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来的安徽省文物考古工作 下载本文

器多见兵器戈、矛之属,少见铜礼器。值得注意的是杨公楚墓随葬大量的玉器,种类有璧、磺、佩、环、觹、圭、管和条形、三角形饰件,玉质坚硬,雕刻精细。为其他地区的楚墓所罕见。

在寿县、舒城、潜山、六安、淮南、蚌埠、枞阳等地发现的一些小型楚墓,其特点是地面上一般没有封土,均为土坑竖穴,无墓道。上层填土多经夯实,坑内填青膏泥。葬具为一棺一椁,个别为重棺,椁室均小,有的仅能容棺。舒城秦家桥2 号墓的结构比较特殊,椁室外设头龛、边龛各一,室与龛之间有直棂窗相通。这些小墓的随葬器物有铜、陶、玉、漆木器等。陶器组合为鼎、豆、壶、盒;铜器为鼎、壶、盘、匜、盉、勺、戈、剑、镜等;漆木器有奁、盒、盘、耳杯、木俑、棂床、梳、蓖。这些器物的组合和特征与战国晚期两湖地区及河南地区的楚墓相比较.已经没有明显区别,显示出楚文化在 南方地区已趋于一致。

安徽秦代考古最重要的发现,是在宿州市境内发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陈胜、吴广起义遗址和起义时的首攻之城——蕲县城,以及銍城(今遂溪临涣镇)、下城父(今亳州城父乡)等城址。陈胜、吴广起义遗址位于宿州市大泽乡刘集村南约1.5公里处,是一个平面近方形的呈覆斗状的高台,又曾名涉台、涉故台、射鼓台。台高4.5米,台上口长67.6米,宽65.5米。台上原有楼台寺和古钟楼,现均已废弃,仅存明代以来的碑刻几通,台周围还有不少秦汉时的小型坟墓。

17

蕲县城位于宿州市南22.5公里处。早在秦朝设县之前,蕲地已是楚国的一个重要居民村落和军事据点。蕲县城平面呈方形,南北长1600多米,东西宽1400多米,周长近5公里,面积2.2平方公里。城外有天然河道和人工开挖的护城河,城垣夯土筑成,残高3-5米不等。城垣下宽20多米,上宽15米。城内遍布砖瓦和陶器残片,省考古部门曾在此作过试掘。

安徽汉代考古涉及到汉代城址、矿冶遗址、水利工程、古墓葬发掘和重要遗物等几部分。其中关于汉城发现,省文物部门的研究人员做过专门的统计分析,专门的考古调查有西汉向县城、芜湖楚王城、东汉阜陵城等。矿冶遗址的清理发掘主要在铜陵市金牛洞遗址上进行,在1号发掘点发现了2条竖井、4条斜井、3条平巷,发掘出铜器凿、镦,铁器斧、锄,木器桶、木柄、木楔、耳杯、竹筐以及石球、陶器等遗物,与湖北铜绿山西汉古矿井出土的同类器完全一致,年代当属西汉时期。

建国以来,安徽发现了数以百计的两汉墓葬。发掘结果表明,安徽西汉时期流行土坑木椁墓,也有少量的石椁墓和砖室墓;东汉时期以土坑砖室墓和画像石墓为主。在不同文化传统的区域,往往形成了不同的埋葬习俗,常常有多种形制墓葬同存的现象。据统计,经过考古发掘的较重要墓葬有:天长安乐乡西汉墓群、巢湖市放王岗西汉吕柯墓,阜阳双古堆西汉汝阴侯夏侯灶夫妇墓、芜湖市贺家园西汉晚期墓、霍山县迎驾厂西汉墓、天长县三角圩西汉墓群、宿县褚兰东汉画

18

像石墓、定远谷堆王东汉砖室墓群、亳州市东汉曹操宗族墓群、怀远县唐集东汉石椁墓、歙县西村东汉砖室墓、濉溪岳集东汉画像石墓等等,其他在六安市城东、潜山县彭岭、固镇县濠城乡、萧县城关老虎山、全椒县梅花垄、歙县稠墅、寿县双桥等地发现了十多座乃至上百座汉墓。几乎在全省各县市都有分布。

天长市三角圩西汉墓群计有24座墓,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单人葬小墓,随葬品少;二是木椁墓,有棺椁、头箱、足箱或边箱,随葬品多。共出土遗物730件,其中陶器121件,器形有鼎、盒、壶、罐、杯、钵、豆、勺、灶、仓等;铜器有168件,有鼎、洗、鐎盉、壶、鍪、钫、钟、甗、锅、釜、匜、熏炉、灯、三足炉、温酒器(实为染炉)、舟、耳杯、弩机、短剑、勺、带钩、铜镜、印章、五株钱等;铁器78 件,有釜、削、刀、匕首、剑、矛、戟、铲、斧等28 件一套的木工工具;漆器179 件、有奁、案、盒(多种形式)、皿、虎子、洗、钵、盘、印等;玉器90 件,多为和阗玉料,雕刻精细,有的为战国遗物。有璧牙、环、龙形佩、璜、龙、佩、凤、印以及带钩、玉具剑、九塞玉等;木器82 件,有弩、弓、杖、剑、枕、罩、束腰器、案形器、梳、蓖、印等;角器8 件以及琉璃蝉、玛瑙珠、磨石等,其年代为西汉早期和中晚期。此墓群中以1 号墓的形制最大,一椁双棺,出土的器物种类和数量也最为丰富。墓中出土5 枚木、漆、铜、玉质印章,为“桓平私印”、“桓平之印”、“臣平”、“桓盖之”、“广陵宦谒”,证明墓主桓平为西汉时广陵王国的属官。

19

巢湖市放王岗汉墓是一座西汉时期的长方形大型土坑木椁墓,西壁正中有一条斜坡墓道。外椁长7.62 米,宽5 . 72 米,内高2 . 04 米,椁室上下均用长5 . 8 米、宽0 . 3 -0 . 5 米、厚0 . 27 -0 . 3 米的仿木扣榫横列,四周环立木板。椁室内分前后室,双椁双棺。此墓共计出土漆木器、铜铁器、玉器、角质器700 余件,其中出土文物数量之多,墓葬形制规格之高、规模之大,棺椁形制的特殊,均为安徽已掘汉墓中所未见。根据墓中内棺出土的一方白玉印章“吕柯之印”,证明墓主名吕柯。从墓中出土20 枚早期五株钱判断,此墓的年代为西汉中期或稍晚的昭、宣时期。

东汉时期的画像石墓,在靠近江苏徐州市的安徽淮北市、宿县,带有较多分布。近十年来,新公布的重要材料主要有两批,一是50年代发掘的宿县褚兰画像石墓,另一是90 年代发掘的滩溪县岳集古城村画像石墓。

褚兰镇位于今宿州市东北近70公里处,距徐州市仅30 公里。镇西南有座九女坟,附近还有一座“建宁四年”的“辟阳胡元壬墓”,均为东汉画像石墓。九女坟由地上石祠、墓垣、地下墓室组成,青石构筑。墓室由双甬道、横前室、双后室、耳室组成,是一座夫妇合葬墓。有18 块画像石,内容有神仙人物、祥禽瑞兽,以及表现官吏富豪享乐生活的画面。胡元壬墓的年代为公元171 年,有14 块画像石,刻有楼台、飞鸟、纺织图、迎宾图、捕鱼图、拜渴、轺车出行等,均用减地浅浮雕技法雕刻,画面生动,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