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溪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文本) - 图文 下载本文

兰溪市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

(6)《浙江省生态功能区划》;

(7)《浙江省县(市、区)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技术导则》; (8)《浙江省水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 (9)《金华市城市总体规划》; (10)《金华生态市建设规划》; (11)《金衢丽产业带发展规划》;

(12)《钱塘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一五?规划》;

(13)《兰溪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2006-2010年);

(14)《兰溪生态市建设规划》(2003-2020年);

(15)《兰溪市土地利用?十一五?时期及2020年土地资源保护利用目标与布局研究》(2006-2020年);

(16)《兰溪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 (17)《兰溪市总体规划》(2004-2025年); (18)兰溪市其他相关专业规划。

1.5规划年限

基 准 年:2005年 规划年限:2006 ~ 2020年 近 期:2006 ~ 2010年 远 期:2011 ~ 2020年

1.6规划范围

兰溪市整个行政区域,面积1310平方公里。

-2-

兰溪市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

2 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状况

2.1自然环境概况

2.1.1地理位臵

兰溪位于浙江中部偏西,地处金衢盆地西北边,钱塘江中游,衢江、金华江、兰江三江汇合处。南与金华市婺城区和金东区接壤,西南连接龙游县,西北毗邻建德市,东北与义乌市、浦江县交界。 2.1.2地质地貌

兰溪地质构造处于江(山)绍(兴)断裂带北侧,属浙西钱塘台拗南缘一部分。西北部及西部主要是华夏系,仅在大盘山西侧有新华夏系,东南部由于东西向构造的干扰,形成联合S形构造。兰溪地层以中生界陆相红层沉积岩为主,多为紫红色砂岩、粉砂岩和砾岩,河谷平原出露地层为第四系的冲击、沉积物。出露的岩体主要有晋宁期和燕山晚期侵入的酸性、中酸性、中性岩体和晚侏罗世侵入的中酸性、酸性次火山岩体,总面积约48.2平方公里。

受山脉、江河、溪流的分割,兰溪地形特征东部高,西部次高,中部低,呈阶梯状下降,属浙中盆地地貌。衢江自西而东、金华江自南向北,在市区西南部汇合为兰江,三江把全市划分成东、南、西北三部分,形成东北山地丘陵区、西部浅丘广谷区、中部冲积平原区。地貌类型有河谷盆地、丘陵与山地,其中以山地和丘陵为主,有822平方公里,占62.7%,河谷盆地(平原)403平方公里,占30.8%,水面85平方公里,占6.5%,俗称“六山一水三分田”。境内大盘山海拔1312米,为全市最高峰。 2.1.3气候气象

兰溪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暖湿润,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无霜期长,

夏秋高温,冬春寒潮,梅雨伏旱明显,光照充足且光热互补。全市年平均气温17.7℃,极端最高气温41.4℃(2003年7月30日),极端最低气温-8.2℃(1970年1月15~16日)。多年平均降水量1438.9毫米,各月分配很不均匀,4-6月梅雨期雨量占全年的44.4%,而7-9月干旱期雨量仅占全年的22.8﹪,往往造成旱灾;在山区、盛夏多雷阵雨,降水量有随高度升高而增加的趋势。年平均蒸发量为1493.4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77.00﹪,平均年日照时数2013.7小时。全年无霜期265天。风向季节性变化明显,冬季多偏北风,夏季多东南风,全年最多风向为NNE(东北偏北),年平均风速2米/秒。 2.1.4水系分布

境内河流属钱塘江水系,主要由?三江五溪?组成。三江为金华江、衢江、兰江。五溪指集水面积l00平方公里以上的五条“三江”一级支流,即为梅溪、赤溪、甘溪、马达溪、游埠溪。兰溪水系一、二级支流繁多,集水面积l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34条。

三江中,金华江为钱塘江的干流,流经金华后入境,于市区西南马公滩汇入兰江,全长194.5公里,流域面积6781.6平方公里,在兰溪境内汇集马达溪、太子溪、龚溪、扬溪、方溪等支流,范围包括灵洞乡和原马达镇全部。衢江为钱塘江上游,流经常山、衢州、龙游后入境,于市区西南与金华江汇合入兰江,河流全长为257.9公里,流域面积11477.2平方公里。市境内汇入衢江的主要支流有游埠溪、赤溪等,范围包括诸葛、水亭、永昌、赤溪等乡镇街道。兰江为钱塘江中段,从市区马公滩至建德梅城止,全长44.6公里,河床最宽处约1000米,流域面积为7990.3平方公里。在市境内至将军岩长22.5公里,流域面积为851平方公里。汇入兰江的支流主要有梅溪、七都溪、大溪、浒溪、石骨山溪、香溪、猫儿溪、甘溪、穆坞溪等。

五溪中,马达溪位于市境南部,发源于金华县青峰山,在市境下华汇入金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