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学考试题及答案 下载本文

A

R付?(a?T1)/tga1aaR付?(a?T1)/tg2R付?T2/tg22; B 2; C 2

93.公路中线测量中,设置转点的作用是( )。 B A 传递高程; B 传递方向; C加快观测速度 94.路线相邻两交点(JD8—JD9)间距离是用( )。 A A钢尺丈量,视距校核; B 只用视距测量; C 用皮尺丈量,视距校核 95.公路中线测量中,测得某交点的右角为130°,则其转角为( )。 A ???a?50a?50右左A; B; C a?130

96.路线中平测量是测定路线( )的高程。 C A水准点; B转点; C各中桩 97.视线高等于( )+后视点读数。 A

A后视点高程; B转点高程;。 C 前视点高程 98.路线纵断面水准测量分为( )和中平测量。 A A基平测量; B水准测量;C高程测量

99.公路基平测量中,其高差闭合差允许值应为( )。 C A ?50L(mm); B?6L(mm); C ?30L(mm) 100.基平水准点设置的位置应选择在( )。 C A 路中心线上; B 施工范围内; C 施工范围以外

101.路线中平测量的观测顺序是( ),转点的高程读数读到毫米位,中桩点的高程读数读到厘米位。 C

A 沿路线前进方向按先后顺序观测; B 先观测中桩点, 后观测转点; C 先观测转点高程后观测中桩点高程

102..横断面的绘图顺序是从图纸的( )依次按桩号绘制。 C

A左上方自上而下,由左向右; B右上方自上向下,由左向左; C 左下方自下而上,由左向右

三.计算题

(一)测量学基础知识(1-18题)

1.用钢尺丈量一条直线,往测丈量的长度为217.30m,返测为217.38m,今规定其相对误差不应大于1/2000,试问

(1)此测量成果是否满足精度要求?(2)按此规定,若丈量100m,往返丈量最大可允许相差多少毫米? 解 据题意

(1) ,

此丈量结果能满足要求的精度。

(2) 设丈量100m距离往返丈量按此要求的精度的误差为?时,则

,则?

丈量较差最大可允许相差为

,即往返

2.对某段距离往返丈量结果已记录在距离丈量记录表中,试完成该记录表的计算工作,并求出其丈量精度,见表1。

表1 测线 AB 整尺段 零尺段 总计 差数 精度 平均值 往 5?50 18.964 返 4?50 46.456 22.300 解 据题意,其计算过程见表17。 表17 距离丈量记录表

测线 AB 往 返 整尺段 5*50 4*50 零尺段 18.964 46.564 22.300 总计 268.964 268.864 差数 0.10 1/2600 精度 平均值 268.914 注 表中后四栏中的数字为计算数字 3. 某直线段的磁方位角M=30°30′,磁偏角δ=0°25′,求真方位角Α=?若子午线收敛角γ=2′25″,求该直线段的坐方位角α=? Α= M+δ=30°30′+0°25′=30°55′。α= A-?=30°30′-2′25″=30°27

4.如图1所示,在水准点BM1至BM2间进行水准测量,试在水准测量记录表中(见表2)。

进行记录与计算,并做计算校核(已知BM1?138.952m,BM2?142.110m)。

图1

表2 水准测量记录表

测点 后视读数(m) 前视读数(m) 高差(m) + - 高程(m)

?

解 据题意,其计算过程见表18。

表18 水准测量记录表 高差 测站 后视读数(m) 前视读数(m) -(m) +(m) BM1 ZD1 ZD2 2.012 1.472 1.362 3.338 0.755 2.510 1.053 1.257 0.309 2.667

高程(m)

138.952

1.038 140.209 139.171 139.171 142.110

ZD3 BM2 8.184 0.671 4.989 4.233 1.038 ,

校核

5.在水准点BMa和BMb之间进行水准测量,所测得的各测段的高差和水准路线长如图2所示。已知BMa的高程为5.612m,BMb的高程为5.400m。试将有关数据填在水准测量高差调整表中(见表3),最后计算水准点1和2的高程。

图2

表3 水准测量高程调整表

点号 路线长(km) 2 实测高差(m) 改正数(mm) 改正后高差(m) 5.400 高程(m) 5.612

BMA 1

BMB ?

HB?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