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油工况计算分析类 下载本文

采油工况分析计算题库1题

X区块为常规稀油油藏,油层平均深度约2000m,油藏平均压力约19MPa,地面原油密度900kg/m,采出水密度1000kg/m,有注水井3口(井号为X1、X2、X3),油井4口(井号为X4、X5、X6、X7),井网布置如图1所示。2008年6月油水井生产数据见表1和表2。该区块2008年6月油井分层产液量与含水率测试解释结果和注水井分层吸水量测试解释结果分别见表3和表4。图2为X7井地面示功图(2008年6月)。

3

3

图1 X区块井位图

表1 X区块2008年6月油井生产数据表

井生产生产参数 -1日产液量 日产油量 井口油压 井口套压 动液面深度 (m) 900 700 1700 500 下泵深度 (m) 电机输入(kW) 上下冲程峰值(%) 100.5 99.8 68.5 140.9 上冲程平均载荷 (kN) 63.0 57.0 56.0 55.0 下冲程平均载荷 (kN) 37.0 31.0 30.0 33.0 号 层位 (mm×m×min) X4 S2 X5 S2 X6 S2 X7 S2 1-32-31+31-2(t/d) (t/d) (MPa) (MPa) 30 40 7 20 6.0 4.0 2.1 5.0 0.5 0.5 0.5 0.5 0 0 0 0 功率 电流比56×3×4 56×2.7×5 44×3.6×5 56×3.6×5 1400 9.46 1200 10.85 1800 6.80 1300 9.07 表2 X区块2008年6月注水井生产数据表

井号 X1 X2 X3 注水层位 1-3S2 S2 S2 1+32-3日配注量 3(m) 80 30 60 日注水量 注水压力 3(m) (MPa) 80 5.0 25 55 4.5 5.0 备注 表3 X区块2008年6月油井分层产液量和含水率测试解释结果表

井号 指标 S2 S2 S2

321X4 产液量 (t/d) 20.0 10.0 含水 (%) 88.0 64.0 (t/d) 30.0 10.0 X5 产液量 含水 (%) 96.0 72.0 1

X6 产液量 (t/d) 5.0 2.0 含水 (%) 68.0 75.0 X7 产液量 (t/d) 10.0 7.0 3.0 含水 (%) 88.0 59.0 70.0 表4 X区块2008年6月注水井分层吸水量测试解释结果表(m/d)

井号 S2 S2 S2 3213

X1 55 15 10 X2 15 10 X3 40 15

图2 X7井地面示功图(2008年6月)

(1) 计算泵效及沉没度,将各油井工况点标注在抽油机井宏观控制图中,并说明各油井的工况特征?

(2) 根据表1中上下冲程峰值电流比,判断各油井的抽油机平衡状况,并提出调整建议?

(3) 结合油井X7的生产数据和示功图(如图2所示),分析该油井泵工况特征,并提出改善泵工况的作业建议和作业施工工序。

答案:

(1) 将各油井工况点标注在抽油机井宏观控制图(图3)中,并说明各油井的工况特征。 各油井工况指标的计算结果见表5。

2

供液X6 不足 资料待落实

合格或优良

X4

X5

断脱漏失

X7

潜力或参数偏小

图3 X区块抽油机井宏观控制图

表5 X区块2008年6月油井工况指标计算结果表

井 号 X4 X5 X6 X7 理论排量 (m/d) 3泵效 (%) 沉没度 (m) 500 500 100 800 42.56079 71.92593 47.88089 84.38449 39.41216 18.31033 63.84118 32.13102 (2) 根据表1中上下冲程峰值电流比,判断各油井的抽油机平衡状况,并提出调整建议。

井号 X4 X5 X6 X7 上下冲程峰值电流比(%) 100.5 99.8 68.5 140.9 平衡状况 平衡 平衡 平衡过量 平衡不够 调整建议 不调整 不调整 减小平衡半径或/和降低平衡块质量 增大平衡半径或/和增加平衡块质量 (3) 结合油井X7的生产数据和示功图(如图2所示),分析该油井泵工况特征,并提出改善泵工况的作业建议和作业施工工序。

答:油井泵工况特征:泵排出部分漏失严重。 改善泵工况的建议:检泵(换泵)。

检泵作业的施工工序:压井(洗井)→起抽油杆→泄油器泄油→起泵→探砂面冲砂→配下泵管柱→下泵并试压→下抽油杆→试抽交井。

3

采油工况分析计算题库2题

某井组:2#注水井:2007年12月-2008年5月期间

33

东三41日配注50米,实注50米; 东三56日配注10033

米,实注92米。

3#注水井:2007年12月-2008年5月期间东三41

333

日配注40米,实注40米;东三56日配注80米,实

3

注80米。

1、计算五月1#油井的液面,泵效? 2、分析油井产量下降原因?

1# 井 生 产 数 据 表

生产日期层位参数日液日油含水 2007.12东三41193.283 2008.1522452.8562512353.2

东三×33502353.3 41+56×64482253.5 井 别 井 号 层 位 渗透率 砂层 μm2 厚度 m 1.0 2.4 1.2 2.2 0.8 2.0 2.4 5.8 3.0 6.0 1.8 3.8 采 油 井 注 水 井 1# 东三41 东三56 2# 东三41 东三56 3# 东三41 东三56 液面920416420428415含砂备注28日补孔东三563.14‰25日停抽保养抽油机1.01‰5305.482S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S 答案:1、液面931,泵效47%;

2、东三56层渗透性、厚度大于东三41,油层物性好。补孔56层后能量上升、液量增加,含水降

低,说明东三56层是主要出力层,但功图显示其含砂量较高。

5月份油井液量下降、含水上升,,液面降低,功图显示供液不足,含砂量下降。由于两口水井注

水正常,油井液量下降含水上升不是水井引起;

综上分析认为, 4月油井停抽保及开井造成地层激动出砂,因56层含砂量较高,砂埋油层,仅41层出力,与补孔前生产状态基本相似。下步探冲砂。

采油工况分析计算题库3题 1、 注水井指示曲线是油藏动态分析中的常用曲线之一,请简要叙述注水吸水指示曲线的作用?并

阐述在注水吸水指示曲线上如何反映出吸水指数和启动压力?

2、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