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卫星运行时间》教案 下载本文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卫星运行时

间》教案

教材分析

本单元内容是在三年级已经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基础上的进一步拓展。本课是本单元课时,教材结合“卫星运行时间”的情境,引出卫星绕地球一圈的时间,并提出“绕21圈需要多长时间”的数学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帮助学生理解运算的意义。在精确计算前,教材安排了估一估的环节,组织学生估算并交流。接着,和学生一起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鼓励算法多样化。教材提供了口算、表格算法、竖式计算等几种不同的方法,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尝试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计算的意识,但不要求每个学生都掌握几种不同的计算方法。重点是讨论竖式计算,弄清算理。课后的试一试,意在让学生把已有的乘数中间和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迁移到两位数乘多位数的乘法中来,在练习中巩固。然后,再把所学用于解决身边问题,从而拓展延伸提升。这节课也为后续学习除法计算奠定了一定基础。 学生分析

在学段,学生已经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本节课是将已有知识迁移到两、三位数乘法的计算学习中。计算

上难度不是很大,所以应该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计算方法。 由于学生知识背景不同及个性差异,面对同一道题目,他们的方法也会是多种多样的。因此教学时,要创设具体情境,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有意义的数学思考与交流,促进对数学的理解。学会计算的同时,渗透迁移和转化等数学思想和方法,

另外,考虑到学生年龄和数据计算枯燥两方面的特点,学生计算时往往会产生数位不对齐、忘记进位、结果忘记写“0”等不良习惯。这些现象从学生学习心理上分析,与他们的情绪、意志和兴趣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关注学生在计算过程中的情绪、意志、兴趣等非智力因素,也是提高计算教学效率的重要方面。 教学目标

能结合具体情境估计两、三位数乘法的积的范围。 探索两、三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并乐于与同伴交流算法。

培养积极计算的兴趣和良好的计算习惯,提高利用乘法运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能力。

[修改意图:在教参提供的三个参考目标基础上,又加上了情感目标。主要考虑计算课本身的特点,应该重视培养学习计算的兴趣和习惯。教师要努力营造平等、合谐的学习氛围,并将这一目标贯穿于整节课。]

教学重点探索两、三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有效交流中深入理解算理。

[修改意图:原定的难点是渗透转化、迁移等数学思想和方法,有些不够科学严谨。数学思想的渗透是伴随着学习过程逐步地、长期进行的,而不能作为一节课的教学难点。而且,一般来说,教学难点应该是学生学习的难处。故本节课中如何通过有效交流理解算理应该是学习的难点。] 教具准备、实物投影、板帖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先看一段录像,边看边听,注意收集信息。 [修改意图:这个情境创设的作用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提供信息,从中发现问题,还有就是让全体学生参与进来。所以没必要绕弯子,直接看录像。] 师:你收集到了哪些信息? 预测:

70年4月24日,卫星发射。

这是我国的颗人造地球卫星,名字是“东方红一号”。 绕地球一圈需要114分。

师及时评价。其实,关于卫星的信息还有许多呢,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继续收集。这节课我们只研究有关卫星运行时间的问题。

师:能根据这个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 预测:

绕地球2圈需要多少时间?绕地球半圈需要多长时间?……能解决的。

师:你这个问题问的好,说明你很会学习!谁能解决这个问题?怎么想到用乘法?

学生提问题并指名列式解答。引导学生说出求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几圈的时间,是求几个114是多少,就用114乘几。

师:说的有道理,大家能口算结果吗?你们算得可真准!看来,同学们对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掌握不错呀! 一天绕多少圈?……等不能解决或是不适合这节课解决的。

师: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一定时间和许多信息,暂时放入问题银行吧。

如果学生没有提出圈数是两位数的问题,由教师提出: 师:老师也来提一个问题。读一读,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修改意图:先让学生提问题,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由于学生提出的问题不可预测,所以有了几种不同的预案。根据编者意图,考虑到学生的先易后难的的学习层次,决定由老师提出教材中的例题,通过解决它来探索计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