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根据对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600字。文中如果出现真实的姓名或校名,请以化名代替。
标题: 文体: 作文观点:
14.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文。
法国曾经出过一道智力测验题,有奖征答:如果卢浮宫不幸失火,这时你只能从里面抢出一幅名画.你将抢哪幅画?大部分人都将答案集中在《蒙娜丽莎》上。大奖最后却被法国大作家几尔纳拿走了,他说,我抢离安全出口最近的那幅画。
人生也如此.成功的最佳目标往往不是最想拥有的那一个,而是最可能实现的那一个。 请依据以上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标题: 文体: 作文观点:
15.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文。 缺失,并不是件坏事。
战争中成长的人们,会懂得珍爱和平;饥饿中成长的人们,会懂得珍惜粮食。如今,在雾霾中生活的我们,相信将来一定会懂得保护美好的环境。 想一想,成长中的你缺失什么?它将会让你懂得什么? 请根据对上述文字的感悟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600字。文中如果涉及真实的姓名或校名,请用化名代替。
标题: 文体: 作文观点:
材料作文审题训练二立意提示
1. 成长的道路,漫长而充满坎坷,负重其实是为了能更好的前行。 2. 成长过程中我们需要相互借力成就自己。(同意语也可)
3. 这两则材料,一则是说很少有人能走过搁在山涧上的木头,一则是说小李演讲面对黑压压的人一句话也记不起来。两则材料从形式上看是不相同的,但他们的结果都是一样——未能如愿以偿,究其原因都是胆小,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质。由这个共同点,我们可以提炼这样的观点:①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成功的重要因素;②要培养良好心理素质。
4.奋发图强的弱者也能战胜骄傲自满的强者。(同意语也可)
5.生活在社会这一大家庭中,我们难免会相互比一比,我们不能在比中只看到自己的长处而放弃努力,而应该在比张发现自己的不足努力做好自己。(同意语也可)
6.同样是 3个人,同样是要做一件事。可是,为何同样是3个人却产生如此不同的结果呢?他们的分歧点在哪里呢?3个臭皮匠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做成了好鞋样,赛过了诸葛亮; 3个和尚心也往一处想——要吃水,可是他们互相推委,不往一处使劲儿, 3个和尚没水吃。可见他们的分歧在于是否齐心协力。抓住分歧点,可以提炼这样的观点:齐心协力才能把事情做好。 7. 对别人好,其实是对自己好。
8.只有尽心尽力,做好该做的,才能成就最好的自己。
9.围绕“心存惧怕”的意义立意即可。如,心存惧怕,助人成功等。
10.在生活中遇到不符合事理的事情(违背正义、真理、原则)时,要能“较真”,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11.围绕“小善”的意义立意即可。如,积累小善,能使我们成为品德高尚的人。 12.在生活中,遇到紧急情况要学会控制自己。
13.学会选取对自己最需要的,舍弃自己不需要的,甚至不是最重要的,你才会过得轻松愉快。
14.成功的最佳目标往往不是最想拥有的那一个,而是最可能实现的那一个。 15.提示:1、点名缺失的对象,2、缺失后懂得怎么做。(要写清缺失的对象与懂得怎么做之间的内在联系)
(四)材料作文审题训练三
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大作家雨果和出版商签订了合约,半年内要写出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并出版。但雨果交际甚广,经常参加各种宴会活动,无法专心写作。于是雨果把自己外出要穿的衣裳全部锁在柜子里,然后把钥匙丢到湖里。这样,他无法外出,只能埋头写作,结果提前两周完成了写作任务。
请根据对上述文字的感悟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600字。文中如果涉及真实的姓名或校名,请用化名代替。
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一位父亲和瘸腿的儿子去参观摄影作品展。站在埃及金字塔的巨幅展品前,儿子被深深地震撼。他问父亲这是什么地方,父亲淡淡地回答道:“别问了,我保证你永远也不可能来到这儿。”
20年后,年老的父亲收到一张照片,背景正是那座依然雄伟的金字塔。拄着拐杖的儿子站在金字塔前,笑容灿烂,神采飞扬。照片的背面写着一行字:人生不能被保证。
是的,人生不能被保证!别人眼中对我们“不可能”的保证,打破它,我们就会收获自信和快乐。
根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联系生活实际,自拟标题,文体不限,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文中涉及真实的姓名或者校名,请用化名代替。
3.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夏夜,爷爷牵着小孙子在公园散步。 孙子问爷爷:“爷爷,您年轻的时候都干些什么呀?” 爷爷说:“我就是每天砍柴、挑水、做饭。” 孙子问:“那您现在每天都干些什么呀?” 爷爷笑呵呵地说:“我还是每天挑水、砍柴、做饭。” 孙子不解地问:“那有什么区别呢?您活了一辈子也没什么进步啊。”
爷爷摸着孙子的小脑瓜说:“不对,有进步。我年轻的时候是砍柴的时候想着挑水,挑水的时候想着做饭。现在呢,我砍柴的时候就砍柴,挑水的时候就挑水,做饭的时候就做饭。”
孙子说:“我知道什么叫进步了。”
请根据对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600字。文中如果出现真实的姓名或校名,请以化名代替。
4.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小敏这几天和朋友关系很紧张,心情郁闷。 妈妈说:“和你讲讲你祖父的故事:你的爷爷是名好装修工,每次装修房子时,他有一句口头禅‘注意了,留一条缝隙。’他的徒弟不解,爷爷说:‘许多人家装修时,一点缝隙都不留,过一段时间,有的木地板、墙角瓷砖就会出现拱起,甚至脱落,就是因为装修时没有预留缝隙的缘故。”
小敏听完妈妈的话,想了想说:“妈妈,您说的话很对,我现在心情好多了,因为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请根据上述材料整体语意立意,写出你的感悟和联想。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5.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缺失,并不是件坏事。
战争中成长的人们,会懂得珍爱和平;饥饿中成长的人们,会懂得珍惜粮食。如今,在雾霾中生活的我们,相信将来一定会懂得保护美好的环境。 想一想,成长中的你缺失什么?它将会让你懂得什么?
请根据对上述文字的感悟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600字。文中如果涉及真实的姓名或校名,请用化名代替。
6.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苏格兰北部设得兰群岛有一条一日游路线,一位退休的远洋老船长负责运送游客。 油轮每次起航前,老船长都会面对风平浪静的大海祈祷;很多时候,游客看到这种情况,都会禁不住笑出了声。有一次,油轮起航不久,平静的海面狂风大作,船疯狂的颠簸;这时,很多游客开始向老船长一样祈祷,也有人要求老船长跟着他们一起祈祷。但老船长说:“在风平浪静时我要祈祷,但在波涛翻滚时我要照顾好我的船。”
请根据对上述材料的思考与感悟,写一篇作文。
要求:依据材料的语意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600字。文中如果涉及真实的姓名或校名,请用化名代替。
7.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元末明初文学家陶宗仪,进士落榜后,回乡边劳动边教书。他常利用田间劳作休息时间,坐在田埂边上看书,并且就地取材,以树叶当纸,记下阅读的心得体会和耳闻目睹的重要事情。待到片片树叶上写满了字的时候,他把它们小心翼翼放在大树下晾着。收工时,陶宗仪把带字的树叶带回家,将它们存贮在瓦罐中。贮满了,就把瓦罐埋在屋后的大树根下。就这样,陶宗仪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断写书,不断积累,十几年间,竟然积满了数十瓦罐。到了晚年,他和学生们根据记载的资料,编写了一部三十卷的《南村辍耕录》。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拟通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除诗歌、戏剧,文体不限。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人名和校名。
8.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六尺巷”的美谈众所周知:清代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的老家人与邻居叶家在宅基地的问题上发生了争执,张家人千里传书到京城求救。张英收书后批诗一首寄回老家,“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家人豁然开朗,退让三尺。叶家见状深受感动,也让出三尺,从而形成了一个六尺宽的巷子。
张家先让,可赞;叶家后让,可贵。礼让在相互中变得更加熠熠生辉。 请根据对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600字。文中如果出现真实的姓名或校名,请以化名代替。
9.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动物园有一只小猴子天生智力不如其它猴子,它学习走路、攀爬和荡秋千等本领时,比其它小猴子慢得多,不免让大家着急。后来,这只猴子不仅抓紧时间进行练习,而且比其他猴子刻苦得多。一年后,它已和其他小猴子没有区别,掌握了猴子应该掌握的全部本领。
人的成长何尝不是这样?
请根据对上述文字的感悟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600字。文中如果涉及真实的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