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SM网络无线参数说明 下载本文

GSM网络无线参数的调整

一 二 1

前言 ................................................................................................................................................ 3 无线参数的调整 ............................................................................................................................ 4

系统控制管理参数............................................................................................ 6 1.1 网络号码、地址、识别参数 ................................................................. 6 1.2 小区控制信道描述(CONTROL CHANNEL DESCRIPTION) ........................ 10 1.3 等待指示(WAIT INDICATION) ........................................................... 13 1.4 小区信道描述(CELL CHANNEL DESCRIPTION) ................................ 14 1.5 小区描述 (CELL DESCRIPTION) ............................................................ 15 1.6 邻小区描述(NEIGHBOUR CELL DESCRIPTION) ...................................... 15 1.7 随机接入信道控制参数(RACH CONTROL CHANNEL) .................... 18 1.8 信道描述参数( CHANNEL DESCRIPTION) .............................................. 22 2 小区选择及重选参数...................................................................................... 23 2.1 小区选项信息单元(CELL OPTION) ....................................................... 24 2.2 小区选择参数单元(CELL SELECTION PARAMETERS) ......................... 27 2.3 小区重选参数指示(PI) ................................................................... 30 2.4 小区重选偏置(CELL_RESELECT_OFFSET) ............................... 30 2.5 临时偏置(TEMPORARY_OFFSET) .............................................. 31 2.6 惩罚时间(PENALTY_TIME) ......................................................... 31 2.7 小区禁止限制(CELL BAR QUALIFY,CBQ) ................................... 32 2.8 允许的网络色码(NCC PERMITTED) ................................................... 32 3 鉴权与加密参数.............................................................................................. 33 3.1 加密模式设置信息 ............................................................................... 34 4 小区切换参数.................................................................................................. 35 4.1 测量报告 ............................................................................................... 35 4.2 切换参数 ............................................................................................... 37 4.3 HREQAVE和HREQT ............................................................................... 38 5 双频无线参数.................................................................................................. 39 5.1 小区选择和重选 ................................................................................... 39 5.2 小区切换 .................................................................................................................. 39

概念辨析:dBm, dBi, dBd, dB, dBc, dBuV 1、 dBm

1

dBm是一个考征功率绝对值的值,计算公式为:10lgP(功率值/1mw)。 [例1] 如果发射功率P为1mw,折算为dBm后为0dBm。 [例2] 对于40W的功率,按dBm单位进行折算后的值应为:

10lg(40W/1mw)=10lg(40000)=10lg4+10lg10+10lg1000=46dBm。 2、dBi 和dBd

dBi和dBd是考征增益的值(功率增益),两者都是一个相对值, 但参考基准不一样。dBi的参考基准为全方向性天线,dBd的参考基准为偶极子,所以两者略有不同。一般认为,表示同一个增益,用dBi表示出来比用dBd表示出来要大2. 15。 [例3] 对于一面增益为16dBd的天线,其增益折算成单位为dBi时,则为18.15dBi(一般忽略小数位,为18dBi)。 [例4] 0dBd=2.15dBi。

[例5] GSM900天线增益可以为13dBd(15dBi),GSM1800天线增益可以为15dBd(17dBi)。 3、dB

dB是一个表征相对值的值,当考虑甲的功率相比于乙功率大或小多少个dB时,按下面计算公式:10lg(甲功率/乙功率)

[例6] 甲功率比乙功率大一倍,那么10lg(甲功率/乙功率)=10lg2=3dB。也就是说,甲的功率比乙的功率大3 dB。

[例7] 7/8 英寸GSM900馈线的100米传输损耗约为3.9dB。

[例8] 如果甲的功率为46dBm,乙的功率为40dBm,则可以说,甲比乙大6 dB。 [例9] 如果甲天线为12dBd,乙天线为14dBd,可以说甲比乙小2 dB。 4、dBc

有时也会看到dBc,它也是一个表示功率相对值的单位,与dB的计算方法完全一样。一般来说,dBc 是相对于载波(Carrier)功率而言,在许多情况下,用来度量与载波功率的相对值,如用来度量干扰(同频干扰、互调干扰、交调干扰、带外干扰等)以及耦合、杂散等的相对量值。 在采用dBc的地方,原则上也可以使用dB替代。

5、dBuV

根据功率与电平之间的基本公式V^2=P*R,可知 dBuV=90+dBm+10*log(R),R为电阻值。

载PHS系统中正确应该是dBm=dBuv-107,因为其天馈阻抗为50欧。

6、dBuVemf 和dBuV

emf:electromotive force(电动势)

对于一个信号源来讲,dBuVemf是指开路时的端口电压,dBuV是接匹配负载时的端口电压

2

一 前言

近年来,移动通信、蜂窝电话的发展趋势非常迅猛,频率资源对移动通信发展的制约越来越大,如何在现有频率资源的情况下,尽可能提高系统容量,已成为移动通信运营者极其关心的热点问题。从现有的角度出发,只要进行仔细的网络规划和优化,可以大大的发掘出现有软硬件的潜力,无需进一步对系统提出更高的配置要求,就可以利用合理的网络参数的配置,提高系统的容量与通话质量。

在GSM系统网络的部署中,网络参数的配置、调整是贯穿于系统生命周期始终的连续活动,网络的正常运行需要各种参数,它们的改变可以影响小区的运行状态。系统中有的参数只是对系统环境的某些说明,只有当环境改变时才修改。另一些参数的选择是根据系统的配置,不必非常严格,而有些参数可以影响网络的运行,比较容易被修改,使运行者可以动态的优化网络运行状态。移动网存在大量的类似参数。参数的调整可以使运行者对于网络进行不断的监控与重新配置,以达到对现有网络资源的最大利用。

在所有的GSM接口中,无线接口是相当重要的,用户的移动性管理、对信道的动态合理分配、无线链路上的连接切换等 GSM移动通信的中心问题都与无线接口有着紧密的联系。它也是实现GSM网络全球漫游的基本条件,本文主要讨论一下GSM的无线参数的配置与调整。

3

二 无线参数的调整

无线参数的调整贯穿于网络规划、建立与运行维护的整个周期,例如在网络规划时,必须选定以下参数:频率分配,功率控制参数,小区切换参数等等。整个网络的发展工作是一项连续不断的工作,小区会发生变化,系统容量会不断增加,有些参数在网络运营中改动很少,在网络建成的时候就已经合理配置过了,另外有些无线参数是由移动台进行测量报告的,不是可以调整的。有些参数GSM规范只是进行了部分定义(如切换参数),具体因设备生产商的不同而不同。但是有些参数可以很容易修改,可以在网络运行中不影响或者很少影响正常业务通信的情况下对网络重新设置,比如功率控制参数和小区切换参数。

无线参数的定义主要分散在规范中04.08和05系列各个章节中。GSM的无线参数有很多,基本上在小区的广播信道上传送。根据小区的话务量对某些无线参数做及时、恰当的调整如系统控制参数、小区选择参数等,使移动台及时的作出调整。可以达到优化网络的目的。

我们可以根据无线参数其意义和作用分为以下几类: 一.网络识别参数 1.全球小区识别(CGI) 2.基站识别码(BSIC) 二.系统控制参数

1.IMSI结合分离允许(ATT) 2.公共控制信道配置(CCCH-CONF) 3.接入准许保留模块(BS-AG-BLKS-RES) 4.寻呼信道复帧数(BS-PA-MFRMS) 5.周期性位置更新定时器(T3212)

6.小区信道描述(Cell Channel Description) 7.无线链路超时(Radio Link Timeout) 8.邻小区描述(Neighbour Cell Description ) 9.允许的网络色码(NCC Permitted) 10.最大重发次数(MAX retrans) 11.发送分布时隙数(TX-integer) 12.小区禁止接入(CELL-BAR-ACCESS) 13.接入的等级控制(AC)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