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新课程标准特别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合作意识,所以在这环节我先用鼓励的语言表扬学生的学习精神,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启发学生思考、探究:“倒影除山水外,还有什么可以入画?”从而引导学生说出动物、人、房子等。 本堂课我将花13分钟时间讲授新课。 (四)发挥想象,大胆创作
在这个环节我将给学生20分钟时间,让学生应用讲过的对印方法以及步骤,动手创作对印水彩风景画。在创作过程中,我强调学生注意色彩的调配。以及制作过程中要注意教室清洁和纪律等,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比较重要,这点在课上要多次强调提醒。制作同时播放儿童歌曲,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展开思路、大胆创新,体验造型表现活动所带来的乐趣。在学生制作时我将进行巡回辅导,解决学生遇到的各种问题,如:构思、颜色的调配、造型等问题。引导学生相互讨论,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学会解决问题。 (五)展示欣赏 ,情感交流
在这个环节,我将花5分钟时间组织学生做一个作品拍卖的小游戏,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采用模拟式拍卖会场,师生共同参与产生思想交流和碰撞,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六)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科学精练的结束语能起到“课虽尽,但趣无穷”的效果,因此,在课程即将结束时,我将花2分钟时间对本课的知识进行总结和梳理。
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最后,我让学生把自己对印的漂亮倒影作品带回家,和家人一起分享创作的乐趣,使本课的学习进一步拓展延伸。 七.说板书设计:
美术课的板书融范图与于一体,因此在教学中,应将作品与板书相配合,将图片、范品相对应,做到和谐一致。——具体讲一讲板书内容。
第14课
教学内容:热闹的民族节日 教学目标:
1、了解端午文化,培养热爱龙舟运动、珍爱祖国文化遗产习惯意识。 2、学习用橡皮泥捏塑龙舟和动态人物形象,培养学生想象和创造力。 3、激发爱国情感,增强班级凝聚力,提高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
探索用橡皮泥或卡纸等材料捏造划龙舟人物动态造型。 教学难点:
龙舟的造型和划船人员的运动姿势的造型。 教学过程: 一、欣赏感知:
欣赏划龙舟图片,了解端午文化。 二、探究实践
a、如果你是龙舟手你会怎样表现?引导学生回忆想象并说出自想法。 b、欣赏摄影图片,学习欣赏并感受情境。 c、回忆并讲一讲与端午和龙舟比赛相关的故事。 d、师分析儿童作品的方法:
①根据构图来决定表现划龙舟场面的大小,可局部描画,也可全局构图。 ②分析人物的形态和结构的特点,以及色彩搭配来决定整个人物立体效果。组织学生构图,教师巡回制导。
三、展示评价
四、展示优秀学生作业。
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第15课
教学内容:请到我的家乡来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了解家乡民居、建筑的一些特点与变化。
2、能力目标:培养初步的探究能力,探究建筑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与影响。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建筑艺术的精美和家乡劳动人民的智慧。 教学准备:
1、课前观察自己住的房子,并把它的样子画下来。
2、收集各个地方不同建筑、民居的照片、图片、邮票等资料。 教学过程:
(一)了解家乡房子的特点和变化 1、展示作品,了解家乡房子的特点
课前大家都观察了自己住的房子,并把它的样子画了下来。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1)谁愿意介绍一下自己的作品?
(2)在绘画、欣赏和评时的观察中,你觉得我们住的房子有什么特点? 小结:我们住的房子大多是楼房;也有的是平房,或者说砖瓦房,红红的瓦,白白的墙,这一切构成了家乡一道独特的风景。此外,在我们的周围还有许多老房子,让我们去看一看。
2、通过比较,感知家乡房子的变化
(1)(出示制作的“老房子”课件)想一想:我们家乡有没有这样的老房子?你喜欢这样的老房子吗?它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根据学生回答适当板书:青青的瓦、灰灰的墙、展翅的屋檐、雕花的房梁……)
(2)同桌交流(可以结合课下搜集的照片或图片进行交流); ①你在哪里见过这样的老房子?
②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说说你当时的感受。 (3)全班交流。
生1:在我的老家农村见过这样的老房子,当时给我的印象就是历史久远。 生2:我也是在老家见过这样的老房子,觉得非常得好奇,回家总喜欢到那里去看看。
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