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四川省成都七中育才学校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下载本文

第9页,共37页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

解:A、课桌的高度大约为0.8m,即800mm,故A符合实际; B、橡皮从课桌掉到地上所用的时间约0.5s左右,故B符合实际; C、成都的最高气温约为38℃左右,故C符合实际;

D、中学生百米赛跑中,成绩约13s左右;故冠军运动员的平均速度约9m/s,达不到15m/s,故D不符实际; 故选:D。

首先要对选项中涉及的几种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理量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物理单位的认识,找出符合实际的选项即可。 2.【答案】A

【解析】

解:

A、体温计的量程为35℃~42℃,沸水的温度远高于其测量的最大值,故不可以用体温计测量沸水的温度,故A正确;

B、误差的产生与测量的工具有关,与测量的人和测量的方法都有关系,故B错误;

C、选择测量仪器时,根据需要达到的准确程度,选择合适分度值的测量工具,故C错误;

D、只有在调节托盘天平的横梁平衡时调节平衡螺母,在称量过程中不能再调节平衡螺母,故D错误。 故选:A。

第10页,共37页

(1)体温计是测量人体温度的工具,其量程为35℃~42℃,一个大格表示1℃,里面有10个小格,因此它的分度值为0.1℃;

(2)测量时,受所用仪器和测量方法的限制,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别,这就是误差;

(3)根据测量需要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被测量的物理量值不能超过测量工具的测量范围,根据测量需要达到的准确程度选择分度值的大小;

(4)用托盘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时,为了使托盘天平的横梁平衡,在托盘天平的右盘增减砝码或移动游码。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温度计、天平使用方法的了解以及误差产生的原因及减小误差的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基础性题目。 3.【答案】C

【解析】

解:运动的运动员相对于比赛场上的观众或跑道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所以说运动员相对于比赛场上的观众或跑道是运动的,并且运动速度很快。而屏幕中的运动员相对于电视屏幕、摄像机的镜头、电视机前的观众,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说运动员相对于电视屏幕、摄像机的镜头、电视机前的观众都是静止的。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参照物的选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和掌握,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 4.【答案】D

【解析】

第11页,共37页

解:A、物体振动,人耳不一定听到声音:①当物体振动的频率在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之外,如低于20赫兹或高于20000赫兹,人耳就听不到声音,此时的声波被称为次声波或超声波。②当物体在真空中振动时,由于人耳与物体之间没有声音传播需要的介质,所以即使物体振动也不会听到声音,故A错误; B、超声波能够粉碎体内的“结石”是因为声波能传递能量,故B错误; C、“禁鸣喇叭”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C错误;

D、声音与烟同时同地发生,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光在空气中108m/s,光速远大于声速,故百米赛跑时,终点计时员以看的传播速度是3×

到发令枪冒烟开始计时,而不是以听到枪声开始计时,故D正确。 故选:D。

(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发声的物体一定在振动,不振动的物体一定不会发出声音;

(2)减弱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的过程中;在人耳处减弱; (3)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

(4)根据声速和光速解释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的原因。

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及传播、防治噪声的途径以及声与信息和能量的关系等,是声学的基础知识,属于识记性内容,比较简单。 5.【答案】B

【解析】

解:

A、有的教室四壁做成凹凸不平或用蜂窝状的材料,声音在反射时能量会相互抵消(或声音被吸收),减弱声波的反射;故A错误;

B、一同学小声唱歌,因为响度小,所以老师没能够听到唱歌声,故B正确; C、教室里听不到老师讲课的回声,是因为原声与回声的时间间隔小于0.1s,人耳不能分辨,并不是声音没有发生反射,故C错误;

第12页,共3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