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工程》教学大纲 下载本文

3、积木分析法的基本模块 4、积木分析法的具体运用 二、资产复制基本算法

1、积木图综合法 2、斜率叠加算法 3、综合运用举例 三、分解技术

分解技术包含以下三层含义:

1、进行风险因子分离,使之成为一种新型工具或产品参与市场交易; 2、分解技术还包括从若干个原形金融工具或金融产品中进行风险因子分离; 3、对分解后的新成份进行优化组合,构成新型金融工具与产品。 (三)教学方法与形式

本章的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并结合案例教学法、图表分析法、课件演示法等进行辅助教学,以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时数

本章的教学时数为2课时。

第三章 风险及其管理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在现代经济社会里,风险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微观经济主体面对种种风险如何做出合理的选择与决策,是避免损失、保持平稳发展的关键。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风险特别是金融风险的基本概念、特征、分类、影响、及其组成要素,知道金融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和基本手段,初步掌握风险识别的基本方法、风险衡量的基本工具与基本技能。 (二)教学内容

本章主要教学内容包括风险特别是金融风险的基本概念、特征、分类、影响、及其组成要素,金融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和基本手段,风险识别的基本方法、风险衡量的基本工具与基本技能。

教学重点和难点:金融风险组成要素,风险识别、衡量的方法与工具。

第一节 风险及风险管理概述

一、风险的概念及其发展

1、风险的基本概念 2、“风险”概念的变迁 二、风险的组成要素

1、风险因素 2、风险事故 3、损失

4、风险因素、风险事故与损失三者之间的关系 三、风险的特征

1、客观性。客观性是指风险是一种客观存在,不是由人的意志所能决定的。 2、损失性。损失性是指资产将要蒙受损失,或者收益比原来预想的要减少。 3、不确定性。不确定性是指损失与否和损失多少都是不确定的。

4、可测性。可以运用科学方法认识风险的规律性,有效地管理和控制风险。 5、变异性。变异性指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风险所具有的可变性。 四、风险的分类

1、按照风险的认知不同划分:客观风险、主观风险

2、按照风险的结果不同划分:纯粹风险、投机风险、收益风险

3、按照风险的对象不同划分:财产风险、人身风险、责任风险、信用风险 4、按照风险的原因划分:自然、社会、经济、技术、政治、法律风险等 5、按照对风险的承受能力划分:可接受的风险、不可接受的风险 五、风险的影响

1、经济损失 2、机会损失 3、影响经济增长 4、心灵不安 六、风险管理

1、风险管理的概念 2、风险管理的基本方法 3、风险管理的程序

第二节 风险的识别

一、风险识别的概念及内容

识别风险是整个风险管理的基础,是风险管理的最基本要求。 二、风险识别的特点

1、个别性 2、主观性 3、复杂性 4、不确定性 三、风险识别的原则

1、全面周详的原则 2、综合考察的原则 3、量力而行的原则 4、科学计算的原则

5、系统化、制度化、经常化的原则 四、风险识别的基本方法

1、风险分类列举法 2、情景分析法 3、分解分析法 4、失误树分析法 5、财务状况分析法

第三节 风险的衡量

一、风险衡量的概念及内容

1、风险衡量的概念 2、风险的衡量的内容

二、风险衡量的基本工具

1、概率与概率分布 2、期望值 3、方差和标准差 4、标准离差率

三、用在险价值(VaR)衡量风险

1、在险价值VAR的计算 2、在险价值法的特点 3、在险价值法的应用 4、在险价值法的局限 四、组合投资风险的衡量

1、组合投资的风险特征 2、组合投资风险与收益的关系

第四节 金融风险及其管理

一、金融风险与金融风险管理

1、金融风险的概念及其内涵 2、金融风险的种类 3、金融风险管理及其目标 二、金融风险对经济活动的影响

1、金融风险对微观经济的影响 2、金融风险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三、金融风险管理的流程

1、金融风险识别 2、金融风险计量 3、金融风险的监测 4、金融风险的控制 四、金融风险管理的手段

1、外部管理控制手段 2、内部管理控制手段 (三)教学方法与形式

本章的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并结合案例教学法、课件演示法等进行辅助教学,以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时数

本章的教学时数为2课时。

第四章 金融工程理论基础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金融工程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现代资产组合理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套利定价理论(APT)、和有效市场假说(为了难点分散,有关期权的定价理论及模型在第十一章中介绍)。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对这些现代金融理论能够从工程应用的视角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对它们产生的背景、基本假设、主要内容和适用范围有一个清晰的知识脉络,以利于

在后续章节中加以具体运用。 (二)教学内容

本章主要教学内容包括现代资产组合理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套利定价理论(APT)、和有效市场假说

教学重点和难点: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套利定价理论、有效市场假说。

第一节 投资组合理论

一、传统的资产组合理论和现代资产组合理论

1、资产组合理论产生的背景 2、传统的资产组合管理 3、现代资产组合理论 二、马克维茨的资产组合理论

1、马克维茨资产组合理论的基本假设 2、资产的收益和风险特征 3、分散投资和非系统风险消除 4、有效投资组合的定义与求解 三、单指数模型

1、单指数模型的基本假设 2、随机误差项的的假设

3、单个资产、资产组合的收益和风险特征 4、最优投资组合的确定

第二节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

一、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假设条件

1、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基本假设 2、市场组合

二、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概述

1、分离定理

2、资本市场线(CML) 3、证券市场线(SML) 三、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扩展

1、非同质预期CAPM模型 2、零贝塔值的CAPM模型 3、存在个人所得税的CAPM模型 4、时际CAPM模型 5、消费导向的CAPM模型

第三节 套利定价理论(APT)

一、因素模型

1、因素模型概述 2、单因素模型 3、多因素模型 二、套利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