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文不按古,匠心独妙·分析文章的结构、思路、写作特点 下载本文

文不按古,匠心独妙·分析文章的结构、思路、写作特点 适用学科 适用区域 知识点 语文。 沪教版 1.分析文章的结构、思路; 2.分析文章的写作特点。 适用年级 高二、高三。 课时时长(分钟) 120 本节目标 1、了解“分析文章结构、思路”的作用; 2、掌握分析文章思路的方法; 3、学会分析文章的写作特点。 本节重点 1、掌握分析文章思路的方法; 2、学会分析文章的写作特点。 本节难点 1、分析文章的结构、思路; 2、分析文章的写作特点。

一、考点点拨

文章结构,是指文章各部分之间的组织和安排。分析文章结构,即根据文体的特点,分析文章的开头、结尾、段落层次、过渡、照应等的安排。具体来说,就是划分文章的结构层次。对文章结构的考查,可以考查文章的总体组织安排,也可以考查一句话或一段话在文章的组织和安排上所起的作用。

文章思路,是作者行文时思考的线索、路径和脉络,始终贯穿在文章中。把握文章思路,即分析作者如何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安排材料的逻辑顺序。一般而言,通过分析文章的意义段,可以大致梳理出文章的思路。所以,对文章思路的考查,常常考查考生对意义段的把握。

分析结构,理清思路包括分析①段内的句与句和段与段中间的层次,②全篇的结构,③把握层次基础上归纳概括。对文章结构与思路的把握有赖于对文章的细致阅读,尤其是解题前的通读全文。所谓“文章思有路,遵路始识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理解一篇文章,首先必须划分出段落层次。有了这一步,才能理解作者的思路,掌握文章的结构。

1

分析写作特点,是指一篇文章在写作上区别于其他同类文章的特色。它所涉及的面非常广,涉及写作的方方面面,选材、构思立意、谋篇布局、记叙说明顺序、表达方式、抒情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语言风格等都有特点可言。文章有了写作特点,才能脱颖而出,吸引读者的注意和阅读,实现其创作价值。

二、知识讲解

考点/易错点1 ——分析文章的思路

思路是文章表达思想情感的路径、脉络。比如杨绛的散文《老王》,作者先简明交代与老王的关系,继而记叙老王的职业、身体、居住环境等情况,接着回忆与老王交往的几件往事,最后表达对老王等劳动人民的愧疚之情。这就是文章的思路,或者说行文思路。

分析文章的思路,也就是分析文章围绕中心(或写作对象、线索)一步一步地写些什么,形成怎样的思想情感的脉络。换句话说就是分析作者是如何布局谋篇的。

分析文章的思路,可以分三步走:第一步,把握各自然段的段意;第二步,在此基础上确定意义段,概括段落大意;第三步,将意义段用连词贯穿起来,完成作答。

分析文章思路的方法有这几种:

(1)从文题入手分析。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也是绝大部分文章的写作对象,有些题目也是文章的线索。从题目入手分析思路,无疑是首选之策。《跨越百年的美丽》、《项链》、《胡同文化》等的课文都可以从题目入手分析行文思路。比如汪曾祺的《胡同文化》,作者先谈北京的胡同,再谈胡同文化的特征(表现)。最后谈胡同文化的衰落。作者的写作思路,紧紧扣住文题渐次展开,有条不紊。

(2)辨明文体,选准角度。文体不同,表达方式和目的不同,不同文体用以划分归类的标准自然不同。

记叙性文体,可根据人或事的不同,根据时间、空间、描写景物、叙说事件、表达方式等的变化来划分。它往往从环境写到人在写到事,由此表达思想感情。

议论性文体,可从总体上根据引论、本论来划分,也可以按论证结构(并列、总分、层进)来划分;如果是论证型的,只要搞清怎么提出论点的,如何论证的,思路就出来了;如果是评论型的,理清先提出什么评论对象,接着从哪几个方面来评的,或者从哪一方面来评论的,评论了什么长短得失,这样思路也就显而易见了。

说明性文体,应紧扣说明对象,根据其特定的说明顺序,或按时间、空间顺序,或按事物自身的构成部分,或按事件发展顺序,或按事理逻辑(由轻到重、由简单到复杂)来划分。

2

(3)辨明重要的文句。文章中的有些句子,如领起句、过渡句、前后照应句、结构相似句(包括文中反复出现的文句),往往能体现文章思路,为考生划分文章段落层次提供了重要依据。

(4)审辨标志性词语。有些文章,为了表达得清晰,往往用一些标志性的词语来表明上下文内容间的关系。找出这些词语并仔细区别其代表的意思,有助于考生对文章结构进行分析。可以作为标志性词语的有:①表顺序的词;②关联词;③指代词;④表范围的词;⑤表类别的词。此外,还有文中不同地方反复出现的同义词或近义词。 考点/易错点2——分析文章结构

文章的结构与文章的思路是密切相关的。思路是结构层次的依据,结构是思路的外在表现。给文段或文章划分层次结构,实际上就是通过弄清楚文段或文章脉络来理清文章思路,达成对文章思想内容的正确把握。 1、文章语段的特点:

(1)段落中心的单一性;(2)内容上的相对完整; (3)结构上的相对独立。 2、分析文章结构的注意事项: (1) 注意不同文体的结构思路;

记叙文:包括小说、散文等,常按时间、空间、人物、事件、情感等结构全文。 议论文:常按引论、本论、结论三部分结构全文。 说明文:常按时间、空间、逻辑等顺序结构全文。 (2)注意文章常用的结构方式;

1)总分式:包括总——分;分——总;总——分——总三种形式,是文章最常见的一种结构方式。 2)并列式。 3)递进式。 4)对照式。

(3)注意文章中的关键词、句: 1)文章中的关键的标志词包括:

a、 衔接上下文的:如“首先??其次??”,“一方面??另一方面??” b、 表递进关系的:如“更、而且” c、 表转折的:如“但是、相反、与此不同”

3

d、 表总结的:如“因此、总之、由此可见” e、 表态度的:如“我认为、我觉得、应该”

2)文中的关键句:如过渡句;前后照应句;文段的首、尾句;文中反复出现的语句。 (4)注意文中的标点,特别是分号。 (5)注意文中表达方式的变换。

(6)注意语句间的联系,看其是否围绕同一中心话题。 3、常用的文章结构层次分析法: 1)时间推移分段法:注意抓住时间词。

2)空间转换分段法:注意文中空间方位、地点的变换。

3)内容性质分段法:主要根据文中所写人、物、事等内容的不同划分。 4)情节过程分段法:按情节的展开过程分段。 5)结构特点分段法:注意文体的结构特点、方式。

简言之,结构就是一篇文章的段落(层次)或一个自然段内部的小层次(如是全文结构,就是分几段,每段的大意是什么;如是段内结构,就是分几层,层意是什么)。分析结构既有助于对一篇文章或一段文字的文意的准确把握,也有助于理清一篇文章或一段文字中作者的思路:用“首先??接着??再??最后??(用几个要根据具体内容确定)”依次表述......或用→把几段或几层意思串连起来。

【注意】:分析文章结构,可分为文章的总体结构与局部结构,具体为: 1. 分析文章的总体结构即总体组织安排。

常见的文章结构方式有四种:并列式、总分式、递进式、对照式。考生在答题时,首先要确定文章遵循的是哪一种结构方式,同时注意不同文体文章的结构安排特点:记叙文包括小说、散文等,常按时间、空间、人物、事件、情感等结构全文:议论文常按引论、本论、结论三部分结构全文:说明文常按时间、空间、逻辑等顺序结构全文。然后注意过渡句、中心句等。最后注意表示结构的一些标志性语言,如“第一”“第二”“首先??其次??”“一方面??另一方面”“不仅如此??”“此外”等。

2.分析文章的局部结构——一句话或一段话在文章组织、安排上所起的作用。 解答此类试题,考生要有必要的知识储备,对句段在结构上所起的种种作用了然于心。常用的结构术语有对比、衬托、铺垫、悬念、伏笔、照应、呼应、抑扬、波澜、过渡、线索、倒叙、插叙、层层深入、突出中心、深化中心、丰富内涵等。

4