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一节溜槽相连,因此目前主要根据刮板输送机溜槽每节长度及槽帮上千斤顶连接块的位置来确定,我国刮板运输机溜槽每节长度通常为1.5 m,千斤顶连接位置在刮板槽槽帮中间,所以除节式和迈步式支架外,支架间距一般为1.5米,本设计取bc=1.5 m 5)底座长度
所谓底座,就是将顶板压力传递到底板的稳固支架的部件。在设计支架的底座长度时,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支架对底板的接触比压要小;支架部应有足够的空间用于安装立柱、液压控制装置、推移装置和其他辅助装置;便于人员操作和行走;保证支架的稳定性等。通常,掩护式支架的底座长度取3.5倍的移架步距,即2.1m左右;支撑掩护式支架对底座长度取4倍的移架步距,即2.4m左右。本次设计底座为2.240m
表2-1适应不同类级顶板的架型和支护强度
Tab 2-1 Adaptive diffent cap of roof and model holding strength
老顶级别 直接顶类别 架 型
Ⅰ 1
掩护
Ⅱ
3
支撑
Ⅲ
3
支撑
Ⅳ
4
支撑或支撑掩护
采高<2.5m时用支撑式
采高>2.5m时用支撑掩护式
2
掩护
1
掩护
2
掩护
1
支撑
2
支撑掩护
3
支撑或支
4
式 式 式 式 式
或支撑掩护式
式 掩
护
式 式 撑
掩护
式 式
支 护 强 度
支架采高
1 2
294 343(245)
1.3×294 1.3×343(245)
1.6×294 1.6×343
>2×294 应结合>2×343 深孔
爆破,软
3 441(343) 1.3×441(343)
1.6×441 >2×441 化
顶板等
2KN/M m
4 539(441) 1.3×539(441)
1.6×539 >2×539 措施
处理采
空区
注:(1)表中括号数字系统掩护式支架顶梁上的支护强度。 (2)1.3、1.6、2为增压系数
。
3四连杆机构的设计
3.1四连杆机构的作用
四连杆机构是掩护式支架和支撑掩护式支架的最重要部件之一。其作用概括起来主要有两个,其一是当支架由高到低变化时,借助四连杆机构使支架顶梁前端点的运动轨迹呈近似双纽线,从而使支架顶梁前端点与煤壁间距离的变化大大减小,提高了管理顶板的性能;其二是使支架能承受较大的水平力。
下面通过四连杆机构动作过程的几何特征进一步阐述其作用。这些几何特征是四连杆机构动作过程的必然结果。
1)支架高度在最大和最小围变化时,如图3-1所示,顶梁端点运动轨迹的最大宽度e应小于或等于70mm,最好在30mm以下。
2)支架在最高位置和最低位置时,顶梁与掩护梁的夹角P后连杆与底平面的夹角Q,如图3-1所示,应满足如下要求:
支架在最高位置时,P=520~620,Q=750~850;支架在最底位置时,为有利矸石下滑,防止矸石停留在掩护梁上,根据物理学摩擦理论可知,要求tgP>W,如果纲和矸石的摩擦系数W=0.3,则P=16.70.而Q角主要考虑后连杆底部距底板要有一定距离,防止支架后部冒落岩石卡住后连杆,使支架不能下降,一般去Q=25~30,在特殊情况下需要角度较小时,可提高后连杆下绞点的高度。
3)从图3-1可知掩护梁与顶梁绞点e’和瞬时中心O之间的连线与水平的夹角Q。设计时,要使Q角满足tgQ?0.35的围,其原因是Q角直接影响支架承受附加力的数值大小。
0
0
图3-1四连杆机构几何特征
Fig.3-1 Four link motion gears geometry characteristic
4)顶梁前端点晕运动轨迹双钮线向前凸的一段为支架最佳工作段,如图3-1所示的h段。其原因是顶板来压时,立柱让下缩,使顶梁有向前移的趋势,可防止岩石向后移动,又可以使作用在顶梁上的摩擦力指向采空区。同时底板阻止底座向后移,使整个支架产生顺时针转动的趋势,从而增加了顶梁前端的支护力,防止顶梁前端上方顶板冒落,并且使底座前端比压减少,防止啃底,有利移架。水平力的合力也相应减少,所以减轻了掩护梁外负载。
从以上分析得知,为使支架受力合理和工作可靠,在设计四连杆机构的运动轨迹时,应尽量使e值减少。当已知掩护梁和后连杆的长度后,在设计时只要把掩护梁和后连杆简化成曲柄滑块机构,如图3-2所示(实际上液压支架四连杆机构属双摇杆机构)
图3-2掩护梁和后连杆构成曲柄滑块机构
Fig.3-2 Shields Liang Hehou the connecting rod constitution crank slideorganization
3.2四连杆机构与附加力的影响
3.2.1附加力对液压支架受力的影响
由于掩护式和支掩式液压支架有四连杆机构,所以使支架在承载过程中承受附加力,附加力越大,对支架受力越不力。为此,在液压支架设计中对此力要有足够的认识,现在对此作如下分析。
液压支架实际受载情况很复杂,为简单计算,把支架简化成一个平面杆系结构。同时为偏于安全,按集中载荷进行计算。
图3-3顶梁分离受力分析
Fig.3-3 Top-beam separation stress analysis
图3-4掩护梁分离受力分析
Fig.3-4 Shields Liang to separate the stress analysis
取 ?FX?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