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新版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下载本文

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清明节)

老师介绍清明节:二十四节气之一,在4月4、5或6日。民间习惯在这天扫墓。

清明节这天,少先队员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纪念前祭扫革命烈士,这就是:扫墓。

清明节前后到郊外散步游玩,就叫:踏青。 四、指导读生字词,韵文中第一、第二行词语。 出示:春节 饺子 拜年

清明 扫墓 踏青

学生自由读,指名读,齐读。(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读顺词语) 五、教师小结。

刚才我们学习了两组词语。你们知道了哪两个传统节日?(春节、清明)春节民间风俗习惯是什么?(饺子、 拜年)清明节呢?(扫墓 、踏青 ) 六、指导学习生字

1.出示:饺 拜 扫 墓 踏 学生自由读,指名读,重点指导: “扫”是平舌音。

2.认识新偏旁“手字旁”。 3.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4学生口头说词。

5.学生在田字格中描写生字。 6.教师范写生字。

7.学生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七作业设计。

1.朗读韵文以及生字。

2.用一两句话描写春节图或扫墓图。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9

1.学会本课3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认识一个偏旁。 2.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画和生活经验理解词语。

3.了解春节、清明传统节日的风俗民情,感受祖国灿烂的民族文化。 教具准备:

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 2.

指名读生字卡片。 听写词语:

饺子 拜年 扫墓 踏青 二、指导看图,学习部分生字。

教师出示第三第四幅图:你喜欢哪幅图上节日的活动?(引导学生分别说一说图上的有关内容)

3.

第三幅图

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的活动?大家正在干什么?(相机出示词语:端午 、粽子)

教师简介:端午又叫端阳、端五。端,是开始的意思。古代“午”与“五”通用。赛龙舟、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主要活动。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你知道有关端午节的儿歌吗? 读一读: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酒白糖。龙穿下水喜洋洋。 龙舟:装饰成龙形的船,有的地区端午节用来举行划船竞赛。 4.

第四幅图

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中秋节)

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干什么?看看他们的表情,你觉得他们过得怎么样?(出示:中秋、月饼)

中秋:我国传统节日。农历八月十五,时在秋季的正中,月儿正圆。此时家家团圆赏月,品尝月饼,以寄托合家幸福安康的愿望。 三、指导读生字词,韵文中第三、第四行词语。

10

出示:端午 粽子 龙舟

中秋 团圆 月饼

学生自由读,指名读,齐读。(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读顺词语) 四、小结。

刚才我们学习了两组词语。你们知道了哪两个传统节日?(端午、中秋)端午节人们风俗习惯是什么?(粽子、龙舟)清明节呢?(扫墓 、踏青 ) 六、指导学习生字1.出示:端 团 饼 2.学生自由读,指名读,重点指导: 端、饼: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3.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4学生口头说词。

5.学生在田字格中描写生字。 6.教师范写生字。

7.学生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五、作业设计: 1.把句子补充完整。

⑴春节, ⑵中秋节到了, 2.把下面的节日按时间顺序排列。

清明节 中秋节 春节 端午节

3.你知道我国还有哪些传统节日,自己家乡还有哪些风土人情?查查资料或询问家长。

识字2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

11

2.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画和生活经验理解词语。

3.了解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以及有关的民族风情。 教学重点、难点:

识字、写字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

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理解文中词语。 3.了解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以及有关的民族风情。 教具准备:

挂图(或幻灯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有没有去过桂林?谁来说一说,你眼中的桂林是什么样的? 2.是啊,“桂林山水甲天下!”同学们想不想去亲眼看一看?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识字2。 二、指导看图

4.图上有哪些景物?

5.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依次出示相应的词语,认读。 碧水 秀峰 倒影 对歌 榕树 壮乡 象鼻 骆驼 笔架 竹伐 鸬鹚 画廊 三、借助拼音自主识字

6.学生打开书。

7.用你最喜欢的读书方式,借助拼音,认读文中的生字和词语。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