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2014年江苏小高考化学题集t - 图文 下载本文

(3)(7分)

①5.6 石灰石(或CaCO3) (每空1分,共2分) ②2NO+2CO 催化剂N2+2CO2 (2分) ③杀菌消毒 (1分) A13++3H2OAl(OH)3(胶体)+3H+ (2分) B.《有机化学基础》 (1)(3分)

①b ②a ③c (每空1分,共3分) (2)(5分) 4 (1分) H乙醇3CCHCH2CH3+NaOH △ CH3HC=CHCH3↑+NaBr+H2O (2 Br

CH3H3CCBr (2

分)

CH3 (3)(7分)

①缩聚 (1分)

HOOCCH2CH2COOH(或丁二酸) (2分) HOCH2CH2OH(或乙二醇) (2分)

OO ②

(2分)

OO25.(6分)

(1) (1分) (2)FeCl3 (1分) (3)Fe2O3+2Al

高温A12O3+2Fe (2分)

(4)CO—2+CO23+H2O=2HCO—3 (2分) 26.(10分)

(1)①除去氯气中混有的氯化氢 (1分) ②7.15 (2分) (2)①ClO— (1分) ②0.25 (2分)

分)

③7:6 (3分)

(3)将丙装置浸在盛有冷水的水槽中 (1分)

2011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试卷

化 学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Fe:56 Cu:64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选项是符合要求的(本部分23题,每题3分。共69分)。

1.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关注饮食中的营养成分。肉、鱼和红枣等食物含有丰富的铁,这里的铁应理解为( )

A.单质 B.分子 C.元素 D.同位素

2.当光束通过鸡蛋清水溶液时,从侧面观察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说明鸡蛋清水溶液是( )

A.溶液 B.胶体 C.悬浊液 D.乳浊液

3.体操运动员比赛时为了防滑。常在手掌上涂抹碳酸镁粉末。碳酸镁属于( ) A.酸 B.碱 C.盐 D.氧化物 4.下列关于二氧化硫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无色无味 B.有毒 C.密度比空气大 D.氧化物

5.石墨烯是仅由一层碳原子构成的新型材料,具有超强的导电性。下列元素与碳元素处于同一主族的是( )

A.He B.O C.Si D.P 6.下列各组物质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

A.O2和O3 B.CH3CH2CH2CH3和CH(CH3)3 C.12C和13C D.CH3和CH3CH3

一一

7.某溶液中存在大量的H+、Cl、SO42,该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是( )

A.HCO3 B.Ba2+ C.Al3+ D.Ag+ 8.下列物质含有离子键的是( )

A.C12 B.NaCl C.CO2 D.H2O 9.下列试剂需要用棕色试剂瓶保存的是( )

A.浓硫酸 B.浓硝酸 C.浓盐酸 D.碳酸钠溶液

10.2010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在“钯催化交叉偶联反应”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三位化学家。

下列有关钯原子(46106Pd)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原子序数为46 B.质子数为46 C.电子数为46 D.中子数为46 11.用下列方法制取氢气,反应速率最大的是( )

一一

A.冬天,块状锌与2 mol·L1硫酸溶液反应 B.冬天,粉末状锌与2 mol·L1硫酸溶液反应

一一

C.夏天,块状锌与2 mol·L1硫酸溶液反应 D.夏天,粉末状锌与2mol·L1硫酸溶液反应

12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稀硝酸与氢氧化钾溶液反应H++OH=H2O

B.铝与稀盐酸反应Al+2H+=Al3++H2↑

一-

C.三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FeCl3+3OH=Fe(OH)3↓+3C1

一一

D.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 CO2+2OH=CO32+ H2O 13.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A.金属钠与水反应 B.甲烷在空气中燃烧 C.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D.石灰石高温分解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 B.乙醇难溶于水

C.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弱 D.乙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 15.下列反应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

16.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或操作正确的是( )

喷泉实验 转移溶液 收集氯化氢气体 分离苯和水

A B C D 17.制太阳能电池需要高纯硅,工业上用粗硅制高纯硅可通过以下反应实现:

300℃ 950℃

①Si+3HCl(气)=SiHCl3(气)+H2 ②SiHCl3(气)+H2=Si+3HCl(气) 对上述两个反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都是置换反应 B.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C.反应中硅元素都被还原 D.都不是离子反应 18.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氯化氢的电子式

B. 镁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C.乙酸的结构简式C2H4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