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语言大学)-现代汉语语音笔记 下载本文

(一) 汉语

世界上的语言数以千计,各民族大都有自己的语言。汉语是汉族的语言,是我国的主要语言,分布在全国各地,同时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之间交际的用语。我国境内除了汉语之外,还有藏语、蒙语、维吾尔语、壮语、苗语、彝语、布衣语等。

汉语的来源十分久远,从有文字算起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今天所能看到的记录汉语的最古老的文字是殷商时期的甲骨文,距今已有3500年的历史。汉语各方言语音分歧严重,但书面语言一直没有分化,汉字有不可磨灭的功绩。它虽然没有古埃及文字和巴比伦文字那样久远,但却一直沿用至今。

(二)现代汉语

语言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汉语从古至今,其语音、词汇、语法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为了更深入地把握和了解汉语的特点,一般将汉语分为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

1.古代汉语的三个阶段

(1) 上古汉语阶段:文字产生后至先秦 (2) 中古汉语阶段:两汉至隋唐时期 (3) 近古汉语阶段:晚唐(或宋代)至清末

2.现代汉语的定义◆

(1) 从广义上是指1919五四运动至今汉民族用来交际的语言,包括各地区所

有的方言。

(2) 从狭义上是指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即以北京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

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涉及语音、词汇、语法三要素。

狭义的现代汉语=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

二、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

(一) 共同语与方言

5

共同语是一个民族全体成员通用的语言(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就是普通话),一般是在一个方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自古就存在。比如我国先秦时期有各种地区方言,但也有“通语”“凡语”“凡通语”,它是以秦晋地区(今陕西山西一带)的方言为基础的。古希腊的共同语是以雅典方言为基础的。

方言与共同语相对,是全民语言的地方分支,是局部地区使用的语言。方言在共同语形成之前可以是共同语产生的基础;在共同语形成之后可与共同语长期并存。

(二)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在北方方言基础上形成的。 1.历史原因

我国历代的统一政权,大都在北方建都。从1153年金迁都燕京(北京)以来,基本上以北京为首都(明太祖和国民党迁都南京,合计50年)。政治中心一般也是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 2.形成历程

普通话包括口语和书面语。

(1) 书面语:普通话书面形式的源头是白话文。远在先秦及汉代就有了共同

的书面语言(杨雄《方言》称雅言)(文言文),文言文本来与口语一致,但后来却与口语脱节,所以在唐末(公元9世纪)出现了白话文。到宋元之际白话文已发展成比较成熟的书面语言。明清以来用白话文写的文学作品大量涌现,比如《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儒林外史》等名著都是用北方方言所写。但白话文一直被看作是“俗”文学,直到1919五四时期掀起的“白话文运动”才取得正式书面语言的资格。

(2) 口语:出现的时间晚于书面语言。在14世纪形成,后来称之为“官话”,

也是在北方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清朝相当通行。雍正皇帝曾训谕官吏必须掌握官话,在责令闽广两省设立正音书院。1919五四时期掀起“国语运动”,用“国语”取代了“官话”名称。

教材:春秋雅言-汉代通语-明代官话-现代国语-新中国普通话

6

三、现代汉语方言

(一) 方言区的划分(掌握各方言区的代表点) 1. 北方方言

4个次方言(共涉及22个省市): 华北、东北方言涉及9个省市; 西北方言:涉及6个省市(内蒙重); 西南方言:涉及6个省市; 江淮方言:涉及2个省市。 2. 吴方言(苏州或上海) 3. 湘方言(长沙话) 4. 赣方言(南昌话) 5. 客家方言(广东梅县)

6. 闽方言:5个次方言:闽东、闽南、闽北、闽中、莆仙 7. 粤方言(广州话)

分歧:《中国语言地图集》(中国社会科学院澳大利亚人文学院1987/1989) 将方言分为十大区:晋语(山西有入声);平话;徽话。 划分的依据:语音特点

(二) 方言之间的差别 1. 语音方面(P9附录二) 1. 1声母方面:

(1) 有无浊音声母:吴全/闽部分

(2) 有无舌尖前和舌尖后声母:吴/赣/客家/闽只有舌尖前声母;粤有舌叶音。 1. 2韵母方面

(1) 有无韵尾:[-m –n - ]:客家/闽/粤3个皆有。 (2) 有无韵尾:[-p –t –k]或[-?](入声韵尾) 1. 3声调方面

最多:粤方言;最少:北方方言;一般6个左右。 2. 词汇方面

7

2.1同形异义

例如:面(只指面条闽),吃(抽烟吴),男女(猫徐州),二叔(粤占别人便宜的人),麻袋(上海指钱包),割草(汕头指赚了很多钱) 2.2同义异形

比如程度副词的说法:北京超、特、倍;东北方言:贼; 北京:托儿,四川:媒子,南昌:迷子;

北京说话罗嗦:南京:你整天二十里八达,烦不烦。武汉:链条;东北:末几;四川湖北:紧说。 3. 语法方面

闽:助动词有吃;有睡;

四、现代汉语的特点(与印欧语言相比) (一) 语音方面

1. 有声调:声调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例如:你嚎(好),小姐郭,我恨歌星(高兴)扔死你(认识你)。 我的媳妇(西服)在皮包里。 包子:报纸;饺子:轿子。

一般来说人的左脑主管的是串联人说话的声音而组成词语;而右脑的任务则是处理旋律和语调。英文里的单词不具备语调之分。在中文里,不同的语调则表达不同的意思,例如ma这个音节根据其声调的不同可有多种意思:妈/麻/马/骂。

—美国《华盛顿观察》周刊文章《科学实验证明中文比英文难学》 2. 音节结构中元音占优势

[音节]是在听感上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语音片段,也是语音的基本结构单位。比如北京语言大学,6个汉字,6个音节。

[元音]气流振动声带,在口腔、咽头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叫元音,如a、o、e、I、u、y等。

一个音节可能单独由元音构成,如啊(a)/袄(ao); 也可能由元音和辅音结合构成:安(an)大(da)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