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师范大学学位论文格式 下载本文

江西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规范(暂行)

一、前言

1.学位论文是使研究生在科学研究方面受到全面训练,获得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环节。学位论文的学术水平和科学价值是评定授予学位的重要依据。为规范我校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格式,提高论文撰写水平,便于信息系统的收集、存储、处理、加工、检索、利用、交流和传播,特制定本规范。

2.本规范适用于申请江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博士学位的学位论文的撰写。 3.本规范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制定。

二、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1.硕士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申请硕士学位的论文必须是申请者亲自参加科学研究做出的成果。论文应包含作者对研究课题的新见解或新成果,论文研究的课题力求在理论上或实践上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或本门学科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论文要有正确的理论指导,论证正确,资料或数据可靠,论证或计算严谨准确、条理分明、文字通顺,能表明作者在本门学科上掌握了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学位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硕士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

2.博士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申请博士学位的论文必须是申请者亲自参加科学研究做出的成果。论文应包含作者对研究课题在科学上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并在理论上或实践上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或本门学科发展具有较重要的意义。论文要有正确的理论指导,论证正确,资料或数据可靠,论证或计算严谨准确,文理通顺,逻辑性强。博士学位论文应能表明作者在本门学科上掌握了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解决或探索本学科、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重要问题的能力。学位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由博士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

3.字数要求

学位论文用中文撰写(外语专业除外),必须有一定的工作量和字数要求。博士论文不得少于8万(理工科5万)字,硕士学位论文不得少于3万(理工科2万)字。

三、 学位论文书写格式

博士、硕士学位论文一般应包括以下几部分(按学位论文中先后顺序排列):

1

封 面

独创性声明、版权使用授权书 目 录 引 言 正 文 参考文献

学 位 论 文 形 式 结 构

前置部分 中英文摘要

主体部分 结 语

附 录

附录部分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后 记(包括致谢)

(一)前置部分

1.论文封面(格式见附件1)

(1)封面纸质为皮纹纸 ,封面颜色:统招硕士、博士研究生(浅兰色),专业硕士研究生(浅红色),同等学历(浅黄色),高校教师(浅绿色)。

(2)学校代码:我校代码为10414。

(3)分类号:按《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一书填写(可到图书馆查询)。 (4)密级:根据实际情况和导师意见在“无、密秘、机密、绝密”中选择其一填写;有保密要求不宜公开的论文由学生本人提出申请,经导师和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同意后,提交研究生院学位办公室备案。一般保密期限为二年,保密期后自动承认使用授权声明,并予以公开。

(5)论文题目:应能概括整个论文最重要的内容,简明、恰当,避免使用不常见的缩略词、字符、代号和公式等。中文题目一般不超过25个汉字,题名语意未尽,可用副题名补充说明;英文题目以反映中文题目内容为限,力求精练;用中文撰写的论文,中文题目居上,英文题目居下;用英文撰写的论文,英文题目居上,中文题目居下。

(6)学科专业:以二级学科为准。 (7)研究方向:二级学科下的研究方向。

(8)导师姓名:以研究生院备案名单为准,一般只写一名导师姓名。 (9)封面背脊内容:上方书写“论文标题”,下方书写“江西师范大学”。 2.独创性声明及版权使用授权说明(格式见附件2)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指导教师签名”和“日期”均不得空缺,一律由本人用钢笔手写。

3. 中、英文摘要与关键词(格式见附件3)

2

(1)摘要内容:重点概述论文研究的目的、方法、成果和结论,语言力求精炼、准确。

(2)摘要字数:硕士学位论文中文摘要不超过1000字,博士学位论文中文摘

要不超过2000字。

(3)关键词3至6个,另起一行置于摘要下方。 (4)关键词之间用分号“;”隔开。

(5)英文摘要及关键词内容与中文摘要及关键词相同。 (6)英文摘要另起一页。

(7)用英文撰写的论文,英文摘要在先,中文摘要在后。 4. 目录(格式见附件4) (1)目录范围:中文摘要开始。

(2)前置部分单独编排页码,页码号用大罗马数字标注。

(3)引言至后记部分单独编排页码,页码号用阿拉伯数字标注,引言第一页页码为“1”。

(4)学位论文的标题编号形式可根据需要自行选择。

一级标题 二级标题 三级标题 形式一 1 1.1 1.1.1 形式二 第1章 形式三 一、 (一) 1. 1.1 1.1.1 (二)主体部分(格式见附件5)

论文主体部分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页码,页码居中。 1. 引言

(1)内容为本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现状,本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该研究工作在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等某方面的实用价值与理论意义。有关历史回顾和前人工作的综合评述,以及理论分析等,也可以单独成章,用足够的文字叙述,置于正文之中。

(2)引言必须由另页右页开始。 2. 正文

(1)因学科专业不同、论文的选题不同,正文部分可以有不同的写作方式。 (2)标题结束处不能有标点符号。

(3)论文中的计量单位、制图、制表、公式、缩略词和符号必须遵循国家规定的标准。

(4)文中的图、表、公式等一律用阿拉伯数字按章顺序编号,如图1-1、图2-2,表1-1、表2-1,公式1-1等。图序及图名置于图的下方,居中排列;表序及表名置于表的上方,居中排列。

3.结论

3

论文结论要求明确、精炼、完整、准确。 4.注释

(1)注释指作者进一步解释自己所要表达的意思。

(2)注释采用脚注方式,在需要注释处标明序号,序号加圆圈放在加注处右上角,例如①;注释内容排在加注处所在页的下方。每页注释序号均从①开始,不与前页的注释连续编号。

5. 参考文献

(1)参考文献是作者撰写论文或论著而引用的有关期刊论文和图书资料等。当作者直接引述别人的话,或者虽未直接引述别人的话、但参考了别人著作或论文的意思的时候,必须注明参考文献;在文中标明序号,序号加方括号并右上标,例如[1]。全文参考文献连续编号。同一参考文献多次被引用时,在文后的文献说明中合并说明,将序号按由小到大顺序合并排列,序号间不加标点符号,页码按序号所对应的顺序排列,页码间用顿号隔开。如果所引用或参考的属于同一文献的同一部分,页码只标一次即可。

(2)参考文献统一置于文后,位于结论之后另起一页;参考文献的序号与文中序号一一对应。

(3)参考文献都应标明文献类型标志

根据GB3469 规定,对参考文献类型在文献题名后应该用方括号加以标引,以单字母方式标志以下各种参考文献类型:

参考文献 类型 类型标志 期刊 文章 J 专著 M 论文集 C 学位 论文 D 专利 P 标准 S 报纸 文章 N 报告 R 资料 汇编 G 其他 文献 Z (4)参考文献的著录及示例(见附件6)

(5)参考文献中必须有外文参考文献(古汉语等特殊研究领域除外)。 (三)附录部分(格式见附件5) 1. 附录

(1)内容:包括放在正文内过分冗长的公式、以备他人阅读方便所需的辅助性数学工具、重复性的数据图表、论文使用的符号意义、单位缩写、程序全文及有关说明等。

(2)附录与正文连续编页码。

2.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参照参考文献的著录) (1)必须由另页右页开始。

(2)先列论文,后列著作。论文和著作分别按刊发时间先后排列。 (3)论文需注明刊物级别,如SCI、CSSCI、核心期刊等。 3. 后记

(1)后记必须由另页右页开始。

(2)后记可包括论文的说明、致谢等;应简明扼要,朴实自然。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